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构建美丽中国
第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
第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国策和方针。
第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提出背景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❷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毛概
建设美丽中国要珍惜每一寸国土、建立绿色低碳、提高生产绿色化程度等等。
1、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珍惜每一寸国土,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
2、要按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
3、要大幅提高生产绿色化程度,改变过去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换取物质财富的老路,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2)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扩展阅读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完善绿色经济体系。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发展是硬道理,绿色是硬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切实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
❸ 为建设美丽中国党和国家应该怎么做
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尤其强调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生态文明的融入。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人民幸福。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研究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基于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思想,以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对中国内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
❹ 建设美丽中国 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建设美丽中国,青少年应该认真学习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自己担当起建设美好祖国的重任,可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例如:
对青年人而言,建设美丽中国,是要以小我投入大我的怀抱,脚踏实地、敢想敢试,以开放、包容、青春、大气的理念贯穿美丽中国的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青年人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面对未来,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通过学习与观察,我们认识到以牺牲生态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理念是错误的。
必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利用专业知识向节能环保、科学低碳的科研转型。创新,青年人应挑起主梁,结合自身精力充沛、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
建设美丽中国,青年人需积极参与美丽实践活动。青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意识的对身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身体力行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文体活动等实践活动,用青春之力感染、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文明的队伍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在爱绿护绿、保护生态这件事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身体力行,也在很多场合中不断强调其重要意义。
不只是植树,我们青年人更要坚持从小事着手、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使用环保袋、自带杯等,拍摄“美丽微镜头”记录身边人的文明行为,共同展现青年人文明、美丽的向上风貌,共创一个绿色、美丽的朗朗中华。
❺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4、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
2、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一,推进绿色发展
第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第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第四,改革生态环境监测机制
❻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毛概
答( -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 -的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
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 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 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 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 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 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❼ 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建设美丽中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首先就要节约资源。在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办公室里电灯、电脑、空调不关,水龙头关不紧,纸张浪费使用等现象,这些琐碎的小事,却没有能够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假如我们能在小事上多用心,从这些点滴做起,节约用水用电,节约器材,那么,对环境将做出巨大的贡献。其次,在生活中,更是要注意节能保环:垃圾分类处理,少用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照顾好身边的一草一木等。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我们的家园会在大家的共同爱护下越加美好!
二:建设美丽中国,从树立良好的基层榜样做起。作为基层公务人员,我们有必要为群众树立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榜样。在工作中,合理安排使用公车,不挥霍浪费;节约使用办公用品,不铺张浪费等。只有树立好榜样,才能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并共同保护环境。
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共同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❽ 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要珍惜每一寸国土、建立绿色低碳、提高生产绿色化程度等等。
1、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珍惜每一寸国土,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
2、要按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
3、要大幅提高生产绿色化程度,改变过去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换取物质财富的老路,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4、要以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为主满足消费需求,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有负面影响的生活行为。
(8)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扩展阅读:
建设美丽中国的注意事项:
1、环境保护必须走出新路。书中指出,破坏环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看环境问题,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要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搞好顶层设计,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形成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李克强总理强调,决不能以牺牲结构和环境换速度,在保护生态中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2、保护生态必须严守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红线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列入后全党全国就要一体遵行,决不能逾越。书中指出,要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
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
❾ 21. 简答题 当代大学生怎样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实践者
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1、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3、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美丽中国的主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展示中国方方面面的内容,民间文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杂技、电视、电影、戏剧、曲艺、绘画等各个领域节目内容。
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自然地理、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