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已设立17个国家级新区分别是哪些新区
现在是19个国家级新区。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级新区成为新一轮开发开放和改革的新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大连金普新区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区成立、云南滇中新区获批成立,2015年12月哈尔滨新区成立,2016年2月长春新区成立,2016年6月江西赣江新区成立,2017年4月河北雄安新区成立。
截至2018年6月,中国国家级新区总数共有19个。此外,还有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郑州郑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等地区在申报中。
成立背景
国家级新区这项工作始于1992年,当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此后,设立工作停止了16年。2010年再次启动,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江西赣江新区等陆续成立。
至2017年底,中国至少还有9个城市新区已经提出,要打造国家级新区,分别是: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郑州郑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乌鲁木齐新区、沈阳沈北新区、石家庄正定新区,以及唐山曹妃甸新区、杭州大江东产业聚集区等。
设立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战略,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对特定区域的发展做出重新定位,在进一步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该区域的潜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同构和产能过剩困局,进而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现在的观察,对于相当一部分国家级新区来说,在其建设过程中将遇到的一个较大难题,是产城如何融合。产业化和城镇化以及二者的互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发展实践来看,如果产业化超前于城镇化,会因城镇配套设施缺乏,出现住房短缺、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反之,则会由于城镇化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出现产业空心化、就业不足、收入差距扩大和经济萧条等问题。如果说在早期工业化阶段,出现的主要矛盾是城镇化滞后于产业化,而在产能全面过剩、产业升级缓慢的背景下,将会出现产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的问题。因此,产业化和城镇化相辅相成、互动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乃至应对产业转型发展、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必然要求。
❷ 中国有几个经济区分别是什么
中国十大经济区所指: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南沿海综合经济区、黄河上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内蒙古综合经济区、新疆综合经济区、青藏高原综合经济区。
针对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经济区方案存在的一些明显缺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提出,在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情况下。
有必要在“三大地带”划分方案的基础上,重新考虑划分中国的经济区,即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经济区域。
(2)中国经济新区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东北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带分为4个经济区:
1.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重点是建设成为全国重型装备和设备制造业基地,保持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基地的地位。
农业以玉米、大豆和甜菜为主,建设成为全国性的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2.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4省市。充分发挥人才、知识密集以及信息中心的优势地位,建设成为全国最有实力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以京津冀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镇群为依托,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尽快形成中国又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城镇群。
3.东部沿海经济区,或长江下游综合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金融中心,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特别是轻工业装备产品制造中心,以及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4.东南沿海经济区:包括广东、福建、海南3省。
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以及全国最大最重要的高档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具有全国意义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
二、中西部地带分为3个经济区:
1.黄河上中游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与河南5省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基地、有色工业基地。
以西安、兰州为核心进一步聚集生产要素,建成中西部装备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发展区。
2.长江上中游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6省市。建设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以及建立在农产品基础上的深加工工业。
建设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以及全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基地(武汉)以及其它交通设备工业基地(重庆的摩托车制造)。
3.珠江上中游经济区: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3省区。建设成为中草药和生物制品研发与生产基地,以桂林山水、昆明春城风光、贵州黄果树瀑布以及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内容的沿珠江旅游风景带。
三、远西部地带分为3个经济区:
1.内蒙古经济区:包括内蒙古1省区。充分发挥煤炭、天然气和水能等能源资源的优势,强化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力度,尽快成为全国新的能源生产基地;
积极发展高载能原材料工业;保护和利用好天然草场资源,减少牧民数量,实行集约化的家庭庄园式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沙产业,建设若干沙产业基地。
2.新疆经济区:包括新疆1省区。建设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建设具有优势的瓜果、棉花和西红柿种植业生产基地;
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如葡萄酒酿造业、果品加工业和纺织业;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建设全国石油生产最大的接续地;建立沙产业基地。
3.青藏高原经济区:包括青海和西藏2省区。主要任务是世界屋脊的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优势资源(如天然气、盐湖资源、有色金属开采等)开发,并采取保护式的开发方式,避免小规模、分散式的资源开发模式。
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围栏畜牧业,以及特色民族风情旅游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十大经济区
❸ 中国已设立17个国家级新区有哪些
现在是19个国家级新区。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级新区成为新一轮开发开放和改革的新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
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大连金普新区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区成立、云南滇中新区获批成立,
2015年12月哈尔滨新区成立,2016年2月长春新区成立,2016年6月江西赣江新区成立,2017年4月河北雄安新区成立。
截至2018年6月,中国国家级新区总数共有19个。此外,还有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郑州郑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等地区在申报中。
(3)中国经济新区有哪些扩展阅读:
新区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属的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认为,数十部区域性经济政策文件层次分明、定位清晰。这些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分三大类:国家级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和区域规划。
国家级新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
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江西赣江新区和河北雄安新区,面积以平方千米计。这些新区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发的区域。
同新区相比,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改革开放试验区及相关试验区(合作区)范围比较大,包括:成都和重庆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区域政策各有侧重
国家级新区具有改革先行先试区、新产业集聚区等特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这些新区交通更便捷、设施更完善、经济更繁荣、环境更美好,比老城区更有吸引力,可吸引老城区的经济要素向新区转移,从而减轻老城区的压力。
“从促进改革的角度说,这些新区实际上就是新的特区。为促进所在区域加快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往往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规划建设新区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对于设立相关试验区(示范区、合作区),肖金成认为,主要是为了深化体制改革进行试验,为更大范围的改革进行探索和积累经验。
新区主要问题
国家级新区产城融合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是:
1、产业与城市缺乏合理统一的规划。经济(产业)、社会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间缺乏有机联系与协调;新区规模论证与交通、就业、用地和布局等相脱节;产业功能的差异性不显着;产业园区、商务区和居住区功能分离。
2、土地管理制度问题。居住、工业和商业三类用地价格悬殊,导致土地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土地用途管理细碎,不符合用地综合发展趋势;土地供应结构性宽松,且高耗费,不集约利用土地现象严重;城乡结合部占用大量土地,被低端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占用过大。
3、低密度发展模式阻碍了服务业及低碳化发展。各类新城都存在低密度模式,导致土地使用不集约,缺乏当地就业,对服务业需求不足,不利于形成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服务价格高,便利性不足;前往中心城区的消费模式则导致出行成本上升,交通拥堵,不利于低碳化发展。
4、新城的公共服务资源满足不了当地需求。现行财政体制使得公共服务不能随着人口迁移而分散化,导致新城区域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造成生活不便,运行成本高,同时也无法支撑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的发展。
5、新城建设与周边区域发展脱节。“外部资源+特殊政策+异地市场”的开发区模式,容易与周边区域发展脱节,且产业园区、开发区缺乏功能配套,难以成为推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引擎。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规划体系内在产城分割。规划体系,包括城乡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规划、园区规划等,在工作目标、功能要求、空间范畴、技术标准、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交叉和矛盾,工作机制衔接不畅,存在不同步、不同向现象。
2、行政干预介入微观运行。政府对产业、人口、资金、土地等的不当干预,扭曲了资源配置,导致要素聚集及产业发展偏离最优路径,效率低下,债务与金融风险累积;公共服务集中在大城市,使得人口、产业过于向大城市集中,新城往往缺乏公共服务配套。
3、新城扩张缺乏制度、产业支撑与科学依据。土地、户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要素市场扭曲,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新城扩张缺乏制度与产业支撑。[39]
社会意义
1、优化发展环境
2、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3、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4、高效节约利用资源
(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六)强化组织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家级新区
❹ 关于中国的几个【国家级新区】的问题
中国国家级新区总数共有19个。
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立。
(一)城市新区开发是在原有城市郊区的一定区域空间内进行;
(二)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要有目的进行;
(三)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应以满足一定的城市功能为要求;
(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
(4)中国经济新区有哪些扩展阅读:
新区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属的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认为,数十部区域性经济政策文件层次分明、定位清晰。这些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分三大类:国家级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和区域规划。
国家级新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
❺ 我国的经济特区有哪几个
中国的经济特区
深圳(2020平方公里)
珠海(1687.8平方公里)
厦门(1565平方公里)
汕头(2064平方公里)
海南岛(33920平方公里,当时的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喀什(111794平方公里,介于经济特区和其他特殊经济区的一种国家级试验区)
实际上现在各个省、各个市都还有自己的开发区之类的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特区,只不过没有正式的国家级名义而已。
国家级新区也是一种经济特区:国家拟批准14个,已经批复12个。这14个是:大连金浦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湖南湘江新区;陕西西咸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贵州贵安新区。
❻ 中国经济开发区有几个
1984年5月,中国正式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这些城市先后建立了1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6年8月和1988年8月,又先后批准将上海市的闵行、虹桥和漕河泾开发区列为经济技术开发区。
至1993年初,中国已有13个开放城市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即沈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福州、广州、湛江、上海。
随后,又相继决定将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带、长江三角洲以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辟为经济开放区,并着手在这些地区组建一系列经济技术开发区。
❼ 中国有那些国家级经济新区顺序是啥横琴是国家级经济新区吗
目前是有4个:,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2011年7月通过)
1、由国务院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区域,具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性质,属副省级单位。
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直接投资企业的鼓励类项目进行税收减免,优惠提供工业用土地和其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金和实体投资办厂,办公司。一般这种规化出来的地方都比较大,配套设施齐全,招商引资后能带动当地经济起飞。
2、2011年前有三大新区:天津滨海、上海浦东、重庆两江。
滨海新区:2009年9月,撤销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区,正式成立滨海新区行政机构。 2010年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政府机构正式揭牌。 2009年10月下旬开始至2010年1月底,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分为五个阶段有序推进。从11月中旬到明年1月上旬,陆续选举产生第一届区委、区纪委机构,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区政府区长、副区长,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截至2008年底,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到202.88万人。 滨海新区滨海新区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天津港,2009年完成吞吐量3.8亿吨,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服务华北、西北、东北12个省区市;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在第一时间与世界相连。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盐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土地,滨海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对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国务院2006年20号文件对滨海新区开放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 坚持改革开放带动、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发展环境保障,滨海新区将努力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服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浦东新区: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进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一个作用、三个区”的功能定位(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区、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标志着浦东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16年精心谋划,16年坚实步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各部委、全国各省市大力支持下,浦东开发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框架,浦东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2009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新浦东雄踞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内连扬子江、外眺太平洋,面积1210平方公里,占全市五分之一左右。常住人口412万。经济 总量占全市四分之一以上。 浦东开发始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功能不断得到显着的提升,特别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要素如陆家嘴金融城、外高桥港区、洋山深水港和浦东空港都聚集于此。浦东还荟萃了先进制造业、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现代产业要素。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来临,5.28平方公里的场馆区有3/4位于浦东,浦东作为其主场馆的所在地,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人文精神提升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两江新区:重庆两江新区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重庆两江新区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是中国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前两个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国务院于2010年5月7日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5月1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的信息对此予以确认。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位置:拟设立的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分区域。 规模:两江新区的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但去除已建成区域150多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为450多平方公里。 5+3战略性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含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布局,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 溯源: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若干意见》正式发布,首次提出设立“两江新区”的问题。 2010年6月18日,适逢重庆直辖市成立13周年。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于此间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
2011年7月新通过,我国唯一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浙江省舟山市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
❽ 中国的国家级新区有哪些
截至2018年6月,中国国家级新区总数共有19个。
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大连金普新区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
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区成立、云南滇中新区获批成立,2015年12月哈尔滨新区成立,2016年2月长春新区成立,2016年6月江西赣江新区成立,2017年4月河北雄安新区成立。
此外,还有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郑州郑东新区等地区在申报中。
(8)中国经济新区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国家级新区是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设立的一种新开发开放与改革的大城市区。
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成立背景
国家级新区这项工作始于1992年,当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此后,设立工作停止了16年。2010年再次启动,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江西赣江新区等陆续成立。
至2017年底,中国至少还有9个城市新区已经提出,要打造国家级新区,分别是: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郑州郑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乌鲁木齐新区、沈阳沈北新区、石家庄正定新区,以及唐山曹妃甸新区、杭州大江东产业聚集区等。
设立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战略,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对特定区域的发展做出重新定位,在进一步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该区域的潜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同构和产能过剩困局,进而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现在的观察,对于相当一部分国家级新区来说,在其建设过程中将遇到的一个较大难题,是产城如何融合。产业化和城镇化以及二者的互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发展实践来看,如果产业化超前于城镇化,会因城镇配套设施缺乏,出现住房短缺、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反之,则会由于城镇化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出现产业空心化、就业不足、收入差距扩大和经济萧条等问题。如果说在早期工业化阶段,出现的主要矛盾是城镇化滞后于产业化,而在产能全面过剩、产业升级缓慢的背景下,将会出现产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的问题。因此,产业化和城镇化相辅相成、互动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乃至应对产业转型发展、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的必然要求。
❾ 中国现在有几个经济特区,几个自贸区
1、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2、自由贸易园区中国拥有数量21个: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自贸区。广东自贸区涵盖三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
天津自贸区涵盖三片区:天津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片区。
福建自贸区涵盖三片区:福州片区、厦门片区、平潭片区。
上海涵盖七片区: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7个自贸区。新设的7个自贸区,代表着中国自贸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的新航程,将继续依托现有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园区,继续紧扣制度创新这一核心。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2-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