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新发展格局 有何深意
【导读】近段时间,从企业家座谈会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国谋划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发广泛关注。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各路智库机构纷纷解读,同时也引起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热议。中央在此时提出“国内大循环”有何深意?新发展格局将给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国内大循环”是否是个孤立的概念?
多位权威人士表示:肯定不是!很多专家指出,从这个概念不断清晰、完善、深入的时间线上,可以看出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全局性战略。在当下关键时间节点上,中国正在谋划的是一个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是主动而为还是被动选择?
近期中央多次提到新发展格局,一个明显信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正加速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驱动为主。“加速”一词,意味着转型并非临时起意、无奈之举,而是主动作为、长期谋划的选择。
时至今日,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经济已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加速转变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从国际形势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世界经济低迷,一些国家经贸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巨大调整的可能。
国内大循环是否意味着要闭门造车?
中国是在开放环境下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绝对不能把国内、国际“双循环”割裂开。中国拥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市场,随着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潜在的经济活力和发展余地、空间还非常大。
形势越困难,越要扩大开放。以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循环,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两个循环畅通互动,经济运行才能“气血充盈”。
“双循环”将如何运行?动能在哪里?
其一,中国要立足做好自己的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换言之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
其二,根本途径还是深化改革。要看到,扩大内需还存在不少短板,如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仍有不少障碍,商品物流成本过高,企业融资难题犹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有待深化……
其三,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疫情之下,我国上半年不仅没有出现所谓的“外资撤离潮”,巴斯夫、宝马、大众集团等众多企业持续扩大在华投资……这些进一步印证,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其四,要保持定力,苦练内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智者而言,危机中往往孕育机会。中国经济的优势在于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还有很大挖掘潜力;再比如,破解发展不平衡,中国打造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孕育着巨大发展空间。
总之,面向未来,挑战不小,但空间很大,希望也很大。需要沉心、静气,保持定力与进取。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这一新发展格局时,提到了“持久战”一词。多位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已被提到了中长期战略高度。
⑵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格局是
法律分析: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⑶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的是什么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及时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指明了方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义:
1、我国的经济循环不是单一的国内或国际循环,而是国内国际双循环。
两个循环不是相互隔离、彼此独立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犹如两个紧紧咬合的齿轮。国内循环要深度融入国际循环当中,但又能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国际循环包含国内循环,为国内循环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2、产业链和供应链是构建双循环的核心。
脱离产业链供应链来谈双循环,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们是链接双循环的纽带,是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力量。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加快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⑷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是什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表述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提出来的,对我国经济发展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⑸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什么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新发展格局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因国际市场不顺畅,就把外需转为内需。这是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而非一般的技术性措施。
国内大循环与过去提的扩大内需有联系,但不完全相同,因为国内大循环关系到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

(5)什么叫中国新发展格局扩展阅读:
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风险都不可忽视,中央提出高度注意安全问题,就是要尽快化解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矛盾,实现一个安全的国内外发展局面。
发展经济要靠供给侧改革,要把生产要素更加科学地整合起来,把掌握尖端科技、现代化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上,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是安全的。对于国外,一定要想办法把各种各样的矛盾管控好、消解掉。一个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对于中国和整个世界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⑹ 中国新发展格局是什么
中国新发展的格局就是自信发展,同时要提高我国的科技能力,同时要增强各种结构性的调整
⑺ 新格局是什么
新格局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为党中央针对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战略思想,是事关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要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这不仅是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的主动战略调整,也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搞闭关锁国、内卷化的经济循环,而是强调在世界范围实现经济循环。因此,我国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必须进一步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厚植传统优势,增强领先优势,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⑻ 新发展格局是什么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战略思想,是事关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们要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统筹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8)什么叫中国新发展格局扩展阅读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要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这不仅是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的主动战略调整,也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搞闭关锁国、内卷化的经济循环,而是强调在世界范围实现经济循环。
因此,我国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必须进一步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厚植传统优势,增强领先优势,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⑼ 新发展格局的内容
摘要
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确定我们发展的基本路径;畅通国内的生产、分配、需求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循环;促进开放的国内国际循环,使之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⑽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什么
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理念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为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贯穿规划纲要的逻辑主线是“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10)什么叫中国新发展格局扩展阅读:
新发展阶段回答的是“我们在哪里,朝哪里奋斗”的问题。“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是“十四五”规划的历史使命和基本定位。新发展阶段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大跨越。
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按照什么样的理论来引领新阶段发展”的问题。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回答的是“我们怎么样实现新阶段新目标”的路径问题。这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的变革,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