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除了河南还有哪里发洪水了
2020年,广西、贵州、广东、江西、湖南、福建等省份都遭遇了洪水。
南方数百万百姓家园受到威胁,灾情镜头触目惊心,让整个中国都焦首煎心。洪灾,成了眼下最令国人心痛的新闻。而汪洋之中,小学生们注视着比他们只大十来岁的兵哥哥,或许是老师或许是家长的叮咛,或许是孩子们的情动于衷,将一杯热水送上。
这样的一份暖意,让人心稍安,心生希望。而现在受助的孩子,长大以后,或会成为明天扶危济困的战士,这便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
洪水围城、毁村,威胁百姓生命财产,受害最深的,往往是最基层、最弱势甚至刚刚脱贫的农民兄弟;洪灾中,最感恐惧的,或是初谙世事的孩子。
数百万人受灾,让人极其揪心。更揪心的是,6月1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提醒,“今年防汛形势很严峻,这次强降雨应该不是最后一次,要做好防大汛准备,防大洪水的准备”。
⑵ 2020年中国今年那些地方已经发生过大水的灾难了
长江、太湖、淮河、鄱阳湖。
截止2020年7月21日,持续的强降雨引发长江中下游汛情告急,悬于城市之上的江河、泽国般的家园、冲锋陷阵的士兵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长江告急、太湖告急、淮河告急、鄱阳湖告急……3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12条河流超保、37条超历史。具象的数字背后,是严峻的形势,更是缜密的应对。
(2)中国有哪些地方发大水扩展阅读:
应对措施:
1、通过三峡及上中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有效地降低了下游水位。
虽然强降雨集中,支流来水量大,但是通过这些水库联合调度,确保了长江干流各个控制性站点水位不超过保证水位,水库群联合调度效益显着。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已建成5级以上堤防31.2万公里、水库9.8万座、水闸10.4万座、国家级蓄滞洪区98个,设立报汛站12万余个,并在2076个县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大江大河防御大洪水能力逐年提高。
⑶ 中国易引发洪灾的地方
广东,珠江等
受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的特点。
1.范围广。除沙漠、极端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外,我国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年降水量较多且60一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洪水;占国土面积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常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区遭受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袭击;我国北方的黄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时还会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日寸有融雪洪水发生;水库垮坝和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时有发生。
2.发生频繁。据《明史》和《清史稿》资料统计,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543年中,范围涉及数州县到30州县的水灾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发生3次,其中范围超过30州县的共有190年次、平均每3年1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特别是50年代,10年中就发生大洪水11次。
3.突发性强。我国东部地区常常发生强度大、范围广的暴雨,而江河防洪能力又较低,因此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强。1963年,海河流域南系7月底还大面积干旱,8月2日至8日,突发一场特大暴雨,使这一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洪涝灾害。山区泥石流突发性更强,—旦发生,人民群众往往来不及撤退,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如1991年四川华莹山一次泥石流死亡200多人,1991年云南昭通一次也死亡200多人。风暴潮也是如此,如1992年8月31日至9月2日,受天文高潮及16号台风影响,从福建的沙城到浙江的瑞安、敖江,沿海潮位都超过了解放以来的最高潮位。上海潮位达5.04米,天津潮位达6.14米,许多海堤漫顶,被冲毁。
4.损失大。如1931年江淮大水,洪灾就涉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淹没农田1.46亿亩,受灾人口达5127万,占当时8省总人口的25%,死亡40万人。1991年,我国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发生了较大的洪水,尽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进行厂卓有成效的抗洪斗争,尽可能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全国洪涝受灾面积仍达3.68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79亿元。其中安徽省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9亿元,约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3%,受灾人口44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6%。
二、建国以来的洪涝灾害损失
1998年中国的“世纪洪水”,在中国大地到处肆虐,29个省受灾,农田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千多人,房屋倒塌497万间,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1998年长江洪水是本世纪第二位的全流域型大洪水,仅次于1954年
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期间,鄱阳湖水面明显扩大,并且部分重点圩堤倒塌
1998年鄱阳湖区水域面积达5900km2,洪涝灾害非常严重
历史上重大洪涝灾害统计—1998年长江洪水 雨情:1998年汛期,长江以南地区降雨量较常偏多,暴雨日数多、强度大、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汛期,长江流域降雨大致分为4个阶段:6月12日~26日,降雨集中在鄱阳湖和洞庭湖区,一般降雨300mm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于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
原因:
人为原因:长江流域内森林被严重破坏,和豆腐渣工程.
气象原因:持续性全流域降水 .
⑷ 中国最大一次水灾是哪一年
截止2019年,中国最大一次水灾是1998特大洪水。
1998年洪水,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4)中国有哪些地方发大水扩展阅读: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江苏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达9.90m。
沿江苏南地区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秦淮河东山站最高水位10.28m,居历史第三位;滁河晓桥站最高水位达11.29m,超出警戒水位1.79m。
⑸ 中国元朝(1206~1368年)全国哪些地方发生过大水灾
中国元朝(1206~1368年)建都大都,版图辽阔,水灾几乎每年都有记载,发生水灾的范围也相当广阔。如1324年(泰定元年)全国各地发生大水灾,四月,地处西南的云南中庆、昆明遭受水涝灾难;五月,甘肃陇西县大水灾,500余家丧生。江西吉安、浙江杭州、陕西延安、京城大都等地均有水灾,造成饥荒。六月至七月,山东、河北一带的水灾尤其严重;六月,山东20余县大雨水,其中菏泽、德州等十余县久雨成灾,农业受到很大损失;七月,河北等地有30余县连续阴雨达50多天,造成江河泛滥,庄稼漂损。另外河南开封、兰考、濮阳、广西顺德等地也都大雨成灾。1325年,全国各地继续大水灾,该年正月开始,广西肇庆、高要、大都宝坻县(今天津宝坻)、巩昌路(今甘肃陇西)、雄州(今河北雄县)、棣州(今山东惠民县)等地开始闹水灾;二月,甘州(今甘肃张掖)水灾,人畜漂没;三月,咸平府(今吉林开原县)河水决堤泛滥;五月,浙西诸郡大雨水,大都路檀州(今北京密云县)大雨水,平地水深一丈五尺,汴梁路(今河南开封)十五县河溢;六月,通州三河县大雨,水深丈余,四川潼川府(今三台县)江河泛滥,洪水涌入城内,深达丈余。1344年(元至正元年)黄河决口,平地水深两丈,霸州(今河北霸县)大水,大饥,人相食。浙江、山东等地均大水成灾。
⑹ 中国现在哪里有大洪水强降雨情况怎么样
据湖南省防指统计,截至5月15日下午,湖南省已有娄底、怀化、湘潭、长沙、株洲等10个市州50个县339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4.58亿元。其中,受灾较为严重的主要为娄底、怀化、湘潭、株洲等地。 中新社发 郭国权 摄
4月底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暴雨洪涝造成中国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江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安徽、云南等11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受灾。截至目前,上述地区已经有1517.9万人受灾,死亡101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亿元人民币。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4月29日至5月17日,中国南方地区出现4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江南、华南降雨日数普遍在8天以上,部分地区超过10天。江南、华南大部降水量有100~200毫米,其中广东中部和北部、江西南部达200~300毫米。其中广东韶关、南雄降水量均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大值。
监测显示,与常年同期相比,广东中部和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东部、浙江东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3~5成,其中广东中北部偏多5成至1倍。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4月底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多次出现的强降雨过程,具有过程频繁、雨量大、短时强度高、极端性强、影响范围广、致灾重的特点。持续强降水造成湘江、漓江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赣江出现今年以来最高水位,北江支流滃江发生196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据介绍,暴雨洪涝造成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江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安徽、云南等11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受灾,局部地区还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截至5月16日统计,上述地区有1517.9万人受灾,死亡10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7.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湖南、广东、重庆、江西受灾较重。
分析近期南方强降水的气候成因,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主要是由于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异常强盛。此外,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水汽向中国南方输送,与南下的冷空气主要在我国江南至华南地区交汇,对流旺盛,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形成强降水。
⑺ 现在中国水灾哪个地方最严重
中国长江流域地方水灾严重。长江流域大部份地区处于季风区,夏季气候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热低压的影响,可能短期内降雨量集中,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缓,干流及支流从山区进入平原后流速明显减缓,一旦出现暴雨、河道流量猛增,就容易形成洪水。
1998年长江流域及东北等地区特大水灾1998年6月中旬~8月,长江爆发了继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8次洪峰接连出现,高水位持续时间长达2个多月。7~8月,东北地区也连降大雨暴雨。松花江、嫩江发生4次大洪水,洪峰之高、流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都超过历史最高记录。
(7)中国有哪些地方发大水扩展阅读
水灾自救:
1、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2、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4、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
⑻ 中国历史上有过哪些大水灾
南方是我国水灾的多方地带,几乎每年都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水灾发生,主要集中地是黄河,长江一带:
黄河在2000年内决口成灾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水灾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
�6�1 1117年黄河决口淹死百余万人。
�6�1 1642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全城37万人中有34万人淹死。
�6�1 1933年黄河决口54处,受灾面积1.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360多万,死1.8万人。
长江在1300多年间水灾200多次:
�6�1 1931年自沙市至上海沿江城市多被水淹,武汉市受淹百日,淹没农田333.3万公顷,受灾人口2850万人,死亡14.5万人。
�6�1 1932年汉江大水受灾面积150.9万公顷,1003万人受灾,死14.2万人。
�6�1 1954年长江大水,汉口最高水位达29.73m,超出1931折决堤水位2.8m,经全力抢护,保住重点堤防和武汉市的安全,但受灾农田仍达317万公顷,受灾人口1800万,死亡3.3万人。
�6�1 1981年长江大水53个县以上城市、580个城镇、2600多座工厂企业、83.3万公顷耕地受淹,倒房160万间。
⑼ 哪些地方发水了
截止到2020年9月26日,今年2020年中国不少地区都发生过洪水,以9月份为例,9月22日13时5分,受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松花江上游干流哈尔滨水文站水位涨至警戒水位(118.30米),依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编号为“松花江2020年第2号洪水”。
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中心2020年9月22日14时升级发布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洪水黄色预警,提醒各级防汛部门、沿江相关单位及社会公众加强防范,注意避险。
(9)中国有哪些地方发大水扩展阅读:
洪水的影响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水往往分布在人口稠密、农业垦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中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美国、日本、印度和欧洲的洪水灾害也较严重。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着,是世界上水灾频发且影响范围较广泛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35%的耕地、40%的人口和70%的工农业生产经常受到江河洪水的威胁,并且因洪水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居各种灾害之首。
根据史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当中,全国各地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1092次,平均约每两年发生1次。1954年是1949年以来长江全流域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全国受灾农作物面积达24亿亩,约33万人死亡。
⑽ 98年长江洪水主要淹了哪些城市
1998年长江洪水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
1998年洪水,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10)中国有哪些地方发大水扩展阅读:
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性大洪水,与历史上大洪水相比,主要不同在于:1998年洪水期间长江干流中下游和洞庭湖、鄱阳湖主要控制站的洪峰水位明显偏高高水位持续时间较长;分洪溃口少1998年是继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沙市至螺山、武穴至九江共计359公里的河段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
1998年洪水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奋勇抗洪,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