‘壹’ 鸦片战争中怎么有那么多印度士兵,难道和印度人有关
有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大,印度人在整个鸦片战争中可是出力不小,煞费苦心。
印度是当时英国殖民地中最重要的一块,每年都会给英国带来大量的商业利润和税收,而英国商人向中国贩卖的鸦片种植和加工地就在印度的孟加拉地区。英国鸦片贩子需要到印度鸦片产地收购大量的鸦片,在收购交易中也让印度本土大商人和地主获得不少好处。
鸦片战争中,英国首次出兵4000人,其中来自印度殖民地仆从军就高达2000人,而且有很高比例的印度的志愿兵,说明印度人为了这场战争可是操碎了心,出嘴、出人、出力,成为鸦片战争的重要支持者。
由此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和印度人的关系非常大,虽然不是印度人主导的,但印度人是从头参与到最后,成为这次毒品战争的重要帮凶,有着一份原始的罪恶。
具体可以参考百家号的文章:网页链接
‘贰’ 二战时期印度军队取得了哪些战绩主要参战部队有
二战期间印度还没有独立,当时的印度军队没有独立参战,而是以辅助部队的形式在英军中配合参战,因此谈不上什么战绩。
克伦战役的问题我保留意见。
我觉得北非首先就是二战的一个次要战场。整个北非战场在二战中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它的历史地位更多来自于政治影响和宣传需要。况且在北非战场真正决定性的战役发生在托普鲁克,克伦战役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当然,由于二战是一个整体,克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间接的牵扯了整个战争的进程,这其实再正常不过了。要说起来,规模更小,而且仅仅打了不到10天的张鼓峰事件的重要性就远远超过了克伦战役,毕竟它对于二战中决定性的战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在1947年之前的历史中从来就不存在“印度”这样一个国家。印度在当时是英国在南亚次大陆所有殖民地的统称。参加克伦战役的是英印第4和第5师,军官是英国人,而士兵多数是“印度人”(约60%)。那么在这支部队中出现的“印度士兵”到底属于南亚次大陆上哪一个国家的居民呢?
是尼泊尔人,准确的说是“廓尔喀人”,世界着名的雇佣兵民族。
‘叁’ 二战时期,我国在浴血奋战时,印度在干什么呢
二战时,日本为了自己的野心对全亚洲发动了武装入侵,中国更是成为了日本全面陆地战争时的主战场,最终在损失了三千五百多万军民的前提下拖住了日本绝大部分兵力,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最为惨烈的贡献,在二战胜利后我国成为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在二战时的亚洲各国情况如何呢?泰国摇摆不定,有时候还帮日本;朝鲜半岛沦陷为日本的殖民地被疯狂压迫掠夺;外蒙因日苏诺门坎战役倒向了苏联;菲律宾、越南、印尼、老挝、马拉西亚被日本占领。
总的来说,二战时的印度主要还是做做后勤工作,为前线提供物资,以及一些士兵被编入英军参加各地反法西斯作战,相对来说本土还是和平的。估计正是这种在二战时没怎么付出代价的原因,在审判日本战犯时,印度的法官居然认为所有战犯应该无罪释放,让佛祖来感化他们,这一点就是比较无语了。
‘肆’ 印巴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首先,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印巴战争或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就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问题于1947年到1949年爆发的一场战争。它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大规模战争中的第一场。开战原因如下:
1、在英国殖民时期,克什米尔是一些名义上依然独立,但实际上依附英国的印度国家之一。英国从印度撤军后,从英属印度独立出来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求克什米尔加入它们。克什米尔则要求独立。
2、英国撤军后一支由亲巴基斯坦的部落和巴基斯坦士兵组成的军队从巴基斯坦西北边省进入克什米尔。印度借此机会也进军克什米尔,由此导致克什米尔战争的爆发。
3、战争结果。印巴双方议和,克什米尔丧失了其独立地位,1948年的停火线实际上成为克什米尔的分裂线,巴基斯坦占据克什米尔的2/5,印度占据3/5。
第二,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3月27日——1965年9月20日,印巴争夺库奇兰恩地区和克什米尔地区又展开了一次较量。开战原因如下:
1、1965年2月,印度陆军在航空兵的支援下突然占领了库奇兰恩的北部地区。3月27日早晨6点30分,在强大火力支援下巴基斯坦军向印军发起了猛烈进攻,由于库奇兰恩地势狭小,水网遍布,不适合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双方签订停火协议。
2、印度没能全面占领库奇兰恩的北部地区,心有不甘,立即开始了对克什米尔的争夺。1965年8月巴基斯坦的“自由战士”的穆斯林武装人员进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军的哨所、补给仓库、车队进行袭击,以达到迫使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进行让步之目的。但穆斯林武装人员很快被印军所镇压,5291名穆斯林武装人员被打死,战争被触发。
3、战争结果。巴军不仅在南部击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国境的印军,而且乘势推进印度国境内6千米,共占领了约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国土。1965年9月20日,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于9月23日同时宣布:接受联合国的调停,全线停火。1966年1月4日至9日,在苏联政府的斡旋下,印巴两国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区。第二次印巴战争就此结束。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一致同意停火撤军,并宣布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第二,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3月,印度通过了支持孟加拉国独立的决议,1971年11月 ,印度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出兵东巴基斯坦。12月,战争进一步扩展到西巴基斯坦。战争在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两个战场展开。12月17日,印巴双方全线停火。战争原因:
1、巴基斯坦政局动荡,印度趁机支持东巴独立。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
2、为了寻求国际支持,印度还于1971年8月间同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从苏手中获得了坦克、装甲输送车和地空导弹等武器装备。巴基斯坦高度警惕印度的战争备战,也进行了相应备战。有了苏联的支持,印度显得底气十足。
3、战争结果。东巴守军于1971年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的攻防作战遂告结束。因此印度宣布,在西巴地区实行“单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议,西巴战场的作战行动至此结束。印巴战争结束后,东巴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伍’ 印度陆军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军事部门创建于由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创立 ,在1776年后,主要功能和筛选军队的相关的主要业务都由东印度公司掌管。因1833年宪章的订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部门重组为四个部门,包括军事部门。陆军历任主席都由驻孟加拉,孟买和马德拉斯的指挥官担任,1895年4月统编成单一的单位。为了方便管理,它分为四个命令即:旁遮普(包括西北边境),孟加拉,马德拉斯(包括缅甸)和孟买(包括信德省,奎达和亚丁)。
英国印度陆军部队是大英帝国在全世界的首要部队。除了维持国内安全和英国的统治,英属印度陆军参与过多次战争:英缅战争,英锡克战争,英阿战争,鸦片战争,阿比西尼亚战争,八国联军。种种巧合种下印度的独立的开端 。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20世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印度陆军是英军关键的附属战力。
130万印度士兵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为盟军效力后,于是英国含糊的答应印度国民大会的自治。战争结束后英国背弃承诺,以至印度独立运动获得了力量。印度军队在战争中74187人死亡或失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2.582万印度士兵协助同盟国 ,英国答应战后独立。87000名印度士兵在这场战争中死亡。
独立后
在1947年印度独立后, 英印军队之间分成新成立的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四个廓尔喀团被移交给英国陆军,其余被纳入印度陆军。
‘陆’ 75年前的中国驻印军曾让南亚日军闻风丧胆场面如何
重温75年前的中国驻印军 曾让南亚日军闻风丧胆
‘柒’ 1962年中印战争印度惨败,美国和苏联为何都保持沉默
1962年的时候,在中国和印度边境上演了中印战争,这场战争被我们国家称之为是中印自卫反击战。其实对于华夏儿女来说,这就是一场普通的边界战争而已,因为印度不断的侵扰中国的边境,不断叫嚣的同时还伤害了边界的解放军,忍无可忍之下,我们才发动了这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
四是不愿出。
我国对印自卫反击战,从当时的交战环境来看十分恶劣,是高原缺氧的环境下作战。特别是西段已经到了严寒时间。无论美国与苏联,都没有在这种条件下作战的经验,因此他们不会愿意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出兵帮印度。
‘捌’ 关于二战时候英军在非洲的印度士兵因咖喱不上战场的历史的详情!
英国人的军队连保卫本土都够呛,更别说是殖民地了。可是当北非隆美尔要下狠手时,英国人再也坐不住了。要知道德国人要是占领了埃及,那苏伊士运河就彻底完了。从世界各地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运来的矿产,粮食都不得不绕道非洲南部的好望角。
要知道,绕道好望角那是将近多跑1万公里的路程。就算是军舰也得跑月把,更何况是满载货物的商船。而一路上气候多变,再加上德国潜艇的袭扰。估计到时候连一半的东西都运不到英国。
无奈之下英国人也狠了狠心,从各个殖民地都组建的军队当中选了一批运到埃及。其中有印度的,爱尔兰的,加拿大的,澳大利亚的,甚至还有卡塔尔人的。日不落帝国先是死死的顶住了隆美尔。然后还接连不断的从各个殖民地不断的朝北非增兵。印度师就这样被调往了北非。印度的士兵文化普遍低下,作战效率极低。要不是实在拿不出人来,英国人也不会用印度士兵作战。
不过印度士兵温顺的性格却让指挥他们的英**官舒服无比。英国人让他们干什么,他们从来都不打辨。所以印度的士兵都被英国人当成了炮灰,像什么趟地雷,堵抢眼之类的,全部交给了印度士兵。
这次英国人一口气聚集了20多万的军队,坦克1400多辆。火炮2300多门。飞机1500多架准备拿下隆美尔指挥的德意非洲军团,报仇雪恨。刚开始的时候还打的不错。进攻的势头也挺猛,可是后来被德军的大炮和满山遍野的地雷硬生生的挡住了。这时印度师的作用就现出来了,印度人根本就不在乎地雷的存在,勇猛无比的带头探路。弄得英军士兵也士气大振。
可是事情终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不到两天印度人再也不肯上前线了,都纷纷的从前方撤了下来。这下英国人可慌乱了,一队队的印度士兵都扭头朝后方走回去,就连英国人拿枪赶都赶不回去。就连英国人枪毙了几个印度士兵也不管用。英国人纳闷无比,平时温顺挺话的印度士兵怎么会变成这样。最后一调查,原来是印度士兵携带的咖喱吃完了。
在印度流传着一句话,我们印度人可以不吃饭,但不可以不吃咖喱。在印度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曾教人用树草的果实来调配长生不老药,并以其当初传教的地名“咖喱”作为这灵药的名称,所以释迦牟尼被认为是第一个做咖喱的人。但也有资料显示,“咖喱”一词源自印度南方语言泰米尔语,意思为“许多香料混在一起烹煮”。
所有的印军士兵都表示,没有咖喱,不干活。他们也不反抗,只是静静坐着。英军的军官软的硬招数的都使出来。可是印度人就是不搭理他们。没有办法英国人只好用埃及当地的香料配置了一些咖喱。可是印度士兵尝了尝说了一句英国人气歪鼻子的话。“这咖喱不是正宗的咖喱,我们拒绝使用。”
当时就差点没把英军的鼻子给气掉。
英国人也没办法了,谁让作战时间紧迫,运输军事物资都还紧紧张张,一不留神把咖喱给忘了呢。可也不能拿高贵的白人的生命去趟地雷啊,那样的话军部,肯定会被人给骂死的。甚至还会连累到现任的内阁首相丘吉尔阁下。
最后还是丘吉尔下令驻扎在印度的英国皇家空军,紧急从印度本土空运一批正宗咖喱到北非。到由于前几天一直下雨,飞机没办法靠近前线。只好用汽车从开罗给运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