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理解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涵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的三大动力源。“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详解: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第一、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国家富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只有成为强国,才有实力和底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需要把握世界主题,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筑世界一流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要提升国际政治地位,在参与全球事务中大有作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以全球视野扩大“中国创造”,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文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人才强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广纳天下英才。
第二、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民族振兴主要是民族精神的振兴。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民族精神还是标志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程度的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的源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中,孕育和凝结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为基本特征的民族精神。但是,近代中国却出现了民族精神的失落和颓废。政府统治腐败,外国势力入侵,民族精神不振,中华民族振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危机,有不少仁人志士奔走呼号、唤醒民众,呼吁民族的振兴。鸦片战争后,启蒙思想家魏源就指出:清政府之所以政治衰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人心之寐患”。这些论断无一不在说明:在民族发展的关键时期,重振民族精神,对民族振兴何其重要,何其紧迫。
第三、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人民幸福是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的聚集点,也是实现梦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民生的改善与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人们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第一,党的领导为中国梦引领导航。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牺牲确立的。今天,我们依旧要坚持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为中国梦引领起航。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共产党的领导。其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共产党的领导。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不难看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往往是国力富强,人民安居的大好时期。千百年广为传颂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莫不如此。反之,国家分裂、民族阋墙的时期、往往也是国力衰微,人民苦堪的悲痛时期。在我国当前,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梦梦想成真,就必须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不可能保持这种社会政治局面的出现,也就无法保证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其二,组织和团结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群众的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只有汇集全国各族人民的全体智慧和力量,才能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要实现这样的团结,就必须要求我们党用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第二,特色道路为中国梦扬帆启航。
党近百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道路选择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也着重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尤其是在中国这么一个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国家,走什么样的复兴之路,是一项极为艰难的选择。反观中国近来历史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也一直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发展的重要命题。无数仁人志士都对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可惜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做的科学选择,是一条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事实也充分证明,在当今中国,没有别的旗帜,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没有别的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没有别的理论,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引领中国人民的前进和发展。
第三,理想信念为中国梦凝心聚力。
理想信念,是照耀人类前进的灯塔。党的理想,既是广大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人生指南,也是团结和鼓舞人民开创事业的奋进号角,更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是中国梦顺利实现的坚强保证。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理想的本质,就历史进程来说,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实现更科学的发展状态,创造更幸福的美好生活;就最终形态来说,就是建设极其完善的社会制度,达到极其快速的发展水平,实现全体民众的自由发展。所以小平同志也频频说,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我们才能团结起来,实现共产主义。由此可见,理想信念具有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就是靠着这个理想,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凝聚了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团结在了党的周围,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是靠着这个理想,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呕心沥血,无私奉献,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也坚信,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同样能靠着这个理想,凝心聚力,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而铸就更加辉煌的事业。
第四,人民群众为中国梦铸就辉煌。
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所以,必须重视普通民众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为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一再证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法宝。在全国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形势下,群众路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法宝。这就要求我们党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结合起来,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为实现中国梦共铸辉煌。
❷ 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❸ 什么是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3)如何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扩展阅读:
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❹ 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
历任领袖在执政六十多年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缺少过梦想,60年前的梦想是赶英超美,50年前的梦想是解放全人类,40年前的梦想是四个现代化,30年前的梦想是致富,20年前的梦想是小康,10年前的梦想是和谐。
近代以来,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鸦片战争的失败可以将原因归于对方的船坚炮利,但甲午海战的全军覆没则是在装备领先于对手的情况下失败的,残酷的现实告诉国人,中国除了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以外,根本的落后是政治制度的落后。
五四运动所提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标志着国家的制度转型已经成为全民共识,但国共两党的先后崛起及相互争执以及日军侵华导致国家的民主化进程长期停顿甚至导退。新政权结束了多年的战争,但尽管制订了宪法,却几乎没有被尊重过。
改革开放以后,拨乱反正,人心思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口号深入人心,但一场本可和平解决的政治事件终结了即将启动的政治体制改革。党的领导被过度强调,而宪政步伐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已达二十多年。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梦所提出的民族的复兴只有通过制度的转型才能够达成,邓当年也指出,经济领域的改革只是第一步,政治体制的改革才是根本,如果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成功,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也有可能失去。
中国梦是新任领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有梦想,有追求并没有错,但是如何实现梦想,如何实现追求则值得研究。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指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包括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法制健全、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社会和谐、生态美好等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完善和发展。民族振兴,是指中华民族具有再次处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能够把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成果传输给世界,并影响和改变世界,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同时还包括具有维护祖国统一、领土主权完整和安全的能力。人民幸福,是指人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幼有所爱、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人人共享发展成果,人人有出彩和圆梦的机会。基本内涵的内在关系是:国家富强是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前
提和基础,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民族振兴又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保障,没有民族的振兴和自信又怎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归宿和目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要最终体现在人民物质文化环境生活的改善、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上。这三个方面的内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缺一不可。
中国梦实质上是人民的梦。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党执政的基础和根本依靠力量,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和创造者,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也是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人民的诉求和期盼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实际上就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
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途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三条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遵循和原则
❺ 什么是中国梦,如何正确理解中国梦毛概
中国梦”就是国富民强。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❻ 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思想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
1.国家富强,是指我图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政治更加民
2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再次以高昂的寒。
3.人民幸福,就果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国家备强、民族据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人民妻福是国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婴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望勒新为核心的时代
弹。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圈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越脚”
造实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❼ 中国梦为什么是伟大复兴的复兴两个字如何理解
“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
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
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
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之上,中国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有爱国情操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地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源的共同支点,形成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造就众志成城的“中国梦”。
❽ 如何理解中国梦及其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理解:(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2)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虽然相对于中国梦来说,每一位国人自己的梦想可能显得过于渺小,但实现每一位国人虽小但珍贵的梦想却正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是否以人民利益为导向,是否有能力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关系重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为人民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切实负起责任,规范自身职权;需要完善法治管理,保障公民权益;需要廉洁透明,值得人民信赖。这既需要管理自身的不断革新、创新,也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监督和支持。
诚如毛泽东所说:“人类总得不断的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观点,悲观的观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突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不正当行为,用创新走出新路,用创新实现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