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待中国人普遍肉蛋奶摄入不足
虽然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不缺吃喝的时代,有时候还经常下馆子吃美食,但事实是中国人普遍肉蛋奶的摄入量并不理想,对于这个现象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Ⅱ 亚洲哪个国家的男人平均身高最高
韩国人和叙利亚人,男性平均身高都超过1.74米伊郎人日本人哈萨克人1.73和中国东北人差不多。中国南方男性平均身高不足1.69四川云南山区更低。
Ⅲ 中国人吃肉的历史是怎样的
中国人吃肉的历史悠久且复杂,经历了不同肉类的流行与变迁。
古代肉食种类与阶级差异:
牛的尊贵地位与食用限制:
羊肉在宋朝的盛行:
猪肉的逆袭之路:
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
Ⅳ 人类常见的膳食结构类型有哪四种
依据动、植物性食物在膳食构成中的比例划分不同的膳食结构,一般将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1)东方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一些国家等属此类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平均能量摄人为2000~2400kcal,蛋白质仅50g左右,脂肪仅30~40g,膳食纤维充足,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营养素如铁、钙、维生素A摄入量常会出现不足。
这类膳食容易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以致健康状况不良,劳动能力降低,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等营养慢性病低发。
(2)经济发达国家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是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北欧诸国的典型膳食结构,属于营养过剩型膳食。
食物摄入特点是:粮谷类食物消费量小,人均每天150~200g,动物性食物及食糖的消费量大,肉类300g左右,食糖甚至高达100g,蔬菜、水果摄入少。
人均日摄入能量高达3300~3500kcal,蛋白质100g以上,脂肪130~150g,以提供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膳食纤维为主要特点。这种膳食模式容易造成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营养过剩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
(3)日本膳食模式:是一种动植物食物较为平衡的膳食结构,以日本为代表。膳食中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比例比较适当。
特点是谷类的消费量平均每天300~400g左右,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平均每天100~150g左右,其中海产品比例达到50%,奶和奶制品100g左右,蛋类40g左右,豆类60g。
能量和脂肪的摄入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每天能量摄入为2000kcal左右,蛋白质为70~80g左右,动物蛋白质占总蛋白的50%左右,脂肪50~60g,该膳食模式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特点,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长处。
少油、少盐、多海产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合适,有利于避免营养缺乏病和营养过剩性疾病,膳食结构基本合理。
(4)地中海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以居住在地中海地区(意大利、希腊)的居民为代表。
膳食结构的主要特点为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每天350g左右)、水果、蔬菜、豆类、果仁等;每天食用适量的鱼、禽、少量蛋、奶酪和酸奶;每月食用红肉(猪、牛和羊肉及其产品)的次数不多,主要的食用油是橄榄油;大部分成年人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脂肪提供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25%~35%;特点是饱和脂肪摄入量低(7%~8%),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膳食含大量复合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较高。地中海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已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并纷纷参照这种膳食模式改进自己国家膳食结构。
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必需食物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粮食类,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一般轻体力劳动者每天的摄入量以300-500克为宜,其余的热量由副食品供给,所以,粮食类食物的占热能供给量为60%-70%,约占膳食总量的32%。
第二类是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食物,包括瘦肉、蛋、禽、鱼等,成人每天应摄入70-100克的蛋白质。
据研究,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率高于植物蛋白,较为理想的蛋白质摄入应是,动物蛋白占1/4,豆类蛋白占1/4,其余2/4则粮食供给。因此,营养专家建议,每人每天应摄禽、畜肉类50-1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25-50克。此类食物应占膳食总量13%。
第三类是豆、乳及制品,因豆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等,其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接近人体需要,所以每人每天应补充豆类50克,奶类100克,此类食物占总量的9.5%。
第四类是蔬菜、水果,这是人体维生素、无机盐和食物纤维的主要来来源,但因蔬菜品种很多,营养成分也存在很大差异。
如,绿叶类蔬菜含大量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根茎类蔬菜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胡萝卜素;鲜豆类蔬菜中的碳水化合物、铁及硫胺素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所以每人每天应摄入400-500克,共中绿叶菜应保持1/2以上。
新鲜的水果是抗坏血酸的良好来源,可以提供大量的蛋白质、磷、铁等无机盐,故而每人每天应摄入100-200克鲜果。此类食物应占总量的40%。
第五类是油脂类,油脂类可供给热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供给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动物油高,而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多,脂肪熔点也比较高,因此不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故而应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植物油。
因此,营养学家建议油脂的摄入比例为饱和脂肪酸与多稀不饱和脂肪酸及单烯不饱和脂肪酸各占1/3。油脂应按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1克,约占总膳食比重的1.5%。
综上所述,以上五类食物长期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影响身体健康,为保持均衡膳食,人们每天的膳食不宜吃的太精,更不应在节日中暴饮暴食,真正做到粗细搭配、有荤有素,健康就会更有保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膳食结构
Ⅳ 饮食方面注意什么
对于人们健康生活和快乐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国人却面临着三大饮食问题。
一是吃不全:种类少、果蔬少、喝水少。
平衡膳食既能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又能满足身体功能的需要,降低患病的风险。要满足每日膳食平衡,将需要至少5个食物类别,即为谷薯类、蔬菜水果、蛋奶类,鱼、禽畜肉类和水。但中国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食物单调,品种较少,每天能吃够五大类食物的人不足三成;蔬菜摄入比例刚刚过半,水果仅及1/5;30%的人每天喝水不到1200毫升。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谷薯类食物作为主食,应占到每天能量来源的一半以上。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多吃些食用菌和海菜。每天足量饮用白水,饮水不足将导致体力及脑力下降,甚至还可能引起一些疾病。不可过量喝含糖饮料。
二是吃不对:饮食结构不对,饮食方法不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但目前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肉类食品消费结构中,猪肉占65%左右,而对心血管系统有益的鱼虾类每天不足一两;许多人早餐像乞丐,晚餐像皇帝;食品加工过精、过细,不利于慢性疾病的防控。
三是吃得多:油脂多,食盐多,食糖多。
长期吃得太多,会增加肠胃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当代国人每天吃得多、动得少,吃肉多、吃盐多、吃糖多,超重和肥胖者猛增。吃猪肉太多,吃鱼肉和海产品太少。中国人的猪肉消费量占到了全球的一半,而猪肉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是引起肥胖和心脏病的重要原因。而鱼肉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且富含对心血管系统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金枪鱼、鳕鱼、沙丁鱼等深海鱼),应该增加摄入量,每天吃1~2两。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可诱发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国际上对盐的摄入量越调越低,而我国居民的“重口味”却不见好转。所以,日常饮食中必须高度注意的是:盐,少点,少点,再少点!
Ⅵ 帮忙简述下中国人金字塔饮食结构
中国人金字塔饮食结构简述
一、答案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金字塔形式呈现,强调膳食的均衡与营养的全面。底层为五谷杂粮,中层为蔬菜瓜果,上层为肉蛋奶类,顶层则为少量油脂与高级食品。这种结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饮食理念,注重食物的搭配与营养的组合。
二、解释
1. 金字塔底部:以谷物为主。中国人日常饮食的基础是五谷杂粮,如大米、小麦、玉米等。这些谷物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和基本的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
2. 中部层次:蔬菜和水果占据重要位置。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对身体多种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它们不仅为饮食增添了多样性,也是均衡营养的关键。
3. 金字塔上部:适量的肉类、蛋类与奶类。肉、蛋、奶类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脂肪和某些维生素。适量摄入这些食品对于生长发育和维持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4. 金字塔顶端:少量高级食品和油脂。这部分包括高脂肪、高糖的食品,如油炸食品、甜点等。由于这些食品热量较高且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因此在金字塔饮食结构中只占很小部分。
金字塔饮食结构的理念是倡导均衡饮食,食物种类多样,注重营养搭配。这种饮食结构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健康,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尊重与合理利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食养与和谐的生活理念紧密相连,金字塔饮食结构正是这种理念的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