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佛经着名的都有哪些
佛经(经藏)洋洋洒洒数千部,若再加上律藏、论藏(合称“三藏”),当以万计,没法笼统地说主要有哪些;而需要分语系传承和主要宗派来说。
佛教在公元前末期传入中国,历史悠久。在近代,大乘佛教传承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禅宗、净土宗、密宗”三大派。前两者主要在汉族地区分布,后者主要在藏、蒙地区流行(原本有“唐密”--汉传密宗,被日、韩僧人带回国继承;汉地在遭受朝廷“灭佛”后反而不传;藏传佛教,是在公元七、八世纪由汉地和印、尼、斯等高僧陆续传入藏地)。
如欲泛泛之解,可先学《心经》、《地藏经》、《坛经》、《阿弥陀经》等;
如想了解禅宗,可先看《六祖坛经》、《金刚经》(这篇佛经需要一定的哲学思维和佛教常识才能学进去)等;
如想了解净土宗,可先看《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如想了解密宗,建议先去附近密宗寺院或大网站上找几个门户网页或博客咨询。
‘贰’ 佛教的三大经典是哪三部
佛教的三大经典是《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
1、《华严经》
本经系如来成道后之第二个七日,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位菩萨所宣说之自内证法门,此一华严经教乃教法中之根本法轮,故称‘称性本教’。又因本教法属顿教法门,故亦称初顿华严。
2、《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3、《楞严经》
《楞严经》全经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
(2)中国知名佛经有哪些扩展阅读:
《法华经》成立年代约纪元前后,最晚不迟于公元1世纪,因为龙树菩萨(公元150-250)的着作《中论》、《大智度论》已引用本经文义。另外《大泥洹经》、《大般涅槃经》、《优婆塞戒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佛顶首楞严经》等诸经皆列举本经经名并援引经中文义,可见本经之成立年代较以上诸经为早。七卷,或八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法华经》主要讲述的是一佛乘思想,也即一切众生,无论三乘五乘,最终皆归于一佛乘,无有余乘。本经流通分共有十六品,不但流通品目比其他经文多,且按本迹二门的分法而有两个流通分,失去往常序、正、流通三分法的一般次序,使读诵者无法清楚把握《法华经》全体的格局。
‘叁’ 佛经有那些
中国十大佛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这部经很短,数百字,但佛理讲得很深,也较易读。中国有些人专门念心经,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长度适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中国佛教很多人长持此经。需要注意的是:这部经主 要是佛对弟子中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讲的,或者说,是全知者释迦牟尼佛对大修行人须菩提尊者讲的,非常精深和抽象、概要。
所以这部经读虽容易,要准确理解则得精进研习, 乃至最好有一定的实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不推荐你把此经作为了解佛理的首要经典。当然,在不了解其义理的情况下也可以专门念,亦是一种很好的修行。读佛经,读了一时不理解,是没关系的。但若是读了后作错误理解,或甚至谤经,可就反而糟糕了。
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楞严经》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这部经主要是释佛 对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讲的。多闻,也就是见识很广,相应的阿难在众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样抗拒不了女色诱惑,很像现代人,见识 很广,修行很少,所以这部经非常适合现代人读。
《楞严经》虽然长,但佛陀在经中细致开示,佛理讲得相当透彻和清晰易懂。而且这部经文字非常好,精妙高明, 令人惊叹,单就文字来看就堪称古文学的极精品之作。此经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一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门高僧并称为‘经中之王’。
4.《妙法莲华经》
此经被称为‘成佛的妙法’,经中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第一’,可见其重要性。此经也比较长,有28品,但也是比较容易读 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经中佛理至深,读此经前读者一定要对佛陀有绝对的信心,否则如读了又不信,乃至谤经,反而可能遭大恶报,不如不读。
佛讲此经之前,就 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动离开,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所阻,得少为足,不愿意听。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诽 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
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
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 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 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
《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 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6.《阿弥陀经》
7.《无量寿经》
8.《观无量寿经》
此三经均是讲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其中‘无量寿’即‘阿弥陀’的一个本 意),欲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将此三经作为首选经典阅读。
有一种说法是‘净土五经’,即修净土读这五经就够了,其他经完全不读都没关系,主要是强 调修行的专一。那这‘净土五经’就是此三经外加上《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和《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荐中。
9.《长阿含经》
小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国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经的,但还是将之结集编入大乘三藏经典。我大致看过一下,认为此经主要是讲述禅定等实修的,相信对欲进行佛教实修的人会很有帮助。当然前面的佛经也都讲了深度精神修行,只是此经中涉及的细节较多。
10.《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
前面经典多是讲修行、开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当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经中之王 ’,如果你要消灾、免祸、求福、避免遭三恶道苦,那么首选《地藏经》。现代人业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难以向上追求,那么首先要避免向下堕落遭苦,这时就 最好多读《地藏经》了。消除罪障、积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
(3)中国知名佛经有哪些扩展阅读:
佛经有三个作用,一是诱你起信,二是据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有许多佛经表达的是佛之“心印”,故达摩把《楞伽》付与慧可(神光),说可以“印心”。至黄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刚经》印心。对照《楞伽》,则认为香严击竹后是“自共相建立。”
佛经的基本结构,一般分为经题、翻译者、正文、文体等几个部分。 其中,经题、翻译者、正文是佛经的组成部分,文体是佛经的体裁。
‘肆’ 佛教经典书籍有哪些
1、《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也称为《小无量寿经》,或者《小经》,这部经书是世尊在祇树给孤独园里,给诸佛菩萨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说那里有位佛叫阿弥陀佛,可以接引念佛人往生极乐。
这部经书文辞简洁,通篇经典讲述了三个重点:先是讲述极乐依正,其次提倡念佛往生,最后示现诸佛证诚。虽然分了三部分,但要义却是:念佛往生。因此这部经书宗旨,不同于其他修行法门中的戒定慧学,就是让信众专一念佛,往生极乐!
‘伍’ 有名的佛经都有哪些
有名的佛经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佛说地藏菩萨本愿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等。
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5)中国知名佛经有哪些扩展阅读:
佛经的作用
佛经有三个作用,一是诱你起信,二是据根器不同而教你修持的方法,三便是“印心”。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有许多佛经表达的是佛之“心印”,故达摩把《楞伽》付与慧可(神光),说可以“印心”。至黄梅五祖又提倡用《金刚经》印心。对照《楞伽》,则认为香严击竹后是“自共相建立。”
在我们看来,有许多对佛提持心印的经文的解读文章,大多是从义理到义理的东西,可能会误人子弟。怪不得声闻乘的人要讲,不提倡读经书,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即可。
的确如此,只要能“一念”代“万念”,然后“念”得人空法空。你再看《维摩诘所说经》中说:“菩提烦恼无异境界”一句,你不达到一定程度根本无法领会,只有当你能“转”能“化”后才能深会其意。又如灵云的禅诗:“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今日更不疑。”又如药山的:“云在青天水在瓶”,也是一样的道理。
‘陆’ 佛家经典十三经有哪些
你好!
《心经》、《金刚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梵网经》、《坛经》、《楞严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楞伽经》、《金光明经》、《法华经》、《四十二章经》,是为“佛教十三经”。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柒’ 佛教十三经有哪些
十三经并无一个统一的版本。杨仁山,梅吉庆,中国佛学院都有自己的十三经。其中《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伽经》,《楞严经》,三家共有。《心经》,《胜鬘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 《圆觉经》,《金光明经》,《梵网经》,《坛经》,两家共有。《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大乘密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菩萨十住行道经》,《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一家选用。如今你看到的佛教十三经,就是在这三家基础上翻新搞出来的另一个版本,除了三家共选的五经,变剩下的八经为:《心经》,《无量寿经》,《圆觉经》,《金光明经》,《梵网经》 《坛经》,《解深密经》,《四十二章经》 。
现在的佛教十三经经名
‘捌’ 有哪些比较好的佛经
最好先看阿含经,阿含经是最接近释迦牟尼教义的经典。目前中国流行的“大乘佛教”的经典都是后来者为之了
‘玖’ 佛教有哪些经文
一、净土五经:
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二、禅宗七经:
心经、金刚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
三、其它佛经:
华严经、地藏经、药师经、俱舍论大涅盘经、佛遗教经、解深密经、成唯识论妙法莲华经、十善业道经、瑜伽师地论、大乘起信论、父母恩难报经、佛说盂兰盆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说八大人觉经、占察善恶业报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9)中国知名佛经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Dirghagama-sutra)。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较长,故名。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全经分四分四诵,22卷,共收30部经。此经梵本属法藏部。曾在中亚发现梵本残片。历代别出异译之单品约24种、58卷左右。
北传汉译《长阿含经》与南传《长部经典》大体相应。《长部经典》共收34种经。其中有四经汉译全缺;而《三十二相经》、《念处经》汉译收在《中阿含经》 中;但南传《长部经典》没有《增一经》、《三聚经》和《世纪经》三经。一般认为,北传倾向于把内容相近的经文排在一起,而南传的排列则更多地保留了经文形成先后的原来面貌。
三、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为11世纪后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种校订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用珂罗版彩色复制出版了由尼泊尔传入、珍藏于西藏萨迦寺的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 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关键词“妙法莲华”。“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比喻“妙”在什么地方,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四、《楞严经》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
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结、二十五圣圆通章、四种清净明诲、楞严神咒、十二类生、历位修证、七趣、五十阴魔。
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
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着、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澄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拾’ 佛经有哪些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在此经中,释迦牟尼佛宣说自己入灭之后至弥勒成佛以前的无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务由地藏菩萨负责。强调读诵此经可获得不可思议之利益,消灭无量之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