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最着名的科学家有哪些
中国最着名的科学家有袁隆平、竺可桢、钱伟长、侯德榜、童第周等。
1、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
2、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3、钱伟长(1912.10.9—2010.7.30),江苏无锡人,世界着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4、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于福建闽侯,着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5、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1)中国千名专家有哪些扩展阅读
成为科学家的一个标志是首先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也就是说一个科学家必需有参与科学研究,发表,交流等活动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和成果挂钩的,说白了所谓的成果无非就是发表文章或获得专利权。
这对于一位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科学家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我们总强调科学家应该首先具备科学精神,也就是你如果想以科学发现为职业,就必须从精神上有一种献身,求实,严谨和持之以恒的内质,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精神
。随着科学研究成了一种社会建制,特别是当现代科学活动出现了政府主导的特征之后,科学就一下子从”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科学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职业。
‘贰’ 中国现代着名的医学家有哪些
中国现代着名的医学家具体如下:
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着名微生物免疫学家:谢毓晋。
微生物学家:李河民。
生物化学专家:梁植权。
病理学专家:白希清教授。
临床内分泌学家:朱宪彝。
中医信赖的带头人:吕炳奎。
名中医:冉雪峰。
一代名医:施今墨。
着名中医学家:任应秋。
中医内科学家:姜春华。
着名中医内科教授:邓铁涛。
中医内科教授:董建华。
中医内科学家:董德懋。
在中西医结合道路上做出贡献的外科专家:吴咸中。
着名内科学教授:张孝骞。
着名热带病学专家:钟惠澜教授。
着名内科学、内分泌学专家:邝安堃。
内科专家:王权咸。
着名心脏内科专家:陶寿淇教授。
心血管病专家:陈可冀。
外科专家:兰锡纯。
着名外科专家:傅培彬教授。
胸外科专家:辛育龄。
着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教授。
烧伤学教授:杨之骏。
成形外科教授:朱洪荫。
整形外科专家:张涤生。
骨科专家:冯传汉教授。
骨伤科专家:尚天裕教授。
着名骨伤科专家:叶衍庆教授。
着名麻醉学教授:谢荣。
着名皮外科中医:赵炳南教授。
皮肤病专家:马海德。
皮肤科专家:杨国亮。
中外闻名的皮科专家:胡传揆教授。
妇科专家:于载畿。
妇科专家:郭泉清。
儿科专家:郭迪。
着名耳鼻喉科专家:吴学愚教授。
着名眼科专家:郭秉宽教授。
眼科专家:陈耀真。
放射科教授:胡懋华。
医务界的前辈、公共卫生学专家:金宝善教授。
环境卫生学教授:杨铭鼎。
着名传染病学专家:戴自英教授。
预防医学家:蔡宏道。
药用植物学家:肖培根。
儿科护理专家:王懿。
护理学专家:王琇瑛。
‘叁’ 中国着名科学家有哪些
1、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
世界着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着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3、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4、茅以升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5、于敏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