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请问大家需要考哪些科目,最好详细一点!谢谢!!~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资料链接:https://pan..com/s/1cHYvo_ZetturcIfdEY6NUA
❷ 跨专业考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研究生,要考什么内容,怎么复习
法硕跨专业考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研究生考试科目如下:
外语(英、日、俄选一)、
政治
专业课(包括刑法、民法,总分150,两科各占75分)
综合课(包括法理、宪法、法制史三部分,其中法理比重略高)。
以下是一些复习思路:
可以进行章节复习:一般当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课时就会把整个章节串起来在系统的讲一遍,所有的课时之前一定有关联,采用关联记忆法把这些零碎的知识通过线串起来,更方便我们记忆。
进行轮番复习:做复习的时候不要单一复习一门科目,应该轮番复习,看语文看烦了,就换换数学,再烦了就换换英语,这样可以把单调的复习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纠错整理:要习惯性的将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错题集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
思维导图复习: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
❸ 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参考书籍专业是不是统考
全国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硕士生各招生单位总体情况概览
国际关系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但是这个专业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年里,有关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的文章和专着迅速膨胀。如果同学们经常到书店里去逛的话,你会发现,这类书籍往往会成为许多书店的主打数目之一。这种新兴专业在我国的迅速走红,与我国当前在国际上的地位的迅速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我党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崛起”有密切的关系,还与近年来我国国民更加频繁的涉及到国际事务和国际纠纷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轰炸我驻南斯拉夫领馆、中美撞机事件、中日关于靖国神社、教科书、东海油田、日本入常等的争议、台湾问题等等热点问题,对于全体国民的国际关系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每个国民都对中国的外交和中国与大国之间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从购买和阅读《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大众媒体中可以得到映证。前段时间,我在搬家时,有个棒棒也在和我谈论台湾岛“倒扁案”的进展。这说明国民对我国外交等的关心。
应该说,在中国不断崛起,从“世界历史之外”到开始真正融入“世界体系”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不论是政府高层还是普通国民,对国际关系的关注,都必将会有一个持久的过程。这为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动力。
当前,我国的国际关系学届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很多还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能够上升到理性高度,具有大视野、全球意识、中长远战略构想的还不多见。在理论上,还主要是处在引进西方理论的阶段,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这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报考,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会。毕竟,在这个借鉴西方的阶段,精通外语无疑会具有十分难得的竞争力。
从当前学界的着名权威学者的教育背景来看,有很多导师在本科阶段的专业就是英语。比如清华大学的阎学通教授、外交学院的秦亚青教授,后者不仅是国际关系的导师,本是也是英语专业的导师。
在学习国际关系专业以及复习备考过程中,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针对非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而言)。
1.阅读的书目大致范围:(1)国际关系史;(2)国际关系理论;(3)国际关系研究方法;(4)国际关系的学术论文。
现在国际关系史的书籍比较多,比较权威的书籍有: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11卷),这是一套大型的国际关系史学术着作,可以说,代表了当今我国国际关系史的最高水准。对于复习备考来说,它的缺点在于过于详细,因为有11卷之多,所以单单是翻阅一遍,大概也需要两个月左右。相对而言,复旦大学唐兴贤教授所着《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则是一个简写本。往往是前者用了将近一本书的章节来写的,在后者只有区区一章甚至几节。后者的优点在于比较简明扼要,容易掌握国际关系史的全貌和梗概。再有北京大学方连庆教授主编的三卷本《国际关系史》,分为古代卷、近代卷和现代卷,这是比较适中的一套教材。它详略得当,是目前北京很多高校国际关系考研指定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也曾经出版过一本比较厚的《国际关系史》,我曾经在武汉大学校内的书店里买到过,这本教材的突出优点在于它对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关系史有比较详细的论述。我们知道,在复习国际关系史的时候,可能会遇到的两个重大问题时,近现代的国际关系史内容庞杂,条约甚多,体系多变,遗忘速度快;另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对苏联解体之后的国际关系比较难以掌握,因为这段时间是世界体系的转变过程,至今还没有完成。在这段时间里,发生很多重大事件,对这些事件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把握,是很困难的,而且这些问题又是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不说在国际关系史的笔试卷上会成为重点,可以想见,在面试的时候,肯定要被问到。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国际关系史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是一本不错的好书。
2006年新批硕士点: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中国海洋大学国际政治、云南民族大学国际政治、西北大学国际政治、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南京政治学院国际政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国际政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
2006年新批博士点:云南大学国际关系。
目前全国共有53所单位招收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专业。其中国际关系专业40所,国际政治专业37所,外交学专业10所,它们分别是: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
外交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政治;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关系;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同济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关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政治;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南开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山东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政治;
聊城大学:……………国际政治;
青岛大学:…………………………国际关系;
吉林大学:……………国际政治;
延边大学:……………国际政治;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
南京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南京政治学院:………国际政治;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国际政治;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外交学;
浙江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
湘潭大学:…………………………国际关系;
武汉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
中山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暨南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
厦门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
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政治;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
云南民族大学:………国际政治;
西北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关系;
兰州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
新疆大学:……………国际政治;
希望学弟学妹仔细考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并尽量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选择 一个比较有把握的,毕竟复习了一年付出了太多太多,千万不要受论坛上择校及投票太多的影响,这些仅仅是参考而已,一定不能让它们左右你的思想。一旦选择之后, 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人云亦云,乐观而自信,努力而踏实, 静下心来,这太重要了,只有静下心来,你才能踏踏实实,安安心心的去复习,让自 己完全投入到复习中,有计划地按部就班的进行复习,不急不躁,脚踏实地,成功会 离你越来越近的,并最终得到它!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实力很强,报名人数较多批卷较严,不好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实力很强,报名多但批卷不严,不好考)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新批点,招的人少实力较强,还要注意名校效应,不好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实力很强,老师要求很高,不好考)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批卷较松,招生不算少,但实力不强,相对好考一些)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外语要求高,招生少,但对外语好的同志不难考)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政治;(招生人数不多,实力不强,相对好考一些)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毕业主要面向新闻的单位,竞争比较烈,不好考)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关系;(新批点,竞争不大,实力不错,相对好考)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政治;(实力不错,竞争不太大,考取难度一般)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实力较强,竞争激烈,批卷较严,很不好考,政治学是尤其的难)
同济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实力不强,但有名校效应,不太难考)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关系;(实力不强,但注意名校效应,不太难考)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实力不强,报名人数不太多,相对好考)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实力不强,不难考)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实力不强,不难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政治;(实力还可以,招生不多,不太难考)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实力一般,不难考)
南开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招生少,参考书多,批卷较严,不好考)
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招生多,实力弱,报名少,较易考取)
(90009):国际政治;(全公费,军校,但地理位置较偏僻,不太好考)
山东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实力一般,报名人数也不算少,考取难度一般)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实力较弱,报名人数不多,比较好考)
聊城大学:国际政治;(势力较弱,报名人数不多,比较好考)
青岛大学:国际关系;(招生人数多,批卷很松,实力弱,比较好考)
吉林大学:国际政治;(实力不错,批卷一般,不算难考)
延边大学:国际政治;(实力还可以,地理位置偏,报名人数少,比较好考)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实力一般,不难考)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实力较弱,不难考)
南京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实力一般,批卷一般,比较难考)
(90008):国际关系;(实力较强,军事院校全公费,比较难考)
浙江大学:国际政治;(实力一般,批卷不严,不算难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新批点,实力较弱,出题有点怪,但还比较好考)
(90002):国际关系;(军事院校全公费,实力较弱,比较好考)
湘潭大学:国际关系;(实力一般,比较好考)
武汉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实力一般,批卷较松,报名较多,学校很黑,不好考)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实力较强,批卷较松报名不多,较好考)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实力一般,报名较多,批卷不严,不好考)
暨南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实力不错,报名人多,不好考)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实力一般,批卷较严,不太好考)
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实力一般,不算难考)
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政治;(实力较弱,每年都招不够人,但由于出题较怪不太好考)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实力较强,批卷较严,近几年都没招够人,不太好考)
兰州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实力较弱,报名不多,书目少,比较好考)
新疆大学:国际政治。(实力较弱,报名少,比较好考)
实力较强的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90008)一系、(10042)四系、(10040)国际关系研究所、南开大学法政学院、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实力二等的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系、浙江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实力三等的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90002)、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实力最弱的单位: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河北师范大学、90009、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青岛大学法学院、聊城大学政法学院、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国际政治系、新疆大学法学院。
以下排名为本人经过多方面分析得出,分析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1.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2.专业课评卷松严程度;3.招生单位所在省市公共科的评卷松严程度;4.招生单位的公正程度;5.招生单位的分数线;6.参考书目的难易程度;7.专业课出题的方式;8.复试的严格程度;9.学校名声的效应度;10.学校的地理位置效应。
最难考取的单位是: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交学院、南开大学、(10040)、(10042)、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90009)。
考取难度二等的单位:
武汉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90008)、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考取难度三等的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90002)、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最容易考取的单位:
兰州大学、新疆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延边大学、辽宁大学、青岛大学、湘潭大学、聊城大学。
❹ 关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的问题。请了解的师兄师姐们回答下~
030207国际关系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或242西班牙语或243意大利语
③710政治学综合一
④811政治学综合三
❺ 法学专业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2专业综合一(含民法、刑法)
4、847专业综合二(含法理学、宪法学)
复习资料
法条
以下法条是必备的:《刑法》及其立法解释、重要的司法解释;《民法通则》及其《适用意见》、《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及其解释等以及重要的司法解释;
《宪法典》、《立法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人大、政府组织法》、《代表法》、《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宪法性法律。
基本的法条是必备的,特别是刑法、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宪法典等,往往原题就出现在法条之中。但是我们不要求大家去通读枯燥的法条,大家只要能把重点的法条理解记忆了就可以。
法学硕士(Master of Laws),是法学学科门类 学位教育中位于法学学士和法学博士之间的一个层次,供拥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考生报考,学习侧重坚实的理论研究,旨在为国家培养全方位的学术、实务型人才。
法学硕士的招生主要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招生或者联考招生,被录取后,获得硕士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区别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5)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考哪些科目扩展阅读:
区别:
1、报考要求不同。
报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但实际考生多为法学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学历的非本科生。
报考法律硕士的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且同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三年以上。(从2009年起,允许法学本科毕业生报考法律硕士。)
2、招生方式、考试试题不同。
法学硕士是全国有资格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除公共课外),全国重点大学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学硕士的资格;法学硕士专业课试题为院校自主命题,但正因为如此,法学硕士考试的公正性与客观性方面有很大缺陷,相较法律硕士而言对外校考生较不公平。
法律硕士是通过全国法律硕士专业试点单位联合考试来招收的,全国有权招收法律硕士的院校只有少数重点院校;法律硕士试题由国家统一命题,公正性较高.因此,基于公开平等的考虑,报考法律硕士的考生较多,也较热门。
3、 教育方式、培养目标不同。
每个法学硕士有一个导师,在读期间能得到导师的全面辅导,深入学习法律理论知识。因此,法学硕士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对其他方向基本不涉及.培养方向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
❻ 如果要考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要怎么准备呢例如要准备看书,准备哪门学科的知识
2016 年法大考研改革后,法大法学学术型硕士考研专业课包含法学综合科目和专业科目两类。法学各专业(个别专业除外)的业务课一统一考“法学综合”,命题范围包括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及民事诉讼法学。业务课二考查各专业相关领域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科目每门 30 分,总分 150 分。业务课二每门分值以各专业考查内容具体规定。
由于法大改革后,各专业考查内容不同,因为在此阶段大部分同学都还没有确定自己的专业,因此来胜辅导团队这边先建议考生这个阶段以业务课一即“法学综合”的五科为复习重点。从法学综合各科特点、分值来分析,建议专业课复习计划如下:
更多教材索取1009174260
1、复习范围:在暑期相信大家已经完成了法理学的复习,更甚者,进度快一些的同学已经开始了宪法学的复习,因此,在大三上这个学期中大家要完成的主要是宪法、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
2、复习程度:通过阅读课本,要先对每一科目的整个体系有个详细的了解,熟读书里的内容,不用背诵,全面了解,建立起以法大课本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不要有遗漏的内容。
3、复习规划:每天至少抽出两个小时至三个小时的时间看法大专业课书,第一遍看书时会很慢,有些内容不易理解,但一定要坚持看。
整体要有个大规划,预计复习时间和复习的程度;每看一门课时,也要有所计划,按照计划把书看完。
4、复习方法略
❼ 我想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它考研的专业课是什么,哪个法学专业最好我比较喜欢民事诉讼方面的.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222
二外俄语
《新大学俄语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蒋财珍主编
223
二外日语
《新日语基础教程》(1、2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财团法人海外技术者
研修协会编着
224
二外德语
《新编大学德语》(1-3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版
朱建华编
225
二外法语
《大学法语简明教程》(1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年版
薛建成编
601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各占75分)
《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舒国滢主编
601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各占75分)
《法理学》(初试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舒国滢主编
601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各占75分)
《宪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焦洪昌主编
601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各占75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年版
602
哲学综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00分、形式逻辑5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肖前、黄楠森等
602
哲学综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00分、形式逻辑50分)
《逻辑引论》(不含第四、五章)
华文出版社
2002年版
黄菊丽、王洪
602
哲学综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00分、形式逻辑50分)
《普通逻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吴家国
603
物理学综合一(普通物理电磁学、光学各75分)
《电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年第二版
赵凯华
603
物理学综合一(普通物理电磁学、光学各75分)
《光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第二版
姚启均
604
政治学综合一(政治学基础10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50分)
《政治学基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王浦劬
604
政治学综合一(政治学基础10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50分)
《政治学原理》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王惠岩主编
605
社会学综合一(社会学理论100分、中国社会50分)
《社会学主要思潮》(必读)
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
雷蒙·阿隆
605
社会学综合一(社会学理论100分、中国社会50分)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必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杨善华
605
社会学综合一(社会学理论100分、中国社会50分)
《社会学导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孙立平
606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9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6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杨耕、范燕宁、
谭培文主编
606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9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60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推荐教材)
卫兴华、林岗
607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一(含语法、阅读、翻译技能与写作)
《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胡壮麟等编
607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一(含语法、阅读、翻译技能与写作)
《应用语言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杜诗春着
607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一(含语法、阅读、翻译技能与写作)
《新编语言学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版
刘润清、文旭编着
607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一(含语法、阅读、翻译技能与写作)
《当代翻译理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年版
刘宓庆
607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一(含语法、阅读、翻译技能与写作)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
宋天锡等
607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一(含语法、阅读、翻译技能与写作)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年版
冯庆华
608
新闻传播学综合一(传播学50分、新闻理论50分、中国新闻史25分、外国新闻史25分)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郭庆光
608
新闻传播学综合一(传播学50分、新闻理论50分、中国新闻史25分、外国新闻史25分)
《新闻理论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杨保军
608
新闻传播学综合一(传播学50分、新闻理论50分、中国新闻史25分、外国新闻史25分)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黄瑚
608
新闻传播学综合一(传播学50分、新闻理论50分、中国新闻史25分、外国新闻史25分)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
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
609
公共管理综合一(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原理各75分)
《组织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喀斯特、罗森茨韦克
609
公共管理综合一(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原理各75分)
《公共行政原理》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马建川、翟校义着
610
法医学综合一(法医学概论、法医病理学各占75分)
《法医学概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第三版
丁梅主编
610
法医学综合一(法医学概论、法医病理学各占75分)
《法医病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第三版
赵子琴主编
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含刑诉、民诉)各占50分]
《民法学》(必读)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年最新版
江平主编
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含刑诉、民诉)各占50分]
《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王卫国主编
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含刑诉、民诉)各占50分]
《民事诉讼法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年2月
宋朝武主编
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含刑诉、民诉)各占50分]
《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陈光中主编
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含刑诉、民诉)各占50分]
《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修订版
樊崇义主编
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含刑诉、民诉)各占50分]
《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版
曲新久、陈兴良等着
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含刑诉、民诉)各占50分]
《刑法学教科书》(上、下册)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年6月版
何秉松主编
802
哲学综合二(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各75分)
《西方哲学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张志伟
802
哲学综合二(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各75分)
《中国哲学史》(第二版)(不含第四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
803
理论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各50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高鸿业主编
803
理论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各50分
《财政学》(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邓子基主编
803
理论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各50分
《财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陈共主编
803
理论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各50分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必读)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胡庆康主编
803
理论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各50分
《金融学》(精编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黄达主编
804
应用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宏观、西方经济学微观、政治经济学各50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必读)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3年版
马丽娜主编
804
应用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宏观、西方经济学微观、政治经济学各50分)
《资本论》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
804
应用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宏观、西方经济学微观、政治经济学各50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高鸿业主编
804
应用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宏观、西方经济学微观、政治经济学各50分)
《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6月版
(美)R·S平狄克、D·L鲁宾费尔德着、张军等译
804
应用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宏观、西方经济学微观、政治经济学各50分)
《西方经济学》(宏观)(必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版
高鸿业主编
804
应用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宏观、西方经济学微观、政治经济学各50分)
《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10月版
(美)R·多恩布什、S·费希尔着,冯晴等译
805
物理学综合二(模拟技术、数字技术各75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杨素行
805
物理学综合二(模拟技术、数字技术各75分)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余孟尝
806
政治学综合二[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部分,50分)、西方政治思想史(古代、近现代部分,50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50分]
《西方政治思想史》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徐大同
806
政治学综合二[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部分,50分)、西方政治思想史(古代、近现代部分,50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50分]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刘泽华、葛荃
806
政治学综合二[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部分,50分)、西方政治思想史(古代、近现代部分,50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50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谢庆奎
814
政治学综合三[国际关系学75分、国际关系史(75分,包括近代、现代和战后三部分)
《国际关系学》(必读)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蔡拓
814
政治学综合三[国际关系学75分、国际关系史(75分,包括近代、现代和战后三部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必读)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唐贤兴
814
政治学综合三[国际关系学75分、国际关系史(75分,包括近代、现代和战后三部分)
《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
(必读)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
朱立群
807
社会学综合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各75分)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必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袁方
807
社会学综合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各75分)
《社会统计学》(必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卢淑华
808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二(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各75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808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二(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各75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胡壮麟等编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应用语言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杜诗春着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新编语言学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版
刘润清、文旭编着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年1月版
刘宓庆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
宋天锡等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年版
冯庆华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美国文学简史》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常耀信主编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美国文学选读》(上、下册)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常耀信主编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美国文学史选读》第一、二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年版
吴伟仁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英国文学史选读》第一、二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年版
吴伟仁
809
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英国文学选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王守仁主编
810
新闻传播学综合二(新闻采访学35分、新闻写作学35分、新闻编辑学40分、新闻评论学40分)
《新闻采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二版
蓝鸿文
810
新闻传播学综合二(新闻采访学35分、新闻写作学35分、新闻编辑学40分、新闻评论学40分)
《新闻写作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刘明华、徐泓、张征
810
新闻传播学综合二(新闻采访学35分、新闻写作学35分、新闻编辑学40分、新闻评论学40分)
《报纸编辑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一版
郑兴东、陈仁风、蔡雯
810
新闻传播学综合二(新闻采访学35分、新闻写作学35分、新闻编辑学40分、新闻评论学40分)
《新闻评论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
秦珪、胡文龙、涂光晋
811
工商管理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经济统计各50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高鸿业主编
811
工商管理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经济统计各50分)
《管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周三多
811
工商管理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经济统计各50分)
《统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贾俊平
812
公共管理综合二(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基础各50分)
《公共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张成福、党秀云着
812
公共管理综合二(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基础各50分)
《公共政策分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陈庆云着
812
公共管理综合二(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基础各50分)
《政治学基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王浦劬
813
法医学综合二(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各占50分)
《法医物证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
候一平主编
813
法医学综合二(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各占50分)
《法医精神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
刘协和主编
813
法医学综合二(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各占50分)
《临床法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第三版
秦启生主编
❽ 法学专业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哪个院校比较好
一般要考政治、英语、法律专业课、法律综合以及学校要求以同等学历报考加考的科目,这个具体还需要查阅你要报考的学校的招生简章。
人大、北大、中国政法、清华、武汉、吉林、浙大、华东政法、中山、西南政法、中南财经政法、北师大、复旦、上海交大、西北政法、南大、北航。
❾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研究生好不好考
1.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01 区域一体化研究
02 国际政治经济学
03 国际安全
04 欧美政治
2.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研初试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外国语(七选一,详见目录说明)
③744 政治学综合一
④845 政治学综合三
3.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招生4人,推免2人,通过官方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招生人数只有2人,所以考研难度较大,竞争压力也会随之上升。
❿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考什么科目
目前就读中国政法大学就业前景是比较好的,因为当前社会法律秩序是需要进行维持,我国当前这方面人才也是比较少的,所以每年报考该院校在职研究生的人员也有很多,那么,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是哪些?
当前,该院校主要报考途径为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硕士这两种,不同的报考方式考试科目均是不同的,以下做详细介绍。
同等学力申硕
同等学力申硕属于免试入学,在入学前没有考试,只有学员满足申硕条件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时间可参加申硕考试,考试内容为外国语和学科综合,外国语学员可以从5种语言中选择一种比较熟悉的语言进行考试,分别为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学科综合是考试学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两项成绩均需要达到60分数及格线即可通过,难度较小。
专业硕士
该方式在入学前要参加两项考试分别为初试与复试,初试考试内容为数学、英语、专业课综合等,复试考试内容为笔试与面试,笔试考试学员专科课程,面试考试学员英语听力以及专业素质,这两项考试没有固定分数线考试难度较大,通过这两项考试院校才会对学员进行择优录取。
综合以上文章所说,报考该院校在职研究生考试内容相信大家都以简单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