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古代中医院有哪些

中国古代中医院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04 09:53:03

‘壹’ 中国古代有名的中医

1、针灸之祖——黄帝。他是华夏族领袖,有着作《黄帝内经》。
2、脉学介导者——扁鹊。
3、外科之祖——华佗。
4、医圣——张仲景。他的着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5、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他着有《肘后方》。
6、药王——孙思邈。
7、儿科之祖——钱乙,着《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
8、法医之祖——宋慈,着《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着。
9、药圣——李时珍,着成《本草纲目》。
10、《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中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贰’ 例举中国古代着名中医

(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着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2)两汉时期:
①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②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3)隋唐时期: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着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4)明清时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反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叁’ 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医药文化,在古代都涌现了那些悬壶济世的名医

针灸之祖———黄帝 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 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着作。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
脉学倡导者———扁鹊 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 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 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 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着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着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他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 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着《小儿药证直诀》,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所着《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着。 药圣———李时珍 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艰苦劳动,着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干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肆’ 中国的中医学院有哪些

你好:
一、比较有知名度,而且这些院校的学生,都在国家级科研院所及医院就业。
二、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等。

‘伍’ 古代医疗有哪些

中医的话比较接近现代中医的手法,基本都是中医院的治疗,除去打针、挂点滴、吃西药。。。
如果是欧洲的话,呵呵呵。。。基本没有啥治疗手段,唯一的手段就是祈祷。。。

‘陆’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名的中医

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

‘柒’ 中国古代的医院

二十世纪30年代,一个美国人写了一篇所谓《中国医学通论》的文章,他说中国是文明最早的国家,最奇怪的事是欧美人没来之前,竟没有医院类似的组织。这个论断其实说明了他对中国知道的太少了。
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汉朝元始二年(公元2年)就已经有了。那年黄河一带发生旱灾,瘟疫流行,皇帝刘衍(音看)选了适中的地方,较大的屋子,设置许多医生和药物,免费给老百姓治病。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立的临时时疫医院。

又到了延熹五年(公元162年),皇甫规被提升做中朗将的官,率领大队人马,在甘肃陇坻一带作战。适逢着军队里疫病流行,死亡率高达30—40%。皇甫规便租赁大批民房,设置医药,把病员都集中起来一起治疗。他还每天去看士兵们的病,得到全军的热爱。当时军队中的这种医疗组织叫做“庵庐”,也就好比现在的野战医院。 南齐永明九年(公元491年),吴兴一带大水,疫病流行,竟陵的王萧把自己住宅拿出来,设医置药,收养贫病,这可能是中国私立慈善医院的最早形式。

北魏太和21年(公元497年),孝文帝(元宏)曾在洛阳设立“别坊”,派遣了四个医生,购备许多药物,凡是贫穷害病无力医疗的,都可以在这里来就医。在永平三年(公元510年),南安王(拓跋余)命令他的太常官选择适中地方,宽敞房屋,遣派医生,备办药品,凡是有疾病的都住在里面治疗,这可能是公立慈善医院的最初形式。 唐朝的医院都叫做“病坊”,大约在开元20年(公元733年)就开始有病坊的名称了,这时的病坊大多都是设在庙宇里的。不仅是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市有,就是其他各州亦有设立。

因为病坊设在庙宇,主持人多属僧尼,在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李泸)曾一度毁销庙宇,颇影响了病坊的工作。后来由李德裕等的倡议,选举乡里中有声望的人来做病坊的主持人,病坊的制度终于得以保持不变下来,到了五代时,个别病坊曾有改名为“养病院”的,可见唐朝后不仅医院事业有很大的发展,名称亦很接近现代了。

到了宋朝,医院的规模逐渐扩大。在公元1063年,宋仁宗赵祯曾以宝胜、寿圣两座庙宇为基础,各添修50栋房屋,成立两个医院,每个医院病人名额各规定为300人,这样的大规模医院就是现在也是可观的。

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他捐献50两私帑,和公家的经费合起来办一所病坊,名叫安乐坊,三年医好了一千以上的病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个公私合办医院。以后各州县都各设有医院,叫做“安济坊”。 这时医院里的设置更为完备,由官方派人领导,员工方面有乳母、女使,衣被器用一律由医院供给,政府要求院里医生要收十全的效果,可见当时院里的医生都是有相当的本领的。

宋朝医院不仅规模空前庞大,数量很多,设备完善,并且还开始成立了门诊部,初叫卖药所,后来改名和剂局,有医有药,便利一般群众治病,甚至外州县的病人也可以通函治疗。现在流传着一部方书,名叫“和剂局方”,也就是该门诊部出版的“处方手册”。这样门诊部形式的治疗机构,群众感到非常方便,在元朝、明朝越是发展了,尤其是明朝几乎各县都成立有一所,通通叫惠民药局,都是官办的。

欧洲最早的医院组织,能相当于我国汉朝元始二年的那种组织,为基督教妇人在第四世纪建立于罗马的疗养所,而与中国相比较,时间就晚得多了。

‘捌’ 中国历史最悠久最权威的国家中医院在那里

1890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玖’ 中国古代的四大医馆

?是什么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中医院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阿兹蒙什么水平 浏览:314
1998年伊朗怎么进世界杯的 浏览:236
印度人怎么上网 浏览:758
印尼小金刚是什么 浏览:740
印度火腿怎么炒好吃 浏览:760
英国粽多少钱 浏览:156
体检越南语怎么说 浏览:764
中国水准零点景区在哪里 浏览:645
印度怎么剥椰子皮 浏览:971
英国航班到成都多少小时 浏览:425
伊朗高原在地图的什么地方 浏览:624
日本为什么暂停进口伊朗原油 浏览:156
意大利哪个品牌下架 浏览:868
无人机怎么杀死伊朗将军 浏览:850
中国可以购买多少伊朗石油 浏览:492
英国地图上有多少个国家 浏览:119
印度奶牛哪里有卖 浏览:721
中国有哪些国家的车标 浏览:537
印度边境冲突怎么赔偿 浏览:847
意大利位于什么纬度地区 浏览: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