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什么文献确立君主立宪制

英国什么文献确立君主立宪制

发布时间:2025-08-23 22:57:25

⑴ 英美两国近代政治体制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麻烦告诉一下,谢谢

“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而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逐步形成了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初步确立。《权利法案》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它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
1689年英国还制订了〈〈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为了防止国王排斥议会而独断专行,保证议会能定期召开,议会在1694年制订了一个<<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议会在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王位继承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性安排。并规定英国国王的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加入英国国教会;同时,还对国王的其它一些权利作出了明确限制。
上述一系列法案,都对王权进行限制,同时把王位继承权等重大问题掌握在议会手里,从而确立了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1776年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时,结成的是松散的州际联盟,这种联盟在战争时期可以联合13块殖民地的人民共同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但战争结束后,弊端很快显露出来:经济上,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政治上,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调整原有的统治秩序,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成为当务之急。
1787年5月,美国各州代表云集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经过激烈论争,代表不同利益的各州、代表最终达成妥协,通过了延续至今的美国宪法。习惯上称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 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拥有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以代替过去松散的邦联。虽然各州仍保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但新宪法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为加强。
1787年宪法是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它规定了美国的基本政治体制:①美国实行联邦制,中央与各州分权,但中央政府及联邦政府的权力比邦联时期大为加强。联邦政府是唯一的主权单位。②根据“分权与制衡”原则,把国家职权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部门,彼此独立。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三大权力部门相互牵制,保持平衡,以防止任何一个部门流于专权。③确立了总统制的共和制体

⑵ 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的过程及其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
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较复杂,基于时间发展的线索图说明比较清晰。
它起源于13世纪的《大宪章》和议会制度,
17世纪《权利法案》颁布最终确立了议会主权,君主立宪制初步确立。
18世纪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使国王的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组织形式形成.
伴随着19世纪两党制的发展和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选举权,君主立宪制走向深化。
总之,从横向看,英国的制度发展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度的初步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几个过程;
从纵向来看,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的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内涵 :

(1)议会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掌管立法权及其行政监督权,是权力中心;
(2)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物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英国的内阁制又称责任内阁制.
(3)可见,内阁从议会中产生,受议会监督,内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

4.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保留君主,但国王“统而不治”;
②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首相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对议会负责;
③以代议制为基础,实行分权,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④实行分权原则。

⑶ 高一历史大题 1 英美法德四国分别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确立了怎样的资本主义政体 2 中国君主集权的

1 英国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法国是1875年宪法的颁布;
美国是1787年宪法的制定;
德国是1781年宪法的制定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二元制,德国内阁制
2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实现方式:革命战争、王朝战争、政变以及改革等,其理论来源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这些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主要标志是制定宪法,设立议会等。他们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成果,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性特点。尽管上述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限制和制约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也都通过立法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这种政治模式的建立,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稳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具有局限性: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在德法等国民主制尚未成熟。
3(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影响:《南京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
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了中国的民民族的危机。《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
中国的工具, 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3)林则徐、邓世昌、左宗堂;刚直不阿,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报效国
家等精神。(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还制定了类似西方资产阶级宪法的《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不可抹煞的伟大功绩,它的意义首先在于打乱了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稳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来由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辛亥革命的意义还在于从此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5 落后就要挨打
发展生产 与世界接轨 富有创新开拓精神
保护人民的利益,他们是历史的主体

阅读全文

与英国什么文献确立君主立宪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哪里可以买到椰子 浏览:29
伊朗革命卫队在哪个国家 浏览:115
印尼30公里打车多少钱 浏览:905
52万印尼盾合多少美元 浏览:199
我是意大利的人的英语是什么 浏览:861
伊朗100000元等于多少钱 浏览:615
意大利地图是什么 浏览:910
中国王牌飞机是哪个国家的 浏览:705
印度饰品哪里批发 浏览:722
重庆市印度版丙通沙哪里可以买到 浏览:940
印尼买口罩怎么样 浏览:912
伊朗石油销路怎么办 浏览:401
去越南怎么考驾照 浏览:692
印度枣子怎么吃 浏览:940
中国家具城哪里最大 浏览:24
bagatt在意大利哪里有卖 浏览:883
香港到印尼雅加达隔离多少天 浏览:383
印尼出境卡丢了怎么办 浏览:791
英国什么文献确立君主立宪制 浏览:144
意大利人最喜欢中国的什么礼物 浏览: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