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横渡印度河怎么过

横渡印度河怎么过

发布时间:2022-07-02 05:04:00

‘壹’ 印度河和恒河流经国家,注入海洋,主要在哪个国家流过

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注入印度洋
恒河主要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印度洋。
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西部中国境内的狮泉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后,转向西南贯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见印度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左侧支流的上游部分大部分在印度境内,少部分在中国境内,右侧的一些支流源于阿富汗。印度河总流域面积为103.4万km2,干流长约2900km,平均年径流2070亿m3,年输沙量约为5.4亿~6.3亿t,平均含沙量3kg/m3。
恒河恒河(梵文: Ganga)位于印度北部,是南亚的一条主要河流。恒河源头巴吉拉蒂河(the Bhagirathi R.)和阿拉克南达河(tAlaknanda)发源自印度北阿坎德邦的根戈德里(Gangotri)等冰川,它横越北印度平原(即恒河平原),流经北方邦,会合其最大支流亚穆纳河(Yamuna),再流经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最后它分为多条支流注入孟加拉湾。

‘贰’ 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1、丝绸之路路线图

(2)横渡印度河怎么过扩展阅读:

公元7世纪以后,由于战乱的影响和西域诸国关系复杂,曾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大动脉——陆上“丝绸之路”,不再那样畅通无阻,取而代之的是海上“丝绸之路”。

明永乐年间,一支由郑和率队的皇家舰队出海了。1405年7月,世称“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的太仓刘家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208艘大小船只云帆高挂,浩浩荡荡,涉彼狂澜,27800多名将士舟师以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敢为天下先的雄才胆略,开通从中国横渡印度洋直达东非的新航道,登上人类远航探险的巅峰。

郑和在28年的时间里七次下西洋,平均每四年远航一次,航程近10万公里,绕地球三圈还多。郑和航海不仅到了南洋群岛的主要国家,而且一直到了非洲东岸,登陆30多个国家。

郑和的船队,把地文航海、天文航海、罗盘指向、测量航程等技术结合起来,将人类航海技术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绘制了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图《郑和航海图》。

这是我国最早的海图,从世界范围来说,比所谓的世界第一部航海图集——荷兰瓦格涅尔《航海明镜》还早很多年,在世界地图发展史中占有辉煌地位。

‘叁’ 恒河和印度河的知识

恒河 发源喜马拉雅山脉 流入孟加拉湾(印度洋)流经孟加拉印度
意义 恒河(英文:ganges,印度称:genga)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给沿岸人民以冉辑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诗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国的精粹所在。
意义 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习俗。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使印度人民对恒河母亲生起无限的怀想,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情结。这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
印度河
发源喜马拉雅山西部 流经克什米尔 巴基斯坦 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洋)
意义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语式拼法In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仅次于恒河,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河流总长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

‘肆’ 麦哲伦环球游行具体路线

1518年3月,葡萄牙王国冒险家麦哲伦和其好友利罗在西班牙商会会长阿兰达的推荐下,于巴拉杜利德谒见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麦哲伦向其呈现了自制的地球仪并提出了在不侵犯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的前提下向西航行从而到达东方的香料群岛的建议,而且表明香料群岛也在教皇划归的西班牙的势力范围内。在大主教方查加的支持下,麦哲伦的计划得到了查理一世的赞同。[注:实际上,教皇子午线的位置一般认为是在西经46度,它所对应的东半球的经度应该是东经134度,而摩鹿加群岛的中心位置是在东经128度的经线上,因此,香料群岛应该“属于”葡萄牙王国。但是,当时确定经度还很困难,也还没有从实践上证实地球到底有多大。]

3月22日,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与麦哲伦、法利罗签订了远航探险的协定。协定责成麦哲伦和法利罗前去发现香料群岛并扩大卡斯蒂王室的版图,并约定不得在葡萄牙王国的势力范围内进行探险。协定还承诺麦哲伦和法利罗拥有对新开辟的航路十年的垄断权,并规定把新发现的地区的全部收入的1/20分给他俩,委任麦哲伦和法利罗为新发现地区的总督,世袭罔替,而且每年赐给他们价值1000杜卡特的商品,用皇家船只运到新发现的地区。协定还规定,对新发现的岛屿的所有权从6个起价,四二分成,麦哲伦和法利罗可以获得领地上全部收入的1/15。首航带回的货物,他们可留下1/5。按照协定,查理一世负责为探险提供5艘船只和200名船员,并派人随船出海监航,去回均要清帐。[注:若把哥伦布与伊莎贝拉女王签订的圣塔菲协定与此协定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这个协定在前者的基础上有了一些发展和扬弃,例如继承了按成分红的内容,发展了特许专利的内容,但扬弃了“唐”、元帅、副王这些空头称号,这反映出了社会的进步。而如此快速的达成协定,也反映出当时西欧主要国家之间竞争的态势。]

1519年8月10日,西班牙王国着名冒险家麦哲伦的船队从塞维利亚拔锚启航。共有帆船五艘,旗舰为特立尼达号,船长是歌米什,载重约110吨。另外还有圣安东尼奥号[船长是卡尔塔赫纳,载重120吨]、康塞普逊号[船长是凯塞达,载重90吨]、维多利亚号[船长是门多萨,载重85吨]和圣地亚哥号[船长是茹安•塞拉奥,载重75吨]。由于麦哲伦的好友法利罗另有任职,所以没有参加远航,所以麦哲伦成为船队的唯一司令官。船员共有268人,主要系招募而来,其中西班牙人占100多人。船队起航后,驶向圣鲁卡尔湾[瓜达尔基维尔河河口]。

9月20日,船队进入大西洋。9月26日,船队到达加那利群岛的圣克鲁斯岛。10月3日,船队离开加那利群岛驶向西南方的佛得角群岛。因为部分船长反对麦哲伦的航行路线,船员之间发生了内讧。麦哲伦当机立断,把圣安东尼奥号船长卡尔塔赫纳扣押了起来,另派德•科卡代理船长。随后,又经历了两个月的海上漂泊,战胜了持续一个月的暴风雨,11月29日,船队到达了巴西海岸的伯南布哥。在稍事休整后船队迅速南下,12月13日,船队进入了里约热内卢湾。船队在这里休整了数日,补充了淡水和新鲜给养,并与当地的印第安人进行了不等价交换。12月26日,船队离开了里约热内卢湾。[注:当时从欧洲到美洲既可以走哥伦布开辟的西班牙航线,亦可以走卡伯拉尔开辟的葡萄牙航线,走葡萄牙航线的话,看起来似乎要在海上多漂泊些日子,但却可以利用赤道洋流和东北信风的顺流顺风。况且,麦哲伦的任务是探寻南美地区通向大南海的海峡或南美洲的尽头,直接去南美还可以缩短整个航期。所以麦哲伦才主张取道葡萄牙航线。]

1520年1月10日,西班牙王国着名冒险家麦哲伦的船队来到了拉普拉塔河河口。起初,他们误以为这里是海峡的入口,但经过探测才知道它是流向大西洋的大河河口,于是,极度失望但不露声色的麦哲伦率船队继续南下。从此,他们进入了文明人类未曾航行过的水域了。2月3日,船队到达了巴伊奥德洛斯帕托斯,探险者在那里第一次发现了企鹅[后来,这种企鹅被命名为麦哲伦企鹅]。2月24日,船队在约南纬41度处发现海岸走向突然由南转西,很向一条海峡或南美的尽头。他们沿海岸向西前进了约250公里,才发现那只是一个普通的海湾[即圣马蒂斯湾,事实上葡萄牙航海家弗洛伊什和列什波亚早已考察过这里了,参考1514年]。进入3月份后,因为天气转冷,昼短夜长,所以航行十分困难。3月31日,船队驶入南纬49度的圣胡利安港,麦哲伦决定在此过冬。这一带很是荒凉,杳无人烟,所以补给很困难,麦哲伦下令缩减口粮并大量猎捕飞禽和鱼类以为贴补[这个决定相当的英明,否则探险队根本熬不过后面在太平洋的百日航行]。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以及屡遭挫折,使许多船员灰心失望,船队上下一片不安。

4月1日夜,康塞普逊号船长凯塞达和已被撤职的圣安东尼奥号船长卡尔塔赫纳率领30余人发动叛乱,他们偷袭了圣安东尼奥号,绑架了新任船长麦蒂梅斯基塔并杀死了二副,占领该船。同时,维多利亚号船长门多萨也参加了叛乱。这样,五艘船中有三艘已被叛乱分子所控制,形势危急。但经验丰富的麦哲伦出奇制胜,派保安官埃斯皮洛萨率人乘小艇去维多利亚号佯装谈判,却在登船后突然把门多萨刺死,迫使维多利亚号上的叛乱分子投降,重新控制了维多利亚号。随即,麦哲伦下令将自己所能控制的三艘船[特立尼达号、圣地亚哥号和维多利亚号]停泊在港湾的出口处一字排开,以堵住两条叛船的逃路。4月3日凌晨,凯塞达欲率圣安东尼奥号夺路逃跑,向旗舰冲击,并命令开炮,但无人听命。麦哲伦命令特立尼达号鸣炮警告并喊话劝降,结果圣安东尼奥号上原本被胁迫的船员们均表示愿意继续追随麦哲伦远航。麦哲伦派人乘小艇去把凯塞达等几个为首的叛乱分子逮捕。最后一艘叛船康塞普逊号及其船长卡尔塔赫纳见大势已去,于4月4日投降。麦哲伦下令严惩主要的叛乱分子,将已死的门多萨分尸,凯塞达在被砍头后肢解,卡尔塔赫纳与一名参与叛乱的神甫被放逐到杳无人烟的阿根廷海岸上,其余叛乱者均被赦免。船队在圣胡利安港一共停泊了近5个月,后来,他们在那里发现了身材高大的土着人巴塔哥尼亚人,麦哲伦哄骗着绑架了两个土人[这是麦哲伦远航以来干的第一桩殖民勾当]。

进入5月,麦哲伦派茹安•塞拉奥率领圣地亚哥号沿着海岸向南探航。5月22日,圣地亚哥号在今圣克鲁斯湾一带遇险沉没,除一人外,所幸其他船员们都得以上岸。他们在圣克鲁斯河畔坚持了两个月,并派两名船员去圣胡利安港求援。最后,所有人都顺利归队。8月24日,早春,麦哲伦的船队向南驶向圣克鲁斯湾,在这里又休整了两个月。10月18日,船队重新出海探航。10月21日,探险队终于在南纬52度半处发现了一个海峡口。麦哲伦派遣茹安•塞拉奥率领的康塞普逊号和麦蒂梅斯基塔率领的圣安东尼奥号进入峡口探航,最后证实了那里确实是海峡。随后又是一段艰苦的航行,因为在晚上麦哲伦常见南岸有篝火燃起,于是将其命名为火地[即今天的火地岛]。11月1日,舵手哥米什劫持了圣安东尼奥号叛逃返航[哥米什返航后,向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诬告麦哲伦叛变卖国。后来直到维多利亚号返航后此案终得以平反,但那时麦哲伦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已经被迫害而死]。在经历了38天的探航后,船队终于找到了海峡的出口,并看见了大洋,麦哲伦把该海峡取名为“圣徒海峡”[后来人们把其改名为“麦哲伦海峡”]。11月28日,船队终于驶出了海峡,进入大南海。离开海峡后,船队向北航行了23天,顺风浪小。12月21日,在大约南纬30度一带,船队离开了智利海岸,开始向西北横渡大南海的艰苦历程。[注:应该说,麦哲伦在这次横渡大南海的远航中犯过很多错误。首先,他把大南海估计的太小;其次,航行前粮食装载量严重不足;第三,就是急于到达目的地而没有在南美西海岸停靠补给。这些重大的错误将使这次横渡成为航海史上最可怕的苦难航行之一。]

1521年西班牙王国着名冒险家麦哲伦的船队继续横渡大南海。此间,船队在夜空中发现了后来所称的麦哲伦星云。1月中旬,已有船员患上坏血病,食品开始短缺。1月24日,船队发现了圣巴拉夫岛[即普卡普卡岛],2月4日,船队发现了鲨鱼岛,但两岛均荒无人烟,无法补给食物。2月上旬,饥饿与坏血病的威胁愈加严重,一个月之内,包括两名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在内的19人相继死亡,船员开始烤食桅杆顶部的牛皮,以及食用木头的锯末。3月5日,船上彻底断炊,情况万分紧急。但就在一天后的3月6日,船队发现了物产丰富、人口稠密的关岛,绝处逢生。登陆后,船员与当地土着发生冲突,杀死土人7名并焚烧茅屋,终于得到了所需补给。3月9日,船队离开关岛。同一天,他们登陆附近的罗塔岛,并与土着进行易物交换。3月16日,船队发现了萨马岛[今菲律宾三描岛]。3月17日,船队在菲律宾东部莱特湾中的无人小岛霍蒙洪岛停靠休整。3月27日,船队来到里马萨瓦岛,麦哲伦方知他们已经到达了亚洲。在那里,船员们与当地人进行易物交换并传播基督教。

4月3日,船队在里马萨瓦岛拉甲的领航下来到了宿物岛。宿物岛的拉甲胡玛波纳放弃对他们的征税,欲利用西班牙人的武装力量向周围扩张势力,于是策动麦哲伦进攻附近的麦克坦岛。4月27日,胡玛波纳率领土邦军队1000人进攻麦克坦岛,其中麦哲伦率领60名西班牙人打头阵。麦克坦岛拉甲拉普拉普率领其土邦军队1500人迎战,战斗中,宿物岛土邦与西班牙人的联军大败,麦哲伦在战斗中阵亡。随后,胡玛波纳觊觎西班牙人的船只和货物,乃设计杀害了包括船长茹安•塞拉奥和麦哲伦的内弟巴尔波查在内的20多名船员。5月1日,侥幸逃脱的船员立即解缆起航,逃离了宿物岛。不久,因为大量减员,探险队在保和岛把康塞普逊号烧掉,把物资和人员转移到别的船上。至此,探险队只剩下了特立尼达号和维多利亚号两艘船了。此后的几个月里,船队在今印度尼西亚一带盲目行驶,先后经过了棉兰老、巴拉望、加里曼丹、巴兰西等岛屿。10月底,船队在菲律宾南部的萨兰尼加岛上找到了一当地人作为引水员,才得以驶向摩鹿加群岛。11月6日,船队终于到达了摩鹿加群岛中的蒂多雷岛,并在此大量采购香料。当船队准备启程返航时,却发现旗舰特立尼达号严重漏水,必须留下来修理,于是,53人自愿留下,另外60人(包括当地人10多人)则在埃尔•卡诺船长的率领下乘坐维多利亚号经印度洋和大西洋返航。12月21日,维多利亚号向特立尼达号和香料群岛鸣炮告别。为了避开葡萄牙人,埃尔•卡诺下令先航向南。12月29日,维多利亚号抵达安汶岛。[注:埃尔•卡诺系巴斯克人,曾经参与过在圣胡利安港的叛乱,后被麦哲伦宽恕,从此洗心革面。他也是最后领导维多利亚号完成环球航行的人。]

1522年西班牙王国麦哲伦的接替者埃尔•卡诺率领的维多利亚号离开安汶岛后,穿过了班达海,并在帝汶岛做了最后的补给,然后航向西南方向,进入印度洋茫茫大海,目标好望角。3月18日,他们在南纬38度附近发现了阿姆斯特丹岛[今法兰西属地]。此后,坏血病再度袭来,埃尔•卡诺下令按西南方向朝南纬40度前进,以便到达好望角以南若干。在横渡印度洋的过程中,25人因坏血病而死去,船上的60人减员到了35人。5月20日,维多利亚号进入了南大西洋,这时遭遇风暴,前桅杆断裂,船身严重漏水,只得用人力不停的抽水。6月8日,维多利亚号第四次越过赤道[亦是最后一次]。7月9日[当时船上的日期是7月8日,上岸后方知已是9日了],维多利亚号被迫驶进葡属佛得角群岛,以便补给。本来他们谎称从美洲返回,但部分船员露出了马脚,结果,有13人被葡萄牙当局抓去。7月18日,维多利亚号离开了佛得角群岛。

9月6日,维多利亚号进入西班牙王国的圣鲁卡尔湾,此时船上仅剩18人,而且全部疾病缠身。至此,麦哲伦环球航行胜利完成。9月8日,千疮百孔的维多利亚号被另一艘船拖回了出发港塞维利亚。西班牙王国从这次远航中收益甚微。查理一世奖赏给埃尔•卡诺纹章一枚,其他船员亦皆有赏赐。另外,在佛得角群岛被葡萄牙人抓去的那13名船员在查理一世的交涉下很快得到了释放。[注:由麦哲伦指挥的西班牙王国的首次环球航行,在地理发现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地圆说和海洋一体说得到了证实,确定了大地的基本形状的大小,从而真正发现了地球。这次远航探险发现了南美洲的南部,首次考察了从南纬35度的拉普拉塔河口至南纬52度的麦哲伦海峡、长达3500多公里的南美东南大陆的海岸线,发现了麦哲伦海峡,首次考察了从麦哲伦海峡到南纬30度、长达2500多公里的南美西南大陆海岸线。这样,就确定了南美洲南北两端的跨度。船队在人类文明史上首次横渡了太平洋,基本上确定了太平洋的大小以及南美洲与非洲南部之间的跨度。船队到达了亚洲大陆的东南边缘,包括南洋群岛和千岛群岛附近。从实践上进一步证实了哥伦布发现的西印度并不是亚洲的东部,而是一块独立的大陆。麦哲伦也开辟了从南美洲到菲律宾的新航路,从而把美洲与亚洲联系了起来,进而把除澳洲以外全世界有人居住的各大洲都联系了起来。船队还发现了太平洋中的岛屿若干。而且,维多利亚号返航的时候首次从东西方向上横渡了印度洋。总之,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把地理大发现推到了最高潮。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在航海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次航行从西欧出发,向西横渡大西洋,绕过南美洲,横渡太平洋,穿过南洋群岛,横渡印度洋,绕过非洲,最后回到了西欧。前后历时整整三年,行程80000公里,东西经过了360个经度,南达南纬52度,特立尼达号北抵北纬43度,经过了世界上有人类居住的大部分地区。这是人类历史上到那时为止航程最长、历时最久的航行。大航海时代也从跨大洋的远洋航行发展到了环球航行。这次环球航行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艰难困苦的航行,船只、人员的损失均过半。此外,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对殖民主义史、商业航运史、天文学、博物学、启蒙思潮、人文主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补充特立尼达号停留修理之后的情况

1522年4月6日,特立尼达号在埃斯皮洛萨的指挥下,带着50吨的香料离开了蒂多雷岛向西返航巴拿马,全船53人。他们先绕过哈马黑拉岛北端,旋即朝东驶向巴拿马,但强劲的东风把特立尼达号吹向北方。5月初,他们在北纬5度左右发现了加洛林群岛西部的索索罗尔岛,接着,在北纬12度至北纬20度一带发现了马里亚纳群岛的14个岛屿。6月11日,特立尼达号到达了北纬43度,东经155度一带,这里已经非常接近今日本的千岛群岛了。7月中旬,他们遭到了连续12天的风暴袭击,坏血病伴随着饥馑重新袭来,船员死亡过半。7月下旬,特立尼达号掉头返回。8月22日,埃斯皮洛萨又发现了包括毛格岛在内的马里亚纳群岛北部的几个岛屿。10月20日,特立尼达号又重新回到了摩鹿加群岛,此时出航的53人中,仅19人尚生存。10月底,特立尼达号被葡萄牙人俘获到特尔纳特岛。葡萄牙总督安东尼•布里杜下令查封了船上所有的货物,并没收了地图和航海日志。被俘的19人中,个别水手被立即处死,其他船员被转到里斯本囚禁关押,大部分人在监狱中被慢慢折磨致死。4年后[1526年],埃斯皮洛萨等仅存的4人才被释放,活着回到了西班牙王国。

‘伍’ 海轮从西非经过大西洋,过直布罗陀海峡,红海,向东横渡北印度洋。一路上都是昼短夜长。海轮航行的情况是

首先 季节的确定是冬季
1西非沿岸有加纳利寒流 溺水 逆风 东北信风
2进入直布罗陀海峡时顺水 顺风(西风)海水之间 此时受西风影响 风浪较大
密度有差 形成密度流 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3红海 盐分高 因此在这里船只经过苏伊士运河 逆水 到红海
4 进入印度洋 印度洋的洋流分夏 冬两种 由于此时是冬季 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所以为顺风 顺水 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 印度河和恒河流经国家,注入海洋,主要在哪个国家流过

印度河的发源地是西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系凯拉斯峰的东北部;
流经的国家是中国和巴基斯坦;
注入的海洋是阿拉伯海(印度洋);
重要意义是:印度河是巴基斯坦最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

‘柒’ 郑和下西洋穿越【】横渡【】洋

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

‘捌’ 印度河流经印度吗

印度河的最终源头位于西藏;它从Sengge河跟Gar河的汇合开始。然后向西北流过喀喇昆仑山脉以南的喀什米尔,再渐渐弯向南面,从白沙瓦(Peshawar)与拉尔瓦品第(Rawalpindi)之间的山中流出来。在这处的印度河有一座大型堤坝(塔贝拉水坝),形成塔贝拉水库(Tarbela)。它余下往海洋的路径都是在旁遮普(Punjab)及信德(Sind)的平原上,这时水流变慢,河道亦变得纵横交错。它然后流经海德拉巴(Hyderabad),最终在卡拉奇(Karachi)东南的一个大三角洲流出海。
印度河的老家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冈底斯山西麓。它向西北穿过克什米尔的深山峡谷,再转向南行,就进入巴基斯坦的东北边境了。入境后切穿盐岭,又进入了号称“五河之地”的旁遮普平原。因为它在这里接纳了5条支流,水量大大增加。再向南,流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最后进入阿拉伯海。
印度河全长3 180千米,是南亚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96万平方千米。它的干流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内,只有上游一部分干流和一些支流在印度境内。
既然印度河的大部干支流都在巴基斯坦,为什么河名却叫作“印度河”呢?这有历史原因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是南亚次大陆上的统一国家,后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独立时,“印、巴分治”,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河水归两国共同使用 。为了避免纠纷,两国在1960年签订了“印度河用水条约”,规定印度使用河水系总水量的1/5,其余归巴基斯坦使用。
印度河流域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00毫米,东南部还有大片沙漠。印度河每年有两次涨水,它的中下游平原灌渠纵横,人烟稠密,盛产小麦、棉花和稻米,是巴基斯坦的“粮仓”。
古老的印度河不仅是古代文明的摇篮,而且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

‘玖’ 印度河有没有流经印度

印度河的最终源头位于西藏;它从Sengge河跟Gar河的汇合开始。然后向西北流过喀喇昆仑山脉以南的喀什米尔,再渐渐弯向南面,从白沙瓦(Peshawar)与拉尔瓦品第(Rawalpindi)之间的山中流出来。在这处的印度河有一座大型堤坝(塔贝拉水坝),形成塔贝拉水库(Tarbela)。它余下往海洋的路径都是在旁遮普(Punjab)及信德(Sind)的平原上,这时水流变慢,河道亦变得纵横交错。它然后流经海德拉巴(Hyderabad),最终在卡拉奇(Karachi)东南的一个大三角洲流出海。
印度河的老家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冈底斯山西麓。它向西北穿过克什米尔的深山峡谷,再转向南行,就进入巴基斯坦的东北边境了。入境后切穿盐岭,又进入了号称“五河之地”的旁遮普平原。因为它在这里接纳了5条支流,水量大大增加。再向南,流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最后进入阿拉伯海。
印度河全长3 180千米,是南亚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96万平方千米。它的干流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内,只有上游一部分干流和一些支流在印度境内。
既然印度河的大部干支流都在巴基斯坦,为什么河名却叫作“印度河”呢?这有历史原因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是南亚次大陆上的统一国家,后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独立时,“印、巴分治”,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河水归两国共同使用 。为了避免纠纷,两国在1960年签订了“印度河用水条约”,规定印度使用河水系总水量的1/5,其余归巴基斯坦使用。
印度河流域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00毫米,东南部还有大片沙漠。印度河每年有两次涨水,它的中下游平原灌渠纵横,人烟稠密,盛产小麦、棉花和稻米,是巴基斯坦的“粮仓”。
古老的印度河不仅是古代文明的摇篮,而且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

‘拾’ 归来前后有什么不同

当玄奘一行横渡印度河时,在河心遇到了大风浪。座船上下颠簸,船上的行李叽哩咕噜滚得到处都是。飞溅起的浪花像倾盆大雨一样,打湿了不少行李。

玄奘也顾不得风浪,站在船头大喊:“快!快!快救经书!还有那些种子!”大家七手八脚地四处抢救,雨布不够就纷纷脱下自己的衣服,覆盖在书籍上。猛然,船身剧烈一颠,几捆行李扑嗵嗵落入河中。玄奘大呼一声,扑过去想救,船身一下子倾斜了,玄奘的上半身都冲进了水中。悟空在后面尖声大叫,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拼死抱住师父的腰,然后向后一坐。两个人都重重地跌倒了。玄奘坐在船板上,失声哭了出来:“书!我的书!”

上岸后一清点,一共丢失了50夹经卷,还有很多名贵的果木的种子。玄奘痛心不已。悟空一边劝慰着,一边和其他弟子们一起把打湿了的书籍小心地铺在空地上晒干。他们的经书太多,白花花地铺满了河岸,引得过路人纷纷围观。

忽有一骑快马驰来,马上一个身穿官服的人大声问:“大唐的玄奘法师可在这里?”

玄奘站起来回答;“贫僧正是玄奘。”

马上的人兴奋地说:“法师果然到了!请法师稍候,迦毕试国国王马上来这里迎接法师!”说完,他又打马飞奔而去。

悟空拧着衣服上的水说:“这下好了,有人管饭,还能布施几件干净衣服。”

片刻后,迦毕试国王在侍从的簇拥下来了。见了玄奘,他高兴地说;“我听说法师要来,已经在这里等候很久了。前面不远就是乌铎迦汉荼城,请法师一定要多住一段时间,迦湿弥罗王马上也要来与法师相会。”

他们在乌铎迦汉荼城住了五十多天,主要是为了寻找丢失的经书。印度河河宽流急,打捞实在不容易。侥幸打捞上来几本,也早已被水浸泡冲刷得稀烂成一团,面目全非了。这对玄奘来说,简直比从心头剜(wān)下一块肉还要痛。

玄奘一行继续前进,翻过雪山,又走过了几个小国。

走在朅(qiè)盘陀国(今新疆塔什库尔自治县)境内的山路上,打前站的悟空忽然跌跌撞撞地跑了回来。他满脸是血,僧衣划破了好几外,惊惶失措地喊着:“师父!师父!有强盗!大家快跑啊!”玄奘在象背上问:“你没有告诉他们,我们是取经的和尚吗?”

“我一上来就告诉他们了!可这伙强盗贪心得很,说是纵然没有钱财,必须把衣服、牲口留下来。他们说着,就真的来剥我的衣服。我不干,他们举刀就砍。菩萨保佑,这一刀砍偏了。师父快跑吧,他们可是杀人不眨眼的!”

玄奘匆忙爬下座象,把两捆经书拈在肩上,怀里又抱了一捆,说:“咱们分散进山,强盗们就算追上来,也抢不走所有的经书!”

“嗨!师父,只有你把这些经书当作命根子似的,那些强盗们却连看也不舍看一眼!他们要的是财物,没有财物就要咱们的命!快走吧!”悟空虽这样说,还是一手拎起了两捆书,另一只手挽扶着玄奘,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进了山林。其他僧人们和戒日王派来护送的人也是各自逃命。身后,强盗们呐喊着杀到了。霎时马嘶象吼,一片大乱。

玄奘和悟空伏在一条浅沟里,看着强盗们脚步亲沓地跑过去,那明晃晃的刀刃乱探乱舞,几乎是贴着他们的头皮擦过。

强盗们远去了,师徒二人才爬出浅沟,回到原地。其他侥幸逃脱的人们也陆续回来了。只见满地狼藉,衣物、经书、佛像散落在泥泞中,树杈上。几匹马在慌乱中跌断了腿,在地上挣扎、哀号着。大象一头都不见了,大家四处寻找,只在山洞里找到几头溺死的象的尸体,其它的不是被强盗赶起去了,就是在林中逃散了。所幸经书没有多大损失。玄奘的心情很是沉重,因为没有了大象,这些沉甸甸的书籍、佛像只有靠马驮、人拈,费工费力不说,前进的速度要慢很多,何时才能回到久别的故国呢?

天气渐冷。一行人冒着严寒,继续向东北走,到了佉沙国(今新疆疏勒县),又折向东南,于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抵达了于阗(tián)国。

于阗国王盛邀玄奘留住讲经,玄奘答应了。

悟空问:“师父,你不是一路上都在说,巴不得一步就走到长安吗?怎么如今到了唐境边上,反而不走了?这几本经,没有三五个月讲不完。师父真能耐住性子在于阗住上三五个月?”

“于阗国王那么热情,我怎好让他失望?”

“就为这个?”

“咱们途中遗失了那么多经本,我始终心中不安。我想乘此机会派人到附近的屈支等国补抄这些经本,不然,我会终生觉得遗憾的。”

悟空还是不肯罢休:“就为这个?”

“你说我是为了什么?”

悟空眨了眨眼睛:“我猜呀,师父最主要的还是担心归国后朝廷会找你的麻烦,对不对?”

“你这猴头,倒像是我肚里的蛔虫呢!”玄奘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不知道朝廷能不能看在我求法心切,诚心向佛的份上,对我当年私逃出境的事既往不咎既往不咎: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责备。?”

就这样,玄奘在于阗一住就是七个月。他一边讲经,一边拟写表章,委婉地陈述了自己的情况:当年在佛学研究中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为求得佛经真谛,才决定不顾一切到印度求学取经。行程五万里,其中艰险无数。在印度的十几年中,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而且还向印度各国宣扬了大唐的威仪与昌隆。如今取经归来,奈何大象溺死,众多经卷无法驮运,因而滞于于阗,静候旨意。

表章拟好了,可是请谁代为呈递呢?

恰在这时,麴洪海的驼队也到了于阗。

再次见到玄奘,他连声感叹:“奘师现在可谓名扬天下了!我在路上就听说奘师在于阗设坛讲经,沿途还碰到不少专门赶来听讲的人。等到了经堂一看,啊,真是壮观呀!上千人挤在一起,却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我实在挤不进去了,就趴在门口听了一阵,嗬,奘师讲的每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仿佛就在耳边似的。再由我们这些走南闯北的人边走边传扬,用不了多久,长安城里也会知道奘师的大名的。”

玄奘问:“你要去长安吗?”

“是啊!奘师有事吗?”

“我有一道上奏朝廷的表章,想烦劳你代为呈递,行吗?”

“喔哟!好啊!奘师这样的大德归国,皇上一高兴,没准儿还能重重地赏我呢!”

悟空插话说:“我师父一直担心朝廷会追究他当年私逃出境的事。”

麴洪海使劲摇头:“奘师去国太久,不了解贞观天子的贤德。你们就等着好消息吧!”

很快,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亲笔信由使者专程送到了于阗。李世民热切盼望玄奘早日成行,期待早日在长安见到这位高僧。他还告诉玄奘,唐政府同样欢迎其他懂得梵文和经义的僧人来中国。更使玄奘感动的是,唐太宗已命令于阗等各国组织人力和交通工具,护送他回唐,同时还命令沿途所经的敦煌、鄯善等地的地方官妥善接待,给予一切应有的关照。

玄奘越听越激动,待使臣念完时,他已是热泪盈眶了。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阔别十八年的玄奘回来了。

悟空兴奋地指着涌动的人潮说:“师父,你看!你看!人们都来迎接咱们来了!”

一匹高头大马迎面而来,虽然天气寒冷,但马上那个黑铁塔一样的人却是汗流浃背,直喘粗气。他跳下马来,喊着:“倔(juè)和尚,你还认识我吗?”

玄奘又惊又喜地迎了上去:“郝仁!你是郝仁!”

两个人久别重逢,紧紧拥抱在一起。

郝仁老了,黑黑的脸膛上除了皱纹,还有伤疤。

玄奘老了,十八年的旅行使他的脸上布满了沧桑。

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慎、长安县令李乾祐(yòu)也赶到了。他们建议,鉴于交通阻塞,无法进城,请玄奘一行暂且在城外委屈一宿,明天再进长安,也给地方官留出充足的时间准备盛大的欢迎仪式。玄奘再三合十相谢。

二月,唐太宗在仪鸾殿召见了玄奘,太子李治、国舅长孙无忌在陪,场面十分隆重。

李世民和玄奘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李世民对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他很欣赏玄奘的博学,话锋一转,直截了当地说:“大法师如果能脱去袈裟,参与国事,一定能建立不朽的功业。”

玄奘对此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忙说:“陛下美意,玄奘心领了。但玄奘自幼出家,一心向佛,对治国安邦之学知之甚少。如果还俗做官,就好比顺水行船时,偏偏弃舟登岸,实在不是高明之举。玄奘愿以毕生之力弘扬佛法,借以报效国家。”

他说得婉转婉转:说话温和而曲折,但不失本意。而恳切,李世民知道勉强不得,就又换了个话题:“我马上要亲自率人马远征高丽了,可否请大法师一同前往?这样,我就能与法师在军旅之余继续叙话了。”

玄奘看出皇帝的爱才之心甚切,但还是拒绝了:“佛门戒律,不得观看兵戎征伐,请恕玄奘不能从命。”

他两次拒绝皇帝的邀请,若是换了别的君主,恐怕早就火冒三丈了。李世民却是个非常开明豁达的人,对此并不在意。闲谈中,他问起玄奘归国后有什么打算,玄奘说:“我从印度带回六百多部佛经,都是梵文。我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尽心尽力把它们翻译出来。听说嵩(sōnɡ)岳之南,少室山之北,有一座少林寺,远离尘嚣(xiāo),泉石清幽,为北魏孝文帝所建,当年菩提达摩曾在那里译经。玄奘希望在那里潜心译经,以报答朝廷之恩。”

李世民摇了摇头:“法师如果去了那里,我再想与法师叙谈就难了。译经不一定非要去深山。长安城里的弘福寺是我当年为太后所建,虽居闹市,倒也甚是清静,法师就住在那里吧。一应所需,尽管去找房玄龄。”

玄奘拜谢。

李世民又说:“我想能够更多地了解西域各国的山川物产、风俗人情,望法师能在译经之余,将西行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书,如何?”

“玄奘遵旨。”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中旬,万事俱备,译经正式开始了。

玄奘通过宰相房玄龄征选了众多高僧、学者。译经场秩序井然,各有角色。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七月,由玄奘口述、辩机笔录整理,完成了关于西行见闻的记述,最后定名为《大唐西域记》。此书共计12卷,10万余字,描述了玄奘游学18年所经历了的110个国家及所听说过的28个国家的概况。它不仅是中国的一部名着,而且是研究中亚各国和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资料。书中的许多情况,多数在《新唐书》、《旧唐书》中没有记载。且书中行文文笔流畅,对各国的描述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这部书的学术价值很高,为各国学者所重视。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9年)五月,玄奘又译成了卷帙(zhì)浩繁的《瑜伽师地论》100卷。这部经书和《显扬圣教论》一样,为印度高僧无着所着,都是大乘有宗派的重要理论经典。

唐太宗李世民在玉华宫内捧着墨迹犹香的《瑜伽论》,读得入了迷。长孙无忌和中书令褚遂良被冷落在一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插嘴。

李世民看到妙处,拍掌大叫了一声:“好!”

长孙无忌这才找到开口的机会:“我没看过几本佛经,因为那些经文太深奥了。虽然知道其中含义深微广博,无奈无法入门。玄奘法师能把经文译得这样精彩而平易,真是千载难逢的人才!陛下慧眼识英,尤为难得!”

褚(chǔ)遂良也赶紧说:“玄奘法师能够舍身求法,涉险万里,又能归国译经,孜孜不倦孜孜不倦:非常勤奋,不知疲倦。,这就是为陛下的圣德所感呀!”

李世民大笑:“法师学问高深,毅力过人,与我有什么相干?我倒有个主意,应该让有司马上将这部经抄录九份,分送九州,使其辗转流通,不会失传,也使天下有缘的人都能受益。”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又齐声说:“陛下慈悲,实乃天下苍生之幸!”

李世民摇头而笑:“这样的好话听多了,的确让人有些飘飘然了。你们把什么事都算成我的功劳,我无论说什么你们都说是对的。玄奘法师就和你们不一样,他不同意的事就决不附和。他的确是个少有的人才呀!这样的人才一辈子埋没在寺庙里,却不为我所用,实在很可惜。你们有什么好法子能帮我劝他还俗入仕?”

长孙无忌说:“许给他高官厚禄,他说不定会动心的。”

“功名富贵,对他来说都如粪土一般。”

褚遂良说:“那就明白地告诉他,如果不肯为陛下所用,必是有异心。他一害怕,就会从命的。”

“他舍身求法,历尽艰险,还会怕死吗?弄不好,我倒落个心胸狭窄、陷害贤能的恶名。”李世民显得很苦恼:“玄奘现在正等在宫门外,可我始终想不出说服他的理由。不要让他久等了,让他进来吧。”

太监出去传旨,一会儿,玄奘身着法衣,上殿行礼。

李世民指着案上的《瑜伽论》说:“我正在拜读法师新译成的经文,确实妙不可言。”

玄奘拜谢,说:“臣斗胆请陛下为新经作序,使佛法真经能够颁行天下。”

“这个,我答应就是。法师能否也答应我一件事:还俗入朝,共谋朝政?”

玄奘又拒绝了,说:“陛下青睐(lài),玄奘感激涕零。唯有呕心沥血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多用于教育和创作方面,献身佛法,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李世民叹了口气:“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法师的执着很令我佩服。如果人人都有法师这样的痴心与毅力,世上还有什么事办不到呢?今后我再也不提还俗这件事了。愿法师早日完成译经的宏愿!”

李世民才思敏捷,洋洋洒洒781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他一挥而就。写罢,他自我欣赏了一阵,甚觉得意,又亲笔誊(ténɡ)抄了一遍。

李世民在文中称颂玄奘的德操是“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jù)能方其朗润”,赞扬他的才学是“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

玄奘得此殊荣,弘福寺上下也是一片欢腾。寺中有个怀仁和尚,擅长书法,便仿西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用行书将唐太宗的序文抄写了一遍,后来也刻成了石碑,这块碑,书法界称为“王羲之圣教序”。褚遂良用楷书所写的碑,称为“褚遂良圣教序”。这两种碑帖一直流传至今,都是书法界着名的法帖。

十二月,由太子李治亲自主持督造的慈恩寺落成了。这座宏伟的寺庙是李治为了纪念已故的母后长孙皇后而修建的,所以命名为慈恩寺。寺中专门建造了一座翻经院,院中虹梁藻井,朱栏玉砌,丹青云气,金环华铺,真是无比壮丽。太子宣令,请玄奘法师入住翻经院,并出任慈恩寺住持。

出发当日,长安各大寺庙均排列幢帐,沿途相送。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当先是锦彩轩槛的帐座车,上面安放着玄奘从印度取回的佛经、佛像、佛舍利等宝物。玄奘自己乘车居中,弟子们和其他僧侣们随后,坐满了五十辆车。太子李治亲自派遣了东官兵卒一千多人,供玄奘调遣。只见锦幡(fān)如林,彩幢如海,文武百官簇拥护送。长长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足有一千五百多辆车马。路旁有太常寺卿、江夏王李道宗率领九部乐工夹道鼓乐,万年令宋行质和长安令裴方彦各率本县乐工在后吹奏。一时间鼓乐齐鸣,震动全城。观者如潮,填街塞道。

在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李世民、太子李治和后宫妃嫔们手提香炉,出现在了安福门城楼上。李世民一直疾病缠身,但此刻仍面带微笑,挥手致意。

玄奘被众人如众星捧月一般迎进了慈恩寺,与太子李治及诸位高僧见礼。李治亲自为玄奘引路,四下参观慈恩寺的各处庙宇屋舍。

公元664年的二月初五夜,当世最伟大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玄奘圆寂圆寂:佛教用语,称僧尼死亡。了。

第二天清晨,李治派来两位御医风尘仆仆地赶到玉华寺来为玄奘法师诊病,未进山门就听见了满寺悲声。两人顿足大哭,懊悔来迟了一步。

噩(è)耗报进长安,唐高宗李治悲痛至极,连说了几声:“我失去了国宝!我失去了国宝!”话音未落,已泪如雨下。

惋惜之余,李治下诏,安葬玄奘法师的一切费用。均由国家开支。法师译完的经本,由朝廷安排抄写;未完成的部分,由慈恩寺保管,不得有任何损失。

不久,悟空等遵照遗命,以粗竹席为舆(yú),将玄奘的灵柩(jiù)运回长安,安放在慈恩寺翻经堂内。数百弟子遮道哀号,悲声惊天动地。

四月十四日,葬玄奘法师于长安以东的白鹿原(即灞(bà)上)。当日,京城内的僧尼、士庶各界都加入了殡葬之列,白幢、素盖、挽幛彻地连天。长安及周围方圆五百里内的州县,共有百万余人沿途相送。

当晚,有三万余人身穿皂衣素服,自愿在玄奘法师的墓旁结庐守灵。入夜,悟空慢步在白鹿原上,只见烛光点点,浩瀚(hàn)如海,与天上的繁星相映生辉。一路走过去,忽见师父坟冢(zhǒnɡ)的后面,有一个苦行僧跏跌跏跌(jiā):盘腿而坐,脚背放在股上,是佛教徒的一种坐法。而坐,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支起一个遮风蔽雨的帐篷,甚至身下连一条草席也没有,就在这春夜的料峭寒风中,一动不动地坐在冰冷的土地上。悟空走近,只见这人面无表情,形容枯槁(ɡǎo),瞳仁如木刻一般,定定的。悟空忽然觉得他有几分面熟,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打扰他。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四月,李治下诏将玄奘火化后的遗骨迁到樊川北原(今陕西西安市南部),并在那里营建了塔和寺庙,以作纪念。埋葬玄奘的舍利塔是五层五檐架结构,从底层向上逐层缩细,气势巍峨。后来唐肃宗李亨在塔额上又题写了“兴教”二字,以示对这位伟大的佛学大师的敬意。

到了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将关于玄奘西行取经的神话传说加工成了一部完整的小说。在《西游记》小说中,出于艺术上的需要,玄奘已将第一主角的地位让给了他的徒弟孙悟空。但是,这部伟大的不朽名着,仍是以玄奘取经的传说做为主要题材,书中把取经的目标视为一种光明、正义的事业。

阅读全文

与横渡印度河怎么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柜门印尼白是什么颜色 浏览:568
伊朗什么东西比中国便宜 浏览:106
伊朗绿松石有什么用 浏览:943
中国多少台呼吸机 浏览:539
印尼什么虫子叫得像小鸟 浏览:433
越南现在哪些城市封了 浏览:955
印度有什么着名文明 浏览:764
如何介绍越南黄花梨 浏览:70
英国人罗素多少钱 浏览:424
泰国榴莲如何进入中国 浏览:598
意大利佛罗伦萨lv在哪里 浏览:679
怎么区分印度和非洲小叶紫檀 浏览:117
印尼咖啡糖是什么 浏览:264
中国哪个省古城最大 浏览:679
中国哪个县最有机场 浏览:676
如何成为英国大学代理 浏览:775
中国龙和剑龙哪个好看 浏览:346
满洲里属中国哪个省管辖 浏览:539
越南为什么不分裂 浏览:611
印度如何转钱到中国 浏览: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