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决策有哪些

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决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04 07:42:08

1.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大决策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下重大决策:

1、实行改革开放;

2、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

4、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5、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意义

中国共产党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以此为起点,坚定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

通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开创了党的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 你认为有哪些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

历史发展的进程,它可以说是一种必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偶然。历史,它是偶然王国之中的必然王国,但它也是时代发展的必要趋势。中华民族的历史长达5000年,也正是在这5000年时间里,形成了华夏文明这一个极具凝聚力,并且兼容并包的古老文明。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也有着许多拥有着重大影响的战略。那么以下笔者来讲一讲有哪些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战略。

一、秦王扫六合,一统华夏

最后笔者要讲到的便是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其实就是对中华民族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个战略,它真正的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最适合中国人民走的一条道路,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之下,让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向强起来迈进。

3. 中国得重要的决策,像在军事上,政治上以及外交上等的强硬态度的历史

国家战略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以及对综合国力的调动艺术。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基于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科技、政治、文化、教育、国防、外交、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所具有的综合实力。其中,政治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核心,它来自于国家政治体制和政治文明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经济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军事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强制性要素,是国家能够直接用于战争的力量。科技实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先导性因素,它决定着国家战略能力的长远发展。外交实力是形成战略能力的唯一外部力量,是国家可以协调和利用的国际政治资源。文化实力是战略能力中的非物质因素,指那些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市场竞争力、思想影响力与心理驱动力的文化资源。此外,国家意志、国民士气、民族凝聚力等也是形成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精神力量。需要强调的是,综合国力不等于战略能力,也不能自动形成战略能力,还需对综合国力进行充分调动和运用。这种调动和运用能力,包括战略动员能力和战略谋划能力。前者是为应对各种事关国家利益的重大危机、冲突或战争所采取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紧急措施,将各种战略资源转化成能够立即被调用的战略力量。后者是指在预防和消除国家面临的重大威胁时体现出的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战略力量的艺术,它取决于国家的战略文化,领袖集团的素养和参谋集团的素质。

(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战略能力建设应着眼实现三个转变,即构成要素实现由财富积累型向力量增长型转变,各要素与经济之间实现由服从服务型向支撑促进型转变,外在特征实现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

大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第一次实现了质的飞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应当看到,我综合国力的其它实力发展还不协调,尤其是科技水平总体还比较低。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1-2002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国内经济实力竞争力列第五位,而科技竞争力只位列第28位。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综合国力再次跃升和国家战略能力重大发展,关键要靠科技自主创新。应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特别要加强基础领域研究,改变基础研究薄弱、科技创新原动力不足的状况。美国的基础性研究经费在科研总投入中达17.5%,而我国仅为5%。还要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加速实现军队从维护国家安全向维护国家利益拓展的历史转型。当前,我国在人民战争传统优势基础上形成了强大的本土防御能力,摆脱了外敌大规模入侵的威胁。但是,整体军事能力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军事能力的作用范围跟不上国家利益发展的步伐、功能强度不能有效消除多种安全威胁的问题比较突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为目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由维护国家安全向维护国家利益拓展的历史性转变,以国家军事能力的历史性转型推动国家战略能力大幅度提升。军事能力转型的核心是形成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同时还要具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为国家利益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加强战略领导能力建设。国家和平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必须将战略领导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近30年来,我国在国际上长期采取低姿态策略,战略领导能力建设侧重于提高领导国内经济建设的能力。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必须适应国家发展形势的历史性巨变。国家战略领导能力建设的目标就是领导国家实现和平发展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要求必须具有领导国家实现和平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坚强意志,具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决心;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国际格局的特点走向,创造有利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态势;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国家发展的方式和速度,有效规避战略风险;能够统筹驾驭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灵活应对国际风云变幻,有效化解重大危机;具有健康自信的大国心态和负责任、建设性、可预期的战略心态,更多地承担和履行大国的国际义务。

4. 历史上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决策有哪些

秦朝尊商鞅。以法治国。
设郡县,开阡陌,修长城。
汉朝独尊儒家,废除百家思想。
北击匈奴,建立汉族这个名词。
隋人设府兵制,强我中华兵甲。
唐丝绸之路开通,交融欧亚文化。
富国强民,建立世界第一帝国。
宋人下南海,教化南方蛮夷。
经济文化词赋歌曲全面发展。
明朝开海上丝绸。
清朝,闭国锁门,夜郎自大,
软弱无能,辱我中华。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哪些重要决定历史意义

(1)主要贡献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之前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全会公报全面分析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指出:▲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今后应该按照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去解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全会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决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决定保障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问题。
(2)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7.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

(7)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决策有哪些扩展阅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华国锋主席领导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

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8. 历史上党所通过的历史决策

八七会议 古田会议决议 遵义会议

9. 党的七大最重要的历史决定是什么

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的工作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在二十四年中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的经验,制定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的纲领和策略;批评了党内的错误思想,系统地阐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

=============
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党在理论上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产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它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从此,毛泽东思想成为党和人民的一面旗帜,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决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他在中国学舞蹈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395
伊朗河流特征是什么 浏览:790
hbo为什么启用英国演员 浏览:14
中国已经进货得多少钱 浏览:825
做外贸怎么收伊朗的货款 浏览:583
英国确诊病人多少 浏览:245
越南座机号怎么拨打 浏览:179
意大利Ovo是什么意思 浏览:745
印度人如何给骆驼过节 浏览:738
伊朗主要属于什么人种 浏览:835
从印尼回国要怎么来 浏览:9
孟晚舟拘留和伊朗什么关系 浏览:935
12月去意大利旅游穿什么衣服 浏览:731
伊朗怎么样感染新型病毒 浏览:1000
英国土木工程专业怎么设置 浏览:89
意大利面黑胡椒怎么吃 浏览:643
面对疫情意大利人民怎么做的 浏览:855
中国银联数据外包怎么样 浏览:185
伊朗1万里亚尔兑换了什么 浏览:288
越南小汤山怎么样 浏览: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