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的院士有哪些

中国的院士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14 03:45:24

㈠ 院士有哪些

中国两院全体院士共有167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8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77人。

㈡ 中国有多少院士

截止到2020年10月份中国科学院有院士800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54人,化学部128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50人,地学部132人,信息技术科学部95人,技术科学部141人;此外中国科学院还拥有外籍院士82人。

中国工程院共有院士882人,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28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26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11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18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11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55人,农业学部77人,医药卫生学部123人,工程管理学部58人(其中跨学部院士25人);此外还有外籍院士66人、已故院士188人、已故外籍院士16人。

(2)中国的院士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内院士选举标准:

1、领域的科学和技术体系,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样式不错,拥有中国国籍的学者、专家、研究员、教授、或类似的标题(包括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和居住在其他国家,中国的学者和专家,可以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的成员。

2、院士每两年选举一次,共不得超过60人。各学科增设名额的分配,由院士代表大会常务领导机关根据学科布局和发展趋势确定。翰林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我的申请不被接受。

(1)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次联合选举,每位院士推荐的候选人不得超过两名;3名以上院士推荐有效。本款只适用于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其他国家的中国学者、专家的推荐。

(2)国内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一级学会按照组织制度推荐人选。这些候选人必须由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组织选举产生。

3、由各院系常务委员会组织院士评议选举。考核必须遵循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选举将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差额为百分之四十。每组应选举本组院士人数的一半以上。

得票不少于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省选举部拟选出的席位依次选出,并按已投的票数依次选出。选举结果由各学术部门常务委员会审核确认,经院士会议常务领导机构审查同意后,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报告。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院士在成为外国人后自动放弃院士称号。当院士的个人行为的国家法律,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或损失的科学道德,违反标准的成员,有不少于5名院士写的建议,撤销院士的头衔是必需的,由部门接受和审议后,常务委员会的部门的所有成员投票,可以决定撤销院士的头衔。

作出该决定时,表决人数不得少于本部全体委员三分之二,撤销委员称号的表决人数不得少于三分之二。本决定须经院士代表大会常务领导机关审查批准,并通知全体院士。

㈢ 中国院士分几种

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10月改为现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

1955年随"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成立,中国科学院产生第一批学部委员;自1994年开始,增选外籍院士。1993年随着中国工程院的成立,部分院士既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选拔说明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各学部每次增选名额的分配,由院士大会的常设领导机构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院士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

一、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为有效。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推荐,仅适用此款。

二、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此类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

㈣ 2021年我国已痛失10位院士,这10位院士都有哪些傲人成就

2021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这一年,疫情的影响还没有消退,我国已经痛失了10位院士。

他们的逝世,这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了失。

他们献身科研,他们是国之脊梁,他们是民族支柱,他们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一辈子为国为民,为家乡,他们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用一生来铭记 。

让我们一起缅怀悼念这些已逝的英雄 。

闵桂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着名工程热物理学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

程镕时,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专家,是我国物理学科的开拓者,对高分子溶液粘度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他提出的一点法计算特性粘数公式,阐明了多孔填料的成孔机理,给出了控制孔度的理论关系。

周毓麟,着名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他一生勤勤恳恳工作,没有门派之见,虽年届高龄,但仍然关注我国核武器数值模拟,持续关注数学科学的发展。

周又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

彭士禄,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动力专家 。

陈善炯,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生化学家,分子遗传学家 。

谢毓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李京文,中国工程院院士,着名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

㈤ 新中国有哪些着名院士

1、钱学森(着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
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
5、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侯德榜(着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7、周培源(着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8、茅以升(着名桥梁专家、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9、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10、童第周(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
11、钱伟长(着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着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12、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13、吴有训(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
14、张钰哲(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
15、汤飞凡(微生物学家,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沙眼病毒被称为“汤氏病毒”)
16、丁颖(着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
17、梁希(林学家)
18、林巧稚(着名妇产科专家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19、张孝骞(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等职。他长期从事内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一生确珍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
20、吴阶平(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㈥ 中国有多少个院士

624位院士。

截止到2020年10月份中科院现设有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等6个学部,现有院士797人,外籍院士91人,共有600余位院士和24位外籍院士参加本次院士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28日透露,据不完全统计,有50多位中科院院士担任了70多个国际科技组织的主席、副主席、理事等重要职位。

(6)中国的院士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内院士选举标准:

1、领域的科学和技术体系,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样式不错,拥有中国国籍的学者、专家、研究员、教授、或类似的标题(包括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和居住在其他国家,中国的学者和专家,可以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的成员。

2、院士每两年选举一次,共不得超过60人。各学科增设名额的分配,由院士代表大会常务领导机关根据学科布局和发展趋势确定。翰林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我的申请不被接受。

(1)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次联合选举,每位院士推荐的候选人不得超过两名;3名以上院士推荐有效。本款只适用于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其他国家的中国学者、专家的推荐。

(2)国内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一级学会按照组织制度推荐人选。这些候选人必须由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组织选举产生。

3、由各院系常务委员会组织院士评议选举。考核必须遵循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选举将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差额为百分之四十。每组应选举本组院士人数的一半以上。

得票不少于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省选举部拟选出的席位依次选出,并按已投的票数依次选出。选举结果由各学术部门常务委员会审核确认,经院士会议常务领导机构审查同意后,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报告。

㈦ 中国院士有多少人

中国院士有64名。 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11人,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技术科学部15人。新当选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龄55.7岁,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87.5%。 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院士为新当选院士颁发院士证书并发表讲话。白春礼说,新当选院士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以当选院士为新的起点,继续攀登科技高峰,发挥好学术引领作用,做科技创新的奋力开拓者。新当选院士要大力培养和提携青年人才,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事业持续发展,做致力提携后学的力行者。学部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新当选院士要积极参与学部工作,主动承担学部任务,做推进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的生力军。 来源:青年与社会

㈧ 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全体院士名单

截止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共有826人,名单如下。

1、数学物理学部(155人)

艾国祥、白以龙、蔡荣根、常进、常凯、陈彪、陈和生、陈佳洱、陈建生、陈木法、陈难先、陈十一、陈式刚、陈恕行、陈仙辉、陈永川、陈志明、崔向群、戴元本、邓小刚、杜江峰、鄂维南、范海福、方成、方复全、方忠、冯端、甘子钊、高鸿钧、高原宁、葛墨林、龚昌德、龚新高

郭柏灵、郭尚平、韩占文、何国威、何祚庥、贺贤土、洪家兴、胡和生、胡仁宇、霍裕平、江松、姜伯驹、解思深、景益鹏、邝宇平、李安民、李邦河、李大潜、李德平、李家春、李家明、李儒新、李惕碚、励建书、林海青、林群、龙以明、陆夕云、罗俊、罗民兴、吕敏、马余刚

马志明、莫毅明、欧阳颀、欧阳钟灿、潘建伟、彭实戈、曲钦岳、沈文庆、沈学础、石钟慈、苏定强、苏肇冰、孙昌璞、孙斌勇、孙鑫、孙义燧、汤涛、汤超、唐孝威、陶瑞宝、田刚、童秉纲、万哲先、汪承灏、汪景琇、王鼎盛、王恩哥、王广厚、王乃彦、王诗宬、王世绩、王绶琯

王小云、王迅、王贻芳、王元、王梓坤、魏宝文、文兰、吴岳良、武向平、席南华、夏道行、向涛、谢心澄、邢定钰、熊大闰、徐叙瑢、徐至展、严加安、杨福家、杨国桢、杨乐、杨应昌、杨振宁、叶朝辉、叶叔华、叶向东、于渌、袁亚湘、詹文龙、张殿琳、张恭庆、张涵信

张焕乔、张杰、张继平、张平文、张仁和、张淑仪、张维岩、张伟平、张裕恒、张肇西、张宗烨、赵光达、赵红卫、赵政国、赵忠贤、郑厚植、郑晓静、周光召、周恒、周向宇、周又元、周毓麟、朱邦芬、朱诗尧、邹广田

2、化学部(132人)

安立佳、白春礼、包信和、曹镛、柴之芳、陈洪渊、陈军、陈俊武、陈凯先、陈庆云、陈小明、陈新滋、陈学思、陈懿、程津培、程镕时、戴立信、丁奎岭、段雪、樊春海、方维海、费维扬、冯守华、冯小明、高松、郭景坤、郭子建、韩布兴、何国钟、何鸣元、洪茂椿、侯建国、胡英

黄本立、黄春辉、黄乃正、计亮年、江桂斌、江雷、江龙、江明、黎乐民、李灿、李洪钟、李静海、李景虹、李亚栋、李永舫、李玉良、林国强、刘若庄、刘元方、刘云圻、刘忠范、陆熙炎、马大为、麻生明、麦松威、倪嘉缵、彭孝军、钱逸泰、任咏华、沙国河、沈家骢、沈之荃

施剑林、宋礼成、孙世刚、谭蔚泓、唐本忠、唐勇、唐有祺、田禾、田昭武、田中群、佟振合、涂永强、万惠霖、万立骏、汪尔康、王方定、王佛松、王夔、吴骊珠、吴奇、吴新涛、吴养洁、吴云东、席振峰、谢毅、谢毓元、谢在库、谢作伟、徐春明、徐如人、严纯华、颜德岳

杨金龙、杨万泰、杨秀荣、杨学明、杨玉良、姚建年、姚守拙、于吉红、余国琮、俞汝勤、俞书宏、袁权、岳建民、张存浩、张东辉、张洪杰、张锦、张礼和、张俐娜、张乾二、张锁江

张涛、张希、张玉奎、赵东元、赵进才、赵宇亮、赵玉芬、郑兰荪、支志明、周其凤、周其林、朱道本、朱起鹤、朱清时

3、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52人)

卞修武、曹文宣、曹晓风、常文瑞、陈国强、陈化兰、陈可冀、陈霖、陈润生、陈文新、陈晓亚、陈孝平、陈晔光、陈宜瑜、陈宜张、陈义汉、陈竺、陈子江、陈子元、程和平、董晨、邓子新、段树民、樊嘉、方精云、方荣祥、高福、葛均波、顾东风、桂建芳、郭爱克、韩斌、韩济生

韩家淮、韩启德、郝小江、贺福初、贺林、赫捷、洪德元、洪国藩、侯凡凡、黄荷凤、黄路生、季维智、蒋华良、蒋有绪、金力、鞠躬、康乐、匡廷云、李季伦、李家洋、李林、李蓬、李振声、梁栋材、梁智仁、林鸿宣、林其谁、刘新垣、刘耀光、刘以训、刘允怡、陆林、骆清铭

马兰、毛江森、孟安明、裴钢、蒲慕明、钱前、戚正武、强伯勤、饶子和、尚永丰、邵峰、沈善炯、沈岩、沈允钢、施一公、施蕴渝、石元春、舒红兵、宋尔卫、宋微波、苏国辉、隋森芳、孙大业、孙汉董、孙曼霁、唐崇惕、唐守正、童坦君、仝小林、汪忠镐、王大成、王恩多

王福生、王松灵、王文采、王正敏、王志新、王志珍、魏辅文、魏江春、魏于全、吴常信、吴孟超、吴祖泽、武维华、谢道昕、谢华安、谢联辉、徐国良、徐涛、许智宏、阎锡蕴、杨福愉、杨焕明、杨雄里、姚开泰、叶玉如、尹文英、印象初、曾益新、曾毅、翟中和、张春霆

张明杰、张启发、张新时、张旭、张学敏、张亚平、张永莲、张友尚、赵国屏、赵继宗、赵进东、赵玉沛、郑光美、郑儒永、郑守仪、种康、周俊、周琪、朱玉贤、朱兆良、朱作言、庄巧生、庄文颖

4、地学部(138人)

安芷生、常印佛、巢纪平、陈大可、陈发虎、陈俊勇、陈骏、陈晓非、陈旭、陈颙、陈运泰、程国栋、成秋明、丑纪范、崔鹏、戴金星、戴民汉、戴永久、丁国瑜、丁林、丁仲礼、窦贤康、冯士筰、符淙斌、傅伯杰、高俊、高锐、龚健雅、郭华东、郭正堂、郝芳、侯增谦

胡敦欣、黄荣辉、贾承造、焦念志、金振民、金之钧、李崇银、李德仁、李德生、李吉均、李曙光、李献华、李廷栋、林学钰、刘宝珺、刘昌明、刘丛强、刘嘉麒、陆大道、吕达仁、马宗晋、莫宣学、穆穆、欧阳自远、彭建兵、潘永信、彭平安、秦大河、邱占祥、任纪舜

戎嘉余、邵明安、沈其韩、沈树忠、石广玉、石耀霖、舒德干、苏纪兰、孙和平、孙鸿烈、陶澍、滕吉文、童庆禧、涂传诒、万卫星、汪集旸、汪品先、王赤、王成善、王德滋、王会军、王水、王铁冠、王焰新、王颖、魏奉思、文圣常、吴福元、吴国雄、吴立新、吴新智、伍荣生

夏军、肖文交、肖序常、徐冠华、徐义刚、许厚泽、许志琴、薛禹群、杨经绥、杨树锋、杨文采、杨元喜、姚檀栋、姚振兴、叶大年、叶嘉安、殷鸿福、于崇文、于贵瑞、袁道先、曾庆存、翟明国、翟裕生、张国伟、张宏福、张经、张弥曼、张培震、张人禾、赵柏林、赵国春

赵鹏大、赵其国、郑度、郑永飞、钟大赉、周成虎、周卫健、周秀骥、周志炎、周忠和、朱日祥、朱永官、邹才能

5、信息技术科学部(99人)

包为民、保铮、陈定昌、陈桂林、陈国良、陈翰馥、陈俊亮、陈星旦、褚君浩、崔铁军、戴汝为、段广仁、董韫美、房建成、冯登国、干福熹、龚旗煌、顾瑛、管晓宏、郭光灿、郭雷、郝跃、何积丰、侯朝焕、侯洵、怀进鹏、黄宏嘉、黄琳、黄民强、黄如、黄维、简水生、江风益

姜杰、金亚秋、匡定波、雷啸霖、李启虎、李树深、李未、李衍达、林惠民、刘国治、刘明、刘盛纲、刘颂豪、刘永坦、陆建华、陆汝钤、陆元九、吕建、毛军发、梅宏、彭堃墀、秦国刚、沈绪榜、宋健、谭铁牛、王怀民、王家骐、王金龙、王建宇、王立军、王启明、王巍

王圩、王阳元、王永良、王育竹、王越、王占国、王之江、吴朝晖、吴德馨、吴宏鑫、吴培亨、吴一戎、夏建白、相里斌、徐宗本、许宁生、薛永祺、杨德仁、杨芙清、杨学军、姚建铨

姚期智、尹浩、张钹、张景中、郑建华、郑耀宗、郑有炓、郑志明、周炳琨、周巢尘、周兴铭、周志鑫、朱中梁

6、技术科学部(150人)

蔡其巩、曹楚南、曹春晓、常青、陈维江、陈云敏、陈祖煜、成会明、程耿东、程时杰、丁汉、都有为、段进、段文晖、范守善、方岱宁、高德利、高镇同、葛昌纯、顾秉林、顾诵芬、顾逸东、郭烈锦、郭万林、过增元、韩杰才、韩祯祥、何满潮、何雅玲、胡海岩、胡文瑞

胡聿贤、黄克智、贾振元、姜中宏、金红光、金展鹏、赖远明、李东旭、李述汤、李依依、李应红、林皋、刘宝镛、刘昌胜、刘广均、刘维民、刘竹生、柳百新、卢柯、卢强、路甬祥、雒建斌、闵桂荣、毛明、蒙大桥、南策文、倪晋仁、欧阳明高、欧阳予、潘际銮、彭练矛

彭一刚、齐康、邱大洪、邱勇、任露泉、芮筱亭、申长雨、沈保根、沈志云、宋家树、宋振骐、孙家栋、孙钧、唐叔贤、陶文铨、滕锦光、田永君、汪耕、汪卫华、王崇愚、王大中、王淀佐、王光谦、王立鼎、王秋良、王希季、王锡凡、王曦、王自强、魏炳波、魏悦广、温诗铸

闻邦椿、吴承康、吴良镛、吴硕贤、伍小平、吴宜灿、邢球痕、熊有伦、徐建中、徐性初、宣益民、薛其坤、闫楚良、严陆光、杨孟飞、杨叔子、杨伟、杨卫、杨槱、姚熹、叶恒强、叶培建、叶志镇、于起峰、余梦伦、俞大鹏、俞鸿儒、翟婉明、张楚汉、张清杰、张统一

张兴钤、张佑启、张跃、张泽、赵淳生、赵天寿、赵阳升、郑平、郑泉水、郑时龄、郑哲敏、钟万勰、周国治、周孝信、周远、朱荻、朱静、朱美芳、朱森元、朱位秋、祝世宁、祝学军、庄逢辰、邹世昌、邹志刚

7、外籍院士(88人)、已故院士(608人)、已故外籍院士(26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科学院院士

㈨ 中国第一批院士名单

1946年,中国的科学家们觉得,中国的院士也应该诞生了。
起初拟命名为“会员”,觉得太俗。
后称为“学侣”、“院侣”,没有了科学倒有了宗教味。
有的说按西方叫法译为“院员”吧,更不好听,好像扫大街的清洁工。
几经周折,傅斯年先生倡议称为“院士”。听着看着,都有深邃和高雅的感觉,经表决,一致通过。
1948年3月,中国院士终于诞生了。
通过层层选拔,拟定出一份儿402人的名单,再由院士评议会审定其中的105人为院士候选人,最后,评议会进行了选举,结果81人当选中国第一届院士。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数理组(含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技术科学)28人: 姜立夫、许宝蘅、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吴大猷、吴有训、李书华、叶企孙、赵忠尧、严济慈、饶毓泰、吴宪、吴学周、庄长恭、曾昭抡、朱家骅、李四光、翁文灏、黄汲清、杨钟建、谢家荣、竺可桢、周仁、侯德榜、茅以升、凌鸿勋、萨本栋。
生物组(含生物学、农学、医学药学、人类学、心理学)25人: 王家楫、伍献文、贝时璋、秉志、陈桢、童第周、胡先、段宏章、张景钺、钱崇澍、戴芳澜、罗宗洛、李宗恩、袁贻瑾、张孝骞、陈克恢、吴定良、汪敬熙、林可胜、汤佩松、冯德培、蔡翘、李先闻、俞大绂、邓叔群。
人文组(社会科学)28人: 吴敬恒、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余嘉锡、胡适、张元济、杨树达、柳诒徵、陈垣、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李方桂、赵元任、李济、梁思永、郭沫若、董作宾、梁思成、王世杰、王宠惠、周鲠生、钱端升、萧公权、马寅初、陈达、陶孟和。
1948年9月23日,在南京的北极阁召开第一次院士大会,上述81名院士中,到会仅48人。
1955年,上述81名院士中的46人,进入了新中国第一批院士(学部委员)的行列。

㈩ 为了材料科学的进步,中国的哪些科学家无私奉献自己的光阴

为了材料科学的进步,很多科学家都无私奉献了自己的光阴。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位科学家分别是林兰英院士、周廉院士。

林兰英院士,这位半导体材料科学家,18年前,就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林兰英院士在半导体材料制备以及物理方面的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相比的。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她将自己一生当中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中。她为我国的半导体事业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林兰英院士,在砷化镓气相和液相外延单晶的纯度及电子迁移率,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阅读全文

与中国的院士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历史上有哪些算大一统的王朝 浏览:431
中国平安退险去哪里退 浏览:639
印度哪里产车厘子 浏览:948
印尼死多少人 浏览:42
意大利语您住在哪里怎么说 浏览:693
伊朗冬令是什么 浏览:154
我的世界中国版怎么不能登录 浏览:360
英国怎么买鸡爪 浏览:157
印尼铁木多少钱1吨 浏览:536
带孩子去越南玩什么 浏览:221
伊朗关税怎么收 浏览:642
意大利面酱料怎么保存 浏览:122
印度新闻肺炎一共有多少人 浏览:9
如何在英国注册百度网盘 浏览:483
伊朗派了多少人参加东京奥运会 浏览:38
伊拉克为什么帮助伊朗 浏览:415
印尼kak什么意思 浏览:502
印尼怎么查话费余额 浏览:598
印尼人属于什么宗教信仰 浏览:61
中国落地国籍有哪些国家 浏览: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