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没有攻打印度
我不同意“印度是一个半岛国家,从南亚根本就不容易到那”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以陆军为主导思想才会得出。
日本是个海军强国,入侵从海上进入容易得多。比如攻占香港,没必要从上海经过陆地打过去。攻占缅甸,它也没必要从越南一路翻山去。
没到印度,首先得问题是印度不能给日本急迫需要的东西,比如石油、橡胶、粮食、矿产。这些东西大多在东南亚和大陆就有。
至于劳动力,中国的都还没消化,印度更不需要了。
其次攻打印度对整个战况没太多影响。缅甸对中国有影响,所以它打了。加之兵力不足(我觉得是武备不足,人数应该还是充足的),没必要分兵。
至于印度人却是以逸待劳。。那样才是笑话,大英帝国的舰队都沉到水里去了,“精英的”地面部队在新加坡就证明不堪一击,再有也弄回英国本土了,剩下一个没有武装的殖民地,印度人以逸待劳的恐怕只有伸了脖子等砍了。
❷ 日本在二战中为什么没有侵略印度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时期日本非常嚣张,几乎侵略了整个亚洲国家。对众多亚洲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创伤。然而有意思的是,日本在二战当中那么强大,竟然没有攻打下印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把日本放到欧洲来说,战争就非常难打了,面对众多先进的武器装备日本武器装备就显得没有优势了。最后就是因为资源的原因,攻打中国是因为中国战略资源非常多。印度的国土面积虽然也不小,但是战略资源比较匮乏,在当时来说印度要石油没石油,矿产没矿产,仅有的资源还被英国人霸占着。
❸ 为什么日本打不过印度
在二战时期,日本在亚洲太平洋战场,几乎是全面出击,在深陷中国后,仍不断的抽调兵力到东南亚。而且很快就占领了东南亚的几乎所有国家。已经接近了澳大利亚,连美军也被迫撤退。但是很奇怪的是,日本在占据缅甸以后却没有大规模的进攻印度,使得印度脱离战场,成了为数不多未被侵略的大国。其实原因很简单。
在二战结束后,当时印度的法官就强烈建议国际法庭释放一切战犯,要用教义来感化这些战犯。典型的没受过战争的摧残,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❹ 日本武器精良,为什么没能征服落后的印度
起初日本也没有想到印度如此的厉害,当时的德国面临着种种困境,为了分散自己的敌对友,就要求日本去攻打印度,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当时的日本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根本就不把印度放在眼里,反而觉得印度非常的好对付从而开启了战争,而这次战争被称为英帕尔战役。
然而他们打的并不是印度,反而是有印度撑腰的英国和印度的结合体,有这样强大的后盾做支撑,日本想赢自然不简单。
❺ 二战日军最顺时为什么没占领印度印度二战时期有多厉害呢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一触即发。在此同时,日本进军东南亚,一时之间,东南亚诸国竟都只能暂避其锋芒。
4.兵力不足
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三分之二的陆军兵力,其它陆军在东南亚各国驻扎防卫,而海军又在太平洋和美国军队耗着,日军兵力已达极限。
❻ 日本侵华花了14年,为何入侵印度打一次就放弃了
在二战时期,日本侵华用了14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在这过程中日本还侵略东南亚等国,在陆续侵略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之后停下了脚步,只入侵印度一次就放弃了。为什么日本会放弃?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入侵印度可以有效的牵制英国,策应欧洲的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什么不这么做?这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
印度长期向英国输送香料,英国获取了大量的利益,必然会兼顾印度的安危。在日本侵略印度的时候,英国组织了一次反击,也就是英帕尔战役。英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客观的,日本因为水土不服导致战斗力锐减,英国大挫日军。如果日军没有水土不服,那么战争可能会艰难点,但是结局是不会改变的。随着库尔斯克、瓜岛战役的结束,轴心国已经丧失了主动权,日军侵略印度其实并不是日军想要侵略,而是德国想要让日本牵制一下英国。不过日军在英国军队、印度军队、中国远征军的打击下,无力攻打印度本土,只能以失败告终。
总结:日本攻打中国的原因是:想打(历史因素),有好处(地大物博),打得到(距离近)。日本不攻打印度的原因是:不想打(德国强逼的),没好处(印度的香料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有)、打不到(距离远、兵力少)。
❼ 二战时期的日本,一度占领大半个亚洲,为何不进攻印度
二战时期日本在亚洲横行肆虐,以中国为起点企图控制整个亚洲,实现自己所为的大东亚共荣圈。在日本侵略朝鲜,中国,越南,泰国的时候,却唯一没有入侵印度。因为作为亚洲的战略要地,日本人为什么没有侵略过他呢?
二战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二战的创伤却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中,虽然日本在二战中没有进攻印度,但是他对中国和其他国家造成的重创同样令人愤恨,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和平来之不易,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❽ 二战时期日本大肆东亚各国,为何独独放过了印度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一旦在当时惹怒英国的话,可能会使得日本承受非常大的损失,再加上当时印度距离日本本土非常的遥远,后勤供给非常的困难,所以也使得日本当时放弃了攻击印度。所以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了周边国家,但是却并没有选择侵略印度。不过后来日本也因为陷入了长期的消耗战,使得后来日本选择投降。
后来日本选择投降,并且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思想改造。但是由于美国对于日本的思想改造进行得不彻底。也使得现在日本有出现军国主义复活的情况。
❾ 二战时期日本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占领印度
日本倒是想去占领的,只是被英军打得灰头土脸而放弃了。
二战中日本犯的最大错误是军方的一些人被顺利占领中国的东北冲昏了头脑,未取得在东北、朝鲜足够的稳定性(也就是能够充分利用所得资源,并且形成生产力)的情况下,就急于侵占中国华北,进而发动对华全面战争。后面的事情就是被战争推着走了(对华战争准备不足,导致武汉会战后就无力继续推进,侵华战争成了无底洞。这时美国中断了日本的石油供应,迫使日本不得不向东南亚寻求石油来源,由此不得不发动太平洋战争与美国开战),根本不受自己控制也控制不了,最后必然走向毁灭。
如果当时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引而不发,抓紧完善统治和生产力。用上10-15年时间做战争技术和资源的准备,那么日本就不是后来的日本了。在这期间爆发了苏德战争,在东北朝鲜完全立足的日本配合德国击败苏联,就完全解除了南进的背后之患。且能获得苏联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资源,由此完全解除对美国的依赖。后面就不用再说了,只怕山姆大叔也只能看着发楞了。
❿ 二战日本为啥没打印度
日本有攻打印度本土的计划,但是在缅甸时被盟军挡住了,日本的军力不足以打到印度本土,但是日本占领过印度领土安达曼群岛。
1942年1月,日军大举进攻缅甸。此举意在切断美英援华战略物资进入中国的惟一通道,孤立中国,占领美英在缅的军事基地,伺机进攻印度,进而向西推进,与德军会师中东。1942年3月,日军便迅速占领了印度领土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在岛上利用傀儡政府在岛上强征慰安妇和劳工,严刑拷打与屠杀居民。对于印度本土,日军也曾发动过军事冒险,1943年底,日军批准进击印度的计划,即攻取印度东部边境城市英帕尔,企图切断盟军对中国的补给线。结果在英帕尔战役,被英印盟军打得惨败。
从1942年起的3年间,中国在缅印投入兵力30余万,歼灭日军6万余人,中国军队也死伤惨重,损失数个师的兵力。在印度东部加尔克汉德省境内,有一座环境清幽的公墓,原名“印度兰伽中国抗日远征军烈士公墓”,这里长眠着千名中国抗战官兵,正是这些血肉之躯才换来今日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他们是中国抗日援印的最有力的血证,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