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原来还有这么多领域被卡脖子,你还知道哪些一起盘点一下
一、半导体领域
1. 芯片
我国芯片在制造工艺和量产方面相对落后,目前华为已能制造5纳米芯片,但国内其他公司大多仍停留在14纳米水平。相比之下,美日韩已开始量产2~3纳米芯片,甚至向1纳米突破。
2. 光刻机
我国光刻机已达到14纳米量产水平,但在光刻机领域,与国外4纳米、3纳米甚至2纳米量产技术相比,仍有差距。
3. 光刻胶
国外光刻胶阻抗已达到10^15,而国内大多停留在10^10。此外,光刻机冷却剂和浸液系统等也是我国光刻机领域的短板。
4. 手机射频器件
全球手机射频前段器件的五大供应商均为国外,占据全球97%市场份额。我国虽已突破5G手机射频器件,但仍有差距。
二、互联网领域
1. 根服务器
我国虽有根服务器一主三辅,但并未拥有完全自主的根服务器。2019年起,我国开始建设自己的域名根服务器。
2. 操作系统
手机操作系统方面,我国有华为推出的鸿蒙操作系统;电脑操作系统则以Windows为主,国产操作系统尚在发展阶段。
3. 工业软件
在核心工业软件领域,我国部分软件仍受制于人,但部分软件如CAD等已开始发力。
4. 编程软件和语言
我国编程软件和语言相对落后,华为正在研发仓吉编程中文软件。
5. 浏览器内核
我国大多数浏览器使用IE内核,华为正在研发浏览器内核。
三、机床领域
高端机床领域依赖进口,中低端领域竞争激烈。
四、发动机领域
1. 汽车发动机
我国汽车发动机技术已有所突破,但在高端领域仍相对落后。
2. 航空发动机
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C919试飞成功、歼20量产等都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成功表现。
五、钢材领域
1. 航空钢材
我国航空钢材领域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自主研发和生产。
2. 高端轴承钢
我国高端轴承钢已打破垄断,但顶级高端轴承钢仍有差距。
3. 高强度不锈钢
我国高强度不锈钢已打破垄断,并走向世界先列。
六、机器人领域
1. 触觉传感器
我国在触觉传感器方面与日本存在差距。
2. 机器人核心算法
我国工业机器人关键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七、生物医学领域
1. iCLIP技术
iCLIP技术是创新药物研发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我国在此领域有所突破。
2. 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
我国在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方面依赖进口,瑞士在这方面领先。
3. 微球
微球是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突破。
4. 扫描电子显微镜
我国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方面有所发展。
八、电池电源领域
1. 高端电容电阻
我国在高端电容电阻领域与日本存在差距。
2. 水下连接器
我国已成功研发2000米级水下插拔电连接器。
3. 燃料电池关键技术
我国在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方面仍在验证阶段,美日欧掌握核心技术。
4. 高端焊接电源
我国高端焊接电源技术受限制,尚未打破美日垄断。
5. 锂电池隔膜
我国在锂电池隔膜领域已实现替代,但高端市场仍依赖进口。
九、工业领域
1. 超精密抛光
我国超精密抛光技术已有所突破,但与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2. 环氧树脂
我国环氧树脂装置规模不够经济,产品质量稳定性有待提高。
3. 真空蒸镀机
我国已突破真空蒸镀机技术,但与日韩先进水平仍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