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虚云如何去的印度走哪条路线

虚云如何去的印度走哪条路线

发布时间:2022-06-28 19:46:38

A. 虚云禅师

虚云禅师(西元1840年9月5日~1959年10月13日) ,祖籍湖南湘乡县。出生时母亲就去世 ,由庶母抚养长大。俗姓萧(一说“肖”),初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父亲萧玉堂公宦游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后来受聘入泉州府幕。虚云和尚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岁7月29日,诞生在泉州府署中。

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虚云禅师幼时,从师读儒书,17岁离湘至闽,19岁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拜常开为师。次年依妙莲(1844-1907)受戒。

清光绪十八年(1892)受临济宗衣钵于妙莲和尚,受曹洞宗衣钵于耀成和尚。出家后勤修苦行。27岁离鼓山,先后在江浙名山大刹参访耆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此后又参访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萨三大寺,并由西藏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礼佛迹。由缅甸回国,朝拜云南鸡足山,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礼安徽九华山,再至扬州高旻寺参加禅七法会,在赤山法忍和尚处获悟。

光绪二十七年(1901)至终南山结茅潜修两年。后至鸡足山主持钵盂庵,自往南洋等地募缘建寺,至宣统元年(1909)自北京请得《龙藏》全部回鸡足山,敕改钵盂庵为护国祝圣寺。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出现逐僧毁寺风潮。滇军师长亲自督军上山捉拿虚云,虚云只身与其讲理,被折服而一改初衷支持虚云。民国七年(1918),虚云自南洋请玉佛回祝圣寺,并重建庙宇。此后,应滇、粤、闽军政大员之请,曾移锡昆明华亭寺,住持鼓山,重兴曹溪六祖道场南华寺。民国三十一年冬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历时3个多月。民国三十二年冬,规划重兴粤北云门山大觉寺。

1952年4月虚云离云门北上,11月在北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并被推为首席发起人。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虚云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是年,虚云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10月13日,虚云法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世寿120岁。
他的经历就这样了。

【以上回答来自★糕调★小说团@坐看枫临晚 】
【如果满意的话麻烦采纳为满意答案哦,谢谢啦!】

B. 请详细介绍一下虚云大师的生平!

虚云老和尚俗姓萧,19岁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法号古严,字德清。

清道光初年,正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时候,虚云老和尚的父亲萧玉堂老先

生在泉州做官。萧老先生和夫人颜氏笃信佛教,遗憾的是年已过四十多岁的萧夫人,还没有生过孩子。有一天,夫妇二人到开元寺烧香拜佛,回来后两个人竟做了同样的梦,梦见一位长须青袍老人,骑着老虎冲进萧夫人的怀中。不久后,萧夫人怀了孕,十个月后正是兴奋期待生个儿子延续萧家香火时,结果竟生下一个大肉团,由于萧夫人年纪大了,体力不够,看到肉团竟因惊吓过度离开了人间。

这时有个卖药的老人,自愿帮忙把肉团用刀剖开,里面竟然是个白白胖胖的

小男孩。萧府上下在悲痛之余,也算得到一些安慰。而这个生下来就没有了娘的孩子,就由庶母王氏照顾。这个孩子跟其他孩子并没有两样,只有一点特别的地方,就是喜欢跟家人到寺庙去朝拜。当他十三岁那年,在湖南老家的寺院中,见佛像及听到念佛声,心里就很喜悦,而在小小的年纪就有了要出家的念头。

【少年出尘志】

17岁那年,虚云几度悄悄离家上山,都被家人找回。但是,十几岁的孩子已

连着离家二、三次,却令萧老爷担心。为了打消他出家的念头,萧老爷给他娶了二位年轻貌美的妻子。但虚云大师一心向佛,有空就跟庶母和两位妻子说法,日子久了,竟由情侣变成净侣。

咸丰八年,大师十九岁了。他看时机已到,决心到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皈

依妙莲法师。由于家人追得很紧,大师便带了简便衣物,躲到深山的岩洞里,不畏虎豹,饥食野果-渴饮泉水,日日在山洞中念经苦修。

过了三年,听说父亲告老还乡不久病故,王夫人和二位妻子也出家为尼。从

此大师心中毫无牵挂,下山后听高僧指点,参禅听《法华经》,渡海到普陀山求法。

一转眼,大师已经出家二十多年了。因为一生下来就没见过母亲,便决定拜

山报恩,发愿三步一拜到五台山。在拜山的途中,历经不少艰辛,过黄河时遇大风雪,几乎被冻死,由于孝心感天,遇到名为文吉的人救活,后来又腹泻不止,几乎昏迷过去,也是文吉相助;他相信文吉便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最后历经三年,达成拜山报恩的心愿。

拜五台山后,大师开始身行万里,访名山古寺,向高僧请益。后来更经西藏

入印度,经不丹到锡兰,到处弘法救世人。五十六岁时在江苏高 寺连打十二个

禅七,至第八个七的第三晚,因护七禅师入禅堂冲开水,溅到虚云大师的手,杯子“啪”的一声破碎了,虚云大师忽然觉得平日的疑根突然断了,如梦初醒般开悟了。

后来大师远至南洋弘化,经马六甲、吉隆坡,过台湾,所到之处求戒皈依信

众常以千计,所得乐捐巨款不留分毫,都用在修建道场上,从来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云门事件、护法护教】

抗日战争时,为普度众生到重庆主建护国息灾大会,在回程时过云门,见荆

棘中有残存古寺,内有文偃祖师的肉身一尊,为云门开宗道场,大师决心重复旧观,花费不少心血,但也为虚云老和尚带来一生中最大的劫难,也就是“云门事件”。不法之徒围庙,殴打老和尚几至丧命。大师虽遭毒打,九天多没有气息,大师不但未死,并在趺坐中听弥勒说:“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等训语,实为一奇异之事。

虚云老和尚一百十五岁时,因为不满人民信仰受到厌制,拒绝出任佛教会会

长,自京到江西永修云居寺。因抗日战争古寺遭到破坏,大师下定决心,毅然恢复唐代旧观。

1959年,虚云老和尚一百二十岁。海内外的弟子要为大师祝寿,但被大师劝

阻了。因为他心里仍然挂念着云居寺的明月湖还没有修浚好,海会塔才建到一半。这时大师已患了慢性消化不良的症候,早晚只能吃一小碗稀饭。大师告诉信众,真如寺建好了就不要再捐献了。四月,大师在曾经住过的牛棚照像,又选了一张最满意的加洗后分送捐助功德的亲友和信众。

八月,老和尚在寮房门口贴上“今天不见客”的字条。十月,病渐渐重了,

时喘时咳,虽然已进入昏迷状态,仍然要自己料理自己的事。十二月,大家看情况不好,都赶来向老和尚问安。老和尚很平静地说:“到了现在你们还在做俗态,快去大殿给我念佛去吧!”

寺里方丈弟子请虚云老和尚开示,老和尚缓缓地说:“勤修戒定慧,熄灭贪

嗔痴。”停了一下又说:“正念正心,养出大无畏的精神,度人度世。大家辛苦了,早早去休息吧!”

十月十三日,老和尚打坐,双颊微红。大师合掌跟大家说声珍重,就离开了

活了一百二十岁的尘世,死后安葬在云居山的海会寺。

虚云老和尚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由自度而度人。老和尚

的一生正像他常说的:“人生如梦,一切皆幻;空中飞鸟,有何踪迹可寻?况学道人耶?”虽然老和尚这样说,但他的一生留给人间的,不只是他兴建的那些看得见的寺院道场,还有永远让人难忘的救人救世、护法护教的精神。

C. 王玄策出使印度到底走的那一条线路拜托各位了 3Q

应该是从西安到吐蕃,再从吐蕃南下尼泊尔,然后再进入印度的。 毕竟那个时候唐和吐蕃已经联姻,二国关系和睦。而且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双方属于姻亲关系,而与印度只是正常的外交关系。亲疏远近很明显,没理由先去印度,回来后再去看文成主公,问候吐蕃王吧。 而且唐要送礼,总不能拿印度回馈的礼物送吧。

满意请采纳

D. 唐玄奘怎么知道去印度取经的路线在路上是否迷路过

《西游记》之中,唐三藏西去天竺取经,路途十分的遥远。而在古代,并没有现如今这么发达的科技,在出门的时候没有GPS为他导航,那么,唐玄奘是怎么知道去印度取经的路线的?在路上是否迷路过?在历史中,唐玄奘并不知道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但是却知道佛教是由西域传入中国的,所以,就一直一路向西而行。

唐玄奘可以说是十分伟大的僧人,是他历经十七年的艰苦,才将佛教经典传入我国,也成就了佛教自那而后的发展。虽然写出来只是寥寥几笔,但是,十七年所经历的艰辛可想而知,我们应当向这一执着而具有强大毅力的人致敬。

E. 中国第一位横渡印度洋的和尚

据我所知好像历史上几位去过印度的高僧都没有横穿印度洋。最早的法显一直被认为是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然后到苏门答腊,从苏门答腊回国,但是最新推测他到达苏门答腊后遭遇季风,很有可能被带到美洲,然后从美洲回国。他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穿越太平洋的和尚,也是第一批发现美洲的人。具体可以参见纪录片《佛国记》或者法显着作《佛国记》。

F. 唐玄奘当年去印度取经,一路西行有地图吗他是怎么判断行走路线的

他不会连东南西北也分不清吧。。。沿着太阳下山的方向不就是西方了吗???好像他们都是白天赶路的。。。(*^__^*) 嘻嘻……

G. 为什么唐玄奘去印度不走中南半岛,而是要涉沙漠,攀帕米尔高原呢

我以前小学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从玄奘西行路线图来看,从西南方向走明显就比绕道西北、中亚距离近得多,如果当年玄奘从西南方向出发去印度,岂不是更快么?不过后来长大了才发现,玄奘要是走西南方向,恐怕就去不了印度了。

在瓜州,虽然瓜州的都督李昌早就接到了拦截玄奘的命令,但李昌笃信佛法,不仅没有听令拦截,还送了玄奘马匹与干粮,送他出了玉门关。

唐朝初期,其在西北的势力尚未越过玉门关,因此玄奘出了玉门关之后就一路畅行无阻,安安心心上路了。

如果当年的玄奘选择从南边走的话,那可能就无法走出唐朝的大门了。

从长安到西北的玉门关,中间的关隘并不算多,玄奘要通过的话,难度虽有但也没有那么困难,然而若是从南边走,唐朝当时在汉中、巴蜀等长安以南的地方,拥有大量的州县,古代对于人口流动管束严格,玄奘这么一路穿州过县,极其容易被盘问,能够顺利通关离开唐朝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H. 唐三藏去印度,为何是往西北走而不往西南走

唐僧从西安出发,一共走了十万八千里,换算一下就是五万四千公里。大家都知道,绕赤道一圈,才四万公里,套用某奶茶广告语就是“唐僧走的路足足可以绕地球一圈”,印度就在亚洲,没那么远。

看了唐僧的取经线路图,你就知道唐僧这路绕得进入印度。抛开西游记的神话成分不说,以上地图就是实实在在唐玄奘法师当年的取经路线图。从地图上看,唐僧要是从西藏或云南进入印度的话,要至少近2/3的路程,唐僧为何舍近求远?

看到丝绸之路的地图,也会由衷感叹道古代汉唐盛世,中国的强盛与繁华,贸易通达世界各地。记得看《西游记》时,唐僧自报家门时,一般都会说“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所有接待的国王都会由衷地说一句“原来是来自大唐的高僧”。这句话,其实也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唐僧步行万里到这里不简单,又仪表堂堂,谈吐有致是高僧;二则因为大唐盛名在外,国王们见了大唐的人,都会高看一眼,好生款待,并顺利换取通关牒文(也就是护照)。

I. 历史玄装西行去印度时间

去的时候路程比较远,因为要过印度那条路线,要把每个国家的官文都换全了才可以!回来的时候走的直接是丝绸之路,唐僧去的时候是带着很多目的走的 ,包括传道、交流等等。
很多时候为了转换公文,要等待当地国王的传唤,尤其很多时候要等很多时间,然后为了这些目的故意绕远路,去很多地方,为了交流,也为了传教。回来的时候就没有这些目的了,当然也会路过很多当时走过的地方,而且回来的时候明显比去的时候待遇好,估计回来的时候已经成名人了,所以通行方面都比较安全。而且回来的时候路线早已经制定好了,更有的国家是等他来,早早做好准备的,所以回来的时候要快很多!

与虚云如何去的印度走哪条路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历史上有哪些算大一统的王朝 浏览:431
中国平安退险去哪里退 浏览:639
印度哪里产车厘子 浏览:948
印尼死多少人 浏览:42
意大利语您住在哪里怎么说 浏览:693
伊朗冬令是什么 浏览:154
我的世界中国版怎么不能登录 浏览:360
英国怎么买鸡爪 浏览:157
印尼铁木多少钱1吨 浏览:535
带孩子去越南玩什么 浏览:221
伊朗关税怎么收 浏览:642
意大利面酱料怎么保存 浏览:122
印度新闻肺炎一共有多少人 浏览:9
如何在英国注册百度网盘 浏览:483
伊朗派了多少人参加东京奥运会 浏览:38
伊拉克为什么帮助伊朗 浏览:415
印尼kak什么意思 浏览:502
印尼怎么查话费余额 浏览:598
印尼人属于什么宗教信仰 浏览:61
中国落地国籍有哪些国家 浏览: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