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人的自信源自哪里
中国人的自信源自中国道路、制度、理论的认同等精神层面上。
在长期实践和国际比较中,人们不断提高对自己道路、制度和理论的理解力和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辨别力,进而转化为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冷静、沉着和定力。
这种带有深厚理论气质的自信,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人的自信
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一个人口规模超10亿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先例。
更何况中国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信心,我就会坚定不移地回答:有!
这信心,来自于中国人不屈不挠的革命史、只争朝夕的建设史。
这信心,来自于中国人渴望国家崛起的向心力、民族复兴的原动力。
这信心,来自于中国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信心,只为中国。
⑵ 在国际交往中为什么要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自信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有自信才会有勇气和力量,有毅力和动力;有自信才会有执着坚守、自觉践行。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强调要增强价值观自信。应该说,现在很多中国人是自信的,但也有些人不那么自信甚至很不自信。有些人言必称西方,奉西方说法为圭臬,拿西方价值标准来评判中国,似乎中国哪里都不如西方。这种妄自菲薄,动摇的是中国发展的精神支柱,消解的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有自信尤其是价值观自信。这对于高扬国家、民族和人民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
自信不仅是个人的可贵品质,也是民族的可贵品质。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有着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国人自信的底气。纵观历史,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有志气、有自信的民族,始终对自己的价值观充满自信,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相信我们的国人都是这样想的。生活在中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