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排名前十的药企以及它们的核心药物是什么
排名 企业名称 行业分类 省份
1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医药制造 上海
2 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互联网医药 浙江
3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医疗行业 广东
4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医药制造 北京
5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医药制造 云南
6 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医药制造 北京
7 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 医药制造 上海
8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医药 广东
9 微医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互联网医药 浙江
10 互动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互联网医药
㈡ 中国药企跨境如何并购并加速
中国药企跨境并购加速
长期以来,医药行业是国际跨境并购的热点行业。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跨境并购也逐渐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由于国家的医药产业政策频繁出台,对医药行业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在医保控费、取消药品加成、“两票制”推行等前提下,整个医药行业开始进入优胜劣汰阶段。此外,近年来,环保政策频频加压,对药企的环保要求显着提升,一些难以达到环保要求的药企开始逐渐失去竞争力。行业整合加速,集中度提升,推动了国内医药企业并购加速。
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有3000多家制药企业,但是,仅前100名就贡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2900多家企业瓜分不足40%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我国医药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报告认为,按照现在的趋势,今后集中度提升会更加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趋势是医药行业市场化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在医药市场已经高度成熟的美国,行业集中度很高,催生了强生、辉瑞、默沙东、吉利德、艾伯维、安进、礼来等一大批市值很高的药企。如强生的市值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对比之下,在中国的上市药企中,市值最高的恒瑞医药仅约2000亿元人民币,差距明显。
在国内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的形势下,一些医药企业试图通过推进企业国际化,嫁接国外先进技术,寻找新的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因而跨国并购也就成为越来越多中国药企的选择。其中,复星医药在这方面步伐积极,做法极具代表性。
今年10月份,复星医药宣布,以71.42亿元人民币收购印度仿制药企业Gland Pharma74%股权的交易完成交割,完成了中国药企截至目前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谈及此次并购的意义时,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说:“中国和印度在制药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以复星医药和Gland Pharma为代表的中印药企资源嫁接将有利于推动中国药企在研发创新及仿制药出口等方面的国际化步伐。”
除了复星医药,上海医药、仙琚制药、三胞集团等药企都在今年完成了重要的跨境并购。多家企业都对外表示,跨境并购交易将有助于其推进药品制造业务的产业升级,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竞争力。
跨境并购风险不容忽视
然而,并购并不意味着企业期待的产业升级和国际化进程就能很快顺利实现,要让并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需要面临许多的挑战。如果应对不利,很可能得不偿失。
回顾医药领域的并购历史,并购效果不佳导致企业走向没落的案例比比皆是。阿斯利康、强生、默沙东等大型国际医药公司都遭遇过耗费巨资并购却未达预期的困境。最近一个案例是以色列医药公司梯瓦制药,在其耗资400多亿美元收购艾尔建仿制药业务的过程中,为规避审查风险而未能实现所有收购目标,最终还背负了巨额债务,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业绩未达预期,股价更是一度严重下滑。
同样的风险也存在于中国药企的跨境并购当中。“走出去”智库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部分企业存在盲目性,对于在境外并购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等基础工作研判不足,急于做大做强,还有一些跟风炫耀的非理性因素驱动;二是少数企业境外并购面临着高债务财务风险;三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遇到国外安全审查的干扰,屡屡被否决,增加了企业并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医药行业领域一些过往的并购案例中,更不乏药企对并购对象产品认识不清、价值估计过高的情况,最终的结果是药企付出了高额代价,但产品却未能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除此之外,药企还应对业务整合的难度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管理方式的差异为例,中国管理团队的管理方式往往与国外企业的管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在并购完成后,如何做到管理方式上的顺利融合对并购效果至关重要。”相关研究认为,在过往的一些成功并购案例当中,被并购企业的原管理层或者由当地团队组成的新管理层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更熟悉本地的文化和法律。
规范化好点。
㈢ 求中国十大知名药厂
中国十大制药企业分别是:
1、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3、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4、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5、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7、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8、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
10、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制药企业2017年十大变化
1、一致性评价将导致化学药生产企业批文数量呈减少趋势,一个企业仅保留10个以内主要产品批文的现象将广泛出现。
2、中药生产工艺核查使中成药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多种因素助推2017年药品涨幅在20%以上甚至更高,没有实力的中小型药企逐步出局。
3、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被撤销或吊销GMP证书现象有增加趋势。中药配方颗粒将成为中药饮片中的“王冠上的明珠”,品牌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开始出现。
4、2017年医疗机构普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未纳入临床路径使用指南目录的医院产品将逐步退出医院市场。
5、处方药带金时代正在逐渐远去,学术推广时代已经到来,销售和推广各司其职的时代已经来临。
6、为了更好地应对两票制,制药企业纷纷成立咨询公司加以应对。
7、外资药企纷纷将专利到期药品外包给中国医药企业,国内中小型医药企业尝试CSO。
8、随着基层医疗市场的放大,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纷纷尝试绿色疗法进军基层市场。
9、越来越多的大型处方药企业转型进军OTC市场。1家药企某个产品申请OTC身份,多家企业获益的现象开始出现。
10、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进军院外市场,院外销售将成为医药企业未来的主战场。
㈣ 跪求外资在华药企名单,急用!
1、赛诺菲安万特
2、辉瑞
3、GSK(包括中美史克)
4、强生在华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强生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强生视力健(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和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5、惠氏
6、罗氏
7、阿斯利康
8、费森尤斯卡比
9、安斯泰来制药
10、GE集团(包括GE医疗)
11、诺和诺德
12、萌蒂制药
13、诺华
14、雅培制药
15、默沙东
16、日本卫材
17、百特医疗
18、勃林格殷格翰
19、拜耳
20、日本第一三共制药
21、先灵葆雅
22、施维雅
23、苏威制药
24、住友制药
25、武田制药
26、优时比制药
27、默克药业
28、丹麦灵北
29、益普生制药
30、爱的发制药
31、礼来制药
32、第一制药
33、百时美施贵宝
㈤ 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的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斯泰来中国”)是由原“山之内制药(中国)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更名,再于2007年4月1日,与“藤泽药品(中国)有限公司”合并而成。原两家公司在中国均有12年以上的厂史并建立了良好的声誉。此次合并实现了主要产品线的互补,扩大产品经营范围,并集中资源开展各项优质药品的研究开发。安斯泰来中国以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最先,秉持高度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开展合乎法规的经营活动。在提升企业价值的使命下,发挥创造性。实现业务的持续发展,力图在中国成为受到客户、员工、政府、相关企业、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者信赖的企业。
(2007年4月13日,北京)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今天正式宣告藤泽药品(中国)有限公司与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合并。本次合并标志着安斯泰来制药集团在中国完成其全球最后的合并。
安斯泰来在2005年会计年度(年度终止在2006年3月)全球净销售额8800亿日元(约合578亿人民币),是日本第二大处方药品公司,全世界第18大药业集团。合并前,原两家公司在中国均有12年以上的厂史并具良好的声誉。合并后的公司将快速建立在目标治疗领域的业务体系,并强化未来的全球竞争力,成为全球性治疗疾病领域的领导制药企业。
合并使得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线实现互补,更能扩大产品经营范围,并集中于各项优良药品的研发。安斯泰来中国总经理横手秀和先生介绍,安斯泰来中国的主要经营项目为医药品的生产、销售及开发。主要的产品包括预防及治疗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前列腺增生治疗药哈乐®,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高舒达®;特应性皮炎治疗药普特彼®;抗深度真菌感染药米开民®;治疗高血压用药佩尔®及治疗抗恶性肿瘤疗法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奈西雅®等,共11个不同品种。2007会计年度计划要达成约6亿元的销售额。
合并后的中国安斯泰来员工数约490名,分布在沈阳市生产工厂及国内主要城市的分公司及联络处。除了持续优化在沈阳市制剂工厂的先进生产技术、完善国内销售网络、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外,安斯泰来中国将通过合作开发体制,扩大与中国研究机构的协作。安斯泰来中国是日本在华投资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是安斯泰来制药集团在中国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工厂位于沈阳经济开发区,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和沈阳设有分公司,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大中城市,全国约有员工500名。
安斯泰来中国目前在中国上市销售的产品涉及器官移植、泌尿、感染、皮肤、消化循环等多个专业领域,其中移植和泌尿领域的产品已经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2005年 4月,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与藤泽药品工业株式会社业务整合,安斯泰来制药集团成立。
安斯泰来制药集团一家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研发型制药企业,日本第二大的处方药品公司,全世界第十八大药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研发、生产、销售创新型医药产品。我们致力于通过创新可靠的医药产品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做贡献,实现我们的存在意义,使命是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我们结合外部市场环境、公司现有的优势和未来发展的潜力后,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确定了富有竞争力的业务模式——即在六个重点治疗领域成为“全球专业治疗领域领导者”。 向来低调的日本药企开始频频亮相,发力在华药品市场。日前,日本最大药企安斯泰来中国公司总经理卓永清在京表示,随着医保覆盖人群不断扩大,未来中国医药市场会有很大发展,安斯泰来将持续增加在华投入,绝不放弃任何机会,未来5年内将向中国市场引进至少5个新药品种。今年4月1日,卓永清就任安斯泰来(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中国外商投资制药协会副主席。几天前,安斯泰来制药中国公司在京举行媒体见面会。谈及会否考虑收购中国企业,卓永清称,并购中国企业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做细致的市场调研,安斯泰来“绝对不会放弃任何的机会”,但会非常谨慎小心来推行并购这件事。
去年在华销售约7.5亿元
早在2005年,山之内和藤泽两家药企合并成立安斯泰来制药,双方股权各占50%。据卓永清透露,2008年安斯泰来在华销售约为7.5亿元。卓永清称,两家药企合并之后,安斯泰来制药每一年增长都超过20%,整个亚洲子公司的销售份额占全球的3%,今年上半年约占亚洲的45%—47%,相当于安斯泰来在华业务占全球业务的1%强。
与欧美制药巨头相比,包括安斯泰来在内的日本药企起步相对较晚,在全球制药领域所占份额有限。在回答腾讯财经提问时,卓永清表示,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药企才真正有一些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这就决定目前日本制药企业在全球的地位。卓永清认为,目前,安斯泰来在器官移植药物和头孢类抗生素两个领域已经做到全球领先,日本药企必须在新药研发和全球营销网络两个点上都寻求突破,才能在全球药业占到一席之地。
新医改带来巨大商机
谈及金融危机对安斯泰来业务的影响,卓永清认为,危机对安斯泰来成长的影响非常小,因为安斯泰来所有子公司以当地货币来算,成长都是非常好的。“具体来讲可以说没有影响,但是在财务报表上有影响。”卓永清称,因为安斯泰来是一家在日本上市的公司,财务报表用的货币是日元,“当美元贬值的时候,在当地做的很漂亮,但是全球做就不漂亮了”。卓永清认为,金融危机对安斯泰来在华业务几乎没有影响,反而这两年来医疗改革创造带来了市场上的机会。“过去半年之内,我跟很多院长、很多医生交流,他们说现在住院的病人越来越多,这表明中国医药市场还是不断的成长。”卓永清说,安斯泰来去年有一些品种销售增长20%-30%,少数品种增长率超过60%,当然也有一些品种是比较不理想,可能影响最大的是保健药。
日企培养通才领军者
自1976年进入藤泽药业台湾办事处工作算起,卓永清已为藤泽药业(包括合并后的安斯泰来)服务33年。“我也觉得我是一个怪胎,我从医药代表做起,一开始负责台湾的诊所市场,后来去跑像长庚医院那样的大医院。”卓永清说,他做过药品注册、医药代表、企划经理。后来也做过OTC销售、拍过电视广告,整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活都干过,也代理过其他跨国药企在台湾的市场推广。
卓永清称,在用人机制上,欧美制药企业跟日本药企有个基本差异,就是日企是培养通才,而欧美药企则是专业化培养。“欧美企业需要你有专业的职位说明书,才能就任相应职位,并一直在那个岗位上待着。”卓永清说,日本企业不会说就只有一个职能,比如人事部门缺人,“你是销售经理,有可能把你拉到人事部门,日企要培养一个通才的人,他会让你跳来跳去”,与欧美企业相比各有优缺点。 存在意义
通过提供创新而可靠的医药产品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贡献以一种超越他人的努力持续探索发现生命科学的潜力,迎接挑战、研发创新的药品;通过提供品质可靠的产品以及科学严谨的医学信息,赢得客户的高度信任;为全世界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帮助,成为全球制药行业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使命
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安斯泰来追求持续的提升企业价值。
安斯泰来力争成为被利益相关者选择和信赖的企业,从而提升自身的企业价值。我们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股东、员工以及全球的社会团体等。
信条
信条提供了我们引以为豪的日常行为规范,安斯泰来始终以信条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高度伦理观时刻秉承高度的道德伦理,开展业务活动。
客户至上时刻把握顾客需求、以满足顾客需求为行动指针。
发挥创造性不满足现状、以远大的志向挑战自我革新、创造新价值。
竞争的观点扩大视野、放眼外界,先于对手创造出新价值。 安斯泰来制药集团位列《新闻周刊》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第35名,位列所有日本企业首位,并在全球制药企业中排名第八位。世界500强排行榜榜单刊登在2008年7月9日出版的日文版《新闻周刊》上。2008年《新闻周刊》世界500强排行榜的评选是从入围的2006年销售额排名前1000家企业当中,根据财务表现和企业社会责任(CSR) 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比,评选出世界上500家优秀企业。 企业的财务表现得分综合了收益性、成长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收益性反映出企业的资产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总资产)和销售额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额);成长性结合企业的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和年度现金流量表;安全性重点评估企业的利息负担能力比率[(税前利润+支付利息)/支付利息]。安斯泰来制药集团在财务表现方面的总得分为56分,排在制药企业首位,其中成长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满分20分。
企业社会责任(CSR)从企业管理、员工发展、社会贡献、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评比,相关的数据来自英国专业调查公司EIRIS(Ethical Investment Research services)。
安斯泰来制药集团是一家年轻的企业,2005年4月1日由山之内制药和藤泽药品工业合并成立,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创新可靠的医药产品为全世界人们的健康做出贡献,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的价值来实现我们的使命。在“企业愿景2015”中明确了安斯泰来的未来发展方向——将集中优势和资源在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需要高度专业性的治疗领域进行产品研发,通过在全球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凸显更高的竞争力,成为全球专业治疗领域领导者。六个重点领域分别为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炎症、泌尿、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疼痛、糖尿病和肿瘤。
现在安斯泰来制药集团实施的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管理体系(CSR-based management),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做到在全球市场活动中被客户接受,同时要做到在经营性、社会性和人类关爱等多方面被认可接受尊重,成为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成员。 1994年10月 沈阳山之内制药公司成立
1997年3月 沈阳开发区工厂投产
1997年12月 取得中国药品GMP认证
1998年11月 取得ISO-9002环境质量体系认证
2001年6月 沈阳山之内制药公司变更为独资企业
2001年10月 取得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
2002年5月 正式更名为山之内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2003年2月 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ISO-9001-2000版认证
2005年8月 公司名称变更为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ISO-14000和ISO-9000一体化
2007年4月 与藤泽药品(中国)有限公司合并 安斯泰来制药产品: 移植感染 普乐可复; (他克莫司) 米开民; (米卡芬净钠) 泌尿皮肤 卫喜康;(索利那新) 哈乐; (盐酸坦索罗辛) 普特彼; (他克莫司) 消化循环 德纳; (贝前列素钠) 高舒达; (法莫替丁) 佩尔; (盐酸尼卡地平)
㈥ 中国十大制药企业分别是哪些啊
中国十大制药企业分别是:
1、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3、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4、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5、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7、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8、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
10、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㈦ 中国制药行业中的外企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博士伦福瑞达有限公司、拜耳医药保健等。
1、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立于1888年的美国雅培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领先的、产品广泛的全球医疗保健品公司,产品涉及营养品、药品、医疗器械、诊断仪器及试剂领域。
2、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
安斯泰来制药集团(Astellas Pharma Inc.,TYO: 4503)是在2005年4月由原来日本的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与藤泽制药株式会社合并而成。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研发型制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研发、生产、销售创新型医药产品。
3、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1993年10月26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开发生产冻干粉针剂、片剂、硬胶囊剂、进口药品分包装【冻干粉针剂、片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激素类)等。
4、博士伦福瑞达有限公司
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1992年03月31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透明质酸钠系列产品、肝素钙系列产品等。简介美国博士伦公司1853年始创于美国纽约州。百多年来,致力于光学、医学及健康护理等领域的研究发展,产品不断创新。
5、拜耳医药保健
拜耳医药保健是拜耳集团的子集团,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主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原研产品,拜耳医药保健致力于提高人类及动物的健康水平。2018年9月10日,荣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㈧ 远大制药和远大集团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前身为武汉制药厂,1939年创建于革命根据地太行山,2002年与中国远大集团进行资产重组。目前系国内知名的集化学原料药和各类制剂于一体的综合性药品生产企业、中国医药工业大型骨干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战备储备急救用药和麻醉品定点生产企业、湖北省医药工业企业前五强企业。
远大集团是一家以独创技术为理念,以保护生命为信条的企业,远大所有产品和服务,从本质上优化着人类生活和地球环境。
远大集团总部在中国长沙远大城
㈨ [急求]中国有哪些比较有名的药企
比较有名的药企有
1、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3、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4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5 、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医药企业是指医药行业的企业,可以分为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中第一百零二条的定义,所谓药品生产企业,是指生产药品的专营企业或者兼营企业。所谓药品经营企业,是指经营药品的专营企业或者兼营企业。
㈩ 武汉远大医药公司怎么样
武汉远大制药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是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独立法人资格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以五官科、心血管产品为主的专业销售公司!公司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专业化销售队伍,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办事处遍及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公司产品线广泛而深远,拥有白内停、诺佳、天天明系列等五官科产品线以及心血管类产品线为核心的新特产品群。具有国家级二类新药6个,四类新药11个,即将上市新品8个,在研品种16个。仅五官科产品就包含5大类22个品种,产品独特。其中名牌产品白内停系列创造白内障用药史上的经典,载入史册,经久不衰,并独家拥有其商标冠名权,多次荣获省银质奖章。2003年推出新品冰珍清目、冰珍去翳滴眼液均获得药“准”字批准文号,并进入非处方药(OTC甲类中药制剂)药品目录,深获消费者认可。2004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新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欣维宁”(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正式上市,弥补了国内抗血小板制剂的空白。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