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十大奇案是哪些

中国十大奇案是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23 16:04:31

Ⅰ 中国十大悬案都有什么呢

1南京学生碎尸案 2北京天上人间花魁案 3清华“铊”中毒案 4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 5湖北黄冈8人遇害案 6重庆红衣男孩案 7新疆子山二人车失踪案

Ⅱ 中国十大恐怖案件

十宗罪是作家蜘蛛写的一部恐怖小说,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每本介绍十个恐怖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当局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案。例如,肢体雪人、雨夜幽灵、地窖囚奴、人皮草人、变态色魔……以及轰动网络骇人听闻的刁爱青碎尸案。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负责对全国各地发生的特大凶杀案进行侦破,案情恐怖离奇,此文中十起特大案件都是首次公布内幕。
《十宗罪:中国十大恐怖凶杀案》内容简介:绝对震撼的角色安排: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极度扭曲的罪案案犯:强奸杀人犯、恋物癖者、异装癖、非主流少年、碎尸兇手、卖肾的人、变态杀手、色狼、精神病患者、一天到晚跪在街头的人……
第一卷 肢体雪人
第一章 特案小组
第一章 特案小组
第一章 特案小组
第一章 特案小组
第二章 九号鬼舍
第三章 凶杀模拟
第四章 雪人活了
第五章 冰雪玫瑰
第二卷 雨夜幽灵
第六章 鬼脸照片
第七章 凶杀现场
第八章 鬼影再现
第九章 埋尸之处
第十章 栀子花开
第三卷 地窖囚奴
第十一章 地下歌声
第十二章 地铁色狼
第十三章 巨人之观
第十四章 恶魔巢穴
第十五章 地狱深处
第四卷 人皮草人
第十六章 桃花源记
第十七章 世外桃源
第十八章 树上之尸
第十九章 桃之天天
第二十章 死生契阔
第五卷 变态色魔
第二十一章 女强奸犯
第二十二章 喝尿的人
第二十三章 丝袜恋足
第二十四章 囚禁调教
第二十五章 淫态百出
第六卷 精神病院
第二十六章 双重人格
第二十七章 医院密室
第二十八章 地下尸池
第二十九章 卖肾的人
第三十章 地狱之光
第七卷 骷髅之花
第三十一章 穿尸之竹
第三十二章 狗叼人头
第三十三章 食人狗圈
第三十四章 暗室逃生
第三十五章 回忆之母
第八卷 尸骨奇谈
第三十六章 红裙女孩
第三十七章 人骨坛子
第三十八章 异装癖者
第三十九章 铁皮柜子
第四十章 深渊之恋
第九卷 食人惨案
第四十一章 千刀碎尸
第四十二章 十年恐怖
第四十三章 幽暗小巷
第四十四章 食人恶魔
第四十五章 悬赏寻尸
第十卷 碎尸真相
第四十六章 人肉盛宴
第四十七章 情人之心
第四十八章 尘埃落定
第四十九章 抛尸路线
第五十章 凶杀笔记

Ⅲ 中国古代十大奇冤都是什么

九死未悔者的悲歌——伍子胥案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韩信案权力场下的浩劫——巫蛊案千古冤狱“莫须有”——岳飞案皇权争斗的牺牲品——于谦案阉竖宵小手下的血腥——东林党案功到雄奇即罪名——袁崇焕案小人物酿就的血光之灾——庄廷鑨明史案该杀不杀 无罪获罪——曾静吕留良案扑朔迷离 亘古未有——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或者 这里有好多个版本,正史中有:
NO10 范雎进谗杀白起
NO9 伍子胥被杀
NO8 吕后诱杀韩信
NO7 汉景帝杀晁错
NO6 司马昭杀邓艾
NO5 宋文帝杀檀道济
NO4 杨广杀高颖
NO3 唐庄宗之死
NO2 宋高宗杀岳飞
NO1 崇祯杀袁崇焕
版本二:
1、“浮尸案”中伍子胥之死;
2、“兔死狗烹案”中范蠡流亡;
3、“车裂案”中商鞅之死;
4、“聪明案”中韩非子被李斯所害;
5、“无兵造反案”中韩信之死;
6、“忧愤悲歌案”中李纲之死;
7、“莫须有案”中岳飞之死;
8、“谋逆案”中于谦之死;
9、“反间计”中袁崇焕之死;
10、“百日维新案”中“戊戌六君子”之死

Ⅳ 中国古代民间十大奇案

奇案,奇在哪里?奇就奇在他们难于一下被看到真相,难于一下被认识其本质。这些奇案往往勾连缠绕,扑朔迷离,然而这些奇案的背后也往往大有文章,隐藏着天大的秘密,如果细心剥茧抽丝,找到源头,又往往会使人大惊乃至大悟。
奇案一洪武丁丑科场冤案

奇案二永乐帝错斩周新案

奇案三锦衣卫烈女奇案

奇案四东厂乱断女尸案

奇案五皇宫谋杀太子秘案

奇案六千古迷离红丸案

奇案七康熙江南科场案

奇案八雍正麻城杀妻案

奇案九咸丰七涧桥凶杀案

奇案十嘉庆山阳凶杀案

Ⅳ 中国十大奇案

我只知道中国未破的七大人命悬案:1、刁爱青碎尸案;2、天上人间花魁遇害案;3、高校女生“铊”中毒案;4、白银连环杀人案;5、红安“12·26”八人遇害案;6、山城红衣男孩事件;7、独山子二人车失踪案。其中我最关注的是刁爱青碎尸案

Ⅵ 中国十大悬案

老子的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着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着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则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出散关,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而又有人胡乱猜测,说那时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导之意外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老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离孔子所在的曲阜不远。孔子还曾拜访过老子,也就是传说中的“孔子问礼”。这件事不论是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还有在儒家着作《礼记·曾子问》中都有记载,说明老子退隐后东归的说法比较可靠。

2.西施的生死之谜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有人说被勾践沉江,《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就是皮袋。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

这与上述记载相同。而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绝书》却如此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谜团让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说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3.徐福的东渡之谜

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全国后,位高权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长生长寿,后来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鸟,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后来秦始皇至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徐福到底去了那里呢?有人说那时航海技术差,碰到大风浪,全部覆没。而史籍中最早记载徐福史事的是司马迁,可是没有讲明徐福浮海到了何处。后人以为是台湾或琉球,也有说是美洲,但大多数认为是日本。最初提出徐福东渡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义楚。称:“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莱’……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义楚称这一说法来自日本和尚弘顺。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认为徐福东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献诗,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驻日公使黎庶昌、黄遒宪等人,都参观了徐福墓,并诗文题记。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渊源》中说,战国先秦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领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队,“徐福入海东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卫挺生着《徐福入日本建国考》,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的开国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认为他是颛顼之后徐驹王29世孙。台湾学者彭双松着《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书,进一步充实卫挺生的观点。

至今日本保存着不少徐福活动的遗迹,如和歌山县徐福和他的传员七人墓、徐福宫,九洲岛佐贺县“徐福上陆地”纪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有些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只是传说,找不到可靠的历史文献来证明。更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日本10世纪左右的产物,并非最先由中国人提出来的。徐福当时到的只是渤海湾里的岛屿,他在日本的事迹、遗迹、墓地,均属后人虚设。另外,又有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历史事实,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为徐福东渡的时间与美洲玛雅文明的兴起相吻合,而日本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费巨资,数年才能抵达。人海茫茫,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4.杨贵妃生死之谜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无数骚客文人的才情,为之吟诗作赋。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

一种观点认为,杨玉环或许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为由,强烈要求赐杨玉环一死,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后只得下令。杨贵妃“遂缢死于佛室”。

也有人认为,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这可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看出。杜牧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的“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诗句,都认为杨贵妃被乱军杀死于马嵬驿,而不是被强迫上吊而死。一些人称,杨贵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说她实际上是吞金而死。这种说法只出现在刘禹锡所作的《马嵬行》一诗。还有一种说法是,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驿,只是被贬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间。俞平伯先生在《论诗词曲杂着》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本人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之本意,蕴含着另一种意思。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最后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译丛》第五期,张廉译自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说,当时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为贵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经海上漂泊,辗转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终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其生死情况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难解。

5.宋太祖暴死之谜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一种意见是,宋太宗“弑兄夺位”。持此说的人以《续湘山野录》所载为依据,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当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灵柩前即位,实难脱弑兄之嫌。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和李逸侯《宋宫十八朝演义》都沿袭了上述说法,并加以渲染,增添了许多宋太宗“弑兄”的细节。

另一种意见认为,宋太祖的死与宋太宗无关,持此说的人引用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据《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驾崩后,已是四鼓时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人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光义。赵光义大惊,犹豫不敢前行,经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进宫。据此,太祖死时,太宗并不在寝殿,因而不可能“弑兄”。毕沅《续资治通鉴》即力主这一说法。还有一种意见,虽没有肯定宋太宗就是弑兄的兇手,但认为他无法开脱抢先夺位的嫌疑。在赵光义即位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系列的反常现象,即据《涑水纪闻》所载,宋后召的是秦王赵德芳,而赵光义却抢先进宫,造成既成事实。宋后女流,见无回天之力,只得向他口呼“官家”了。

《宋史·太宗本纪》也曾提出一串疑问:太宗即位后,为什么不照嗣统继位次年改元的惯例,急急忙忙将只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既然杜太后有“皇位传弟”的遗诏,太宗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使他郁郁而死?太宗即位后,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为何自杀?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后为“开宝皇后”,但她死后,为什么不按皇后的礼仪治丧?

上述迹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继统,后人怎么会不提出疑义呢?近世学术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确实死于非命,但有关具体的死因,则又有一些新的说法。一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太祖死于家族遗传的燥狂忧郁症。一说承认太祖与太宗之间有较深的矛盾,但认为“烛影斧声”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发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际,调戏其宠姬花蕊夫人费氏,被太祖发觉而怒斥之。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宥,便下了毒手。纵观古今诸说,似乎都论之有据,言之成理,然而有关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确凿无疑的材料。

6.明建文帝生死之谜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关惠帝已经出逃的传闻颇多,明成祖对此总是不放心,这件事也几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两种。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征战,燕王获得全胜,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统领大军开进南京金川门。当燕王军队进入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与此同时,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也毫无踪影。正史记载建文帝死于宫中的大火中。《太宗实录》卷九记载:“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来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仁宗朱高炽御制长陵后碑也说,建文帝殁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成祖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亡无从得知。燕王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在什么地方,无人可知。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死后葬于京郊西山。

朱棣登位后,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对他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访问。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员中,有不少锦衣卫士,这显然就是用于暗中察访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

民间传言中,在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与传说。有的说建文帝先逃到云贵地区,后来又辗转到了南洋一带,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当年建文帝潜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接着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至于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以上两种说法都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7.李自成的生死之谜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他家境贫寒,但有勇有谋,大仁大义。他当过驿卒,当过边兵,最后加入了反明的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不断壮大,几十万大军所向披靡,终于推翻了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摇摇欲坠的明王朝。但因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军入关,李自成领兵退出北京,转战河南、陕西、湖北等地,最后不知所终。有人说李自成在九宫山遇难。《明史》的结论是,自成已死,尸朽莫辨。

它的根据是,当时追击李自成的清朝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给朝廷的报告说,李自成兵尽力尽,仅带亲信20人,窜入九宫山中,被村民围困,无法脱逃,自缢而死。他派人前去验尸,而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了。还有一个根据是,南明王朝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蛟给唐王的报告称,他的部众已将李自成斩于九宫山下,只是丢了首级。但是,这个“遇难”说却难以令人相信。因为李自成雄才大略,骁勇非常,一直是官府的死敌。

无疑,他是清王朝或南明王朝统治者心目中的大患,他的生死绝对是当时的重大事件。而阿济格报告中说是“尸朽莫辨”,纯属浮夸不实,清王朝怎能相信?何腾蛟的报告简直就是马后一炮,谎报战功,南明王朝也不会相信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湖湘时,他的手下还有40余万兵马,驻九宫山一带至少也有数万人,说他仅带20名亲信与事实明显不符。况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杀,他的几十万大军岂能善罢甘休?九宫山能平静吗?

然而,事实上,当时九宫山很平静,那几十万大军也很平静。那么,为什么有“遇难”说,而且在民间广泛流传?据推测,这是李自成与其部下放的烟幕弹,一个缓兵之计。一方面,扬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对这支大军的敌意,下一步可能联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为,心腹之患已除,放松警惕,一旦时机成熟,李自成可东山再起。也有人说李自成在夹山寺隐居。据说,清朝初年,即将上任的云南同知张琼伯在赴任途中,游访石门夹山寺,与寺中方丈谈古论今,颇为投缘,相见恨晚,视为知己。几年后,他又重访夹山寺,方丈已死。

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诉他:那方丈就是威震天下的闯王李自成。在九宫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将孙某。干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亲赴夹山寺调查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亲眼见过一幅李自成的画像,据称,叫“奉天玉和尚”。 1981年,在石门夹山寺发现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据考查,在一个瓷坛中盛的遗骨,与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与李自成家乡陕西米脂县的习俗相同。但这一说法仍有不同意见。

有人说,奉天玉大和尚墓等的发现,只能说明石门夹山寺确实有奉天玉大和尚这个人,并不能证明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又有人说,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伤失明,但李自成画像却双目炯炯有神,以此证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而,李自成隐居于夹山寺一说,也成不了定论。李自成的生死之谜至今仍成为史学家探讨不休的事。

Ⅶ 中国历史十大悬案是什么

明末后宫三大疑案
明朝到万历皇帝的时候,已经十分衰败。朝廷后宫内却围绕着皇帝宝座的争夺发生了三桩疑案。这三个案子分别发生在三个皇帝在位期间,即神宗朱翊钧朝的“梃击案”和光宗朱常洛朝的“红丸案”和熹宗朱由校朝的“移宫案”。

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端午节前夜,一个叫张差的男子手持枣木棒闯入大内东华门,一直来到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门前,到第一道宫门,见只有两名老宦官守门,举棒打伤其中一人后直闯入宫,又闯过第二道宫门,直到殿檐下,拾级而上,试图加害太子。这时,太监韩本用发现有异常动静,便大声呼喊,七八名宦官蜂拥而上,将张差捉住,当即便将该犯交东华门守卫监收。

慈庆宫正门万历皇帝得知,下诣将张差送交皇城保卫部门审问。巡视皇城御史刘廷元审问后向万历皇帝报告道:张差家住蓟州井儿峪,举止行为看起来像个疯子,但又颇为狡猾,还得严加讯问。万历皇帝下诏将张差送交刑部复审。刑部郎中胡士相再次提审后,认为张差确实是个疯子,并判了他一个斩刑。提牢主事王之寀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便私下里审问张差,张差说出是宫里的太监庞保、刘成将他引到慈庆宫门前的,这两人对他说:“打死小爷(指朱常洛),有吃有穿。”庞保、刘成都是郑贵妃手下的太监,再往下查,势必牵连到郑贵妃。王之寀便将张差这个口供汇报给了刑部侍郎张问达。

此案的发生,震惊了宫内和朝野,舆论哗然。支持郑贵妃、倾向福王为太子的臣僚认为是张差疯癫所为,属个人行为;支持皇太子的大臣认为是陷害太子的阴谋。后来,经刑部十三司会审,查明张差是白莲教的一支红封教的成员,其首领为马三道、李守才,他们与郑贵妃宫内的太监庞保、刘成勾结,派张差打入宫内,梃击太子。

看起来,此案与郑贵妃有牵涉是肯定的了。很多朝臣都怀疑是郑贵妃和他的哥哥郑国泰阴谋策划借张差之手伤害太子。万历皇帝极力调解皇太子与郑贵妃的矛盾,一方面怒责郑贵妃,一方面迫使皇太子改变态度。后来,万历皇帝只得亲自出面来平息此事,他召见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及文武诸臣,拉着朱常洛的手对他们说道:“常洛很孝顺,我非常喜欢他。你们这些臣子,不要动不动就散布流言,离间我们父子!”他又对朱常洛说:“把你心里的话,都告诉他们吧。”朱常洛只得说:“张差是个疯子,赶快把他处决吧!外面的议论都是不应该的!”事已至此,群臣自然无话可说,“梃击”一案也就不了了之。万历皇帝明令除惩治张差等人外,“不许波及无辜人”,郑贵妃也就从此案中解脱出来。

随即,张差被凌迟处死。司礼监会同九卿、三法司审问庞保、刘成。由于张差已被处死,死无对证,庞保、刘成对张差所供各项俱不承认。正要详加盘问,太子下谕:庞保、刘成二人也许曾虐待过张差,张差为了报复,故意说庞保、刘成主使,不可轻信。会审只得停止。万历下令将庞保、刘成二人于宫内处死,以免节外生枝,涉及此案的李守才、马三道等亦发远方戍守。梃击案掀起的轩然大波暂时平息。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为审明案情立过大功的王之宷,案子一了结,立刻被找个借口罢官为民。后来又随着在这个案子几起几落,天启五年(1625年),竟被囚死于狱中。梃击案与宫内权力之争究竟有多大牵连,成为明宫疑案之一。

红丸案

万历末年,阴险毒辣的郑贵妃看到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已不可动摇,便百般讨好太子,郑贵妃乾清宫明代药柜御药房金罐又竭力笼络泰昌帝的宠妃李选侍,二人谋合,欲以美人计为己请封皇太后和皇后之号。这个朱常洛,也是好色之徒,郑贵妃便投其所好,送了八个美女供他享用。朱常洛身体本来就不强,再加上与这些女人淫乐无度,体力透支厉害。登基仅十多天,就卧床不起了。可他照样与这些人鬼混。一天晚上,朱常洛服了一粒“红丸”,结果,精神极度亢奋,竟一连“御幸”数名宫女。

“红丸”到底是什么东西?“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宫廷中特制的一种春药。“红丸”制法很特别:取童女首次月经盛在金银的容器中,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连煮七次,浓缩为浆。再加上乳香、没药、辰砂、松脂、尿粉等拌匀,以火提炼,最后炼蜜成丸,因其色红,故称“红丸”。嘉靖皇帝为了配制“红丸”,前后共选少女1080人,这些尚未成年的小姑娘,后来都成了嘉靖皇帝制药用后的“药渣”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两粒“红丸”竟要了皇帝朱常洛的命,酿成“红丸案”。

Ⅷ 中国十大未破案件是哪些

中国十大未破案件分别是刁爱青碎尸案、红衣男孩案、朱令铊中毒案、红安八人遇害案、白银连环杀人案、天上人间花魁遇害案、独山子二人车失踪案、柏雪扑朔迷离的失踪案、呼兰大侠案和广西警察枪杀孕妇案,具体的内容如下:

1、刁爱青碎尸案

也称为南大碎尸案,死者是一名南大大一的新生刁爱青,因为被校方训诫心情不好出去溜圈,刁爱青就再也没有回来,她的尸体曾经被热水煮过,总供被分成了2000多块,死状相当的惨烈。

刁爱青死前还为警方留下了开、五、是、表、人、和、吊的七字线索,只不过警方一直没有破解这件案子,这件案子在当时的影响极其的恶劣,兇手手段相当的残忍,也成为了警方最想破解的案子。

2、红衣男孩案

2009年11月5日,一名叫做童匡志的9岁男童在家中离奇死亡,他离奇在他的死相,他身穿红色花裙子,双手双脚被绳子结结实实的捆绑,脚上吊着一个大秤砣,双手被挂在悬梁之上。

这件案件被爆出之后,网友纷纷觉得是灵异事件是茅山法术所为,后来警方断定这件案件是自杀,不过大家也对孩子如何自己捆绑后上吊等一系列疑点产生了怀疑,而警方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因此,此案也成为了悬案。

3、朱令铊中毒案

朱令是一位清华大学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离奇的症状,后来经过互联网求救才被发现是铊中毒,对她身体造成了极大地损坏。朱令感觉身体不适之后曾经送往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医生由于没有检验设备,只对朱令说了她的症状类似于60年代的一例铊中毒案件。

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朱令的病情的得以在互联网上确认,父母在报案后,警方却一直不作为,这让当时的人们对于警方知道兇手却害怕其家庭背景的说法广为流传。

后来,警方只答应了朱令父母会好好侦破,然后就没有了下文,这也使得这件案子成为了悬案,虽然,这件案件中没有人伤亡。

7、独山子二人车失踪案

1996年10月20日,独山子炼油厂职工郭农耕和奎屯市人王昌瑞二人驾驶一辆桑塔纳轿车,到乌鲁木齐市赛马场二手车交易市场售车,当日人车失踪,至今无下落。

2008年再次调查。乌鲁木齐警方重金悬赏十二年前失踪者线索!

8、柏雪扑朔迷离的失踪案

柏雪,中国内地女演员。出演《小鱼儿与花无缺》中小仙女一角,得到大家的喜爱。 在某网站关于“《小鱼儿与花无缺》中你最喜欢的演员是谁?”的调查中,“小仙女”柏雪在网上的支持人数超过了谢霆锋。可以说当时的柏雪,事业达到了巅峰。

然后 2006年,柏雪在拍完电视剧《武十郎》后便消失在众多影迷的视线外,她的博客的最后更新也止步于2006-07-28 12:53,而柏雪也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失去了消息,演艺圈也没有了她的音讯,关于柏雪的离奇“失踪”也成为了娱乐圈的一大谜团!

9、呼兰大侠案

1986年3月28日夜,黑龙江省呼兰县公检法家属楼。当晚,有52人惨死家中,均一刀致命。其中,27人为公检法的工作人员,其余25人是其家属。

兇手,用匕首,在死者家的墙上,留下名号——“呼兰大侠”。一个平静的小县城,这起案件的概念和效果,可想而知。县公安局,迅速勘察、封锁现场,并立即向上级通报。

同年,4月2日,328专案组正式成立,共计672人经过两年多的调查、取证、研究、分析、排查、走访,专案组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案情毫无进展。此后,该案永久封存,停止一切调查。

10、广西警察枪杀孕妇案

2014年7月22日,原广西平南县刑侦大队警察犯故意杀人罪,被执行死刑。广西高级法院查明:2013年10月28日晚,该犯人携带配枪违规饮酒。酒后返回平南县城途中,下车在街道吵闹滋事,开了一枪。

随后,进入被害人蔡世勇、吴英(孕妇)夫妇经营的“老牌螺蛳粉店”内,听说没有奶茶卖,用枪拍打餐桌,朝店内天花板开一枪,还持枪指客人头。当吴英再次说没奶茶时,犯人开枪击中蔡世勇右肩,致轻伤。又连开两枪击中吴英,死亡。

Ⅸ 中国十大未破杀人惨案,中国十大未破杀人案是哪些

中国虽然是一个法治社会,但依然存在着很多罔顾法律的人,因此在我国有着很多难以侦破的杀人案件,为此小编整理出中国十大未破杀人惨案的资料,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白银连环杀人案。

第二、刁爱青碎尸案。

第三、高校女生“铊”中毒案。

第四、天上人间花魁遇害案。

第五、未能举办的生日宴。

第六、山城红衣男孩事件。

第七、独山子二人车失踪案。

第八、杭州女尸案,死后留下扑克牌成谜。

第九、龚琪被杀案件。

第十、两千多名中国军人失踪案

Ⅹ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疑案

答:1.老子的出关之谜 2.西施的生死之谜 3.徐福的东渡之谜 4.杨贵妃生死之谜 5.宋太祖暴死之谜 6.明建文帝生死之谜 7.李自成的生死之谜 8.雍正帝之死案9.干隆帝与海宁陈氏关系之谜10.孝庄太后下嫁案

1.老子的出关之谜 有史实记载,老子曾西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强而着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着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则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则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庄子天道篇》有一段记载,叙说了老子离职后便离开周室而“归居”了。 2.西施的生死之谜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有人说被勾践沉江,《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就是皮袋。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 这与上述记载相同。而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绝书》却如此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谜团让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说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3.徐福的东渡之谜 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全国后,位高权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长生长寿,后来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鸟,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后来秦始皇至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徐福到底去了那里呢?有人说那时航海技术差,碰到大风浪,全部覆没。而史籍中最早记载徐福史事的是司马迁,可是没有讲明徐福浮海到了何处。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渊源》中说,战国先秦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领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队,“徐福入海东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卫挺生着《徐福入日本建国考》,认为徐福就是日本的开国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认为他是颛顼之后徐驹王29世孙。台湾学者彭双松着《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书,进一步充实卫挺生的观点。人海茫茫,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4.杨贵妃生死之谜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无数骚客文人的才情,为之吟诗作赋。然而,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史书记载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阳沦陷,潼关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狈地与众臣逃跑,其爱妾杨贵妃死于马嵬驿。可是,文人赋咏与史家记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因此杨贵妃的最后归宿,至今还留下许多疑问。 5.宋太祖暴死之谜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 6.明建文帝生死之谜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关惠帝已经出逃的传闻颇多,明成祖对此总是不放心,这件事也几乎成为他的一块心病。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两种。

阅读全文

与中国十大奇案是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以前的太空宇航员住哪里 浏览:687
印尼援助渔民多少钱 浏览:148
伊朗女性戴头巾什么意思 浏览:982
伊朗为什么是圣裔 浏览:573
现在英国为什么这么富 浏览:326
印尼引进什么商品 浏览:438
亚洲怪谈之印尼篇结尾什么意思 浏览:500
英国读研需要什么学历 浏览:99
越南为什么老停电 浏览:848
印尼的臭豆有什么作用 浏览:334
英国怎么废除奴隶制的 浏览:634
如果伊朗石油出口会怎么样 浏览:845
为什么印度最好的城市都那么脏 浏览:295
为什么英国人的厨艺差 浏览:179
印尼盾10000等于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404
印尼什么手机卡信号好 浏览:282
怎么寄东西到印尼 浏览:973
意大利熊油治什么病 浏览:460
意大利黑手党的基地在哪里 浏览:609
印度積架路虎多少钱 浏览: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