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哪些地方过复活节

中国哪些地方过复活节

发布时间:2022-05-30 19:53:49

㈠ 中国的邻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中国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缅甸:独立节:1月4日;建军节:3月27日;泼水节:4月13日。
俄罗斯:
新年 1月1日 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 6月12日
东正教圣诞节 1月7日 哀悼日 6月22日
祖国保卫者日 2月23日 人民团结日 11月4日
宇宙航行日 4月12日 和谐和解日 11月7日
卫国战争胜利日 5月9日 宪法日 12月12日
谢肉节 复活节过后的第八周
阿富汗:
阿富汗新年:每年3月21日
阿富汗独立纪念日:每年8月19日
开斋节:每年日期不定(随伊斯兰历变化)
古尔邦节:每年日期不定(随伊斯兰历变化)
印度:
共和国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
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
洒红节(Holi),每年公历3、4月间,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该节日正处于印度冬去春来、春季收获季节,因此也被称为春节。
灯节(Diwali),在公历10月、11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全国庆祝3天。
元旦(New Year),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日本:
元旦:每年1月1日;
成人节:每年1月第2个星期一,源于古代成人礼,1948年定为国家节日;
建国纪念日:每年2月11日,神武天皇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旧时称为“纪元节”;
宪法纪念日:每年5月3日,1947年5月3日废除明治宪法,开始实行新宪法;
男孩节:每年5月5日,端午节,也是日本的儿童节,1948年定为国定节日;
海之日:每年7月20日,制定于1941年;
敬老节:每年9月15日;
体育节:10月第2个星期一,纪念1964年东京奥运会;
文化节:每年11月3日;
勤劳感谢日:每年11月23日;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
盂兰盆会:每年8月15日左右;
乞巧节:每年7月7日。

㈡ 复活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

01 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基督在十字架受刑死后复活的周年纪念日,在公历3月21日之后或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复活节会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复活节临近时,糖果店的橱窗里会摆满精美的彩蛋。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用来吸引孩子们的小礼物出售。幸运的孩子可能从亲友那里得到好几种礼物。

复活节(Easter),是西方基督教的国家的传统节日,在公历3月21日(春分)之后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是纪念耶稣基督在十字架受刑死后复活的周年纪念日。东方教会则规定,如果满月恰逢星期日,则复活节再推迟一周。因此,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之一,庆祝的是基督的复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举行庆祝。复活节还象征重生和希望。

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如今节日游行已失去往日浓厚的宗教色彩。节日游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在美国,游行队伍中即有身穿牛仔服踩高跷的小丑,也有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在英国,游行多以介绍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主,游行者化装成为苏格兰风笛乐队以及皇宫卫士,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复活节的到来还使人们纷纷换上新衣。过去基督教教徒会在节前去教堂行洗礼,然后穿上自己的新袍,庆祝基督的新生。穿戴一新的习俗保留至今,因为人们认为节日里不穿新衣是要倒运的。复活节期间,人们还喜欢彻底打扫自己的住处,表示新生活从此开始。

复活节临近时,糖果店的橱窗里会摆满精美的彩蛋。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用来吸引孩子们的小礼物出售。上面装饰有毛绒绒的羊毛做的小鸡,小鸡的嘴和脚都粘在卡片上。幸运的孩子可能从亲友那里得到好几种这样的礼物。复活节彩蛋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快乐,它们代表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和分享季节更替的喜悦。

㈢ 复活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复活节是俄罗斯族的节日。又被称为“帕斯喀节”,盛行于中国新疆等地,在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基督教中耶稣死后复活。

复活节没有固定的日期,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一般在4月4日至5月10日之间。节前,人们按照宗教传统斋戒49天,每天只吃一顿饱饭,其余两顿只吃半饱,而且不吃荤,只吃素,戒期也不许唱歌跳舞。不过除了老人和教徒,很多俄罗斯族人已经不再守戒了。

复活节当天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每家除准备丰富多彩的“比切尼”(糕点)之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蛋(复活节彩蛋),即将煮熟的鸡蛋涂上红、黄、蓝、咖啡、绿、紫等色彩,每当客人来到,主人就分一个彩蛋,以象征生命的昌盛。

节日拜访中,寒暄之后,主人请客人入席,主人要拿出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有各种糕点、饮料,其中一种类似大蛋糕的塔式圆面包“古力察”,是由面粉加油、糖、鸡蛋、牛奶烤制而成,表面涂有着色的奶油和砂糖粒,晶莹、焦黄,松软可口。主人把它切成片请客人品尝,他们认为吃了这种面包会得到幸福。

㈣ 中国有复活节吗

中国人过的复活节就是耶稣被钉十字架后三天复活的日子。一般都是基督教的人过。普通民众不过。

㈤ 中国的哪个民族过复活节

中国没有哪个民族过复活节。
只有基督徒过复活节。

㈥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1、蒙古族

蒙古族新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成吉思汗纪念节,农历三月十七日。那达慕大会,农历七~八月。敖包节,农历七月十三日。

2、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

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泼水节,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

花街节,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

4、东乡族

东乡族每个月都有节日,每过了年逐月轮换,一年12个月,每个月36年后循环往复一次。这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东乡族有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阿守拉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5、布朗族

布朗族的节日与农业生产和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双版纳、澜沧、双江等地区的布朗族受傣族的影响,信仰小乘佛教,宗教节日尤其繁多。

如“考瓦沙”(关门节)、“奥瓦沙”(开门节)、桑堪比迈(新年)、尝新节和以“赕”为中心的各种节日活动。

施甸布朗族与汉、彝两个民族杂居,节庆多受汉、彝民族的影响,节日绝大多数与汉族相同,只有少数节庆还保留本民族固有的特点,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等。

6、怒族

相传怒族以前每隔三年才过一个年,后来因受其他民族的影响改为一年过一次,时间有元旦及春节前后两种之分。年前,要准备好烧柴、杀猪、煮酒、舂粑粑、打扫卫生。过年的第一天晚上,要请长者吃饭。

新年第一天的凌晨要打祖先水,第一碗饭要让狗吃。初一至初三不串门。春节期间,老人在火塘边饮酒唱歌,青年人则射弩、摔跤、打秋千、弹琴跳舞 。柔若人的节日有春节、火把节、七月十四、新米节、祭山林节等。

7、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撒班节”。

8、回族

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9、满族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满族先民形成了富于自己民族特点的岁时文化,如远在渤海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春节、端午节等节庆习俗。这些习俗与其受到汉文化影响有关,但也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如女真人在端午节有采艾蒿、吃艾糕、系长命锁、射柳祭天等习俗。

清入关后,满族的岁时文化与汉族文化结合,互相吸收,渐趋一致,其间仍然显示出满族岁时文化的某些特色。如满族春节吃饺子、吃萨其玛,满族的端午节不是祭祀屈原而是为了健身祛病等等。

10、黎族

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爱情节(每年农历三月三日)。

11、纳西族

祭天,是纳西族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也是纳西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在正月间举行。新年,农历正月的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过节期间,纳西民间要举行一系列传统的辞旧迎新活动。

还有棒棒会、三朵节、火把节、七月骡马会、“烧包”节。纳西族还有诸多节庆习俗,诸如香格里拉三坝乡的“白水台会”,永宁纳人(摩梭)的祭干木女神山等。

12、撒拉族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撒拉族人的三大节日。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有:转“拜拉特夜”节、“法蒂玛”节、“盖德尔”节。转“拜拉特夜”节在斋月前第15天夜举行,各家各户邀请阿訇到家诵经。

“法蒂玛”节,在斋月的第12天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一般只有成年妇女参加,每7人凑在一起主持一年一度的“法蒂玛”节。

“盖德尔”节在斋月的第27日举行,也称“小开斋节”,以一个“孔木散”为单位制作麦仁饭、油香、包子等,请阿訇、满拉到家中念经,准备开斋 。

13、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14、独龙族

独龙族唯一的传统节日就是过年,独龙语叫“卡雀哇”。一般在农历的冬腊月,即每年的12月到翌年1月间举行,没有固定的日期,具体日子由各村寨自己选定。

节日的长短视食物的多少而定,或两三天,或四五天。节日里,人们祭祀天鬼山神、抛碗卜卦、共吃年饭、唱歌跳舞以至通宵达旦,而最热闹、最隆重的就是剽牛祭天。

15、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

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16、侗族

侗族一年中的各种节会活动不下百处(次),仅黔东南侗族地区一年之中就有各种节会活动84次。有全民族普遍过的节日,也有一村一寨、一族一姓的节日。

春节、活路节、尝新节、三月三、林王节、牛神节、芦笙节、花炮节、大雾梁歌节、四十八寨歌节、斗牛节等节会最为隆重。节日的内容广泛,涉及时令、生产、祭祖、信仰、姓氏、英雄、爱情、娱乐、体育等。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汉族传统节日 。

17、傈僳族

傈僳族群众称一年一度的年节为“阔时”。还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

18、毛南族

毛南族和邻近的壮、汉族有共同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还有自己独特的庙节——分龙节。即使和壮、汉族过共同的节日,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19、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的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和复活节。

圣诞节在公历1月7日,届时,家家都装饰圣诞树,享用丰美的食品,由扮演的圣诞老人分发礼物,唱歌跳舞,欢度圣诞夜。复活节在每年4月间,节前49天为斋戒期,过节第一天即复活节。

俄罗斯族的复活节为节中之节。此外,还有“报喜节”(节期在每年3月上旬)、“成年节”(节期在每年6-7月间)等,也过元旦、春节、国庆等全国性的节日 。

20、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不多,只有春节、氏族的“莫昆”大会和宗教活动“奥米纳仁”,还有篝火节。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21、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节日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伊斯兰教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

22、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着节等。

23、佤族

新火节是佤族的年节,充满了“辞旧迎新”的色彩。还有播种节、新米节。

此外,耿马四排山的佤族有青苗节,沧源班洪、班老的佤族有贡象节等。随着民族文化的交往,佤族也有端午、中秋、春节等汉族传统节日。

2003年,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创了木鼓节。2004年,沧源佤族自治县新创了司岗里狂欢节 。

24、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25、仡佬族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其中最隆重的莫过于过春节。

26、鄂温克族

每年5月22日的“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民间传统节日,流传在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当中。这天,人们要举行赛马、套马比赛,还要给当年产的羊羔剪耳朵,作为记号。

按照传统习惯,老人要送给后辈人母羊羔,祝福他们今后羊群如云、生活幸福,还要设宴款待亲朋 好友,宣布他们当年幼畜的数字 。

“奥米那楞”会,是牧区盛大的宗教活动和娱乐节日,一般都在8月举行。此外,“敖包”会也是牧区比较大的宗教节日。祭敖包时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

27、苗族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

农事活动节庆、质交流节庆、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祭祀性节庆、纪念性、庆贺性节庆。

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

28、白族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蝴蝶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朝鸡节、耍海会、葛根会。

29、畲族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30、土族

土族的节日主要有农历正月十四日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和四月八庙会、六月十一丹麻戏会、六月十三和二十九松番寺和吐浑村的“少年”会、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区的“纳顿”(庆丰收会)等等,其中擂台会、丹麻戏会和“纳顿”最具民族特色。

届时,除举行赛马、摔跤、武术和唱“花儿”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举行物资交流会。

31、锡伯族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

民族化节日有“四一八”西迁节和正月十六“抹黑节”。

32、德昂族

德昂族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烧白柴等。

33、彝族

节庆是各地彝族生活方式和习俗的集中表现。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事节庆,有以祭祀神灵、祖先为主的祭祀节庆,有以追念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的纪念节庆,有以欢庆丰收、庆祝胜利为主的庆祝节庆,有以歌舞戏曲活动为主的社交娱乐节庆等。

主要的节庆有:彝族年、火把节、祭山节、祭龙节、插花节、跳弓节、护林节。

34、土家族

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

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35、达斡尔族

阿涅节,是达斡尔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从进入腊月开始,人们便开始阿涅节而忙碌,准备过年用的各种食品。

库木勒节,库木勒即柳蒿芽,野菜可食用。每年五月,成群结队的达斡尔族男女老少,深怀感恩之心,兴高采烈地去采集柳蒿芽并欢歌劲舞。举行传统的体育竞赛,其乐融融。

抹黑节(阔德格·乌都日),正月十六为抹黑日,是达斡尔族传统节日之一,达斡尔族的“阔德格·乌都日”来源于达斡尔族春节,达斡尔族视同除夕至正月十五都是春节。

36、阿昌族

阿昌族各地节日众多。从阿昌族的民族节日里可看到受汉、傣等民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影响。户撒阿昌族的节日比较多,有赶摆、泼水节、进洼、出洼、烧白柴、火把节、换黄单、过新年、浇水花等,这些节日与小乘佛教信仰有关。

其中,“做摆”活动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也是各村寨及阿昌族与傣族民间交往的重要方式。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

37、保安族

尔德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既是宗教节日,也是保安族的民族节日。尔德节又称开斋节、肉孜节。

38、珞巴族

珞巴族没有明确的年月节令和周密的历法,确定日期多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依据,并参照物候知识季节转变确定月份和节日。有些地方的节日是由巫师来安排的。

“旭独龙”:这是许多地区的珞巴族纪念和标志节令的一个节日。它的主要内容是祝祷丰收。月亮圆缺变化十二次代表一年,一般珞巴族在过完旭独龙节以后,农时便到了。

“尼乌节”:“尼乌”意为“开始播种”,可译作“播种节”。具体日期各户自定。

尼波布节:“尼波布”意为“盖田间小房子”。这是崩尼部落为夏收作物准备的节日。

安地若木节:“安地若木”意为“庆祝割完早稻”。

笼德节:为祈求幸福、富裕、在氏族范围内举行的庆祝活动。三年左右举行一次,具体日期由纽布杀鸡看肝卜卦确定。

“洞更谷乳木”:这是一个隆重的年节,时间在藏历的十二月十五日。经过一年辛勤劳动之后,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39、壮族

壮族的节日多与当地汉族相同,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岁时节日。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

40、哈尼族

六月年(苦扎扎)、耶苦扎、活瑟瑟(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扎勒特、十月年、嘎汤帕节、新米节、母亲节、老人节。

41、拉祜族

拉祜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中秋节,其中春节最隆重。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

有的地方的拉祜族,碰上闰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则只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42、仫佬族

仫佬族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这是因为仫佬族除了拥有春节、元宵、春社、清明、端午、秋社、中秋、重阳、灶王节等当地壮族、汉族共同的节日外,还有不少带有民族特色的节日。

在仫佬族,即便与各民族共享的节日,也别具民族风味。

43、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绕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有些地方也过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

44、基诺族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以“特懋克”(一作“特毛切”) 最隆重、最盛大。 “特懋克” 即过年。基诺族的传统节日还有“好希早”,即新米节,亦称“新米”。

45、布依族

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午节、中秋节等与汉族相似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46、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的节日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主要节日除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外,还有“那吾肉孜”节。

“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虽然源于宗教,但已变成哈萨克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为国家法定的民族节日。

47、水族

水族的岁时节日有20多个,如端节(借端、吃端)、卯节(借卯)、额节(借额)、苏宁喜(借宁喜)、敬霞节(敬霞、拜霞)、春节(借荐)、清明节(挂青、挂社)、端午节(借王)、铜鼓节、洗澡节(六月六)、黄饭节、花椒节。

二月二祭白龙、三月祭龙节、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节、重阳节、十月舂牛粑、拜庙(拜菩萨、拜哥善、拜善)、宇魉(韵娘)、吃新节(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48、羌族

羌族重视春节。春节又称“过大年”,是羌族人家团年的重要日子。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家家户户就要扫尘、敬灶,备好丰盛的年货。除夕之夜,要烧猪头肉敬献祖先和神灵。全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团年饭,再围坐在火塘四周守岁。

一般初一不劳动,不走人户。初二以后开始亲戚朋友之间的走访。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三十要送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举办各种娱乐活动。

此外,羌族还要过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但最有特色的,当数羌历年、祭山会和领歌节。

49、塔吉克斯坦族

塔吉克斯坦族以古尔邦节、肉孜节和圣纪节为三大主要节日。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肖公巴哈尔节(迎春节)、皮里克节(灯节)、祖吾尔节(引水节)、铁合木祖瓦斯提节(播种节)等。

50、京族

京族的民族节日主要有“哈节”、“春节”、“中元”、“食新米节”等。“哈节”是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举办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

“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红坎村在正月十五。

51、高山族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人、鲁凯人、达悟人等,八月十五日)。

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等等。

52、汉族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岁,初一要拜年。

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53、赫哲族

春节是赫哲人最重要的节日。一些人家做 “吐伙宴”面饼、稠李子饼和稠粥分送与邻居们。在除夕夜,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为亡者“烧黄钱纸和包袱”。屋内西墙供奉祖宗三代之位,锅灶上方供奉灶神,后来房子西南外墙供天地神。

受满、汉民族的影响,赫哲人也过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二月二”节、清明节、“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等。赫哲族聚居区的赫哲族还过“乌日贡”节,以文体活动的形式庆祝丰收,日期为农历五月十五日。

54、门巴族

墨脱门巴族以十二月为岁首。从藏历11月开始,人们就做过年的准备。大年初一早上鸡鸣第一遍时,全家人就起床,穿新衣,互致问候祝福,每人喝一碗用酥油、奶酪、“邦羌”和鸡蛋煮制的饮料。

从初二开始,门巴族以村寨为单位,全村人集中一起,轮流去各家聚餐。这期间,人们除载歌载舞欢度佳节,举行射箭、抱石、跳高、拔河等体育竞技和游戏活动。

55、裕固族

春节是裕固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节前要包饺子(用作冻饺)、炸油馃子、馓子等,并有祭祖的习俗。节日期间放鞭炮,点酥油灯,互送哈达、礼品以示祝福。

56、景颇族

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目脑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为目脑纵歌。

㈦ 中国有没有人过复活节、万胜节、感恩节的

当然有人过,不过这些节日还没有象圣诞节那么流行.但是现在复活节、万胜节、感恩节也在中国慢慢开始流行起来

㈧ 复活节是哪个国家过的

最早起源于以色列。复活节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节日,重要性超过圣诞节,宗教起源与节期在以色列。

之后大多信仰基督教的国家都会过复活节,以西方国家为主,在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

俄罗斯非常重视复活节,俄罗斯的基督徒对复活节极为推崇。复活节的隆重在于,它体现了东正教信仰的精髓,即颂扬耶稣。他能够将全人类的罪恶揽于己身,通过受难,指示通往上帝及永生之路。

(8)中国哪些地方过复活节扩展阅读:

复活节的节日象征:

复活节的另一象征是小兔子,原因是它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人们视它为新生命的创造者。节日中,成年人会形象生动地告诉孩子们复活节彩蛋会孵化成小兔子。许多家庭还会在花园草坪里放些彩蛋,让孩子们玩找彩蛋的游戏。

复活节小兔和彩蛋也成为节日期间抢手的商品。商场出售各式各样的小兔和彩蛋状商品,还在小小的食品店和糖果店摆满了用巧克力制成的小兔和彩蛋,彩蛋形状不一,神态可爱,吃起来味道香甜,送给朋友也很适宜。

㈨ 复活节是哪里的节日

一个地方,就是印度!!!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些地方过复活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总资产是多少 浏览:412
印尼巴士怎么下载最新版 浏览:37
意大利学校什么时候开学 浏览:143
意大利快递格式是什么 浏览:665
印尼惨案中回归的华裔有多少 浏览:776
中国餐桌礼仪中哪个位置是主座 浏览:367
西方为什么一直看好印度 浏览:430
伊朗进口中国的原料药是什么 浏览:183
为什么伊朗那么多新冠 浏览:657
越南电商融资怎么样 浏览:201
意大利原皮包哪个好 浏览:345
伊朗与伊拉克战争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953
中国驻什么 浏览:670
中国共有多少例新冠冠肺炎 浏览:44
莲花清温怎么寄到英国 浏览:501
安妮意大利哪些送餐具 浏览:232
伊朗为什么不兼并阿富汗 浏览:847
伊朗旅游有什么特产 浏览:84
越南的国籍怎么填 浏览:778
印度边境温度是多少 浏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