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中国的政党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深深植根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一起,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携手合作,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共同缔造新中国,是这一制度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这一制度得以存续的必要前提。这一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其显着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体现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下,各党派团结合作的特点。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强调以协商、合作代替竞争、冲突,很好地将共产党领导与多党派合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集中统一领导与广泛政治参与的统一,国家稳定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统一。在当代世界林林总总的各种政党制度中,体现合作、参与、协商、包容精神的中国政党制度,不仅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有着与其他政党制度根本不同的特点。
第一,中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
第二,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的接受领导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多党制的根本性区别,同时也具有了与其他政党制度相比的独特优越性。
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保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实践充分体现在国家政治运行的各个环节之中,使这项制度越来越发挥出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巨大作用。同时,为参政党的建设、发展和进一步履行好自己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21世纪之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正以其独有的形态和魅力,以其显着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日渐为世界所瞩目。
2.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发展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现实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共产党执政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政党制度。它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现实优势,有利于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正确处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三、西方多党制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在西方国家,两大政党(通常它们又联合其他小党)交替上台,轮流执政,表面看非常民主,实质上都是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内部矛盾斗争、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无论谁在台上,都不会根本改变这些国家资产阶级专政的本质。
(2)中国为什么没有反对党扩展阅读:
优势:
一、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在中国,政党发展和政党制度选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从没有政党到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诞生,从中华民国初年政党林立到“政党议会”在杂乱中宣告失败,从蒋介石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结成统一战线合作奋斗,中国人民在迎来新中国诞生的同时,也选择确定了新型的政党制度。
二、宣扬“政党轮替论”是要取乱中国
国家建设和政治发展从来就不存在千篇一律的模式。政党制度同样如此。不尊重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不顾本国国情,盲目照搬别国政党制度模式,决不会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从生成之日起就受到各种敌对势力的指责和诋毁,它的生命力在持续不断的攻击中磨练得越来越强大。
三、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我国政党关系的发展已经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党和人民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充满自信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政治智慧。我国不采取一党制,也不采取多党制或两党制,是因为确信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民意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参考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和巨大优势-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