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一天能生产多少吨化肥

印度一天能生产多少吨化肥

发布时间:2022-07-02 21:17:25

⑴ 为什么印度不猛建狠建化肥厂

和其本身的需求和生产力具有关系


第一,印度是联邦体制的国家

印度是联邦制导致了其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可没中国的中央政府这么大权力,从而没有办法贯彻落实这一系列的问题

印度是私营经济为主——在农化行业,所以他们没法像中国企业那样获得地方政府支持和贷款。要知道化肥企业可都属于资源型企业。

我们用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没错,但我们用掉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化肥和农药,一半的农膜,以及制造了我们城市中1/3的污染和雾霾。

总结;

需求导致结果,而且不做化肥场也不见得不是好事

⑵ 印度成为农业大国是因为

印度用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4%,养活世界人口17%。的原因是印度拥有世界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耕地面积,约160万-180万平方公里。印度地处亚热带、热带地区,降水量丰富、气候温暖,粮食大多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养活印度13亿人口没有问题。

虽然印度耕地面积比中国多,气候也更好但是粮食产量却只有中国的一半。今天的印度依然有很大的粮食压力。如印度现在是小农经济不利于印度用更为先进的生产设备进行农业生产,还有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如农民的保守观点,无知,文盲,迷信等)阻碍了印度农业采用现代技术。农业基础设施不齐全等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⑶ 印度经济问题

国家经济
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印度政府于1991年7月开始进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1992至1996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2%。九·五计划(1997至 2002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率有所下降,为5.4%。2001年,印出台十·五计划,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年均8%。
2001/2002年度,政府继续深化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由于农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印经济增长率达到5.6%,较上年提高了1.6%。
国内生产总值(2001/2002年度):209400亿卢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1/2002年度):5.6%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2002年7月):1美元=48.83卢比
年均通货膨胀率(2001/2002年度):4.3%
(资料来源:印度中央统计署2003年1月公布数据)

【工 业】 2001/2002年度,工矿业比上年度增长2.7%,产值3368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4%,是过去10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其中制造业2.4%,电力工业2.7%,矿业1.1%,初级、中间产品和消费品的增长都较上年有大幅减少。近年来,印度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煤 30000 30963 32779
铁矿砂 7270 7770 n.a.
原油 3195 3243 3203
天然气(亿立方米) 284.5 294.8 297.1
水泥 9821 9761 10690
钢材 2440 2927 3064
化肥(氮、磷肥) 1430 1470 n.a.
布(亿平方米) 236 402 n.a.
发电量(亿度) 4807 4996 5153
汽车(万辆) 87.5 79.7 83.4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经济概览, n.a.暂无统计)
【农 业】 2001/2002年度农业及相关产业增长率5.7%,产值30205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7%。由于全年降水的时间和地区分配均匀,粮食产量增长6.3%,为2.12亿吨。粮食储备目前已达5000万吨。农村人口约占全国的72%。全国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人均0.17公顷。印度是世界第一大产奶国,2001/2002年度牛奶产量约为8460万吨,人均每天226 克。印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
近些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2000 2000/01 2001/02
粮食总产量 20890 19590 21200
稻 米 8950 8490 8310
小 麦 7560 6870 7180
牛 奶 7810 8100 8460
油 料 2070 1840 2050
甘 蔗 29920 29920 30010
茶 83.5 84.8 84.7
皮棉(万包)* 1160 970 1010
黄麻(万包)** 1050 1050 1160
注 * 每包皮棉为170公斤。
** 每包黄麻为180公斤。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经济概览)
【服 务业】 80年代以来以高于其他产业的速度发展。1993-2000年,印服务业实现了7.1%-10.5%的高速增长。2001/02年度,服务业比上年增长6.5%,总产值为6163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8%。从业人数1994年为1261.8万人,其中85.2%为政府机关和国营部门职工。印度软件制造与服务业近几年来以年均超过5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2001/02年度软件总产值 98.6亿美元,其中出口78亿美元。政府计划到2008/2009年度,印软件产值将达到870亿美元,出口500亿美元。
【旅 游业】 政府已将旅游业作为社会效益良好的创汇产业列入发展重点,该产业已成为全国第六大出口创汇部门。1999年各类旅馆1229家。近年来,外国旅游者人数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受9·11事件影响,印度2001/02年度的外国游客量下降了10.2%,人数242.3万,收入下降8.1%,为 29.1亿美元。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运输】铁路是最大的国营部门,亦为主要运输手段,总长度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铁路部门实行单独预算,每年与中央财政预算一起提交议会讨论通过。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已承担了全国货运量的60%,为世界最大的公路网之一。海运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铁路:2001/2002年度铁路线总长6.31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57万公里,约占铁路总长的25%;2001/2002年度客运量4930亿人公里,货运量为3332亿吨公里,铁路运输总收入3783.7亿卢比,比上年增长8..5%。
公路:2001/02年度总长约330万公里,其中国家级路5.8万公里。1999/2000 年度登记的各种机动车辆约4839万辆,其中客车55.9万辆,货车268.1万辆,公路运输总收入为3393.3亿卢比。目前,公路承担着全国80%的客运量和60%的货运量,全国日平均客运量逾6000万人次。
水运:印有港口共约200个,其中12个大港口和184个中小港口。内陆可航行河道总长约 1.4万公里,实际使用的不足30%。印有83家海运公司,其中19家承担远洋运输业务,49家承担近海运输业务,其余两兼。到2002年3月,印全国水运总能力为3.44亿吨,2001/2002年度印水运货运总量为2.88亿吨。印还在十·五计划中将主要港口的总货运量提高到4.7亿吨。孟买为全国最大港口,海运的1/5和集装箱运输的1/2经过这里;其他重要海港有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科钦、果阿等。
空运:印航空公司有: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和其他42家私营航空公司。2001/2002年度,旅客数量为3998.3万,货运量为85.4万吨。航线通达各大洲主要城市。全国有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特里凡特琅五个国际机场;国内机场92个。
【财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立,预算有联邦和邦两级。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多年来推行赤字预算以刺激经济发展,中央和邦级地方债务累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庞大的赤字已成为经济中主要的不稳定因素。 2001/2002年度政府财政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为解决赤字问题,印政府提交了财政责任与预算管理法案,目标是到2006年将中央政府赤字削减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并在2011年前大幅降低政府债务规模。
近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状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99/2000 2000/01 2001/02
总收入 54261.6 59796.3 67099.1
总支出 54581.3 59561.7 67812.9
财政赤字 -18482.6 -19985.3 -22871.6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经济概览)
截至2002年12月,印外汇储备(包括黄金储备和特别提款权)为704亿美元。到2001年9月,外债为996.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其中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从1991年3月的10.2%降到2001年9月的2.8%。
【对外贸易】 近年来,由于进口增加、出口不振,贸易赤字日益严重,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百万美元):
1999/2000 2000/01 2001/02
进口额 55383 59264 57618
出口额 37542 44894 44915
差 额 -17841 -14370 -12703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印度经济概览)
2001/02年度,印出口增长0.8%,进口下降0.2%,贸易逆差与非贸易盈余基本相抵,经常账户大体平衡。2002年1月,印政府公布2002-2007年中期出口战略,计划以下列部门为重点将年出口总额增加到800亿美元:工程、机电、电子、纺织、宝石和首饰、化工、农业、皮革和鞋类。该年度印主要进口商品为:珍珠、宝石、电子产品、金银、化工产品、石油及其制品、燃料、资本货物、化肥、钢铁、造纸原料、纸张等。主要出口商品为:珠宝制品、棉纱及棉织品、化工制品、机械及五金制品、石油制品、皮革及其制品、农业及相关半成品、海产品、铁矿砂及矿产品等。主要进出口方向是欧盟(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英国)、北美地区(加拿大、美国)及澳大利亚和日本。
【外国资本】 印度从1991年起实行积极吸引外资的新政策。1991年至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协议金额达639亿美元。 2001/2002年度,印吸收外国投资52.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9亿美元。到2002年10月,对印投资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毛里求斯、美、日、英、德、荷兰、韩、法、意和新加坡。吸引外资多的行业是能源、通讯、电子设备、运输业、服务业、化工、旅馆和旅游、纺织业等。
【外国援助】 印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国之一。2001/2002年度获贷款及捐赠总额为2509.5亿卢比,约为5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援1755.9亿卢比,约为36亿美元。近年取得外援情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1999/2000 2000/01 2001/02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6.78 720.85 803.70
国际开发协会 352.69 413.53 444.00
日 本 374.23 272.98 205.80
亚洲开发银行 216.30 526.50 672.50
德 国 41.00 38.60 41.20
英 国 204.10 47.40 194.40
美 国 7.45 8.11 12.20
荷 兰 13.37 7.03 33.2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经济概览)

⑷ 关于印度的工业发展的资料

印度一向以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自豪。其中,探明的铁矿砂储量达到120亿吨,成为世界上继澳大利亚、巴西之后第三大铁矿砂出口国。2003年,印度生产铁矿砂1.2亿吨,出口6200万吨,其中对华出口4200万吨。受国际市场铁矿砂需求量迅速增长的影响,印度国内2003年铁矿砂价格由每吨793卢比(约17美元)上涨到1,300卢比(约28美元)以上,出口价格由34美元左右上涨到36美元以上。随着国际市场铁矿砂需求量增加,印度铁矿砂开采量和出口量也在增加。印度计划2010年铁矿砂产量达到1.9亿吨。

丰富的铁矿资源为印度钢铁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但是,大量铁矿砂出口导致印度国内铁矿砂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使钢材生产成本大大增加,钢材出口竞争力受到很大影响。印度钢铁行业协会力促政府禁止铁含量64%以上的铁矿砂出口,优先保证国内钢铁企业对铁矿砂的需求。

印度钢铁工业一直发展较慢,过去政府只允许公众公司(上市公司)从事钢铁生产。钢铁产量低,国内消费量不高,出口数量少。自从1991年印度政府实施经济改革以后,印度政府相继取消了钢铁企业增加产量审批制度和只有公众公司才能生产钢材的规定,允许私人企业兴建中小钢铁厂,允许外资企业以自动审批方式建全资钢铁厂。1992年,印度政府为提高本国钢铁企业效率和竞争能力,取消了钢材销售价格控制和分销调控政策,取消了钢材进出口限制。此外,印度政府降低了资本货物进口关税、实行贸易帐户卢比可兑换、允许动用海外金融市场资源、稳定现有税收结构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从此使钢铁产业出现转机。目前,印度的钢铁产量中,大钢铁联合企业生产的数量占43%,中小钢铁企业占57%。

印度生铁产量增长速度很快。1991-1992财年印度生铁产量为159万吨,2002-2003财年生铁产量达到529万吨。

1991-1992财年以来印度生铁产量如下:
单位:百万吨
财政年度 生铁产量 财政年度 生铁产量
1991-1992 1.59 1998-1999 2.97
1992-1993 1.85 1999-2000 3.18
1993-1994 2.25 2000-2001 3.11
1994-1995 2.79 2001-2002 4.07
1995-1996 2.80 2002-2003 5.29
1996-1997 3.30 2003-2004 5.22
1997-1998 3.39 2004-05(4-9月) 2.32

1991-92财年印度钢材(成品碳钢)产量为1,433万吨,到2003-04财年,其钢材产量达到3,619万吨。以下是印度1991-1992财年以来钢材产量情况:
单位:百万吨
财政年度 产量 财政年度 产量
1991-1992 14.33 1998-1999 23.82
1992-1993 15.20 1999-2000 26.71
1993-1994 15.20 2000-2001 29.70
1994-1995 17.82 2001-2002 30.63
1995-1996 21.40 2002-2003 33.67
1996-1997 22.72 2003-2004 36.19
1997-1998 23.37 2004-05(4-9月) 18.80

印度国内钢材消费量不大,人均钢材消费量为26.7公斤,与2000-01财年世界人均钢材消费量121公斤相距甚远,与印度日益增长的钢材生产能力不相符。因此,印度政府一直设法通过建造发电厂、石油化工厂、化肥厂等项目,通过房屋改造、道路和港口等交通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大国内钢材消费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991-1992财年印度钢材表面消费量,即:印度钢材总产量与进口数量之和减去出口的数量为1,484万吨,2003-2004财年钢材消费量达到3,032.8万吨。

印度1991-1992财年以来钢材消费情况如下:
单位:百万吨
财政年度 消费碳钢数量 财政年度 消费碳钢数量
1991-1992 14.84 1998-1999 23.15
1992-1993 15.00 1999-2000 25.01
1993-1994 15.32 2000-2001 26.87
1994-1995 18.66 2001-2002 27.35
1995-1996 21.43 2002-2003 28.897
1996-1997 22.12 2003-2004 30.328
1997-1998 22.63 2004-05(4-8月) 12.66

鼓励钢材出口是印度政府解决钢材供求矛盾的另一种方式。为调动本国钢材出口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印度政府按钢材出口企业实际钢材出口数量,给予一定比例的进口免税额奖励。钢材出口企业可凭此进口免税额进口本企业所需商品。然而,1999-2000财年,受欧盟和美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影响,印度钢材出口受阻。2002年开始,随着中国对钢材需求量的增加和进口钢材数量的大幅度提高,给印度钢材出口带来转机。2002年印度向中国出口钢材2.63亿美元,出口铁矿砂6.96亿美元。2003年印度向中国出口钢材10.78亿美元,出口铁矿砂14.77亿美元。由此,印度把中国列为其钢铁出口的主要对象。

印度1991-1992财年出口生铁和钢材情况如下:
单位:千吨
财政年度 生铁 钢材 财政年度 生铁 钢材
1991-1992 0 373 1998-1999 281 1,944
1992-1993 16 895 1999-2000 290 2,998
1993-1994 620 1,605 2000-2001 230 3,000
1994-1995 466 1,272 2001-2002 242 3,000
1995-1996 502 1,320 2002-2003 629 4,966
1996-1997 451 1,922 2003-2004 576 5,922
1997-1998 785 2,383 04-05(4-8) 75 1,666

1992年初,印度政府取消对钢铁价格的调控。2004年2月,印度政府将碳钢进口关税降低到15%,生铁关税由10%降为5%,合金钢进口关税由20%降为15%。2004年8月,印度政府将非合金钢进口关税由10%降到5%,碎铁屑进口关税由5%降为零,废船进口关税由15%降到5%,次品钢材进口关税为40%,非炼焦煤、冶炼用煤、镍进口关税为5%,炼焦煤进口关税为零,高熔点原料进口关税由20%降到15%。钢铁消费税为12%。印度政府降低钢铁进口关税使钢材进口大大增加。

印度1991-92财年以来进口生铁和成品碳钢情况如下:
单位:千吨
财政年度 生铁 碳钢 财政年度 生铁 碳钢
1991-1992 152 1,043 1998-1999 2 1,637
1992-1993 73 1,115 1999-2000 3 2,200
1993-1994 21 1,153 2000-2001 2 1,632
1994-1995 1 1,936 2001-2002 2 1,375
1995-1996 8 1,864 2002-2003 1 1,510
1996-1997 15 1,822 2003-2004 2 1,650
1997-1998 3 1,815 04-05(4-9) 0 900

目前,印度钢铁企业面临许多问题。除以上提到的钢材供需矛盾之外,还有冶炼焦炭不足问题,电、铁矿砂、焦炭等价格上涨问题等。为应对这些难题,该行业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印度米拓钢铁公司收购北美最大的钢铁厂-维尔博罗斯国际钢铁集团公司,印度塔塔钢铁公司收购新加坡NatSteel钢铁公司,印度金达尔钢铁集团公司收购印尼不锈钢冷轧钢厂等。印度积极利用自身海绵铁储量大的优势,大力开采海绵铁。以此代替进口货紧价扬的废钢铁,大大提高优质钢材生产量。2003年印度海绵铁产量比2002年增长17.5%,达77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⑸ 印度的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印度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恒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恒河水提供灌溉水源。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印度的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分布:
水稻对水分的要求高,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为1,200 毫米以上的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黄
麻集中分布在恒河下游,这里的湿热气候利于黄麻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
于浸泡麻秆,加以稠密的河网为黄麻纤维的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历史上这
里就是黄麻集中产区;茶园大多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气候湿润、排水
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小麦比较耐旱,小麦主要种植在国土的北部地区,那里冬季气温较低,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生长; 高粱、谷子、玉米等杂粮作物则种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干旱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里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产区。

⑹ 印度地形特征对农业

印度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恒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恒河水提供灌溉水源。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印度的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分布:
水稻对水分的要求高,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为1,200 毫米以上的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黄麻集中分布在恒河下游,这里的湿热气候利于黄麻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于浸泡麻秆,加以稠密的河网为黄麻纤维的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历史上这里就是黄麻集中产区;茶园大多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气候湿润、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小麦比较耐旱,小麦主要种植在国土的北部地区,那里冬季气温较低,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生长; 高粱、谷子、玉米等杂粮作物则种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干旱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里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产区。
印度共和国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 29 7 万多平方公里。从喜马
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
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强,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
超过1,000 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
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
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
自然条件。在社会条件方面,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981 年
总人口68,863 万,劳动力资源充足。印度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
文化,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还在历史的早期,印度的农业就较发达,精美
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如丝绸、棉布、毛织品、颜料、香料等远销欧洲等地。
冶炼技术也比较高,在文化艺术和雕刻建筑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十
六世纪以后,由于遭到欧洲殖民者的侵略和掠夺,在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封建
生产关系的束缚下,印度却成为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独立以后,印度
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从全世界来看,
印度经济发展还是较为缓慢的,其增长速度在全世界160 多个国家中排在第
100 名以后,国民生产总值从独立初期居世界第10 位退居到目前的第15 位。
加以印度人口多,增长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81 年时仅190 美元,是世
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低的国家之一。农业一向是印度最基本的经济部门,
独立后经济结构虽有所改变,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50
年的13%提高到1980 年的21%,农业由51%降到33%,但是总的说来印度
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工业国。农业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二,
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强,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作为印度最基本的经济部门的农业,独立后生产技术有明显提高,单位耕地
面积上的化肥施用量和农机拥有量均有很大增加。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几乎年
年进口粮食的印度,最近已连续几年基本自给,茶叶、油脂、糖、香料等农
产品的出口也比过去有大幅度增长。
但是,如果与其它发展中国家比较,特别是考虑到印度所具备的优越自
然条件,则其农业发展速度还是较慢的,农业生产水平也是较低的。(1)生
产技术落后。目前印度农业生产基本上仍为手工劳动,挽牛是是主要动力。
在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耕地总面积中,印度占22.7%,而其化肥消费量
仅占16%,拖拉机数量则不到11%,如果与发达国家相比则差距更大。(2)
土地利用不合理,垦殖指数高而复种指数低。印度垦殖指数高达56.7%,超
过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但因使用不合理,造成地力耗竭,大批耕地抛荒休闲。
以印度丰富的水热资源论,农作物基本上可常年生长,但迄今大部分耕地仅
为春种和秋种两种,夏种比例低,总的复种指数较低。(3)单产水平低。主
要作物中除茶叶外,其它全部低于世界平均单产水平,其中棉花仅为世界平
均单产的五分之二,玉米不足三分之一,牛的产奶量只有世界平均数的四分
之一。印度虽然是世界上牛最多的国家,但因营养缺乏,体质退化,生产性
能低。印度农作物种类很多,其中花生、棉花、甘蔗、芝麻、高粱、黄麻、
红麻等的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茶、稻谷、油菜等居第二位,但大多因单
产不高,故其总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远不如种植面积那样突出。
印度农业生产的布局,由于国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
尽相同,降水状况相差尤大,故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稻谷主要分布在常年
降水量为1,200 毫米以上的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小麦主要种
植在国土的北部地区,那里冬季气温较低,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生长;
高粱、谷子、玉米等杂粮作物则种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干旱地区;棉花主
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里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产区;黄
麻集中分布在恒河下游,这里的湿热气候利于黄麻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
于浸泡麻秆,加以稠密的河网为黄麻纤维的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历史上这
里就是黄麻集中产区;茶园大多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气候湿润、排水
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
此外,印度的各种热带作物,如橡胶、咖啡、腰果、胡椒、豆蔻、椰子等,
几乎都集中在印度唯一的一块热带雨林气候区,即半岛西南部地区。

⑺ 印度耕地面积远超中国,为什么粮食产量不足中国一半

毫无疑问的原因是印度工业的落后。从肥料这一方面来说,印度耕地的化肥用量很少,在所以肥料中,磷钾肥所占比例较低。2015年度化肥使用量排名:中国6022.6万吨,其中氮肥3086.8万吨,磷肥1568.3万吨,钾肥1367.5万吨。印度2675.3万吨,其中氮肥1737.2万吨,磷肥697.9万吨,钾肥240.2万吨。美国2070.6万吨,其中氮肥1199.6万吨,磷肥415.3万吨,钾肥455.7万吨。可以看出印度虽然在施肥方面位居世界第二,但实际上用量还不到中国的施肥量的一半。在2014年,中国化肥产量为6772万吨,印度的化肥产量仅为1643万吨,与此同时,大概1000万吨化肥都是印度进口获得的。到了2014年,印度的化肥产量成为世界第四位,氮肥产量是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中国。

还有就是科学技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我国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我国的粮食产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⑻ 为何印度耕地面积世界大于中国而粮食年产不足中国一半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和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就是水稻和小麦,肉类食品以鸡肉为主,印度人的牛奶饮用量也是很大的。可以说印度人的饮食是非常简单的。

正是因为印度人的食谱之中很少有大量消耗粮食的肉类动物食品,所以印度的粮食才能在满足十几亿人的饮食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大量的出口粮食。

很多人都是这样解释印度和我们国家粮食消耗相差如此巨大的问题,但是我却认为这些饮食上的差距固然可以让印度人节省下大量的粮食,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几个。

第一,印度大量人口处于温饱线

印度和我们国家的人口相差无几但是却有近1/3的人口处于温饱线以下,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多少消费能力,自然更不会要求更多的肉类蛋白质因为他们没有钱购买这些食物。

他们不但没有合理的饮食结构而且有时候还要忍受一定程度的饥饿去售卖粮食,因为粮食是他们的唯一收入来源,所以他们就必须要节省出一大部分粮食用于商业贸易以换取现金。

印度有这么多穷人紧衣缩食自然就不愁没有粮食出口了,这和我们可以有天壤之别的。我们好多人家浪费的食物都够很多人吃的了,看来我们国家浪费的毛病该改改了。

第二,印度对农业投入不足

我们国家之所以有很高的粮食产量,是因为我们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但是在印度自产的化肥是很少的,而进口的化肥对于印度农民来说价格又太高了。就连在我国十分廉价的农药和一些农业设备在印度都需要进口。

前一段时间印度的农民用可乐做杀虫剂杀虫,就是因为可乐比农药还要便宜,可见印度对于农业的投入该有多么不足了。连基本的农业生产物资都无法做到供给充足更何其他的农业设施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农民没有在土地上实现收入增长,没有较多的收益就只能减少土地的投入,如此的恶性循环袭来印度的农民怎么可能不贫穷呢?

对于农业投入不足带来的问题就是农民只能依靠微薄的土地收益去换取其他的生活物资,这也就造成了印度1/3人口处于饥饿但是却还大量出口粮食的问题。

第三印度的土地兼并导致粮食大量外流

由于印度的土地政策是和欧美一样的政策,这就导致大量的贫困农民脱离了土地到城市生活。这些集中起来的土地是归地主种植的,这些地主所生产的粮食自然不会是贫困的农民,因为他们即养不起食用粮食的牲畜更加不会是粮食的消费者。

这些粮食只能卖给城市人或是出口没有其他的销售渠道,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饥民无粮果腹但是却大量出口粮食的现象。

印度粮食外流的问题引起的矛盾是很大的,我们看到印度有1400万高端人才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印度国内的农民之中却缺乏高端人才就连一些高级的技术人才都十分缺乏。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连饭都吃不饱的农民谁还有多余的钱去学习技术呢?而没有技术就不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在城市这类人也只能沦为贫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是农业发展不充分带来的弊端。

农民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只能售卖自己活命的粮食,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们也要引以为戒,当农业发展处于停滞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农民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就是倾其所有读书到城市打工,起码温饱可以保证。要不然就只能持续地减少我们的生产资料投入,到最后有可能温饱都成问题。

⑼ 全面的介绍印度

【印度经济】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印度政府于1991年7月开始进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2001年至2006年“十五”计划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76%。2006年,印出台十一�6�1五计划,将2007年-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年均9%。
近几年来,印政府不断深化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2006/2007年度印度经济实现9.6%的高增长。2007/2008年度为应对通胀,印政府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大幅提高利率,经济增长小幅放缓至8.7%。
国内生产总值(2007/2008年度):311400亿卢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7/2008年度):8.7%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2004/2005年度平均):1美元=40.41卢比
通货膨胀率:2007-2008年5.5%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资源】资源丰富,煤储量居世界第四,产量居世界第三。铁矿石产量居世界第四,铝土产量居世界第六。截至2007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134.6亿吨,铝土24.6亿吨,铬铁矿0.97亿吨,锰矿石1.67亿吨,锌970万吨,铜530万吨,铅238万吨,石灰石756亿吨,磷酸盐1.42亿吨,黄金86吨,石油6亿吨,天然气923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云母、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矿藏。森林6783万公顷,覆盖率为20.6%。
【工业】印工业增长占GDP比重2007年为26.4%。近年来,印度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煤41290 28242 29515
原油3400 3210 3480
水泥13360 14780 16130
钢材3930 4650 5080
(万吨)
化肥1540.5 1557 1609
(万吨)
布 453.8 495.8 533.9
(亿平方米)
发电量6086 6175 6624
(亿度)
汽车 156.5 170.2 206.5
(万辆)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农业】农村人口约占全国的67%。全国耕地面积约1.4亿公顷,人均0.13公顷。2007/2008年度农业及相关产业增长率2.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5%。近些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粮食总产量 20461 20860 21610
稻米 8531 9180 9270
小麦 7200 6940 7490
牛奶 9070 9710 10090
油料 2610 2800 2380
甘蔗 23232 28120 34530
茶(1-12月) 82.0 90 90
皮棉(万包)* 1700 1850 2270
黄麻(万包)** 1049 1000 1030
注*每包皮棉为170公斤。
**每包黄麻为180公斤。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军事
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1947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1978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总统是印度军队制服阅兵式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现陆军参谋长上将S. 潘德马那巴汗(S.Padmanabhan),空军参谋长上将S.克里希纳斯瓦米(S.Krishnaswamy),海军参谋长上将M.辛格(M. Singh)。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127万,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陆军103.5万,分东、南、西、北和中央五大军区,拥有中程导弹,已具备核能力。海军7万,分为西、东二支舰队和南部科钦训练基地;孟买和维沙卡帕特南为最大的海军基地,分别是西、东舰队司令部所在地。1999年新成立远东军区,司令部设在布莱尔港。空军17万,分成西、西南、东、南和中央五个军区,拥有米格29、幻影2000等先进作战飞机。海岸警卫队分西岸、东岸、安达曼和尼科巴三个大队,指挥部分设于孟买、马德拉斯和布莱尔港。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
1998年5月,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联合政府进行核试验,坚持建立最低有效核威慑。 1999年8月17日,印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提出核构想草案,提出印要建立陆基、空基、海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强调印将奉行拥有可信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的理论,称印拥有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阻止任何国家或实体对印及其部队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不对无核国家动用核武器。 2003年1月,印正式全面出台核政策框架,成立核指挥机构及其直属战略部队司令部,核指挥机构由总理、国防、内政、外交和财政部长、各军种参谋长等组成的政治委员会控制。
2001/2002年度国防预算开支为6200亿卢比(约合1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
[编辑本段]文化教育
【文化】
印度已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雅利安人第一次在印度北部定居的移民浪潮为开始。很可能在移民和当地居民之间发生了激烈冲突。但显然是伟大的印度的同化精神和忍耐精神取胜,这种精神一直持续到现在。在以后的一千年间雅利安人遍布整个印度,创造了大部分早期的古典梵语文献,如《梵经》、《吠陀经》、《奥义书》和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 《摩诃婆罗多》。
印度到处是无数历史纪念碑。 一些保存佛祖骨灰的古老佛塔、刻有法令的阿育王柱、铜匾和石碑散布在整个次大陆。玛哈拉施特拉邦等地有雕刻精美的阿旃塔石窟、爱罗拉石窟、艾勒凡塔石窟,东南西北有保存完好的不同建筑风格的雄伟的庙宇,拉加斯坦的城堡和庄园、德里的壮丽的红堡、历史纪念碑、壮观的法特普尔西克里王宫、宏伟美丽的泰姬陵……数说不完的名胜古迹。游客一旦被吸引到神化般的印度来,会让他千眼万眼看不够。
现代印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 就透明的民主性而言,她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应该为此感到自豪。二战以后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中,有很少的国家能象印度那样这么忠实地保护其民主制度。不可讳言,印度城镇还有穷人,还有贫民窟。但随着印度的科学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会随之提高,到了21世纪,一定会达到中等生活水平。印度的新兴的信息技术工程人员和信息企业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仅次于中国。印度人民决心在现代世界崛起,印度脉搏随着人民的青春般的活力跃动。
印度的语言同样多样化。印度有大约2000种,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学。有各自巨大的文学宝库的发展完善的19种语言被承认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的每个宗教在次大陆都有它的信徒。印度的信仰印度的人占绝大多数,为85%,其次为穆斯林、基督教、佛教、犹太教、拜火教、耆那教等,所有不同宗教和谐相处。整个印度次大陆遍布无数的漂亮的庙宇、雄伟的教堂、宏大的清真寺、香火旺盛的佛教庙、犹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印度西部商业特大都市孟买可以说是印度宗教、种族、语言多样性的一个缩影。市内除了以上各教的庙、堂外,还有有着名的亚美尼亚教堂、神道教庙和大同教庙等。
【教育】
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2001/2002年度,印政府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99%,成人识字率为65.38%。2000/01年度中小学入学率81.6%,但小学缀学率为40.7%,初中缀学率为53.7%。全国现有254所综合性大学,着名的有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加尔各答大学等。至2000/01年度,各级学校、学生和教师情况如下:
学校(万所)在校人数(万人)
高等院校1.04606*
高级中学12.62880
初级中学20.64280
小学63.8711380

⑽ 请求专业高手回答:化肥主要生产国有哪些 按年生产量高到低排名。前十个国家就行了

世界化肥产量前3名国家的化肥生产情况
单位 千吨 世界总计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其它
氨 132051 中国 印度 俄罗斯
(产品) (1.434亿吨) 42579 12270 12180
尿素 115618 中国 印度 美国 俄罗斯+乌克兰
(产品) (1.279亿吨) 44000 20567 6200 总计8676
氯化钾 54255 加拿大 俄罗期 白俄罗斯 德国6170
(KCl) (5430万吨) 17480 10150 7950 (包括硫酸钾)
硫磺 43670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哈维克斯坦1735
(S) (4710万吨) 8410 8350 6245 中国970
磷矿 143355 美国 中国* 摩洛哥
(产品) (1.632亿吨) 36000 29800 25200

阅读全文

与印度一天能生产多少吨化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使馆多少人员 浏览:478
越南烧鱼怎么做 浏览:191
伊朗进口关税多少 浏览:907
伊朗禁运什么时候开始 浏览:640
伊朗和卡塔尔什么关系 浏览:617
彪马英国官网怎么用 浏览:355
印尼频段是多少 浏览:540
印度种姓语言有哪些 浏览:122
伊朗打游戏怎么玩 浏览:688
在越南五万人民币能做什么小生意 浏览:347
东兴旁边越南城市叫什么 浏览:859
越南新娘需要多少钱 浏览:513
去英国出差带什么好 浏览:597
中国民航哪个专业就业最好 浏览:194
移动手机在印尼怎么打国内手机 浏览:925
伊朗为什么颜色的人种 浏览:750
伊朗为什么消灭以色列 浏览:419
外国人在中国如何办理国际驾照 浏览:212
学意大利歌曲用什么软件 浏览:972
腾讯在越南有什么用 浏览: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