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机构设置
机构名称 工作职能 政治组 负责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大会、托管理事会、建设和平委员会所处理的政治议题。 经济组 负责联合国大会、联大二委、经社理事会等所涉及的经济、金融及可持续发展议题。 社会组 负责联合国大会、联大三委、经社理事会等所涉及的人权和社会发展领域的议题以及中方竞选联合国机构的总协调。 发展组 负责联合国大会、经社理事会、发展援助机构、发展合作论坛关于发展援助业务、人道主义救灾援助、多边经贸合作等议题的审议。 科技组 负责科技领域的议题,中国与联合国的科技合作,以及通过联合国机构开展的多边科技合作。 法律组 负责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及其他法律议题。 裁军组 负责联合国框架内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相关事务。 行财组 负责联大行政和预算委员会(五委)、方案和协调委员会的会议活动及缴纳联合国摊款。 联工组 主管联合国涉及中国的人事工作,负责联合国人力资源管理、共同制度等议题。 军参团 参与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会议和活动,出席联合国维和出兵国会议及活动。 新闻组 负责联合国新闻委员会、联大四委新闻议题以及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日常工作相关的新闻工作。 办公室 负责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行政事务。
❷ 求科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什么行政级别
中国的驻外大使中,常驻联合国代表,常驻世贸组织代表,以及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大使,即派驻美俄英法以及日本,印度,德国等大国的大使均为副部级外交官员,比如前几年王毅,周文重都是从外交部副部长职位直接出任驻日,美大使。其他国家大多数国家为司局级外交官员,甚至因为要培养年轻干部派驻不少小国,非主流国家的驻外大使为副司局级外交官员。
但无论大使在国内级别怎样,大使的外交地位,享受的外交礼仪是一样的。
❸ 耿爽卸任外交部发言人的职位,如何看待此事
我认为耿爽卸任外交部发言人的职位,就是一次正常的工作调动,我们不是常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只能说新的工作岗位需要耿爽,而他也愿意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中国付出,当然我们也期待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高的成就,让我们拭目以待耿爽精彩的表演。
我们民间有一句话叫做“一句话有多种表达方式”,作为外交部发言人,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一方面是他们渊博的学识,另一方面也要有快速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可以说是非常烧脑的任务,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而我国的几个外交部发言人无一不是这里面的翘楚,耿爽也是如此,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非常好的精彩记忆,我们期待他继续在新的岗位上讲好中国故事。
你们期待吗?欢迎留言,谢谢!
❹ 中国在联合国里的职位是什么
联合国曾于1995年、2001年、2002年和2005年2月,4次在中国举办了选拔考试。考试合格进入联合国人事厅后备人员名单的共68人,其中35人已被联合国正式聘用。这批职员素质相对较好,但目前职位较低,晋升到高级管理层尚需假以时日。
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开始陆续向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派遣国际职员,截至2005年3月,在联合国秘书处供职的中国职员有300多人。目前在所有中国职员中职位
最高的是联合国大会和大会事务管理部的副秘书长陈健。十年内从助理到专家
———联合国高级译审刘达政
刘达政的名字在联合国,甚至在纽约的华人圈里都小有名气。刘达政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20世纪50年代初移居香港。1973年,刘达政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不久,恰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联合国为加强中文翻译队伍向社会招聘人才,25岁的他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天道酬勤,刘达政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在10年间由一名助理翻译到译审,再到高级译审,这也是联合国职员所能达到的最快擢升速度了。
由于自始至终都在中文处工作,刘达政切身感受到了中文地位的不断提高。由于有中国参与的国际活动越来越多,中文翻译的任务随之加重,中文处也从最初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60人,成为联合国里中国职员最集中的部门。
“我拿中国护照”
———联合国人事厅征聘司司长翁盈盈
现年57岁的翁盈盈是联合国人事厅征聘司司长,负责除维和部队之外的所有有关联合国人事征聘的政策制订和具体执行工作。气质文静、谈吐优雅的她也是目前在联合国的中国职员中为数不多的D级资深管理人员之一。
翁盈盈祖籍广东潮安,出生在越南西贡,即今天的胡志明市。20世纪60年代中期,她前往法国留学,先后取得了法国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77年,联合国招考中文翻译,翁盈盈前去报考并一举中的,从此开始了一生的联合国职员生涯。
在28年的职业生涯中,翁盈盈最为得意的就是她为征聘司设计了名为“Galaxy(银河)”的联合国征聘网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联合国人员征聘工作的专业化和透明化,成为联合国吸引世界各地杰出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海外漂泊多年,翁盈盈仍然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申请加入法国或者美国国籍对她而言不是一件难事,但翁盈盈却宁愿维持自己中国公民的身份,即便这给她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些不甚便利之处。问及缘由,翁盈盈淡淡地说:“我是中国人,理应持中国护照。”
为伊消得人憔悴
———联合国环境署区域合作司副司长王之佳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四季如春,环境优美,联合国设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惟一大型驻地机构———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就坐落在这里。目前在这个遥远的非洲国度为联合国工作的中国人有十几人。
现年53岁的王之佳任联合国环境署区域合作司副司长,是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内任职级别最高的中国人。从1978年担任我国驻环境署代表处联络官开始,他就与国际环保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3年,任中国环保总局国际司司长的王之佳由环境署执行主任德国人克劳斯·特普费尔亲自“点将”,走马上任,从而迎来了自己事业上的一个新挑战。
对于任何中国人来说,联合国工作的“国际化”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你必须时刻证明自己的才能。”王之佳感叹说。
两年多来的工作成绩足以让王之佳引以为豪,尤其是在他的推动下,环境署于2003年9月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幕后译员的辛勤劳动
———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会议事务司中文组组长韩晓信
韩晓信所领导的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会议事务司中文组的主要任务是把会议司收到的所有联合国正式文件译成中文,供通过联合国所有正式渠道分发。
公约、议定书等法律文件专业性很强,又极其枯燥,而标语口号的翻译对准确性和概括性的要求又很高,因此,韩晓信和他的同事们在工作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努力。
虽然做的是幕后工作,但韩晓信和他的同事们都牢记着所在工作环境的国际性,全力展现中国人的优点和才干,并时刻不忘维护国家利益。
在内罗毕的现任中文组笔译人员都是1984年至1988年经全国范围的考试筛选、随后又经过两年的联合国译员训练班学习后进入联合国并分派到这里。韩晓信说,他们由于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很长,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感受中国地位上升
———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中文科译员赵兴民
日内瓦是联合国欧洲总部和许多联合国专门机构所在地,中国国际职员遍布各个组织。
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中文科译员赵兴民做国际职员已17年,谈起他的体会与感受,今年42岁的赵兴民说,中国国际职员亲身体验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赵兴民表示,在日内瓦联合国各机构工作的职员有1万多人,而中国职员不过上百人,这个队伍应大大增加。现在中国国际职员大多是中文译员,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决策或人事等重要部门的中国人还很少。应该更重视这一点,国际组织内中国人越多,层次越高,就能更好地扩大中国的影响。
做好了应付困难的准备
———联合国驻阿富汗劳工局负责人李圣杰
在喀布尔的联合国驻阿援助团中,有一名叫李圣杰的中国职员在国际劳工组织(ILO)工作,而且还是负责人。
李圣杰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先在原劳动人事部下属的国际劳工问题调研所工作了三年,之后由于语言和业务过硬,1987年开始到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工作,至今已经18年了。
作为联合国负责劳工事务的专门机构,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中惟一具有三方(政府、雇主和工人)代表性结构的机构。在日内瓦总部做了12年研究工作后,李圣杰1999年被派往巴基斯坦负责阿富汗事务,两年后又前往孟加拉国当首席项目顾问,2004年9月来到阿富汗成为当地劳工局办公室的负责人。
李圣杰当初在巴基斯坦的办公条件非常好,属于联合国在世界各地办公室中标准最高的A类,而阿富汗则名列最低的H类。面对如此大的悬殊,李圣杰说:“既然同意来这里工作,我已经做好了应付困难的心理准备。”(新华)相关链接中国人在联合国担任高职的不多
联合国职员按地域性质可分为受地域分配限制和不受地域分配限制两种。各会员国按照人口和所缴纳会费的多少等因素综合确定在联合国各部门所占职位的数量范围。在联合国15万多名职员中,属于地域分配的职位大约2500个左右。这部分职位属于联大经常性预算部分,数量相对较少,但多位于关键部门,较为稳定、重要,具有较大影响力,因而受到各会员国的高度重视。
中国缴纳的会费占联合国会费总额的2%强,按地域分配原则属于中国的职位数量范围在55人至74人之间,截至2005年3月的实际数字是56人,虽然偏少,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这56名职员中,只有8人属于D级高级管理人员,占联合国高级管理人员总量的1%左右,其他的则都是P-2级至P-5级的业务类官员。此外,在诸如政治、法律、维和等联合国核心部门中没有中国职员,而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开发计划署和儿童基金会等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中国职员。这一情况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甚相符,与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制约因素之一。
中国职员在高级管理层的代表性明显不足,与中国的大国地位不符。中国职员虽然有300多人,但在联合国语言部门的比较多,其中仅联合国大会部中文处就有60人左右,但真正在政治、安全、经济等关键部门工作并担任高职的中国人并不多。
影响中国职员晋升高级职位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首先,语言对中国职员而言是一个先天的挑战。英语和法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虽然近些年中国职员的外语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比起母语就是英语或法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西方人还是自愧不如,甚至比起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也有不小距离。
其次,中国职员在进入联合国工作之前普遍缺乏联合国的相关工作经验。许多西方职员在正式进入联合国工作以前,就曾经在联合国实习或短期工作过,对所从事的工作非常熟悉,而中国职员则往往要从头开始。
另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职员的发展,很多中国职员对联合国的西方文官制度不适应,难以适应西方的官场文化。(刘历彬)
❺ 中国驻联合国的代表是谁
截止2021年4月26日中国驻联合国的代表是张军。
人物履历
2000年至2002年浙江省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2002年至2004年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
2004年至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秘书。
2007年至2012年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兼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
2012年至2018年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
2018年至2019年外交部部长助理。
2019年起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外交活动
2012年10月担任外交部国际经济司首任司长,领导国际经济司进行中国领导人参加G20峰会的筹备等工作,多次在记者会、论坛和专访中阐述中国参加G20的立场。
2013年10月22日至24日,出席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G20协调人会议。
2015年3月25日至27日,出席在土耳其伊兹密尔举行的G20协调人会议。
2018年5月14日至15日,率团参加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74届年会。
2019年10月25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中国人权研究会在联合国举办发展权主题边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出席会议并致辞。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张军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❻ 耿爽履职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这个职位有多重要
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全国14亿人民。自从关注了外交部发言人知道了耿爽,就对他的大国之风范深深折服,代表中国传递中国声音!
❼ 中国驻联合国经贸代表团下属委员会
下设没有委员会。
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经贸处主要职能
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经贸处是商务部的驻外派出机构,也是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的重要组成单位。
经贸处主要负责联合国系统的多边经贸事务,包括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简称UNCTAD)和国际贸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简称ITC)的各项业务,以及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经济和金融委员会)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有关经济、贸易、发展、技术、资金、商品等领域的工作等。经贸处也负责联系和参与联合国大会委托贸发会议负责的或由贸发秘书处提供服务的其他政府间常设和临时机制,联系和办理联合国其他经济机构在日内瓦的相关业务,联络和参与77国集团日内瓦分部的相关工作。
根据国内授权,经贸处代表政府出席上述机构等召开的各类会议、政府间磋商和研讨交流活动,参与相关议题的审议、决定和表决,接待并配合国内政府团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来瓦出席各项会议。
经贸处也负责协调贸发会议和国际贸易中心与我国在贸易与发展领域的技术合作活动,联络和安排中方人员参加在中国境外举办的各类经贸培训、研讨和交流活动,监督并管理对贸发会议和国际贸易中心的捐款使用。
此外,经贸处跟踪世界经济趋势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对全球贸易、投资、金融和技术等领域的重要问题开展研究,并为中国学术和智囊机构与国外同行扩大交流合作提供支持。
❽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是什么用处
常驻联合国代表,又名常驻联合国大使,是全世界各国派遣驻守美国纽约市联合国总部的代表或大使,常驻代表相当于外交等级“大使”级别,但是它是派驻在国际组织,并不是代表国家元首或一个政府首脑的全权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是中国政府派驻于美国纽约的常驻联合国总部的外交代表机构。
❾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卸任后,都有哪些去向
近来最受人们喜爱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在主持完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之后宣布卸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这一职位。在人们惋惜以后见不到耿爽主持的新闻发布会同时,也很好奇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卸任之后都会去哪里任职。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达网络传播变得十分的便利,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我国的新闻发言人经常在主持新闻发布会上展现出来了我们国家十分强大的形象。所以这些新闻发言人才深受大家的喜爱与关注。
❿ 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机构设置
政治组
负责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大会、托管理事会、建设和平委员会所处理的政治议题。
经济组
负责联合国大会、联大二委、经社理事会等所涉及的经济、金融及可持续发展议题。
社会组
负责联合国大会、联大三委、经社理事会等所涉及的人权和社会发展领域的议题以及中方竞选联合国机构的总协调。
发展组
负责联合国大会、经社理事会、发展援助机构、发展合作论坛关于发展援助业务、人道主义救灾援助、多边经贸合作等议题的审议。
科技组
负责科技领域的议题,中国与联合国的科技合作,以及通过联合国机构开展的多边科技合作。
法律组
负责联合国大会第六委员会及其他法律议题。
裁军组
负责联合国框架内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相关事务。
行财组
负责联大行政和预算委员会(五委)、方案和协调委员会的会议活动及缴纳联合国摊款。
联工组
主管联合国涉及中国的人事工作,负责联合国人力资源管理、共同制度等议题。
军参团
参与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会议和活动,出席联合国维和出兵国会议及活动。
新闻组
负责联合国新闻委员会、联大四委新闻议题以及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日常工作相关的新闻工作。
办公室
负责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行政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