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方的常见蜘蛛种类有那些
蜘蛛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捕食性天敌,在维持农林生态系统稳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据文献记载,全世界的蜘蛛已知有3821属42055种(2010年),中国记载约3800种,分属于67个科。蜘蛛纲共有14个目,已有5个目绝灭了种群,我国已发现7个目。蜘蛛是许多农、林业害虫的天敌,在生物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保护和利用蜘蛛已成为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蜘蛛可以入药,主治脱肛、疮肿、腋臭等症。
北方常见的蜘蛛如下:
1、捕鸟蛛:白天潜伏于洞中、夜间外出捕食,生殖能力很强,产毒量也多,每只雌蛛年产卵300~500个,每200只捕鸟蛛一次可提毒1克,产于我国广西、云南及越南、缅甸等国。
2、中华狼蛛:为穴居蜘蛛,多在平原地区的棉花、小麦、大豆等作物田间挖穴筑巢。产于陕西、山东、河南等省。
3、白额巨蟹蛛:该蛛身体宽短而扁平,步足左右伸展能横行,体型较大,为室内常见的蜘蛛之一,善走易遁,5~6月份产卵,每只雌蛛可繁殖500~600只幼蛛。
4、沟纹硬皮地蛛:该蛛系穴居型,其巢穴呈管状,在洞口周围有放射状蛛丝。每只雌蛛每年繁殖小蜘蛛800~900只,每800~1000只蜘蛛可产1克毒。该蜘蛛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四川、江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万一被蜘蛛咬伤,最方便和有效的办法是用火柴或烟头烧灼伤口,以高温破坏其毒素。但这个办法必须抢在毒素未扩散之前,在被咬伤后1~2分钟内进行。
Ⅱ “蜘蛛”的种类有哪些
蜘蛛,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属蛛形纲的是中小型或极小的节肢动物,共有14个目,已有5个目绝灭了种群。我国已发现7个目,属蜘蛛目的有66个科。 世界上大约有4万种蜘蛛 :
捕鸟蛛:全身棕色、个体特大,一般长7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0厘米长,产于我国广西、云南及越南、缅甸等国。
中华狼蛛:全身密生黑色、白色及黄色细毛,头胸部、背面棕褐色,中央有一黄棕色纵斑。产于陕西、山东、河南等省。
棒络新妇蛛:该蜘蛛体长3~5厘米,头胸部背面黑褐色,螯肢黑色,触肢黄色,每只雌蛛年繁殖幼蛛800~900只。
白额巨蟹蛛:该蛛身体宽短而扁平,步足左右伸展能横行,体型较大,为室内常见的蜘蛛之一,每800~1000只蜘蛛可产1克毒。该蜘蛛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四川、江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Ⅲ 中国南方家中常见的大蜘蛛
白额高脚蛛,吃蟑螂。
白额高脚蛛头胸部前后缘各有一条黄白色横带,一般体型约10厘米左右,白天藏匿于橱柜缝隙或天花板,夜晚外出觅食,捕捉蟑螂或飞行的昆虫。在台湾通常俗称旯犽。在大陆潮汕地区称为马龙骑。在广东省广府地区一般称为“禽罗”。夜行性动物,喜出没于稍微阴暗的地方。
民间传说
台湾民间传说白额高脚蛛的尿液可能造成皮肤(尤其是嘴角)溃烂,多视为害虫而人人唯恐不及。
现今研究发现,嘴角的溃烂是由隐翅虫引起的,与白额高脚蛛无关。
事实上白额高脚蛛并不具备对人有影响的毒性,而且习性胆小,被人类追打时会迅速逃离(但用手直接抓的话,可能会被白额高脚蛛基于防卫而咬伤,结果伤口有可能感染细菌而发炎、化脓)。
Ⅳ 黑寡妇蜘蛛 在中国有没有分布谢谢
在中国,已知有 2 种本地分布的寇蛛属蜘蛛:华美寇蛛 L. elegans Thorell, 1898 和间斑寇蛛 L.tredecimguttatus (Rossi, 1790) 。
前者在国内已知分布于四川 ( 朱明生 1998) 、海南、台湾 (Ono 2002)和云南 ( 杨自忠采集 ) ,发现于石下和缝隙中,朱明生 (1998) 曾把它鉴定为红斑寇蛛 L. mactans,但Ono (2002) 认为是错误鉴定;在国外也记录于印度、缅甸和日本。
后者在国内仅发现于新疆 ( 朱明生 1998) ,发现于牛羊圈舍附近,或自然环境的石下、缝隙中;国外记录分布于欧洲 ( 也被称为“地中海黑寡妇” ) 、西亚和中亚等区域。
黑寡妇蜘蛛的形态特征:
黑寡妇蜘蛛身体为黑色,雄蜘蛛腹部有红色斑点,身长在2~8厘米之间。由于这种蜘蛛的雌性在交配后立即咬死雄性配偶,因此民间为之取名为“黑寡妇”。
成年雌性黑寡妇蜘蛛腹部呈亮黑色,并有一个红色的沙漏状斑记,这个斑记通常是红色的,有些可能介于白色和黄色间或是某种红色到橘黄色间的颜色,对某些物种,斑记可能是分开的两个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黑寡妇
Ⅳ 国家保护蜘蛛有哪些
中国虎纹捕鸟、草地逍遥蛛、赤背寡妇蛛、中华七纺蛛。
中华七纺蛛是蜘蛛的一种,雌蛛:体长27-27.5毫米。体黄褐色,背甲盾形,前端略呈弧形,后端平直。中华七纺蛛多穴居于棉田或其他早田周围的堤坡,地势高燥、杂草丛生之处,白天多潜伏于洞中,夜间外出掠食甲虫及其他害虫。
雄蛛:体长15毫米左右。形态构造与雌体同,螯肢后齿堤有10齿,以第1-3和7齿较大,其中第三齿最大,第八、九齿最小。触肢器的跗舟圆球形,周缘密被短刺。
卵袋:圆球形,状如乒乓球,直径30-40毫米。卵袋外是以蛛丝和细土混结而成,因此为土黄色。每个卵袋含卵数百粒。
Ⅵ 中国蜘蛛的种类
中文名:蜘蛛
zhu
中文别名:网虫、扁珠、园珠
拉丁文学名:Araneida;Araneae
英文名:spider
分 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蛛形纲 Arachnida
目: 蜘蛛目 Araneae ,Clerck, 1757
亚目:
中突蛛亚目 Mesothelae
原蛛亚目 Mygalomorphae
新蛛亚目 Araneomorphae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ida或Araneae)所有种的通称。除南极洲以外,全世界分布。从海平面分布到海拔5,000公尺(16,000呎)处。均陆生。体长1�6�590公厘(0.04�6�53.5吋)。身体分头胸部(前体)和腹部(后体)两部分。头胸部覆以背甲和胸板。头胸部有附肢6对,第一对为螯肢,有螯牙、螯牙尖端有毒腺开口;直腭亚目的螯肢前后活动,钳腭亚目者侧向运动及相向运动;第二对为须肢,在雌蛛和未成熟的雄蛛呈步足状,用以夹持食物及作感觉器官;但在雄性成蛛须肢末节膨大,变为传送精子的交接器。步足4对,分基节、转节、腿节、膝节、胫节、后跗节、跗节和跗端节(上具爪)。步足上覆刚毛,并具数种感觉器官,如细长的盅毛(感受气流和振动)。步足自割后,下次蜕皮时可再生。单眼8个或8个以下。某些足肌及腭肌附着于头胸部的胸内骨上。头胸部与腹部之间有纤细的腹柄相连。因腹柄的存在,纺器纺丝时腹部可自由摆动。神经系统完全集中于头胸部,咽上有脑(咽上神经节),尚有食管下神经节。裂缝感觉器官散布于身体或位于足关节附近,用以司振动觉或听觉等。
腹部不分节,有消化系统、心脏、生殖器官和丝腺。进食时先吐出消化液,进行体外消化,再吸入液化的食物。兼具书肺及气管,但直腭亚目只有书肺,合腭类仅具气管。除蟱蛛科外都有毒腺,位于螯肢内或背甲下方,毒腺管经过螯肢开口于螯牙末端附近,毒腺可能起源于一种辅助消化腺。许多种蜘蛛的毒腺分泌物全是消化酶,有的种分泌物能制服捕获物,甚至对抗掠食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寇蛛属(Latrodectus)的寡妇蛛,尤其是黑寡妇(L. mactans)的毒液含神经毒,且叮咬甚痛。黑寡妇常倒悬于网上,体色黑,腹部有红色沙漏形纹,并常有一红色条纹。棕隐士蛛(Loxosceles reclusa)叮咬后引起局部坏死。蛛丝的化学成分与昆虫的丝相似,均为丝心蛋白。丝腺可能来自排泄器官,共有6类。各类丝腺产生不同类型的丝,泡状腺产生的丝用来束缚猎物,壶腹状腺产生蛛网螺旋的黏性小球,圆粒形腺的丝构成卵囊,雄蛛胃上丝腺的丝从腹部书肺间的吐丝管排出,覆于精滴表面。原始的Mesothelae科仅有2种丝腺,但圆蛛有6种。纺绩突系变态的附肢,1�6�54对(第10及11腹节各两对),多数有3对,而前排中间一对消失,或退化为无功能的舌状体或平板状的筛器,上有数千个吐丝管开口。
据文献记载,全世界的蜘蛛已知约有4万种,中国记载约3000种(截至2007年11月)。分属于66个科,在我国生存的有39科。
最大的蜘蛛是南美洲的潮湿森林中的格莱斯捕鸟蛛。它在树林中织网,以网来捕捉自投罗网的鸟类为食。雄性蜘蛛张开爪子时有38厘米宽。施展蜘蛛,曾在西萨摩尔群岛采到一只成年雄性展蜘蛛,体长只有0.043厘米,还没有印刷体文字中的句号那么大。我处饲养的捕鸟蛛,最大体长近10厘米,堪称“世界毒蜘蛛之王”。
在我国古籍中,记载蜘蛛的异名甚多。如网虫、扁珠、园珠等,在李时珍着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蜘蛛即尔雅土蜘蛛也,土中有网”。
蜘蛛对人类有益又有害,但就其贡献而言,主要是益虫。例如,在农田中蜘蛛捕食的,大多是农作物的害虫。同时许多中医药中,都有用蜘蛛入药的记载,因此,保护和利用蜘蛛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保护稻田蜘蛛有三大好处:一是有效地稳定了生物种群的平衡;二是减少了稻米化学农药残毒,保障人畜安全;三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获得增产增收。所以,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提倡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开展生物防治,保护天敌,两项并举。
蜘蛛的种类繁多,分布较广,适应性强,它能生活或结网在土表、土中、树上、草间、石下、洞穴、水边、低洼地、灌木丛、苔藓中、房屋内外,或栖息在淡水中(如水蛛),海岸湖泊带(如湖蛛)。总之,水、陆、空都有蜘蛛的踪迹。
蜘蛛,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属蛛形纲的是中小型或极小的节肢动物,共有14个目,已有5个目绝灭了种群。我国已发现7个目,属蜘蛛目的有66个科。
[编辑本段]种类划分
蜘蛛目分2个亚目:①中纺亚目有1科,共20余种;②后纺亚目(约107科,近4万种)。
其中,后纺亚目又分A:原蛛下目(约有14科1500余种);B: 新蛛下目(约有93科38000余种)。
蜘蛛是许多农、林业害虫的天敌,在生物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保护和利用蜘蛛已成为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蜘蛛可以入药,主治脱肛、疮肿、腋臭等症。少数蜘蛛如黑寡妇(间斑寇蛛和红斑寇蛛)的毒液对人畜有害。狼蛛科的穴居狼蛛分布于欧、亚两大洲,在中国新疆常见,其毒可致死人畜;有的蜘蛛毒素中有溶血酶,可使伤口组织局部坏死和溃烂,并向四周扩展。
蜘蛛的种类数目繁多,自然界中蜘蛛有近四万种。这些蜘蛛大致可分为游猎蜘蛛、结网蜘蛛及洞穴蜘蛛三种。第一类会四处觅食,第二类则结网后守株待兔。而人们作为宠物饲养的大多是第三类:洞穴蜘蛛。它们喜欢躲在沙堆或洞里,在洞口结网,网本身没有黏性,纯粹用来感应猎物大小,并加以捕食。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蜘蛛体长从0.05毫米到60毫米不等。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部分种类头胸部背面有胸甲(有的没有),头胸部前端通常有8个单眼(也有6个、4个、2个、0个的),排成2~4行。腹面有一片大的胸板,胸板前方两个额叶中间有下唇。腹部不分节,腹柄由第1腹节(第7体节)演变而来。腹部多为圆形或卵圆形,有的具各种突起,形状奇特。腹部腹面纺器由附肢演变而来,少数原始的种类有8个,位置稍靠前;大多数种类6个纺器,位于体后端肛门的前方;还有部分种类具4个纺器,纺器上有许多纺管,内连各种丝腺,由纺管纺出丝。感觉器官有眼、各种感觉毛、听毛、琴形器和跗节器。
蜘蛛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身体明显地分为头胸部及腹部,二者之间往往有腹部第一腹节变成的细柄相连接,无尾节或尾鞭。蜘蛛无复眼,头胸部有附肢6对,第一、二对属头部附肢,其中第一对为螯肢多为2节,基部膨大部分为螯节,端部尖细部分为螯牙,牙为管状,螯节内或头胸部内有毒腺,其分泌的毒液即由此导出。第二对附肢称为脚须,形如步足,但只具6节,基节近口部形成颚状突起,可助摄食,雌蛛末节无大变化,而雄蛛脚须末节则特化为生殖辅助器官,具有储精、传精结构,称触肢器。第三至六对附肢为步足,由7节组成,末端有爪,爪下还有硬毛一丛,故适于在光滑的物体上爬行。
蜘蛛大部分都有毒腺,螯肢和螯爪的活动方式有两种类型,穴居蜘蛛大多都是上下活动,在地面游猎和空中结网的蜘蛛,则如钳子一般的横扫。
无触角,无翅,无复眼,只有单眼,一般有8个眼,但亦有6、4、2眼者,个别属甚至没有眼,就眼的色泽和功能而言,又分夜和昼两种。
蜘蛛的口器,由螯肢、触肢茎节的颚叶,上唇、下唇所组成,具有毒杀、捕捉、压碎食物,吮吸液汁的功能。
有些蜘蛛的跗节爪下,有由粘毛组成的毛簇,毛簇有使蜘蛛在垂直的光滑物体上爬行的能力。结网的蜘蛛,跗节近顶端有几根爪状的刺,称为副爪。
大多数蜘蛛的腹部不分节。有无外雌器(称生殖厣)是鉴定雌体种的重要特征。在腹部腹面中间或腹面后端具有特殊的纺绩器,三对纺绩器按其着生位置,称为前、中、后纺绩器,纺绩器的顶端有膜质的纺管,周围被毛,不同蜘蛛的纺管数目不同,不同形状的纺管,纺出不同的蛛丝,纺管的筛器,也是纺丝器官,像隆头蛛科的线纹帽头蛛的筛器上有9600个纺管,可见其纺出的丝是极其纤细的。经由纺管引出体外的丝腺有8种,丝腺的大小及数目随蜘蛛的成长和逐次蜕皮而增加。蜘蛛丝是一种骨蛋白,十分粘细坚韧而具弹性,吐出后遇空气而变硬。
雌雄异体,雄体小于雌体,雄体触肢跗节发育成为触肢器,雌体于最后一次蜕皮后具有外雌器。
Ⅶ 北方的常见蜘蛛种类有那些
1、捕鸟蛛:白天潜伏于洞中、夜间外出捕食,生殖能力很强,产毒量也多,每只雌蛛年产卵300~500个,每200只捕鸟蛛一次可提毒1克,产于我国广西、云南及越南、缅甸等国。
2、中华狼蛛:为穴居蜘蛛,多在平原地区的棉花、小麦、大豆等作物田间挖穴筑巢。产于陕西、山东、河南等省。
3、棒络新妇蛛:尤其以林区分布最多,常在植株或树技上结复杂的三重金色大网,系结网型蜘蛛,善捕食各种飞行的昆虫。每只雌蛛年繁殖幼蛛800~900只。每400~500只蜘蛛可产1克毒。该蜘蛛产于我国南方各区。
4、白额巨蟹蛛:该蛛身体宽短而扁平,步足左右伸展能横行,体型较大,为室内常见的蜘蛛之一,善走易遁,5~6月份产卵,每只雌蛛可繁殖500~600只幼蛛。
5、沟纹硬皮地蛛:该蛛系穴居型,其巢穴呈管状,在洞口周围有放射状蛛丝。每只雌蛛每年繁殖小蜘蛛800~900只,每800~1000只蜘蛛可产1克毒。该蜘蛛主要分布在陕西、山东、四川、江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Ⅷ 家里常见的蜘蛛是什么
导语:蜘蛛那么多,而最常见的蜘蛛有哪些呢?以下是家里最常见的蜘蛛种类 相信你一定不陌生!名叫幽灵蛛,这类蜘蛛通常结网在家中的阴暗处,角落。网是不规则形状的。当然还有一种短腿的幽灵蛛在家中也是相当常见的,如下图。好了最后给大家讲的是最后一种家中常见蜘蛛,叫跳蛛。相信所有人都对这名字不陌生。跳蛛分多类,一般长这样。
家里面常见的蜘蛛有不结网的蜘蛛和结网蜘蛛,白额高脚蛛、巨蟹蛛、幽灵蛛、跳蛛这几种类型。
一种不结网的蜘蛛,家中很常见的常常爬在墙上,体形较大,常会喷射尿液,为白额高脚蛛。
1、白额高脚蛛
喜欢潜入人家、农舍,是室内最大型的蜘蛛,不结网,平常白天喜欢躲在屋顶、橱柜缝隙等处,夜间出来觅食,捕捉蟑螂或飞行的昆虫。 体长约20mm~30mm,全长(包括脚)约100mm~130mm,张开脚时约有CD的大小。
4、跳蛛
蜘蛛目的1科,通称跳蛛。体长多数不超过15毫米。体多短粗而稍扁平,步足粗短强壮,善蹦跳,因而得名。
跳蛛科是蜘蛛目中最大的科,全球约有30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在热带和亚热带种类较多。中国南方的种类和数量都胜过北方。跳蛛科8新种,提供了详细的描述。模式标本现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园蛛
蜘蛛目园蛛科园蛛属动物,种类繁多。其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有复眼无单眼,有四对步足,附肢内有剧毒。体长2~60毫米。园蛛结圆网捕食昆虫,视力弱,依靠网上丝的震动和张力确定食物在网上的位置。
Ⅸ 中国蜘蛛品种大全
中文名:蜘蛛
zhu
中文别名:网虫、扁珠、园珠
拉丁文学名:Araneida;Araneae
英文名:spider
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蛛形纲Arachnida
目:蜘蛛目Araneae,Clerck,1757
亚目:
中突蛛亚目Mesothelae
原蛛亚目Mygalomorphae
新蛛亚目Araneomorphae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ida或Araneae)所有种的通称。除南极洲以外,全世界分布。从海平面分布到海拔5,000公尺(16,000呎)处。均陆生。体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