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发展新时期中美关系
知己知彼是处理好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前提。“知彼”意味着应该充分了解美国的核心利益并避免与之发生直接冲突;“知己”意味着应该明确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的自强追求。我们需要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制定出处理好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对策,同时,按照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标准和国防现代化的要求,全面调整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农村发展政策和城乡流通领域政策,使中国经济和社会逐步转入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轨道。
美国的核心利益和中国的自强追求
中美关系无疑是中美两国之间最主要的国际关系,但是,处理中美关系的主导权并没有在中国手中。这是中国政府处理中美关系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这种格局之下,中国政府必须牢牢把握处理国内问题的主导权,并在此前提下,围绕着实施正确的国家战略,主动调整国内经济关系和产业结构,从而使中国在中美两国的战略博弈过程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如果中国政府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断丧失处理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主导权,同时,美国利用中美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操纵着中国的内部关系并不断地侵害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长远利益,那么,中国将面临着极其被动的局面。这种被动局面主要表现为,如果顺从美国的意志则丧权辱国;如果逆其利益则可能爆发直接或间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从目前的局面分析,中国已经陷入了这种尴尬和被动之中。
知己知彼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前提。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过程中之所以陷于尴尬和被动,原因在于既不知彼、也不知己。
“知彼”就是要清楚美国现阶段的核心利益。美国从一个英国殖民地发展成为独霸全球的超级大国,其核心利益在不断地演化。美国的核心利益已经远远超越了二百年前追求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目标。从尼克松时代开始,美国的核心利益已经上升到美元、上升到维护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上升到维持美元的全球霸权。从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到引爆希腊债务危机,都是为了巩固美元的全球地位,维护美国的核心利益。因此,任何挑战美元的国家和地区都构成对美国核心利益的挑战。美国对此决不会视而不见。遗憾的是,中国在基本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试图以人民币挑战美元。
当前,尽管人民币有了一定的国际信用基础,但是,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基础并非来自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而是来自于中国的美元储备。因此,以人民币挑战美元,实质上是以中国的美元储备挑战美国的美元地位。在此情况之下,人民币挑战的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币本身。人民币挑战美元的政策后果是暴露了中国挑战美国核心利益的意图,但是对美元却不构成任何威胁。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力量所形成的综合实力和国家信用还无法挑战美国的地位。基于这一现实,中国应该默认美元的国际地位,谨慎发布人民币挑战美元的观点和政策,不再公开地、直接地挑战美国的核心利益。在目前的状况下试图挑战美元,属于不了解美国的核心利益,属于“不知彼”的表现。
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不仅需要“知彼”,而且需要“知己”,尤其需要站在中华民族全局的高度和长期生存发展的角度,充分了解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需求。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需求是什么?对这一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做到“知己”的试金石。
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需求不是GDP和GDP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1840年之前中国GDP远超过现在的比重而达到当时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仍然没有逃脱战败国破、赔款割地、沦落为半殖民地的命运),也不是各级政府追求的GDP的增长速度、更不是众口一词的所谓城市化、城镇化和“世界工厂化”,而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或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衡量标准是:
1、每一个产业的龙头企业由本国资本控制,本国资本控制着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并拥有产业发展的主导权,产业发展的主导权不受外资控制;
2、本国装备工业可以提供各个产业部门开展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核心装备和核心技术,这些核心装备和核心技术不受外国政府和企业的控制;
3、本国所有的工业部门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机构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
4、本国产业部门的主要企业拥有国际和国内各类原材料采购的定价权和产品销售的定价权,他们牢牢控制着国际和国内的各层次流通渠道,各种流通渠道和商品定价权没有被海外资本所控制;
5、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创造的财富以利润、工资、利息和税收的形式主要由本国资本、劳动者、金融机构和政府拥有,而不是由海外资本和海外组织所拥有;
6、本国资本控制的工业企业具有良好的国防装备生产的转换能力,国防工业实力强大。
7、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可以为国家实行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而不是急于通过设立A股国际板等输出国内居民储蓄而为境外企业提供资本支持。
‘贰’ 中国在未来如何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加强。中美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两国本身,而且关系到整个世界局势的安全与稳定。然而,事实并不总象人们希望的那样。自从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几起几落,甚至曾经遭受过可以称得上是危机的重大挫折,从政治、经济、战略等不同角度探讨中美关系,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回顾过去,综述现在,展望未来。只有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才会有利于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胡锦涛主席与布什总统就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中美双方共同努力,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抓住发展的机遇,保持世界和平和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中美关系继续朝着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都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美国看来,一个发展迅速的大国不是盟友,便是敌人。前者以英法为例,而后者有前苏联作证。因此当美国遭遇如今的中国,传统的美国外交战略思维往往会在中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中迷失方向。假如中国的实力继续增长,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与美国的冲突。但是中美关系的未来会受一系列共同联系在一起的多种成因的共同作用的影响。只要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和政权类型方面的差异仍然存在,中美两国就很难达成某种互相都能接受的妥协。中美关系的未来很可能会由一些互相矛盾的趋势彼此“抵消”以及一些能够起到互补作用的趋势的彼此“聚合”这两种状态来共同决定。这些相互矛盾的力量的冲突将导致中美关系的性质继续表现为一种有限竞争的性质。就像中美两国现在所做的那样,两国将继续进行贸易往来,并且在一些问题上进行会谈与合作,但两国仍将以深刻的不信任的态度看待对方,并为了防范今后可能会发生的对抗而采取行动谋求外交优势和加强军事力量。
台湾问题的关键中是美关系问题。美国既然承认一个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美国战略利益决定的。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美国表面上不支持台独,骨子里希望台湾独立,在台湾不能独立的情况下,维持不统不独,从中谋利,把台湾做为美国制衡中国发展壮大的一张王牌。中国政府不能期待美国改变对台湾的战略和政策,一定要做好非和平统一的准备。但是,美国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现实,中国必须面对,是绕不开的。必须十分重视并加强对美国的外交工作。如果中美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双方对全球形势的判断如果有共识,双方都会对共识一起努力。还包括中美两国对未来的期待,还有认知的问题,比如互信的问题,就是在
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沟通,有分歧没有关系,但双方可以进行沟通。 有的可能随着时间会改变,达成共识。有的随着时间也不一定改变,毕竟两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价值理念不一样,民族信念不一样,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所以这种沟通是非常有意义。
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但中美关系仍然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在惊涛骇浪中向前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这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但共同战略利益的存在,这是两国开展合作的基础。美国对华采取遏制还是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中美之间共同利益的认定。当今影响中美关系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三个:安全、经济、民主。安全利益是决定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基础。 经济利益是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前进的保障。民主分歧是造成中美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所以中国应在关系关系中把握形势稳中发展。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美关系中中国也有着很多机遇。中美关系在新世纪面临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好机遇。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重大问题负有重要责任。两国在相互合作中,虽然有分歧,但更重要的是有共同利益。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些波折,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协商,在认识到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两国关系有了很大发展。现在的价值就在于中国和美国关系已经是越来越密切了,我们利益纠缠在一起,我们之间问题也有不少,这就是为什么中美要交往的价值,我们怎么使两国关系更好的发展,使中间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解决,这就是中美交往之间的价值。
事实说明,中美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利益,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近年来,中美关系出现积极的发展势头。中美一致同意要共同推动互利双赢的中美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对于存在的一些分歧和摩擦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不久前召开的第十七届中美经贸联委会所取得的成果就是一个例子。两国在军事、执法、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教育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在反恐、防核扩散、禽流感防空、能源、环保、抗灾救灾等重要方面的对话与合作也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推进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继续为实现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而努力,可维护世界和平。抓住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建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一个重要历史机遇,也是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机遇。
‘叁’ 中美关系将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在未来几十年内,大的趋势是不会有战争至少是不会爆发两国间的直接战争。不过我国和他马前卒如越南印度就说不清了。毕竟越南印度都占着中国的土地岛屿。邓小平说:韬光养晦一百年。我们现在的外交也是这样,毕竟我们的经济军事实力远远落后美国。美国人敢把航空母舰开到黄海来演习,中国现在才刚刚走向深感。经济上我国还在依靠密集型污染大的企业撑,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美国的产业基本科技含量高,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越高科技就越脆弱,我国已经是美国最大的债券国,据乐观估计我国再过十年就可以赶上美国经济。因此我国是美国一个很大的潜在对手,所以美国也处处打压中国。他手里王牌就是台湾,去年就因为对台军售导致中美高层交往中断一年多。虽有坎坷,但中美经济的相互依赖也更强,因此可以预见两国在未来是合作大于分歧,和平大于战争。现在又恢复两国高层交往就是明证。再过五十年或一百年,等中国绝对强大了,一山不容二虎就不知道了。
‘肆’ 中国与美国现在的关系如何
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经济对峙的状态,从2008年到现在金融危机一直在影响着全球,美元地位直接的下降,美国已经开始在经济上严重亏损,中国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到中国很快的走向摆脱,美国看中国不服,确利用汇率的调整来不断升值人民!美元的压力大大的减小!到后来损失的是中国!来华投资人就减少! 其次,美国大搞关税,起诉中国在贸易上的倾销!并随意的加收高关税和高限制的!弄的中美经济矛盾的交涉频繁! 现在美韩的军演和美日的军演大大的是一种貌似给朝鲜压力,其实也是对中国的一种示威,在这些方面,中国呼吁再次走上六方会谈也是应急之策。加强新一轮的联合国大会美国力挺日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意。也说明美国有意联合日本制约中国,夸张他的强权政治地位。总而言之,中美合作也在进步,但是对立和矛盾一直存在。关系从来都是相互的,中国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这些矛盾也在不断的对抗。经济对抗是其他实力很重要的基础。利益上中美并非一类朋友!
‘伍’ 中国和美国现在的关系发展如何
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益的关系,我们和美国政治上存在敌对,经济上是友谊的,不要看美国整天嚷嚷要制裁中国,可是它一次都没有敢在经济上制裁过中国,如果不是中国商品的便宜,美国人民就要造反了. 总的来说就是:矛盾中充满和谐! 不过在历史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容别的国家来挑战自己的地位,一般都是用战争来解决的.就是不知道在现今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如果中国来挑战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否也要通过战争来解决. 想想那屈辱的一百年,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相信作为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我们总有一天是最强的!
‘陆’ 2020年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为什么变成这样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应该由专业人员回答更权威,个人分析几点,仅供参考:
1、中美以及东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不同,美和西方骨子里从没把中国当成是合作伙伴,打压、排挤、提防的动作,从头至今就没有停止过。
2、中国日益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是经济总量排到第二位,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当初日本排到第二位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头看看,美国对日本做了什么,同样是遏制打压。
3、制裁、打击中国,是美国国内政客的政 治需求,每逢美国换届大选,必定会把中国、俄罗斯这些独立自主发展的大国作为攻击的目标,已经成了规律。
4、中国越是坚强、越是发展的好,他们就越害怕,以中国的仁政虽然无法理解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我们不多事,但决不能怕事,我们有信心也有实力在反对抗中强大自己。
‘柒’ 美国和中国的关系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是复杂的、是大国之间基于竞争和共存而不得不发展的关系。因为是大国,所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也无法去忽视对方的存在,也不可能不去考虑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影响。对于大国来说,国家利益是衡量外交政策得与失的最后标准。国家利益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对于中国与美国都是雄心勃勃的,力图领导世界潮流的国家。因而在两 国的关系上必然是一种基于竞争而共存的一种关系,在涉及到自己 核心利益的时候,两 个国家都会毫不犹豫的动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以进行维护。在这一点上两个国家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的领袖,是国际社会中既得利益国家的代表。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是国际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者之一,其本身也在为争取自己在国际社会中更有利的地位而努力。
看待现实中的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无法割裂历史的,作为建立了外交关系,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已经三十年的两个国家,在历史上除了两 次没有宣战而打起来的战争以外,基本上共存和共利的。而这是两次美国没有取得完全胜利,甚至有一场是自己认为失败的战争。中国与美国的第一次合作是二战时以正式联盟的形式对付日本帝国的扩张。很显然,这一次合作的结果是以日本的完全失败和中美等多国的胜利结束。这次合作给美国留下的财富,就是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是能够在必要时给予美国以切实帮助的,因为中国是一个传统上对外持温和态度的国家。第二次合作,是以非正式联盟对付当时苏联的扩张威胁,最终是使穷兵黩武的前苏联走上了解体的道路,其主要的继承国俄罗斯至今天仍然没有恢复昔日的荣耀。这一次合作,美国和中国都收到了现实的利益,中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环境,美国赢得世界的领导权。因此,对美国而言,一个强大的中国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问题是中国的强大到什么程度,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是超越美国吗?美国与中国外交所担心的,所考虑也就是这一点。既然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引导,使其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显然是对中国外交的轴心。
既不要孤立和放弃中国,又要中国服从美国的领导;既要中国的经济开放而从中国获得利益,又要防止中国的崛起而挑战美国,这想必就是美国对华外交策略的重心吧。实际上,对奥巴马政府来说,旧式的“围堵战略”不太现实,而克林顿的“接触战略”又太理想。结果就是所谓的“第三条道路”(third way)的出台。这种理论的大致内容是:在努力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体系的整合的同时不放弃使用政治甚至军事的方法来遏制中国,避免中国对美国构成任何形式的威胁。结盟正在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结盟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巩固原有的联盟,二是指建立新的同盟。结盟对美国的意义重大。第一,当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不再仅仅是美国的御用工具时,美国就要考量另外的手段来扩张其影响。自卷入世界事务以来,美国一直起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许多国际组织是在美国直接的参与和领导下产生的。同时这些国际组织也一直是美国用来扩张其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但是,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渐渐地,这些国际组织内部的“异见”声音越来越多,用这些组织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并不象以往那样得心应手了。尽管美国还不会放弃利用这些国际组织来扩展本身的影响力,但是在一些很关键的问题上,美国很显然地向同盟政策倾斜,即通过和美国的盟友合作而非联合国来达到其目标。第二,结盟是美国让其盟国分担新冷战所需要费用的重要手段。对联盟盟主的美国来说,能否维持这种联盟,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不断提供费用来支持公共物品,而且在于其是否有能力让其成员国来分担维持公共物品所需要的费用。第三,结盟可以起到直接围堵中国的目标。美国的做法是想和中国周边所有的重要国家结盟(至少是改善关系),并且考虑把军事重点从世界的其它地区特别是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这种新同盟一旦形成,中国势必成为美国的掌上之物。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已经确定了影响亚太地区安全的四个主要热点,即台湾海峡、朝鲜半岛、南中国海和南亚。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是直接的中国问题,而其他两个热点也直接和中国有关。要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保证该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就要解决中国问题,这是美国各方面的共识。 美国和台湾的关系。鉴于中国的重要性,美国不会一边倒向台湾。美国的最好政策是保持台湾海峡的现状。只要台湾保
‘捌’ 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如何作为中国该怎么做
中美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合作为主,摩擦不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会不断的受到冲击,作为美国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所以美国会不断的制造各种摩擦来试探中国的底线。但是经济整体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所以中美不可能全面的爆发冲突,但是局部的或者阶段性的摩擦会不断的增加或者升级。
作为目前世界第二的经济体中国需要的是不断加强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内部产业的整合,增强竞争能力,另外不断加强其他市场的开发和新秩序的建立,做到大多数时候不受美国的压制或者牵制,这样才能稳定内部局面。
对外,我们需要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和目前的相关规则,做到积极应对,有理有力有节的面对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的压制和冲击,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其必要的反制手段。
‘玖’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发展前景
美国和中国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相信在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一定是有着不一般的微妙色彩,那就是互信与猜疑并存,合作与磨擦并存。目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于台海问题,一方面美国方面很清楚中国方面的政治底线是台湾问题,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和美国对中国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美国是不敢轻易的“越雷池半步”,在台海问题上与中国有着过大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美国也在保证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通过间接扶持台湾的方式来实现“第一岛链一带”与大陆的军事平衡,从美国不间断的对台军售上,可以看出来中美在台海问题上的角逐之路还很漫长。同时,中国方面在一个台湾原则不动摇的情况下,也迫切的需要在台海问题上与美国形成默契,所以在中美外交中,台湾问题还是个优先考虑的对象。在中美贸易问题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而美国经济的下滑和低迷,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又开始抬头,中美在贸易问题上的磨擦不断的发生,给中美关系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我觉得在未来这种情况还会继续发展下去,毕竟作为中国来讲这是一新兴的经济体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我们要坦然面对,要用WTO框架内的相关法律文件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向对方(尤其是美国这样强大的经济体)屈服。作为美国,中国崛起已经是一个不可争辨的事实,无论美国方面如何巧立名目,中国商品的优点也是美国民众难以抗拒的,他们的这种行为可能在短期内可能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冲击,但长远来看,难成大气候。在军事和人权问题上,美国从未停止过对于中国大陆的指责,其中不乏信口胡说,无事生非,比如说中国军费增长过快,中国文化开放度太低等等。这一点,我觉得可以说是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一个主线,因为中美作为两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国度,相互间的指责是无可避免的。尤其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为了保证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地位,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干涉别国内政,妄图把他们的意识形态强加的别国之上。关于这个方面,我觉得中国应该并正在予以有力的回击,中国每年作为对美国所谓人权报告回应的《美国人权白皮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中美关系和则两利,战则两败俱伤,我想中美领导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具体来讲,中美关系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磨擦和猜忌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中美两国互惠互利的合作是并不矛盾的。
‘拾’ 中美关系以后的发展态势会是怎样美国与中国的竞争让人联想到美苏争霸,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联
摘要 亲,中国和美国是合作与竞争长期并存,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上彼此分不开,贸易额几千亿美元,但是存在着意识形态得竞争,美国害怕中国超过他,不断的打压中国,苏联和美国的竞争不同于美国和中国,苏联当时也是超级大国,在军事实力上和美国平起平坐,两个国家搞军事对抗,我们爱好和平,我们立志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意干涉别国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