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和缅甸的边界 在哪
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一段未定边界,除片马、古浪和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性定界,并且确认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的划界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中:
第五条 缔约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的一段边界,除片马、古浪、岗房地区以外,按照传统的习惯线定界,也就是从尖高山起,沿着以太平江、瑞丽江、怒江、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为一方、恩梅开江为另一方的分水岭向北,直到在西靖丹以西独龙江南岸的一点。
由此跨过独龙江,然后继续沿着以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和察隅河为一方和除西靖丹以上的独龙江以外的全部伊洛瓦底江上游支系为另一方的分水岭,直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为止。
第六条 缔约双方确认,从尖高山到南帕河和南定河汇合处以及从南卡江和南永河汇合处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南腊河和澜沧江(湄公河)汇合处的两段边界,过去已经划定,无需加以更改,界线如本条约附图所标明。
(1)当年中国和缅甸是如何划界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主要内容:
(1)双方同意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西端终点一段未定边界,除片马、古浪和岗房地区外,按传统习惯性定界,并且确认从尖高山到中缅边界东南端终点的划界原则;
(2)缅甸同意把属于中国的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归还中国;
(3)双方决定废除缅甸对属于中国的猛卯三角地(南坎)所保持的“永租”关系,中国方面同意把这个地区移交给缅甸,缅甸同意把按照1941年中英两国的滇缅南段界务换文规定属于缅甸的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划归中国;
(4)为了便于双方各自的行政管理,照顾当地居民的部落关系和生产、生活上的需要,双方对1941年换文划定的界线中的一小段,作一些公平合理的调整;
(5)放弃1941年6月18日中英两国政府换文规定的,中国参加经营缅甸炉房矿产企业的权利该条约1961年1月4日起生效,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两国全部边界的正式划定。
B. 中缅边境的江心坡面积足有2.7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
江心坡位于缅甸的北部地区,目前属于缅甸的领土,与我国的云南省和西藏的长余县接壤,东部与中国以高黎贡山为界,南北长约300公里,东西宽约150公里,面积足有27000平方公里,分布在N枚开枪和麦力开枪之间的地带。1960年中国和缅甸进行的边界划分,在此之前,两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边界。1960年,中国与缅甸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放弃了对江西坡的领土主张,从缅甸收回了被英国1913年侵占的片马、鼓浪和港方战地。早在1941年,中英两国政府换为规定,将原属于缅甸的班红和半岛部落辖区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江心坡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呢?看看我们的藏南地区就知道藏南地区。面积达九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固有的领土,目前被印度非法实际控制。从西藏其他地区进入藏南地区要翻越喜马拉雅山,地理环境非常恶劣。而江西坡的北部与藏南地区交界,如果江心坡还在,那么就可以从江心坡进入藏南地区,那么在1962年对应自卫反击战中,就多了一条去藏南地区的通道,或许后勤物资就能够跟上,不至于鞭长莫及。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江心坡的战略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
C. 中国与缅甸国界线有多少公里
中缅边界是指中国同缅甸的边界,边界线全长2186公里。
中缅边界是根据196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在1961年两国共同划定的。由库阳山口至中、缅、老三国交界的南腊河口。
1984年至1986年,两国政府对中缅边界的部分地段进行了一次联合检查。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双方为维护边界安宁都作了积极的努力。
(3)当年中国和缅甸是如何划界扩展阅读:
国界线:
在两个邻国间决定以天然地理特征为边界的情况下,双方为了更精确地划定国界,通常采取以下办法:
①以山脉为边界时,其边界的划定可以分水岭为准。
②以河流为边界时,通航河流通常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不通航河流通常以河流的中心线为界。由于自然作用河道发生变动时,如河道受侵蚀,则边界随之变动;如河流改道,则边界不随之变动而停留于原处。
③河流上的桥梁以桥的中间为界。
④海峡分为通航与不通航两种,其划界办法与河流同。
⑤湖及内海均以中间线为界。
拉丁美洲国家由于历史原因,采用“按照已占有”的原则来划分彼此的边界,即以“西班牙”统治时期各省的行政区划作为它们彼此之间的边界。非洲和亚洲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的国家,一般也袭用殖民地时期的边界作为国际边界。
此外,还有以民族分布而划分的民族疆界;以居民宗教信仰而划分的宗教疆界;由战争或实力而划分的强权疆界。
D. 1960年的中缅边界线究竟是如何划界的呢
是伟大的周同志将江心坡和南坎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送给了缅甸,占缅甸现有领土1/4强,使得缅甸长期与我国友好往来与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