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华美国企业是否全部退出中国,说明原因
4月中旬,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再次呼吁,所有在华美企,应"不惜血本迁回本土"。他建议,美国政府应100%报销所有包括场地、建厂、搬迁等全部费用。
同期,日本政府也宣布将出资22亿美金(人民币158亿),协助日本企业撤离中国,避免对中国产业链的过度依赖。
美日两国一唱一和,同时吹风"撤离在华企业",他们的计谋能得逞吗?美日两国的企业家,愿意听从他们的建议吗?
一、美、日政府再提企业撤华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4月12日,白宫国家经济顾问库德洛再次呼吁,所有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应全部撤离。
一部美国人拍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刚刚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讲述曹德旺在美国开办福耀玻璃厂的的故事。其中讲道:美国人工费用是中国的3倍,综合其他因素,成本比在中国高36%左右。由于美国汽车玻璃市场竞争并不激烈,产品售价比中国高35%,一抵一消,他的毛利率才跟中国差不多。
纪录片中,福耀美国工厂先后离职人数达到3000多人,连正、副总裁都离职了,原因就是"工钱"问题。纪录片结尾,曹德旺又新增了几台机器人,替代了人力。老曹还表示,在全球工业化的今天,他也不知道在美国开办工厂,是不是做错了。
大国之巅认为,即便美国政府听从了这位经济顾问的意见,大包大揽承担所有搬迁费和重建费,但这个人力成本问题不解决,美国制造商根本不会理睬所谓制造业回流的建议。
美国新能源汽车的代表,特斯拉公司刚刚在上海建厂并迅速投产,这证明中国的工业、物流、零配件供应、人力资源等优势,再次获得美企制造商的青睐。
至于日本,它是全球唯一一个,30%人口超过60岁的严重老龄化国家。日企厂子搬回去谁来上班?60岁以上老人吗?简直笑话!
Ⅱ 导致美企撤离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美国企业撤离中国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不断提高的生产成本。2005年至2010年,中国制造业工资年平均增长19%,而生产效率的增速只有其一半,造成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从2009年中期到2011年,美国制造业员工每小时平均工资呈逐年下降之势,而生产效率却高于中国工人。加上美国一些州政府向企业提供了更多补贴,使更多企业放弃将生产转移至中国。
二是人民币因素。中国自2005年以来已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约30%。由于人民币升值会提高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售价,这对那些用在华工厂的产品供应全球客户的美国企业是坏消息,对已经离不开中国廉价产品的美国消费者也不是好事。但对于那些想把生产业务迁回美国的企业来说,这却是件好事。
Ⅲ 美国呼吁让企业从中国撤离曹德旺认为有必要挽留一下,你赞同吗
大家都知道,当年白宫的经济顾问呼吁美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将企业从中国迁移走;二是日本政府拨出专款约槐指157亿人民币支持在华的日企搬迁回日本本土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国家。
对此很多人表示不屑,认为美日能在中国投资的都是低端制造业,对于这些制造业没有必要挽留,不过4月13日曹德旺接受媒体访问的时候,却反驳“空明闹不必挽留低端制造业撤走”的论调,他表示“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本来就很差,这些企业都搬走了,我们还剩下什么呢?我认为,必须要留住这些企业,否则将来我们一定会后悔的。”
总结
外资企业在我国带动了投资、就业以及税额,特别是绑定了部分的国际大公司(能参与跨国投资的企业都不会小),因此确实有必须要挽留一下,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认为适度挽留即可,不能为了挽留而毫无底线。船到桥头自然直,即使这些企业真的都离开了,我相信最终中国依旧可以自己适应改正过来,只因为我们是中华民族。
不管怎么说,防患于未然没有错,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一方面要安抚好外资企业,另一方面也要真心实意鼓励创新,扶持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