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智能工程
智能工程,也就是创建多种形式的智能化系统。既是适应现代经济、军事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也是智能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智能系统事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综合集成体系。实践证明,“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是实现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有效工具,既可以用于支持宏观经济决策 ,提供人口决策的信息与系统,也可以在军事指挥、方针政策重大项 目等的决策中发挥科学化作用,所以会逐步进入国家和社会以及大型企业的决策程序,成为信息社会重大需求的智能系统。
参考资料:
1.《智能科学和智能工程》戴汝为(中国自动化学会)
‘贰’ 求最新中国国内最有实力的弱电工程公司排名
清华同方、北京太极、中国电子、银江股份、中建电子、中电兴发、北京泰豪、浙大中控、深圳赛为、深圳达实、上海延华、厦门万安、南京东大、汉鼎信息、北京捷通、中程科技。
文无第一,排名不分先后,反正都是比较牛的公司。
‘叁’ 全国建筑智能化一级资质有哪些公司
这样的公司太多了,延华智能、银江电子、华东电脑、太极、江苏紫光等等,可以去建设部的网站上面查询的!
‘肆’ 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难点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难点
赛迪研究院 互联网研究所 陆峰博士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发展智能制造是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途径。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中国装备制造升级,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软件化和网络化转型,以柔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生产模式满足更广阔市场需求,已经成为了推进制造业供给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一、发展现状
(一)国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五大重点工程,其中智能制造工程就是其中重点实施工程之一。2015年12月,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提出要建成覆盖5大类基础共性标准、5大类关键技术标准及10大领域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为了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实施,2016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印发了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提出“攻克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基础,培育推广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十大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应用”。从《中国制造2025》,国家加大了对智能制造项目的扶持力度,2015年、2016年工信部连续开展两批次总计109个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5年工信部还开展了94个项目的智能制造专项。
(二)智能制造区域、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从区域来看,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沿海省市由于经济发达,企业智能化改造起步较早,进度较快,区域企业整体智能制造水平相对较高,部分企业已经从数字化阶段向软件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阶段迈进,企业数字化、软件化和网络化改造比较全面,而西部省市目前制造业水平普遍处在机械化向自动化、数字化迈进阶段。从行业来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石化冶炼、生物制药、家电电器等行业智能制造水平较高,普遍开展了数字化研发设计、软件化控制生产和网络化经营销售。从企业来看,部门企业智能制造已经走在了前列,涌现出了海尔家电智能制造、青岛红领服装个性化定制、陕鼓动力装备智能服务、沈阳机床智能机床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
(三)制造环节智能化是目前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普遍短板
从目前以开展智能制造的企业来看,研发设计、经营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普遍开展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网络化经营销售和在线化的远程运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电子商务普及率和在线监测普及率普遍较高,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创新较为活跃。相比研发设计和经营销售环节,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短板,多数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偏低,受限于工业传感器和工业软件等技术短板,制造环节数字化、软件化、网络化和推进较为缓慢。
二、发展难点
(一)制造业数字化阶段尚处在起步阶段,机械化和数字化融合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推进制造业机械化和数字化融合是发展智能制造先决条件,制造业只有率先实现了机械化和数字化融合,达到数字化研发设计和生产控制之后,才能推进软件化和网络化应用,进而方能实现智能化制造。工业传感器、数字伺服电机等关键技术是实现制造业机械化和数字化融合的关键,然而我国国产工业传感器和伺服电机应用种类偏少、运行可靠性不强、测量精度不高、特殊环境适应性较差,数字化、软件化和网络化程度偏低等多种因素是制约我国智能装备功能和性能提升重要瓶颈,重要领域工业传感器和伺服电机严重依赖国外使得我国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的发展严重受制于人,制约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二)国产工业软件全产业链缺失,工业软件化加速制造业核心技术空心化
如果说集成电路是现代工业粮食,那么工业软件则是现代工业的灵魂。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工艺的数据化加密、程序化定义和软件化封装,是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石,是制造业模式变革和创新前提,代表着制造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是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要前提,工业软件强,则国家制造业竞争力才能强。然而重点工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掌握,关键核心工业辅助设计、工业流程控制、模拟测试等软件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国外企业软件。制造业对国外工业软件形成长期依赖,关键工艺流程和工业技术数据缺乏长期研发积累,制造业呈现技术空心化。我国飞机、船舶、冶金、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等重点制造领域长期以来习惯于用国外工业软件,但却不知道设计背后原理,而且缺乏基础工艺研发数据长期积累,导致基础技术原理数据积累差距越来越大。只要我国产业始终依赖国外工业软件工具,我国制造业水平永远不可能超越国外水平。
(三)工业大数据采集和挖掘服务不健全,大数据对智能制造促进作用有限
制造的智能化关键在数据的自由流动和有效挖掘使用,发展智能制造不仅靠几台联网的智能装备和几套应用控制软件,更是要通过对大数据的有效采集和深度挖掘使用来不断优化制造组织流程和服务模式、促进制造商业模式创新。然而,目前我国工业大数据采集和挖掘服务不健全,影响和制约着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由于装备普遍智能程度不高、系统应用相对封闭、机器产生数据海量等多种原因,工业大数据实时采集和存储受到多种技术原因制约。另外,与服务业大数据都是消费数据、且方便建模和利用挖掘不同,工业大数据大多都是机器产生的物理运行数据,挖掘工业大数据需要更深层次物理机器运行建模,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大数据挖掘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
(四)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不健全,国产产品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难以有效实现
发展智能制造,必须要实现企业、车间、机器、产品、用户之间全流程、全方位、实时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达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的高度网络协同,对网络、设备和应用的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智能制造工业网络异构性大量存在,智能装备接口五花八门,工业操作系统平台多种多样,尽管工信部和国标委联合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但由于起步晚,统一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尚未制定,严重制约着产品、装备、服务的综合集成、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另外,西门子、通用电气等国外公司利用智能装备的市场垄断地位,大力推广企业智能指标标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事实上都被上述国外企业主导着,国外企业在标准上互掐,导致国内市场同时采用国外企业产品时,不同厂商产品程序兼容和互联互通存在很大问题。另外,由于我国在重点制造业领域国产智能产品体系化程度不高,大部分情况都处于主动需求与对方产品互联,因此只能被动遵守对方产品标准。
(五)国产智能装备产品不成体系,智能制造国内产业生态圈尚未形成
我国制造业数控装备目前发展还处在初期,智能装备发展更是起步阶段,国产智能装备产品不成体系,重点领域智能联网装备几乎都依赖进口。国外企业在智能制造标准方面相互掐架,导致我国购买国外不同企业工业智能装备集成联网相当困难。作为装备制造业大国,发展国产智能装备必须要有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做支撑,方能把控主导权,然而目前我国从工业自动化、工业传感器、工业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等关键领域都存在一定的技术短板,甚至技术空白,产业根基不牢固,导致我国发展智能装备都国外企业依赖程度态度,把控能力大大削弱,智能装备国际竞争力大大削弱。
(六)智能制造对制造业商业模式变革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组装测试、售后运维、远程服务等智能制造各环节信息化建设都离不开工业软件的支撑,工业软件定义了研发设计基础理论体系、生产控制流程、产品组装顺序、产品测试机理、运维模式等等,甚至定义了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协同研发、个性化定制、网络制造、在线运维、分时租赁等新商业模式都离不开工业软件支撑。由于国内工业软件应用还普遍处在研发设计、工业控制等若干单项应用环节,贯穿整个制造业研发设计、流程控制等全环节的综合集成应用还较少,工业软件综合集成效应尚未显现,对制造业商业模式变革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三、应对策略
(一)加快工业传感器、数字伺服电机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和产业化,补齐工业数字化转型短板
加快速度、视觉、重力、压力、温湿度、光电等各类工业传感器等设计研发,提升产品感应精准度,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推进产品软件化定义和网络化连接。加强直流伺服系统、三相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等数字化伺服电机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增强数字化和软件化控制能力,提高零漂、抗干扰、可靠性、精度和柔性等各方面特性。
(二)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国产工业软件,推进制造技术和工艺软件化封装和定义
成立工业软件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工业软件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开展工业软件服务企业认定等相关工作,实施更加优惠的工业软件产业财税、投融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以制造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行业工业软件联盟,打造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圈。加快制定工业软件行业标准,推进制造业工业软件综合集成应用。加大国家各类专项资金对工业软件基础研发、产业化、推广应用的扶持力度。
(三)大力推进工业大数据采集和挖掘服务,以大数据推进智能制造水平提升
推进生产装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夯实工业大数据采集和利用基础。大力发展专业化的工业大数据信息服务提供商,培育开放式的工业大数据采集和挖掘服务平台,推进工业大数据流通交易,打造工业大数据采集、流通和开发利用生态圈。创新工业大数据开发利用模式,培育在线监测、远程运维、产业监测和流程优化等服务。
(四)建立健全智能制造相关标准体系,夯实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基础
加快智能制造相关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通信设备、装备制造、软件开发、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等领域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参与标准制定,推进智能制造体系架构、通信协议、操作系统平台、应用接口、技术实现等方面标准制定,以行业标准模式加快推进标准在联盟企业的应用,提高标准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五)打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提升智能制造国际竞争力
创新产业推进机制,以联盟模式助推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式发展,鼓励装备制造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商、电子信息制造商,软件开放企业、工业自动化公司、系统集成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参与,组织建立跨行业涵盖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应用推广和系统集成等功能在内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标准制定、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应用推广全链条发展。
(六)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模式变革创新
大力推广智能制造模式,鼓励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推进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营销模式等关键环节优化创新,培育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众包众设、网络制造、协同制造、按需制造、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新业态,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鼓励增材制造、数控技术、传感器技术、工业机器人、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工业领域集成应用,提升深度感知和智能决策水平。加快推进高端芯片、新型传感器、智能仪表控制、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智能装置在机械装备和消费品中的集成应用,提升装备产品智能化水平。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是推动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智能制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等多方面统筹推进和全面部署,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夯实产业基础支撑,推进应用服务创新,构建产业发展生态。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伍’ 全国做弱电智能化工程比较出名的公司有哪些
厦门万安智能化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1亿。
‘陆’ 智能工业工程软件国内有吗国产的好还是日本的好
有呀,智能工程工业软件目前国内有一款VIOOVI,我目前职位是精益规划工程师,很负责的告诉楼主,自丰田精益之后,企业都在实现现代化转型,对软件要求很高。之前我们厂里用的国外软件,功能倒没什么挑的,但是价格,客服各方面很多不愉快的。去年国内出了首款VIOOVI,我们就试用了一个月,操作上个人是感觉比之前那款软件更简单,数据处理的效率也快一些,重要的是价格不足之前的三分之一。楼主问国产的好还是日本的好,这个我不能够主观回答,只是觉得同样的东西,肯定要选性价比高的,而且支持国货何乐而不为呢。
‘柒’ 全国做弱电智能化工程比较出名的公司有哪些其中广东省又有哪些(前十即可)
霍尼韦尔楼宇
施耐德电气楼宇
西门子楼宇
江森自控
得找系统工程部而不是卖货的部门 (上面就是业界的前四名)
‘捌’ 中国十大品牌智能家居有哪些
如今智能产品遍布生活各个角落,国内各大公司,都推出了与智能家居有关的产品。智能家居这个概念如果从比较宽泛的角度讲,包括大大小小家居产品很多方面,是一个系统的概念。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广告宣传片里从迈进家门第一步就开始使用智能的技术,整个家居生活是非常高端智能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中国智能家居品牌的排行榜。
排名一:海尔u-home
海尔智能家居是海尔集团在信息化时代推出的一个重要业务单元。它以U-home系统为平台,采用有线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把所有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了“家庭小网”、“社区中网”、“世界大网”的物物互联,并通过物联网实现了3C产品、智能家居系统、安防系统等的智能化识别、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海尔智能家居使用户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任何时间,均可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方式与家中的电器设备互动。
排名二:柯帝KOTI
KOTI智能家居是广州市聚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业务——智能家居自主品牌。该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酒店、数字家庭的核心技术及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
排名三:京东微联
京东微联“智慧家”将通过京东微联开放的智能生态,为家装、地产、集成商等带来语音控制、互联互通、场景化模式、远程控制、第三方服务等多种可扩展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同时通过与家装、地产、集成商的合作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站式、便捷式的智能家居落地体验。
京东微联“智慧家”战略的发布,意味着京东微联成为首个将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向C端市场落地的平台。
排名四:河东HDL
广州市河东电子有限公司(HDL),是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国际化科技公司,致力于智能家居技术、智能建筑技术、专业舞台灯光及机械控制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咨询、产品到工程实施的全方位解决方案。HDL于1985年成立,早期以专业舞台灯光控制系统闻名中国市场。2004年开始独立研发生产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筑系统产品,并且成功开拓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建立起由核心代理商、经销商及工程商的组成的销售服务网络。在中国和海外已完成多个智能工程项目。
排名五:新和创bechamp
公司拥有基于Android系统和国际标准Zigbee协议的数字化无线智能家居设备系统研发和制造能力,旗下产品主要覆盖智能家居、智能社区、云服务三个系列,包括安卓系列智能网关产品、Zigbee系列智能家居产品、智慧社区云平台等。提供全球专业的家居智能化、社区化产品及智能家居、社区安防、云服务解决方案。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智能家居品牌的排名状况。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种智能家居产品,例如智能马桶、智能晾衣架、智能洗衣机等等,不过这些都只是智能家居产品的其中一个部分,只有当生活中整套步骤都实现了智能产品的应用,那么我们就完成了系统的智能家居生活。这小编相信个美好的愿景已经离我们的生活不远了,将来一定会普及到很多人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