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有犹太人吗是什么民族
中国有犹太人,是犹太民族。中国永久居留的犹太族并没有算到56个民族之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绝大部分犹太人是在二战期间来到中国的,并不是中国的原住民,所以把他们按照移民来算。
就像美国有大量的中国人,美国政府也没有单独列一个汉族算作自己的民族一样。这和新疆地区的俄罗斯族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犹太人的历史
中国犹太人是指生活在中国并且基本上汉化的犹太人,犹太人在中国的历史既悠久又神秘。虽然中国关于犹太人最早的文献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到8世纪间,但犹太人可能在更早的汉朝就已经来到了中国。
从唐宋年间一直到清朝,犹太人都一直生活在一个相对隔离的社群中,大部分都居住在开封。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几乎所有的中国犹太人都放弃了他们的宗教和文化信仰。不过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一些国际犹太人组织开始帮助中国犹太人恢复他们的传统。
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随着中国向西方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割让半殖民地,许多犹太人移民到中国的上海、香港等商业中心。随后又有数万名犹太人为了躲避俄国的大革命和纳粹的屠杀而来到中国。
在贸易扩大和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有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宗教背景的犹太人暂时性或永久性地居住在中国当代的商业中心。
在中国开展共产主义运动高潮的时代,有不少着名的外国顾问和技术专家也是犹太人。其中不少人甚至入了中国国籍,成为永久居民。
Ⅱ 犹太人何时来到中国
大批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约公元8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境内的,此后也有从海路来到中国沿海各地再进入内地的。尽管少数学者认为犹太人早在汉代,甚至周代就来到了中国,但均无确凿的考古发现予以佐证。犹太人进入中国后散居许多城市和地区,直到宋朝才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开封犹太社团。
北宋时期,一批犹太人来到了当时的都城东京(今开封,以下通称开封),受到宋朝当局的友好接待,被允准归依中国,可保持本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定居在开封。此后他们在居住、迁徙、谋业、就学、土地买卖、宗教信仰、通婚等诸方面均享受与汉族同样的权利和待遇,从未受到歧视。在这样一种安全稳定宽松的环境中,犹太人很快便显示出经商理财的才能,在商业贸易领域取得了成功,成为开封一带的富有阶层,同时他们的宗教活动也日趋活跃。1163年,开封犹太人在闹市区建起一座犹太会堂。百余年后在元朝政府的支持下,犹太会堂得到重建。到了明代,开封犹太社团进入其鼎盛时期,已有500余户,约4000-5000人。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当时开封犹太人中有经过科举之路进入朝廷或到州县当官的,有通过经商办实业而成为富商巨贾的,有技艺高超的工匠和勤劳致富的农夫,也有少数医师和职业神职人员。也就在这同时,他们不知不觉地同化于中国儒家文化的主流之中。他们参加科举制度下的考试,改希伯来姓名为汉人姓名,习用汉文汉语,开始与外族通婚,穿戴中国服饰,按照中国的习俗惯例待人接物处事,而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却逐渐淡化了。1642年,因黄河决堤,整个开封城被淹没。犹太会堂也被冲垮,许多经书散失。随后开封犹太人虽于1663年再次重建犹太会堂,并找回了一部分经书,但此时开封犹太社团总人口已不到两千。到17世纪后,开封犹太社团事实上已与外部犹太世界失去了联系。到19世纪中叶,开封犹太会堂已成一片废墟,开封犹太人已经多年没有拉比,不能读希伯来语,宗教仪式也已停止。也就在这前后,西方传教士们“发现”了开封犹太人后裔,并随即在欧美掀起了一股研究开封犹太人的热潮。上海的犹太人也试图帮助开封犹太人后裔恢复犹太传统,但均未能成功。最终,开封犹太社团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在古代,除开封之外,犹太人也曾经流散于西安、洛阳、广州、杭州、宁波、北京、泉州、扬州、南京等中国其他许多城市,但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确凿的记录。
Ⅲ 犹太人与中国人的血缘关系
犹太人与中国人没有血缘关系。
犹太人的远祖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辛)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今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带)。他有两子,嫡幼子以撒成为犹太人祖先,
根据《圣经》和《古兰经》的记载,亚伯拉罕与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阿拉伯发音易斯玛仪)的后代就是阿拉伯人。所以在原始血缘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很近。
波斯帝国消灭巴比伦后。犹太人被允许回故土,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后来相继沦为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属民。公元1世纪,犹太人起义反对罗马人,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攻破,圣殿被拆毁,犹太人流落到世界各地。
(3)犹太人是怎么来中国的呢扩展阅读
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共同点:
1、中国人和犹太人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犹太文明的《圣经》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而中国人的《老子》、《论语》则构成了东方文明的基石。
2、两个民族身上都有着强烈的“东方特征”。
他们都崇尚中庸,强调和谐。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犹太教核心法典《托拉》的真谛是“有害于己的,勿施同胞”。他们做事都讲究适度,善于妥协和让步。
因此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和犹太人都具有做事圆通、善解人意、乐于应酬、注重实惠、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善于妥协、见风使舵等等“东方品质”。
3、中国人和犹太人都热爱读书。
中国人和犹太人是世界上最热爱学习的两个民族。这两个民族都非常重视教育,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因此在欧美的大学生中,犹太学生与中国学生通常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学生。
Ⅳ 请问中国的犹太人是什么民族是犹太族吗
中国的犹太人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二战和沙俄十月革命后避难淘到上海的犹太人,理论上他们不是中国人,都是外籍身份,他们是犹太族;另一个是宋代来华的犹太人后裔,这些人大部分居住在河南,因为年深日久,早已没有太多犹太人文化痕迹,他们被称为蓝帽回回,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名族,被归类为回族;
Ⅳ 犹太人何时进入中国了
1、关于历史上犹太人最初进入中国的时间的几种说法:
(1)历史上犹太人最初进入中国可以追朔到公元7世纪到8世纪间,也可能更早,目前没有明确文献或者遗迹准备证明。
(2)公元76年(汉朝年间),罗马帝国皇帝提图斯(Titus)占领耶路撒冷,随后最初的一批犹太人经由波斯迁入中国。一位欧洲神甫在1900年的论述中提到了一种假设,认为犹太人有可能在宋代从印度沿海路来到中国。
(3)在开封发现的三根有碑铭的石碑(Stele)为人们提供了三种假设。最古老的一根追溯到1489年,纪念一个犹太会堂的建造,上面记载着犹太人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
2、后来的发展:
(1)从唐宋年间一直到清朝,犹太人都一直生活在一个相对隔离的社群中,大部分都居住在开封。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几乎所有的中国犹太人都放弃了他们的宗教和文化信仰。不过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一些国际犹太人组织开始帮助中国犹太人恢复他们的传统。
(2)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随着中国向西方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割让半殖民地,许多犹太人移民到中国的上海、香港等商业中心。随后又有数万名犹太人为了躲避俄国的大革命和纳粹的屠杀而来到中国。
(3)在公元后的头两千年内,犹太人逃离家园并散布在整个欧亚大陆上,其中以中亚地区最为集中。到9世纪时,已经有大量的犹太商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中国。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和割让半殖民地,随之许多犹太人在英国的保护下来到中国。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来自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或伊拉克。在20世纪的头几十年内,又有许多犹太人来到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和香港。
(5)1917年俄国革命之后,更多的犹太人以难民的身份逃入中国。在1930和1940年代,犹太人为了逃避纳粹在西欧的屠杀也大批地涌入中国,这些难民多属欧洲籍。其中上海和哈尔滨以接纳犹太难民的数量而闻名世界。
(6)几个世纪以来,因为通婚以及文化同化,开封犹太人已经和汉人没有多少区别,中国政府也不承认他们是一个独立的少数民族。除非这些遗弃了祖先信仰的犹太人重新皈依犹太教,否则他们不具备移民以色列的条件。
(7)今天许多中国犹太人的后裔还生活在汉族和回族社群中。
Ⅵ 犹太人最早在哪个朝代迁徙到中国
拒学者分析,开封犹太人的先祖是在一千年前的宋朝经商来到开封.后来,他们逐步融入到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当然不存在独立的犹太族了.他们的户口簿上写着汉族或者回族,这也是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证明.
汉文典籍关于犹太人的记载,最早见于<<元史>>.在元代,犹太人曾被称作”术忽回回”.当时他们还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个性,被蒙古统治者列为第二等色目人,大大高于汉人而属于统治阶层,自然不易同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可能是犹太人害怕报复,在重修犹太人教堂时,仍然袭用的宋朝年号,仿佛不知道世事变迁.按照纪年习惯,其时应记为金大定三年.宋王朝已经南逃,犹太人臣服于金人的统治,但他们却在碑记中记载”宋孝龙兴元年”,癸未,列微伍思达领长其教,俺都拉始建寺焉.
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的赦令以安其心,对开封犹太人的定居作了肯定.但是汉人重新夺取政权后,颁布了非常严格的法律,胡服、胡语、胡饰一律被禁止;<<大明律·蒙古色目人婚姻条例>>中更明确的规定:蒙古,色目人不准自相嫁娶.犹太人不仅要说汉语,学习汉文化,还要与汉族女子通婚,同化进程的速度可想而知了.
Ⅶ 犹太人是怎么到上海的
一个再欧洲的中国大使馆的人同情他们,给他们签发了大量进入上海的签证,他们才来的。那个人教什么名字我忘记, 但是那个救了几千犹太人的中国人的名字现在在以色列的纪念馆里刻着,在他的名字下边还有一个在俄罗斯生活,只救过一个以色列小女孩的中国人的名字,以色列人说,只要救过犹太人的,不管是救了几千人,还是只救了一个人,都是他们的恩人。
Ⅷ 犹太人来中国之谜是什么
17世纪初,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偶然发现在开封一带聚居着不少犹太人。这一消息在中外学术界、宗教界引起了很大震动,多种研究和考察工作也随之展开,其中争议最多的问题就是犹太人是何时来到中国的?在开封的犹太人礼拜寺内,有三块分别记述他们来华不同时间的碑刻。1489年所立的《重建清真寺记》(弘治碑),说他们是在宋代来华;1512年所立的《尊崇道经寺记》(正德碑),又说他们是在汉代来华;1663年所立的《重建清真寺记》(康熙碑),则说早在周代他们就来到中国。如今,对于这个问题,有周代以前说、周代说、汉代说、唐代说、宋代说与汉、宋调和说等等。各家争论不休,看来这一历史谜团一时还难以解开。
Ⅸ 历史上犹太人最初何时进入中国,后来情况如何
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批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约公元8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这种看法已从考古发现中获得了比较充分的证明。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犹太人早在汉朝,甚至在周朝就已来到中国,但目前没有确凿的考古发现予以佐证。犹太人来到中国后散居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如西安、洛阳、敦煌、开封、广州、杭州、宁波、北京、泉州、扬州、宁夏、南京等地均有犹太人定居过的记录或迹象。不过,直到宋朝,在开封才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犹太社团。关于该社团的记录是最为全面和充分的,正因为此,在涉及犹太人在古代中国这一课题时,人们一般选择开封犹太社团作为一个典型。 中国历代王朝都在异族人不干预中国内部政治的前提下倡导“中外一体”,对异族采取以和为贵,兼容并蓄的政策。因而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乏民族纷争,但各民族之间的共处融合一直是民族关系中的主流。汉族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许多特征,而少数民族也吸收了汉族的许多特征,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犹太人一来到中国,中国的统治者就对他们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以后历朝统治者也都遵循这一政策。具体而言就是:你只要经营有方,生财有道,同样可以成为巨商豪富;你只要刻苦攻读孔孟之书,循科举之路,同样可以当官掌权;你只要取得成绩,建立功业,同样可以获得各级官员乃至皇帝的奖励和恩赐。而欧洲的情况则正好相反,犹太人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都受到歧视,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况。“同化”,就是指不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相近或相同。欧洲犹太人在客居地始终难以取得与主体民族和宗教同等的地位,因而自然难以与客居地主流社会和文化趋于相同。相反,开封犹太人则一直享有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所有成员均享有的相同的待遇,因而自然而然走上相同的发展之路也就不奇怪了。 17世纪后,清王朝逐渐走上闭关锁国之路,这就使开封犹太人在其存在的最后阶段处于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如开封的最后一位犹太拉比去世后,就无法再找到新的拉比;开封的犹太会堂被洪水冲垮后,后辈们竟不知如何修建新会堂;由于与其它地方的犹太人没有联系,开封犹太人逐渐放弃族内通婚的传统,开始与汉、回等族通婚。实际上,开封犹太社团在最后的几百年里对外部犹太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其民族意识和宗教传统日渐淡薄,整个社团的犹太特征逐渐消失,以至完全脱离了犹太文明发展的主流,因而其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中,最终同化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也就是必然的了
Ⅹ 犹太人何时来到中国的
最早应该是在西汉,
那时犹太商人、阿拉伯商人等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