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形成辽阔版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因素
历朝历代的幅员都是变化的,而且同一个朝代,昌盛与衰弱,也会招致幅员的变化,太长远的就不说了,清朝晚期开端吧,清朝晚期到民国初期的时分,中国的幅员还不是雄鸡,是一个美丽的枫叶,没错,些蒙古的封建王公,停止独立,不测中国和苏联之间构成一个战略缓冲区,那个时分,民国政府一开端是不同不测蒙独立的,但是假如无外交啊,外蒙还是合法的独立进来了,于是,美丽的枫叶,变成了雄鸡,世界上的文化古国承续至今仍历久弥新,唯有我们巨大的祖国,这自身就是个奇观。
历代中央就和周边少数民族有斗争,有交融,有时汉族取胜了,如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势如破竹漠北;有时少数民族取胜了,推翻了汉人的西晋、宋、明王朝,树立了他们本人的政权如元、清,把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中国领土)和汉人地域连成一片大批少数民族的汉化,使汉族人数越来越多,到清末时已达四亿多。所以,今天的汉族,是古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交融的后代。
❷ 中国的疆域版图是怎么形成的
涿鹿之战后,我们的祖先,在华夏这块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后,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这时,原始公社被彻底解体,阶级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正式出现了。到商朝,开始有了文字和历法,历史离开野蛮时代而进入文明时期,“国家”的形成也更加完备,随之便自然产生了国家的疆域和边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家版图。此后,从秦朝到清朝(前221年~1911年)的2000余年,共经历了16个主要朝代。这期间,中国出现过全国多民族大统一,国家版图广阔的“热胀”时代,也出现过地方割据,民族分裂和被外敌割占领土的“冷缩”局面,疆域时有变更。
❸ 中国的版图是如何从洛阳一点一点发展成现在的发展到十几亿人口的呢
华夏民族的最初起源是围绕着易于生存的黄河两岸开始的,在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之前的黄帝时代,华夏民族的始祖应该是在今甘肃和陕西一带。
夏王朝之后是商朝、商朝之后是周朝,三个朝代大约历时两千余年,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华夏民族的版图其实并没有增加多少。
到秦统一六国之前,华夏民族的版图面积最多也不过三百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大约在两千万左右。
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派将军赵佗率兵50万向百越一带进军,也就是今岭南一带,征服当地蛮族,使这一带地区成为了华夏民族的版图面积。
❹ 中国王朝疆域面积是怎样发展的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下面给大家带来古时候各个朝代的国土面积,你觉得哪个朝代最为强大。
秦朝
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始皇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王朝。国土面积约为340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500万至3000万之间(前210年)。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清朝地图
我比较喜欢唐朝,唐朝的西部疆域一直推进到了伊朗的中部,就连当时的波斯帝国都对唐朝的强盛表示俯首。不喜欢清朝,虽然清朝是中国发展的顶峰,康熙皇帝先后收复西藏和新疆,击败俄罗斯,使得中国版图达到了最大。但是由于自大,闭关锁国,后来被世界各国超越,遭列强入侵,国土流失,主权严重丧失。如果中国没有闭关锁国这政策,现在还有美国什么事。
❺ 中国的版图是如何扩展的
中国历史由华夏族-汉族经历变迁,中国的版图随之扩大。
中国的版图由最早的两核心:1、西部核心:关中地区;2、东部核心:河洛地区,逐渐扩展到东中原地区和西中原地区,进而扩展到南方地区、东北地区、新疆、青藏、外长城等地区,
一、西中原地区和东中原地区 西中原地区和东中原地区是中国的核心地区,包括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二者以黄河山西段为分界线。
1、西中原地区
包括关中、陕北、河南(内蒙古段)、秦陇、河西走廊等地区。其中关中是这一地区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核心地区。长安,常常作为这一地区中心。 历史上,秦(战国)、前秦(中期)、北周(前期)等王朝以西中原地区为领土。 河西走廊是西中原地区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域,位于乌峭岭以西的地区,是联系中原和西域的通道。河西地区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区域,常常“游离”中原地区之外,被割据势力盘踞,例如:三国时期的西凉兵团、十六国的前后凉。
2、东中原地区
黄河以东、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地区,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大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的部分。 这个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最初核心地区是河洛地区,河洛地区又以洛阳为中心,近1000年中,以北京为核心的幽燕地区得到发展,成为东中原地区的又一个中心。 历史上,山东五国、前燕、东魏、北齐等以东中原地区为领土。
西、东中原地区统称中原地区,是南北对峙时期北方政权的土地,例如:前秦(后期)、北魏、五代、金等。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关中地区与河洛地区长时间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但其余地区发生了变化。东中原的发展状况明显后于西中原地区,东中原的山东、河北进而发展成为中心地区,而西中原除关中以外的地区(陇西、河西、陕北)开始没落。
❻ 中国历史地图演变过程是怎么样的
公元3世纪西晋裴秀用“制图六体”绘成的《禹贡地域图》,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中国历史地图。它是一部普通历史地图集,表示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至西晋初年的历史地理概貌。
唐贞元十七年(801)贾耽制成的《海内华夷图》广三丈、高三丈三尺,内容上溯《尚书·禹贡》、下及当代,范围包括唐朝版图及其邻国。它是首创“古墨今朱”双色注记法的历史地图。
北宋税安礼绘成的《历代地理指掌图》44幅,始于帝喾,迄于北宋,至今尚有宋、明刊本流传。这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
20世纪初杨守敬在其门人协助下编绘刊行的《历代舆地图》,44组、34册,以《大清一统舆图》为底图,收录了自春秋至明的重要地名,全部朱墨套印、古今对照,比以往的图集要精确、详细、实用。杨守敬的《水经注图》(刊于1905年)是中国专门历史地图中最重要的一种。
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A赫尔曼编绘的《中国的历史地图集》除历代政区外,还包括有先史时期的遗址分布图和一些重要城市图。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不仅弥补了过去各图的缺陷,而且在内容上也远较旧图丰富。
❼ 中国形成辽阔版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五河流域文化融合,所以这种情况下才会形成了一个辽阔的版图,文化之间也进行了相互传播和交流,所以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发展。
❽ 现在中国的版图在历史上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中国,是屹立在亚欧大陆的东方大国。自从秦朝以来,中国的国力就长期位居世界前列,其疆域面积也是世界最广的国家之一。在清朝鼎盛时期,中国的疆域面积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后来在近代不断丧失领土,到今天中国依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位居世界第三或者第四。那么,中国的疆域是如何形成的呢?小编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汉地的统一和巩固
汉地这个词,是清朝时期称呼汉族的聚居区,也就是当时的汉地十八省。今天我们将这一个地区称为“内地”、“华夏”,其面积大约为400万平方公里。汉地是中国的核心区域,是古代东亚大陆最集中的农业生产区,因而能够集中大量的人口。不过在先前时期,汉地地区并没有得到统一。夏朝就活动在河南、山西一带;商朝的范围基本位于黄河中下游;而周朝的土地也基本位于黄河流域。
清朝鼎盛时期,中国拥有领土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维持了100年,到了后期还剩下1100万平方公里。在清朝末期,清朝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阻碍,因此推翻清朝势在必行。然而日本等国却开始重新拿起“华夷之辨”来大肆宣传,试图瓦解中国。孙中山等革命人士初期也受到日本的影响,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来,孙中山也意识到这个口号的局限性,因此又提出了“五族共和”。从辛亥革命到北洋军阀建立,五族共和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思想。1912年,清帝退位,宣布“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使得中华民国得以合法拥有清朝土地遗产,同时也粉碎了西方企图分解中国的阴谋。
❾ 中国版图是如何一步步扩张的
我国如今拥有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很多人都知道这么大的面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了,其中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才有了如今这么辽阔的土地。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对中国版图的扩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清朝将东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东北虽说在历史上也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在明朝时对东北的掌控能力是非常弱的。直到清朝统一了中国以后,才真正意义上的对东北进行了管理,朝廷当时定期的派送自己的官员去东北进行考察和管理,不少人都认为东北是满族人的嫁妆。
❿ 中国的版图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起源华夏,华夏在今黄河下游,今天的河南、山东等地。随着诸侯国的势力扩大与民族融合就形成中国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