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乒乓两个字的来历,乒乓两个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谁发明这两个字
在运动史上,乒乓球运动可以算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它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比起田径运动(两千年以上)来,它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后辈。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India)的英国海军(navy)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的比赛用具。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o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o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在日语里,乒乓球叫做“桌球”。乒乓球运动的很多用词是从网球变来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台叫ping-pong table,台面称court,中间的球网称net,支撑球网的架子叫net support。
乒乓球单人比赛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所谓“局”,英文是set。发球叫serve。
最初的乒乓球是项饭后运动。19世纪末,英国处于繁盛的维多利亚时代,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吃饱喝足之后需要适量运动来消耗过量卡路里,他们摸索出一种在饭桌上进行的类似网球的运动,成为桌上网球,即乒乓球(table tennis)的雏形。1901年英国J.Jaques&Son有限公司将“Ping Pong 注册为商标,此后,使用该公司
制造的球拍球网的人,就把这一运动改称为Ping Pong,以显摆自己用的是名牌货。直到1936年table tennis才取代ping pong成为正式名称,而乒乓球传入中国的时侯采用了ping pong的音译。
② 乒乓球的发明人是谁
乒乓球是1904年传入中国的,它并不是一个人发明的,而是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India)的英国海军(navy)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
后来他们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
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的比赛用具。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o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
Ping-po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2)乒乓球中国话什么时候出现扩展阅读:
乒乓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乒乓球1890年首次出现在英国,当时是一项贵族运动。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
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
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绵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在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之前,它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阶段。
1980年,乒乓球被发明出来。
1952年,在孟买的世界锦标赛上,日本选手首次使用橡胶面的球拍,引起了轰动。
1952年,日本人佐藤博治成为第一个赢得世界冠军的亚洲选手,这次冠军预示着日后亚洲人对这项运动的主宰。
1954年,亚洲选手,特别是中国和日本选手使用了由南斯拉夫人发明的直拍握法。当时,流行的握拍方法是匈牙利着名选手维克托-巴那使用的传统握拍法。
1971年,这一年的4月13日,美国乒乓球队到北京和中国队进行了比赛,他们最后以1比13输给东道主,但这次比赛开通了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
1981年,乒乓球作为奥运项目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尽管在此之前从未以表演项目在奥运会出现过。
1988年,乒乓球比赛在汉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奥运会上。
1988年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之后有了长远的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联下目前已经有超过187个协会成员。
③ 乒乓球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由英国贵族在社交场合在桌子上用羊肠线做成的拍面击打球,英文称为“Table Tennis”,即“台上网球”;后传入日本,被称为“卓球”;1904年前后传入中国,根据其击打时发出的声音又称为“乒乓球”。
中国乒乓球运动1904年从日本引进。
20世纪初叶,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久,日本许多工商业纷纷到中国沿海城市设立商业机构,把大量的商品推销到中国市场。于是乒乓球运动也随着商业的交往以及日本工商业的频繁往来传入中国。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1926~1951年)
1926年至1951年共举行了18届世乒赛,参赛队主要来自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获得57.5项冠军。这一阶段,欧洲队占绝对优势。
日本队称雄世界乒坛时期(1952~1959年)
日本乒协于1928年加入国际乒联,1952年首次参加世乒赛,一举夺得4项冠军。在第21届至25届世乒赛中蝉联男团冠军。乒乓球运动的优势从欧洲转到了亚洲。
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兴起(1961~1969年)
1959年,中国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世乒赛冠军。1961年至1965年,中国队又以独特的打法,夺得11项冠军。其中在1965年的第28届锦标赛中,中国队夺得了5个冠军,达到了中国乒乓运动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峰。
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复兴与欧、亚的争夺(1971~1979年)
第32届世乒赛上,瑞典男队打破了亚洲保持长达20年之久的团体冠军纪录。中国队在33届和34届世乒赛上重新夺回男女团体冠军。
在第35届世乒赛上,欧洲复兴,匈牙利队夺走斯韦思林杯;而南斯拉夫队夺得男双冠军。
中国队攀上世界高峰(1981年—1988年)
1981年,中国队在36届世乒赛上创造了世界乒坛55年来由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冠军的空前纪录。接下来的三届世乒赛又连续3次夺得6项世界冠军。
“世界打中国”(1991年—今)
自乒乓球项目1988年进入奥运会以后,欧洲乒乓职业化迅速发展,在41届世乒赛上,欧洲男队囊括了团体前5名。
在1995年天津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夺得全部比赛的7项冠军;在44届世乒赛上,中国男女队再次保持荣誉,夺得6金。1999年第45届世乒赛、第48、49、50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包揽全部冠军。
中国乒乓的发展中国乒乓球运动被世界公认为是中国的“国球”。
自容国团1959年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至今,中国乒乓球队近50年来在世界三大赛事中共为祖国夺取了100多个世界冠军,并且囊括了4届世乒赛、2次奥运会的全部金牌,创造了世界体坛罕见的长盛不衰的历史。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已形成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良性循环。据统计,目前我国经常打乒乓球的人口约1000多万。
乒乓球比赛, 大满贯
④ 中国乒乓球发展史
中国乒乓球发展史:1904年12月乒乓球运动从日本传入中国。开始是由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平从日本购回10套乒乓球器材,并在店内作表演,于是买乒乓球、打乒乓球的人逐渐增多,各大城市也先后推广了这项活动。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国内震荡不定,乒乓球的发展停滞不前。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把乒乓球确定为国球之后,发展迅速。先后涌现出了如孔令辉、刘国梁、邓亚萍、马琳、张怡宁等众多世界冠军。
这段时间内,中国的乒乓球手们专心研究出了适合自己的打法,适合自己的战术。
(4)乒乓球中国话什么时候出现扩展阅读:
中国战绩
世锦赛冠军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在乒乓球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选手取得世界乒乓球比赛的大部分冠军,甚至多次包揽整个赛事的所有冠军。
容国团,中国第一位乒乓球世界冠军。
邓亚萍,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为她颁发金牌,中国队在历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的冠军。
⑤ 乒乓球是哪国人发明的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是英国人发明的。
一、起源: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India)的英国海军(Navy)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的比赛用具。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的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o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o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二、发展
1927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TF,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制的,击出的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推去。
经过70多年的发展,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获得四分之三多数票而被搁置。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
三、传入中国
1904年12月乒乓球运动从日本传入中国。开始是由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平从日本购回10套乒乓球器材,并在店内作表演,于是买乒乓球、打乒乓球的人逐渐增多,各大城市也先后推广了这项活动。当时的乒乓球拍是木拍,板面光滑,很难使球产生旋转,所以打法只有推挡和抽球两种。
四、、规则
a、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选择
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场地的权力应通过选择硬币的正反面来决定。选对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了场地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3、在每获得二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到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仍然不变,而且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4、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的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单打决胜局中当有一方满5分时应交换方位。
b、发球、接发球次序和方位的错误处理
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根据场上的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继续进行比赛。
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根据场上比分纠正运动员所站的方位后再继续比赛。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3、当发球者发出的球触碰到网,叫“擦网”裁判应令发球者重新发球,若连续擦网两次则是犯规,计分者给予扣分。
注:
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技巧性为主,身体体能素质为辅的技能型项目,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于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a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
乒乓球为圆球状,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包括悉尼奥运会)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38mm,2000年之后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40mm。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5厘米、高76厘米的球台上进行。球直径40.00毫米,重量2.53-2.70克,白或橙色,用赛璐珞或塑料制成。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击法有挡、抽、削、搓、拉等。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以11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七局四胜。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混双等数种。
⑥ 简述乒乓球运动起源及发展史
乒乓球(table tennis),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于是Table tennis就这样诞生了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容国团(2张)
1926年至1951年共举行了1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57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但这种球拍只能以制造下旋为主[1]。
1936年,第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举行,大赛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局面。男子团体冠军争夺赛,在罗马尼亚和奥地利进行,比赛从星期天21时进行。孰料双方派出三名削球手,由于打法相同,双方水平又接近,且都用了蘑菇战术,不肯轻易挑绊,而且企图从对手的失误中取胜。比赛进行到三时还是2:2。当地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在3时关闭,惹来了警察干涉,最终耗时31时奥地利才以5:4战胜。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
1957年以后,乒乓球赛事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1959年,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逐渐形成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
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既过了欧洲关,又战胜了远台长抽加秘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选手,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并连续获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届男子团体冠军。中国的乒乓球近台快攻的优点是站位近,速度快,动作灵活,正反手运用自如,比日本远台长抽打法又大大前进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队转移到中国队。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6]
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取日本弧圈球技术和中国近台快攻打法之长,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先进打法,即以弧圈球为主结合快攻的打法。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克兰帕尔和约尼尔。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是以正反手快攻为主要技术,用反手快拨快攻力争主动,以正手拉弧圈球寻找机会扣杀为得分手段。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本格森、捷克的奥洛夫斯基等。这两种打法的特点是放置较强,速度快,能拉能打,低拉高打,回旋余地较大。乒乓球运动又推进到放置和速度紧密结合的新高度。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往和学习研究的加强,各种打法互取长短,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比如,中国队乒乓球的近台快攻、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术,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已拥有186个会员协会,是世界上较大的体育组织之一。
1982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关于从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决定,推动了乒乓球运动更快地发展。
2001年,改为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
2017年6月9日,国际乒联官网宣布,乒乓球混双将成为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而之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透露,国际奥委会将在洛桑举行执行委员会将召开会议决定是否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增设混双项目,而如今国际乒联官网公布,东京奥运会将设立乒乓球混双项目,这个决定无论对于中国乒乓球军团还是东道主日本都是一个利好消息,毕竟中日都有实力争夺这枚金牌[2][5][7]。
发展阶段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26年至1951年,欧洲乒乓球运动的鼎盛时期。在这期间,规则的改变和器材的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如球台由4.8尺长增至5尺,球网由6.5寸高降为6寸,球从软球改为硬球。对比赛时间也做出规定:一场三局两胜的单打,不得超过1小时,五局三胜的比赛不得超过1小时45分钟,禁止用手指旋转球的那卡尔式发球。
第二阶段
1952年至1959年,日本乒乓球震动世界乒坛。
第三阶段
1959年至1969年,中国乒乓球队崛起,朝鲜乒乓球队崭露头角。
第四阶段
1971年至1979年,欧洲队复兴,中国乒乓球队重整旗鼓。
第五阶段
1981年至1988年,中国乒乓球队攀上世界高峰,演变成“中国乒乓球队对垒世界各国队”的局面。
第六阶段
1991年以后,世界各国乒乓球队对垒中国乒乓球队,成绩卓着,欧洲队领先5~6年。中国乒乓球走出低谷,重攀高峰[2]。
项目在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因为对场地要求不高,简便易行所以在全国开展得比较好。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让世界瞩目。国人振奋。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庄则栋和邱钟惠分别获得男女单打冠军,中国队也拿下了男子团体冠军。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乒乓球开始在世界上称霸,乒乓运动也长盛不衰。至2005年,共获冠军143.5枚,其中世锦赛100.5枚,世界杯赛27枚,奥运会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揽世锦赛全部7个金杯,两次包揽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
其次,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条件不苛刻,可参与性强。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内室外都能打,有钱没钱都能打。条件好的可用高级球台打,条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没有球台用几张桌子拼起来也能打。天气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风大雪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就可以打。乒乓运动又是一项全身运动,健体健脑又健心。相对于足球篮球等运动,它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自己可控制运动量,非常有利于普及。总之,这项运动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得到了国人的普遍喜爱,普及程度很高。
多年来中国选手一直在乒乓球项目中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男子项目中的王涛、孔令辉、刘国梁,女子项目中的邓亚萍、乔红、王楠、张怡宁等冠军球员群星璀璨。回顾中国乒乓球队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汉城奥运会2枚,巴塞罗那奥运会3枚,亚特兰大奥运会4枚,悉尼4枚,雅典3枚……多年来中国乒乓球队一直以“梦之队”的姿态出奥运赛场上,乒乓球项目也是中国代表团最为稳固的夺金点之一。
自1952成立至2020年,中国乒乓球队已走过整整六十八年风雨历程,虽然在成绩上也有过低谷、在训练上也走过弯路,但始终处在世界乒坛强队的阵营中,创造了一支运动队长达半个世纪长盛不衰的奇迹[3][5]。
中国乒乓球队发展史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中国乒乓球运动获得了新生。
1952年10月,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大学举行,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出席了开幕式,揭开了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中国乒乓球队自1952年成立起,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胜利,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
1953年春,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2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比赛中,虽打败了奥地利、瑞典、西德等队,但却分别败于英国、匈牙利等强队。在团体比赛中,我国男队被评为第一级第十名,女队被评为第二级第三名。
1954年夏,中国乒乓球队去匈牙利参加了第1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得男单第二名和第四名,女单第三名,男双第三名,总分仅次于匈牙利而占第二位。
1955年,中国乒乓球队又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初露锋芒,分别战胜了日本、罗马尼亚、法国的优秀选手,获得了男单第二名和第三名,女单第三名和混双第二名。
1956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在东京第23届世乒赛中,男队先后战胜了亚洲冠军南越队和美国队,负于英国、日本。在斯德哥尔摩第24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男、女队分别战胜了种子队罗马尼亚队和英国队,双双获得了决赛权。我国选手王传耀在团体赛中打败了日本优秀选手荻村伊智郎,女选手孙梅英打败了英国优秀选手安.海顿,初步显示了直拍两面攻和左推右攻打法的威力。中国男队由第一级第六名升为第一级第四名,女队由第一级第十一名升为第一级第三名。
1959年在西德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过关斩将,为中国乒乓球夺得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
1961年,北京承办了新中国第一个国际赛事——第26届世乒赛。在比赛前夕国家体委举全国之力,选调了108位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集中训练,这108将对中国乒乓球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以直板快攻为主要打法的男、女队主力队员在比赛中充分显示了实力,男队首次夺得了团体冠军,在女单决赛中,邱钟惠苦斗五局力克匈牙利名将高基安,捧得吉.盖斯特杯,成为新中国体育界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我国乒乓球代表队面对如林的世界强手,英勇奋战,顽强拼搏,夺得了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三项世界冠军。随后在原南斯拉夫的卢布尔雅那举行的第28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七个项目的比赛中共夺得五项冠军、四项亚军和七个第三名,中国乒乓球队已是连续第三次获得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庄则栋第三次夺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中国女子乒乓球也取得新突破,在决赛中击败四连冠日本队,首次捧起考比伦杯。之后由于文革原因,国乒缺席第29和第30届世乒赛。
1971年国乒重回世乒赛赛场,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阔别世界乒坛六年之久,中国乒乓球队一路如履薄冰,终于捧得男团金杯。而中国女队虽打进决赛,最终却输给老冤家日本队。男子单项,中国队的最好成绩是男双第二、男单第三,而在女团比赛中失利的中国乒乓球女队却拿到女单、女双两枚金牌。此外,林慧卿还与张燮林合作摘得混双金牌,这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第一次获得混双项目的金牌。至此,世乒赛的七座奖杯上都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在此期间,经中央批准,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来访,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
1973年,中国乒乓球队派出21名运动员参加南斯拉夫第32届世乒赛,男、女队团体赛纷纷失利,在单项比赛中,梁戈亮、李莉夺得混双冠军,胡玉兰捧得女单金杯。在男单比赛中,中国乒乓球选手郗恩亭接连闯过奥洛夫斯基、斯蒂潘契奇、约翰逊三关,成为中国乒乓球第一个直板反胶男单冠军。在印度加尔各答举行的第33届世乒赛上,男团决赛以5:3战胜南斯拉夫队夺回了斯韦思林杯。中国女乒也在女团决赛中力克老对手韩国队,捧回了阔别十年之久的考比伦杯。
1977年国际乒联成立50周年,乒乓球运动的发源地英国承办了第34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一路轻松过关,决赛战胜日本队,顺利卫冕斯韦思林杯。而中国乒乓球女队在过去的两年中针对主要对手朝鲜队和韩国队苦练技战术,在该届世乒赛上也顺利蝉联考比伦杯。随后的第35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频频受挫,男子团体负于匈牙利。而女队却全面告捷。在女团决赛中,中国队战胜朝鲜队夺得冠军,在女单比赛中,童玲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粉碎了朴英顺"三连冠"的梦想。张立、张德英和葛新爱、阎桂丽还包揽了女子双打的冠亚军。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在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开幕了。中国乒乓球男队打出漂亮的翻身仗,使得"中国CHINA"的字样再次铸刻在斯韦思林杯上!中国乒乓球女队也成功卫冕,在之后的比赛中,中国乒乓球队一鼓作气,拿下了五个单项的所有金银牌:郭跃华、童玲分获男、女单打冠军;蔡振华、李振恃获男双冠军;张德英、曹燕华获女双冠军;谢赛克、黄俊群获混双金牌。一支队伍在一届世乒赛上囊括七项锦标并包揽五个单项的冠亚军,这是世乒赛史上空前的奇迹。中国乒乓球队在36届世乒赛上大获全胜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世界为之震惊,中国乒乓球队用七枚耀眼的金牌向世界宣告:中国乒乓球是不折不扣的乒乓强国。这样的成绩在之后的数年间都不可撼动。
1983年的东京到1985年的哥德堡,再到1987年的新德里,中国乒乓球队在这三届世乒赛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非凡实力,每届世乒赛都只有一项失手,摘得了三届世乒赛总共21项锦标中的18项。但进入八十年代末,中国乒乓球男队的隐忧渐渐显现出来。起源于欧洲的横板弧圈球打法渐渐成为世界乒坛的主流,而中国乒乓球传统直板快攻打法劣势也一点点暴露出来。
1988年,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国乒队兵败汉城,仅获得男子双打和女子单打二项冠军。
1989年,在许绍发的大力推荐下,从意大利回国的蔡振华在这个时候挑起了男队主教练的担子,他率领中国乒乓球队在泥泞中前行。在当年举行的第2届世界杯团体赛上,中国乒乓球男队在决赛中战胜瑞典,夺得男团冠军。同年在多特蒙德第40届世乒赛的赛场上,中国乒乓球男队0:5惨败给瑞典队,失掉了已保存八年之久的斯韦思林杯,不仅如此,男单、男双和混双冠军也分别被瑞典队、德国队和韩国队夺得。
1991年,在日本千叶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男队仅获男子第七名,中国乒乓球女队也在团体决赛中负于朝韩联队,不得不将1975年就落户中国的考比伦杯拱手让出。但也就是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女队的传奇人物邓亚萍摘得了女单冠军,开始了席卷世界女子乒坛的历程。
1992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乒乓球大奖赛上,年仅16岁的刘国梁以一招"直拍横打"技惊四座。他在这次比赛中战胜了瓦尔德内尔、金择洙等世界名将,中国乒乓球传统直板快攻打法的又燃起了新的希望。在同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王涛、吕林在男双决赛中战胜德国名将罗斯科夫、费茨纳尔获得冠军。这块奥运会金牌为中国乒乓球男队的复苏吹响了号角。而邓亚萍也在该届比赛中一人独得女单、女双两块金牌,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次年的第42届世乒赛上,中国男团再负瑞典队无缘冠军。在这届世乒赛上,一个新的名词闯入人们的视野:海外兵团。在这里,海外兵团特指那些从中国走出去代表其他协会参加国际比赛的人。这届世乒赛女单比赛中,第40届世乒赛女单冠军乔红和第41届世乒赛女单冠军邓亚萍分别被代表德国出战的施捷和代表新加坡出战的井俊泓淘汰。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拉开帷幕。这是继1961年北京主办第26届世乒赛以来在中国举行的第二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男团顺利杀入决赛,以3:2战胜了瑞典队,再次捧得斯韦思林杯。受到男团打响翻身仗的激励,中国队在这届世乒赛上重演了36届世乒赛的辉煌,再次包揽了全部的七项锦标,其中邓亚萍一人获女团、女单、女双三枚金牌;王涛、刘伟连续第三次蝉联混双冠军;小将孔令辉与刘国梁在男单决赛中会师,最终孔令辉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横板男选手夺得的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同年,徐寅生当选国际乒联第五任主席。
1996年,中国乒乓球队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再度将四枚金牌全部收入囊中,在男单决赛中,小将刘国梁战胜师兄王涛夺得冠军,至此,我国年轻一代选手已经完全成熟起来。第44届世乒赛于97年回到了英国的曼彻斯特,在这里中国乒乓球队收获了六枚金牌,只有男单冠军被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夺得。第二年的曼谷亚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痛失男单金牌,而年轻小将王楠在这届亚运会上一人独得女团、女单、女双、混双四枚金牌,从而填补了邓亚萍退役后中国女队第一主力的空缺。
1999年,因为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国际乒联决定将单项比赛和团体比赛分开举行。当时第45届世乒赛单项比赛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中国乒乓球队拿到全部五枚金牌,刘国梁在这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苦战5局力克队友马琳夺得男单冠军,至此,刘国梁已成为世界乒坛继瓦尔德内尔之后的第二位大满贯选手。
2000年,第45届世乒赛团体比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国乒乓球男团2:3负于老对手瑞典队。当时双方阵中各有两位世乒赛男单冠军,一共囊括了3位大满贯得主,在此后的很多年来,世界乒坛再也没有出现如此星光璀璨的对决,这场决赛被誉为最后的天王山之战。同年9月的悉尼奥运会是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大赛,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金牌,孔令辉在男单决赛中战胜瓦尔德内尔,成为世界乒坛第三位大满贯得主。同年10月1日起,国际乒联将比赛用球的直径改为40毫米,这项改革对现有的乒乓球技术带来很大影响。一个月后,大球时代的第一场世界大赛:男子世界杯在中国扬州开赛,未能入选悉尼奥运阵容的中国乒乓球选手马琳在世界杯上夺冠,成为大球时代的第一位世界冠军。随后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46届世乒赛是大球时代的第一届世乒赛,中国队员势如破竹,再度包揽了全部的七枚金牌,这已经是中国队在世乒赛上的第三次包揽。
2004年,中国队征战雅典奥运会并取得了取得了三金一银两铜的成绩,其中最受关注的男单决赛中,小将王皓不敌韩国选手柳承敏。4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创造了世界乒坛的一个奇迹。从团体赛到单打赛,从须眉对抗到巾帼比拼,中国乒乓球选手无不以胜利而告终。包揽男女团体冠军,席卷男女单打三甲。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再度包揽全部四金,历史上第四次囊括金牌。男单张继科实现大满贯,女单李晓霞、丁宁分获冠亚军,男女团决赛中国乒乓球队分别3:0击败韩国队和日本队。国乒再次巩固自己不可撼动的统治地位。
2015年,中国乒乓球队在世乒赛和世界杯两项世界大赛中表现平稳,在国际乒联颁奖盛典上也成为最大赢家,马龙和刘诗雯分获最佳男、女运动员。
2016年7月18日,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乒乓球队名单:
女运动员:李晓霞、丁宁、刘诗雯、朱雨玲,男运动员:马龙、许昕、张继科、樊振东。[8]
2016年,中国乒乓球队在里约奥运会中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了4枚金牌和2枚银牌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参赛任务。同时,运动员在场上表现出的高昂斗志、顽强作风,展现了强大的正能量,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截至到2019年11月10日,中国乒乓球队116人成为世界冠军,共获得240枚金牌,其中奥运会金牌28枚,包括6个团体冠军,22个单项冠军;世乒赛金牌145枚,包括42个团体冠军,103个单项冠军;世界杯金牌67枚,包括21个团体冠军,46个单项冠军(含1个女双冠军)。荣耀,始终与中国乒乓球队相伴而行。国球,又提醒中国乒乓人勿忘使命
⑦ 乒乓球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比赛用具。它是美国头号持拍运动,有超过20万美国人在打乒乓球。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的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a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a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乒乓球运动的很多用词是从网球变来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台叫Ping-pong table,台面称Court,中间的球网称Net,支撑球网的架子叫Net support,乒乓球拍叫Ping-pong bat。
乒乓球单人比赛原来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2001年改为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所谓“局”,英文是Set。发球叫Serve。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⑧ 乒乓球起源于什么国家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比赛用具。它是美国头号持拍运动,有超过20万美国人在打乒乓球。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的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a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a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乒乓球运动的很多用词是从网球变来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台叫Ping-pong table,台面称Court,中间的球网称Net,支撑球网的架子叫Net support,乒乓球拍叫Ping-pong bat。
乒乓球单人比赛原来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2001年改为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所谓“局”,英文是Set。发球叫Serve。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⑨ 乒乓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中国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
1926年1月,在德国柏林举行了一次国际乒乓球赛,共有9个国家的64名男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同年12月,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把在伦敦举行的欧洲锦标赛命名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
1936年,第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举行,大赛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局面。男子团体冠军争夺赛,在罗马尼亚和奥地利进行,比赛从星期天21时进行。
孰料双方派出三名削球手,由于打法相同,双方水平又接近,且都用了蘑菇战术,不肯轻易挑绊,而且企图从对手的失误中取胜。比赛进行到三时还是2:2。当地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在3时关闭,惹来了警察干涉,最终耗时31时奥地利才以5:4战胜。
(9)乒乓球中国话什么时候出现扩展阅读:
乒乓球比赛时,选择发球、接发球和场地的权力应通过选择硬币的正反面来决定。选对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了场地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在每发球两次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到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仍然不变,而且每人只轮发一分球。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的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单打决胜局中当有一方满5分时应交换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