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历史上在中国当过官的外国人有哪些
1. 自1579年(明万历七年)起,西方传教士不断来到中国。到了公元1636年(崇祯九年),全国信教者已达三万八千多人,至公元1683年(清康熙二年),信徒几近廿万。
这些传教士学识精博,他们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取信于中国官民,把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与传教给合起来,既有利于他们的传教事业,也为东西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很多,着名的有艾儒略、汤若望、南怀仁等,其中对东西文化交流有重大贡献者,首推意大利人利玛窦。他到中国后,先居澳门。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到广东肇庆,并留居了十五年。这期间,他学习华语,翻译西方数学、地理等书籍,并遵守中国习俗,甚至留发蓄须,一如中国儒者。
3. 其后于公元1601年至北京,向万历进贡方物,并上“陈情表”,表述自己对中华文化之仰慕,以及对天文地理素有研究的情况。自此他定居北京,开始介绍西学、传教及将中国【四书】等经典翻译成西文。公元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病殁于北京,终年58岁,钦赐葬于北京城外。朝廷为其立之墓碑称赞他是“彬彬大雅君子”。
4. 清朝初年,由于欧洲教皇严禁中国教徒尊孔祭祖,而清廷又怀疑外国传教士参与反清之活动,遂决定禁教。公元1723年(雍正元年),规定除在北京供官职外,其余传教士均逐出中国,并严禁百姓信教。清廷禁教,传教士在华活动因而中断,东西文化交流也随之停止。
中国科技之发展:
西方科技传入中国
欧洲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基督教各教派为了竞争势力,积极扩张海外教区,中国成为传教士的重要目标。西元1582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来华,成为近世传教士东来的里程碑。利玛窦以儒生姿态与中国士人交往,大获好感。西方的学术、科技借由这些传教士的引介,渐为中国士大夫所知晓。其中明末徐光启与李之藻因利玛窦而改信天主教,并与利玛窦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着作。徐光启和利玛窦所译的《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约西元前4世纪)编着的。今天我们所用的数学术语许多是源自此书。李之藻则与利玛窦合译《同文算指》。
受西方数学的影响,徐光启特别强调“理论”的重要,清楚的看出了传统中国数学的缺失,即传统的数学着作强调难题的解法,而不发展理论,徐光启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强调要以数学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
晚明科学的复兴
明代的前期与中期,科技研究呈现停滞。但到了晚明,中国学者又有了一番新的作为,最为人所称道的科学着作如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纲目》。
这本撰于西元1637年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网络全书,附有二百多幅工艺流程插图,生动的反映了在晚明时期极有活力的工匠传统。【天工开物插画】这本书不只是工艺技术的分析介绍,宋应星更企图以“气”的哲学说明这些工艺技术。
李时珍是一位名医,他有感于当时药学书籍的错误,造成吃错药的现象,而且从宋代以来新药频出,因此李时珍决定编修一本新的药学书。结果这部《本草纲目》共收药物1892种,医方11096则,插图1160幅,成为此后的医学经典。除了医学上的成就外,《本草纲目》也包含生物学的知识,尤其探讨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遗传与相关变异的现象。在约三百年以后当达尔文(C. Darwin)在建立他的演化论时,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找到了生物变异的历史依据。
清代西方科学的传入与中挫
明末以来,中国学者对于西学的态度大体而言是开放的。康熙时期进行历法改革,一些中国官员大肆抨击西洋历法,康熙皇帝深感朝廷的中国官员中竟然无人理解天文数学,故自行发愤图强,研习西方科学,如代数、几何、生物、物理等。并命官员编修《数理精蕴》一书,尝试融合会通中西学术。
此外如王锡阐(1628~1682A.D.)与梅文鼎(1633~1721A.D.)都是融合中西方科学的杰出学者。王锡阐在西方天文学的知识基础上,提出行星绕日的一套理论解释。梅文鼎则会通中西数学,建立此后中国自主发展数学的根基。
雍正皇帝上台后(1723A.D.),禁止基督教的传教活动,教士被下令出境,西学的传入也因此中断。一直到鸦片战争后,西方科学才在战船火炮的护送下再次进入中国,这也引发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科技的复杂感情。
西学第二次传入中国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起,中国开始大量翻译西方数学,在这个时期,着名数学家李善兰、华蘅芳执笔翻译了一批着作。由于洋务运动的关系,国家也开始制度化的推动西方数学教育,洋式学堂成为数学教育的基地,1862年北京同文馆的设立是一里程碑,1866年增置算学馆,召收学生。1903年清朝颁布“奏定章程”,自初等小学堂(7岁入学,5年毕业)起即有数学课程,大学堂(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分为六门(门相当于现在的系),其中数学为一门。1905年废止科举考试,欲进公职者的捷径是进入西式学堂。民国初年以后,开始实施新学制,数学已成为全体学生必读的科目。自1920年代起,中国的数学家在吸收消化西方数学之后,已能够自主的在此领域上求取表现。
其他如西方物理学、化学、天文学也在十九世纪中期传入中国。如李善兰将牛顿(I. Newton)力学三大定律第一次介绍到中国。徐寿有系统介绍西方化学。李善兰与人合译的《谈天》一书有系统的介绍了当时西方的天文学,于是一套建立在牛顿力学体系上的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在中国扎根。西方医学也伴随着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教会在开设医院的同时,也都在医院附设学校。1854年美国人嘉约翰(J. G. Karr)夫妇在广州设立博医局,一般认为这是西方医学中国的开端。1865年中国人自己在同文馆中设立医学科。然而,与数学、物理、化学不同,西方医学始终没有取代中国传统医学。民国初年以来,一些激烈的改革者因信仰西方科学,曾主张取缔中医,如民国三年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汪大燮。这场中西医的优劣论争,至今余火未熄。
西学东传对中国之影响:
1. 宗教传播:
传教士来华,宣扬基督教义,天主教在中国日渐流行,信�日多。
2. 翻译:
在西学刺激下,中国学者多译西籍,介绍西方科技文化,蔚然成风。
3. 考据学:
西方逻辑学传入,学者以客观态度研究学术,整理古籍,分许真伪,有助清代考据学之兴起。
4. 科学研究:
西方科学传入,以其具富国强兵及改善民生之价值,开关自然科学研究之领域。
图为-由南怀仁制造赤道经纬仪
西方传教士东来的背景:
新航路之发现:
公元1486年,葡萄牙人狄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其后,葡人伽马绕好望角,横渡印度洋而达印度,因而激发欧人东来之兴趣。
宗教改革:
公元1517年,欧洲发生基督教宗教革命,分裂为新旧两派。旧派失去原有西北欧之全部教区,其教士为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乃纷纷向海外发展,以广传其教,其中以“耶稣会”之传布最力。
思考题:
为甚么明末清初期间天主教未能在中国本土发展? 试加以说明。
明末清初传教士之东来
元代时基督教一度很兴盛,明清之际,许多耶稣会教士来华传教,造成了一次西学东传的高潮,西洋的科学技术,一新国人耳目,为中西文化交流,带来了深远之影响。
赫德
赫德 (Robert Mart,1835—1911) 英国人,生于北爱尔兰。字鹭宾。1853年,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毕业后入英国外交部。1854年奉派来华。初在香港,为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署翻译学生,后调任宁波领事馆副翻译。1858年转任广州领事馆副翻译,并充当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时“三人委员会”的秘书。1859年任广州海关副税务司。1861年曾代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1863年9月任上海税务司。同年11月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上任后,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的制度,从而控制中国的财政收入,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扩展列强特别是英国的侵略势力。1867年支持美国人蒲安臣担任中国使臣,出使欧美各国。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配合英国公使威妥玛的讹诈活动。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侵略者,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1年支持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08年请假回国,至死始卸任。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8年之久,是英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着有《“这些从秦国来”:中国论集》。1975年费正清等还编辑出版了《总税务司在北京: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致金登干书简(1868—1907)》。
南怀仁曾在明清两朝先后出任钦天监等官职,主管历法的修订。
❷ 历史 禁毒 史事
虎门硝烟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令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编辑本段]背景
自从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败亡和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已晋身为工业大国。1757年,英国消灭莫卧儿帝国,将印度纳入殖民统治,是为英属印度。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773年取得印度专卖权,大量生产鸦片,运送到加尔各答的仓库等待输出。英国政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开始对华贸易之时,并不支持贩卖鸦片,认为有损国家的体面。
1833年8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东印度公司改革法案》,英国枢密院下令废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的贸易专利权和垄断权。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被驻华商务总监取代。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律劳卑勋爵为首任驻广州商务总监,并任命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大班德庇时(又译戴维斯、爹核士、大卫斯)及G·B·罗拔臣爵士为副手。
英国方面已训令律劳卑可作武力行动,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三(1834年7月15日),就在律劳卑成为商务总监不久,就从澳门乘船,打算硬闯广州进驻,结果与两广总督卢坤发生冲突。卢坤下令将律劳卑等人驱逐回澳门,律劳卑退回澳门不久就病亡,德庇时成为第二任驻华商务总监。
由于清朝政府不许在陆地上买卖鸦片,也不准将鸦片存于澳门,于是英商就把鸦片仓库设在船上,名为“趸船”,停泊在伶仃洋至台湾的周边海域,让走私鸦片者接货立券,凭券使可在广州取钱,当时,加尔各答的英国人报纸如此报道
[编辑本段]全国禁烟
以琦善为首的弛烟派评击黄爵滋,以各种理由将烟害问题归疚于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主张禁烟的官员不过是少数人,就连道光帝即位前也尝过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使他对禁烟一事犹疑不决。但林则徐早已于江苏巡抚及湖广总督任内时禁烟,把烟贩及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鉴于林则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认为禁烟并非不可行,于是道光帝下定决心,革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辅国公溥喜之爵位,又将弛烟派的许乃济品位降级。道光帝召林则徐入京,一连八日,天天皆召见林则徐商谈禁烟,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关防,全国禁烟。
林则徐成为钦差大臣之后,引起弛烟派和满州贵族不满,但碍于道光帝的皇威,不敢公开反对,只得暗中阻挠。弛烟派首领琦善向林则徐威迫利诱,后人记述当时的情况:
龚自珍亦对林则徐的安危担忧,他提议林则徐带同重兵巧匠,一旦发生战争,便可即时还击,更愿随林则徐一同南下,但林则徐不愿他卷入政治旋涡,婉拒了龚自珍的好意。
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通力合作,发布道光帝圣旨,查封烟馆,逮捕烟贩,下令处死了中国烟贩冯安刚。林则徐最大的阻力是怡和洋行的威廉·渣甸及宝顺洋行的兰士禄·颠地。威廉·渣甸为阻止林则徐,返回英国,游说政府对清廷采取强硬行动。林则徐一知道人称“铁头老鼠”的威廉·渣甸离去便高兴表示:“铁头老鼠,狡猾的鸦片走私头目,畏惧天朝的愤怒,已经回到烟雾之地。”
[编辑本段]封锁十三行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提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份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林则徐便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1.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2.零售商;3.过去禁烟弊端;4.禁绝之法。”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
禁烟期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维多利亚女王的照会,质问女王明知鸦片有害,在国土上包括伦敦、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地不产鸦片,严禁国民吸食。但却在其管辖的印度种植生产鸦片,批准国民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他要求女王去除印度的鸦片,并通知女王中国已经通过《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全面禁烟,使英国国民放弃鸦片贸易。
外国烟商认为交少量鸦片给林则徐交差便了事,于是采取施延手法,称对命令要详加考虑,成立委员会作报告,七日内回复。林则徐非常气愤,限令烟商依时交出鸦片,否则翌日十时亲到十三行审判外国烟商。美国烟商表示愿随林则徐指示,遭兰士禄·颠地阻止。结果三日之后,烟商决定象征性交出一千零三十七箱鸦片。于是邓廷桢下令封锁广州海岸,围困十三行,兰士禄·颠地意图逃走,被邓廷桢活捉。
其时商务总监为查理·义律,他一听到十三行被围困,立即从澳门赶到广州。义律只见十三行皆有人把守,便提剑闯入,看守人只得放行,但绝不让他走出来。林则徐下令十三行内所有华人迁出,断绝通信,断水断粮。十三行内有三百五十名外国人,只得亲自去烹调、洗涤、铺床、擦灯、挑水、挤牛奶,做平时根本不用动手做的家务。
二月十一(1839年3月25日),义律屈服,愿意约见任何一名官员。广州知府与他见面,但义律又不出现。林则徐向义律作最后通牒——《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痛斥义律,义律最终于二月十四(1839年3月28日)朝早六时服从林则徐之命令。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从林则徐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
不过义律留有后着,他不让外国烟商直接交鸦片给林则徐,而是先交给他,再以“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缴出鸦片,连利息、运费一共二万零二百三十八箱鸦片。令商业冲突变相成中英两大帝国的冲突。
封锁十三行事件后被写入《南京条约》,并以此为借口索取赔款600万圆。条约写道:“四、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圆偿补原价。”
销烟过程
虎门销烟场景展示(福州林则徐祠堂内)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烟贩在沙角缴烟,并在路易莎号签发收据。林则徐并建议缴出一箱鸦片,则赏茶叶五斤。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烟时间。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三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
海水浸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掉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各工作人员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搞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时,把池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当天日记里又说:“以日内消化鸦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暂徙,以避其毒也。”
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虎门搭起了一座礼台,前面挂着一面黄绫长幡,上书“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林”,广东各高级官员全部出席。由于销烟是公开参观的,加上是端午节前后,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浅滩。另外,不贩鸦片的外商、领事、外国记者、传教士等等,都专程由澳门或其他地方前来参观,当中无一是英国人,以抗议清廷对英国人财产施加压迫。
当中有带同家眷之不贩鸦片的美商C·W·金、传教士裨治文、商船船长弁逊等十人,不信林则徐有办法把所有鸦片完整销毁,于是前来实地考证。林则徐干脆给他们进入池边,让外国观察员直接详看销烟方法,沿途讲解。待观看全部过程、反复考察后,皆心悦诚服,向林则徐脱帽致敬。事后,传教士裨治文在任职的《中国丛报》中记述:
此外,《澳门月报》、《季度评论》、《新加坡自由新闻》、《广州纪时报》等外国人报纸皆大编幅连续报道虎门销烟,而且得到与鸦片贸易无关的外国人支持及肯定。英国本土方面也因此事件而物价增涨,尤其是大米、丝绸和银。
澳葡政府亦对查禁鸦片一事相当合作,葡萄牙商人全部承诺不贩鸦片,并欢迎林则徐亲临查办。林则徐于是发表声明,不但葡萄牙商人可以正常贸易,往中国贸易时更会得到保护,绝不被人欺凌。
从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1839年6月20日)当中,共销毁两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斤鸦片,其中少数鸦片运送京师作样本,然后销毁。

❸ 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的介绍
为号召年轻人一定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濮存昕、刘欢、成龙、周杰伦等人先后受聘担任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周杰伦向广大青少年发出“拒绝毒品,拥有健康”的倡议,并承诺今后将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演出活动中,积极宣传毒品危害,倡导全民禁毒。

❹ 对中国有贡献的外国人
中西功
日本三重县人,1911年出生,中学毕业后,于1929年到上海入“东亚同文书院”读书。同年与进步同学一起建立革命组织“日支斗争同盟”。1930年因散发反战传单被日本驻沪领事馆逮捕关押9天。1931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32年回国,因加入日本共产主义青年同盟并发表进步文章,遭警视厅逮捕,后因身份未暴露出狱。1934年被大连“满铁”总部调查部录用。1938年被日本“中支那派遣军”特务部借调去上海分析中国问题,乘机与中共地下组织接上关系并成为党员。他提供的有战略意义的情报,对中国和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1942年被“特高课”逮捕押回国,1944年被判死刑,未及执行便迎来日本投降。战前他积极参加了日共重建,长期任神奈川县委员长,1973年病逝。
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曾有一批日本革命志士站到了中国人民一边进行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中共党员的日籍情报人员中西功就是突出代表。他在隐蔽战线做出了中央称道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贡献,为了信仰,舍生忘死和临危慷慨凛然的气概连敌手也为之惊叹。
http://ke..com/view/124165.htm
❺ 为中国做过贡献的外国人
1、陈必娣:美国、
陈必娣从小在加拿大出生长大,后来移居到美国。当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医学专业出身的陈必娣,看到中国军人在战争中的惨状,于是自发开始救助中国人。
陈必娣甚至让世界看到日军残杀中国人的照片,还不顾劝阻搬家到中国为中国人医治。后来陈必娣强烈要求加入中国籍,她一生都在为中国做贡献。
2、魏璐诗:奥地利
犹太人魏璐诗,出生于奥地利,1933通过宋庆龄了解到当时中国社会革命情况,最后决定长期留在中国。她报道中国抗日战争状况给世界人民,和鲁迅讨论中国未来。1951年,魏璐诗从美国应周总理之邀返回中国,并为中国工作,后来魏璐诗也获得中国籍。
3、郑律成:朝鲜
郑律成出生在如今的韩国全罗南道,当时是地道的朝鲜人。因为包含“抗日情怀”,郑律成继承兄长遗志来到中国参加革命。参加多种抗日组织和活动后,和冼星海一起创作音乐,他所创作的《八路军军歌》后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新中国成立之后,郑律成加入中国籍。

4、马海德:黎巴嫩
马海德是黎巴嫩人,在美国生长,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在瑞士毕业后,为了考察中国正在流行的东方热带病,于是来到了中国。
本来打算一年后回去,但是看到外国侵略者和民国政府让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毅然决定继续留下。马海德结识宋庆龄等人后,运用先进的医学知识无偿为人民服务。1949年,马海德加入了中国籍。
5、爱泼斯坦:波兰
爱泼斯坦是犹太人,出生于波兰华沙,因为战争和家人一起流亡到中国定居。爱泼斯坦一直为中国革命而贡献了自己的一生,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曾被日军抓进集中营,九死一生。
爱泼斯坦后来创办《今日中国》,并成为《今日中国》总编辑,1957年加入中国国籍,196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❻ 2016年中国国家禁毒形象大使是哪位明星
2016年中国国家禁毒形象大使是陈慧琳。
2016年6月,陈慧琳当选“中国禁毒大使”,并且作为第一位受聘的女艺人。一直热衷公益的陈慧琳作为第一位受聘的女艺人,将身体力行的积极宣传毒品危害,倡导全民禁毒。
此前濮存昕、刘欢、成龙、周杰伦、刘媛媛等明星获聘“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此外,全国各地的禁毒宣传中也频现明星的身影。

(6)外国人担任中国的禁毒大使有哪些扩展阅读
官方不断选用明星作为禁毒大使,最大的原因是明星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家喻户晓,一言一行都有强大的影响力。选择一些形象正面阳光的明星为宣传毒品的危害,对全社会特别是对青少年人群中的影响不可小觑,
中国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刘跃进为陈慧琳颁发聘书时便表示,希望她发挥自己作为社会名人的强大影响力,关心和支持国家禁毒事业,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抵御毒品的侵害。据媒体报道,陈慧琳一直致力推广及参与各项慈善公益活动,与绯闻绝缘,形象积极阳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警察网-这些明星为何被聘为禁毒形象大使?
❼ 2016年6月因为中国禁毒宣传大使是哪位明星
2016年中国国家禁毒形象大使是陈慧琳。
2016年6月,陈慧琳当选“中国禁毒大使”,并且作为第一位受聘的女艺人。一直热衷公益的陈慧琳作为第一位受聘的女艺人,将身体力行的积极宣传毒品危害,倡导全民禁毒。
此前濮存昕、刘欢、成龙、周杰伦、刘媛媛等明星获聘“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此外,全国各地的禁毒宣传中也频现明星的身影。

(7)外国人担任中国的禁毒大使有哪些扩展阅读:
当局继续选择名人作为禁毒大使的最大原因是,名人作为社会公众人物,是众所周知的,他们的言行有很强的影响力。选择一些正面、阳光的明星来宣传毒品的危害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
刘跃进,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当呈现委任书Chen表示,他希望她会充分发挥强大的影响力作为一个社会名人,关心和支持国家的禁毒事业,并引导公众,尤其是年轻人,抵制药物的攻击。据媒体报道,陈慧琳一直致力于宣传和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并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阳光灿烂的形象。
❽ 周杰伦是第几个中国禁毒大使选他的原因是什么
周杰伦是继濮存昕、成龙之后的又一位“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杰伦无论是在歌曲创作上,还是他对待家人、朋友的方式上,都是传播正能量的代表性人物,他这种特点自然能够影响和带动他人一同“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之前卡巴斯基找他代言也是出于同样的缘由。正好最近卡巴斯基正在开展相关的活动#与卡巴一起“杰”除毒瘤#,关注卡巴斯基官方微博和微信参与一下,还有机会获得奖品的
❾ 中国禁毒宣传大使有哪些
2005年,知名演员濮存昕作为中国禁毒形象宣传大使。
2006年,着名歌手刘欢首次担任中国禁毒形象大使。
2009年,华人功夫巨星成龙受聘成为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
2005年、2011年,赵本山两次受聘担任辽宁省禁毒宣传形象大使。
2011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当天,国家禁毒委员会举行仪式,聘请国际影星成龙为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
2012年,刘媛媛担任禁毒义务宣传员。
2014年6月,着名艺人周杰伦被聘任为“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为迎接2014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周杰伦在京录制禁毒宣传片。
2014年6月19日,在《禁毒之战2014》特别节目的录制现场,着名艺人周杰伦被公安部聘任为“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他向广大青少年发出“拒绝毒品,拥有健康”的倡议,并承诺今后将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演出活动中,积极宣传毒品危害,倡导全民禁毒
❿ 2016年6月被中国国家毒委聘任为中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的明星是谁
陈慧琳。2016年6月,陈慧琳当选“中国禁毒大使”,并且作为第一位受聘的女艺人。
陈慧琳(Kelly Chen),1972年9月13日出生于中国香港湾仔区,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修读Graphic Design 。
1995年,陈慧琳发行首张专辑《仙乐飘飘》。1998年,发行专辑《爱我不爱》,专辑主打歌《记事本》成为其代表作品之一。1999年,发行专辑《恋爱情色》、《花花宇宙/不得了》。1999年至2000年在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获得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10)外国人担任中国的禁毒大使有哪些扩展阅读:
个人经历
2014年春节,应央视邀请在春晚表演。2月7日,发行专辑《Reflection》。3月21日,与梁家辉、郑伊健、曾志伟、王祖蓝主演《盗马记》。
2016年1月11日,为庆祝入行20周年发行专辑《And Then》 。2月8日,参演的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全国上映,陈慧琳在其中饰演观音。7月3日,于美国Reno举行let’scelebrate世界巡回演唱会。
2019年2月4日,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陈慧琳、费玉清演唱歌曲《今夜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