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太空空间站是干什么的(空间站是怎么弄上去的)
中国太空空间站的主要目标是开展长期有人照料的大规模空间应用,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它的建设起始于2022年,旨在通过宇宙飞船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为空间站的建设提供支持。空间站的主要功能在于探索微重力环境下的新颖物理世界,如水不再遵循地面上的重力规则,流体特性、燃烧机制以及生物体在失重条件下的行为都会发生变化。
微重力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比如在空间站,科研人员可以研究流体扩散、燃烧科学、生物工程和航天医学。在生物工程领域,空间站的微重力条件使得蛋白质结晶更为高效,为深入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航天医学方面,研究太空对生命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生命起源和基本规律,为改善航天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空间站还是技术试验的重要平台,如观地望天、技术试验和制药,能进行无容器冶炼,提高材料质量,以及进行太空制药,以获得地面难以达到的纯度和效率。例如,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上进行的实验,如微重力下的晶体生长,显示出与地面截然不同的特性,预示着可能的技术突破。
我国“天宫”空间站的轨道设计和科学实验布局旨在优化空间应用条件,提供稳定的微重力环境,以及丰富的科学实验设施,支持包括11个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方向的实验。核心舱内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的暴露载荷接口,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有望取得重大科学和应用成果,同时也将促进科普教育和国际合作。
⑵ 国际空间站计划是什么
1. 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质子K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功能货舱“曙光号”。
2. 该功能舱由俄罗斯负责建造,重达24吨,可用面积40平方米,内部容积约72立方米,设计寿命为15年,为空间站提供了电源和推动力。
3. 1998年12月3日,第二个组件“团结号”连接舱随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
4. 随后,其他组件如俄罗斯的服务舱、美国的实验舱、欧洲和日本的实验舱等陆续被发射上天。
5. 国际空间站由两大部分组成:核心部分以俄制多功能货舱为基础,通过对接舱段及节点舱将各个舱段对接建成;另一部分在美的桁架结构上,安装了加拿大的移动服务系统、舱外仪器设备和太阳能电池板。
6. 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1994-1998),主要进行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飞行;第二阶段为初期装配阶段(1998-2000),建立空间站的核心部分,实现初始的载人能力;第三阶段为最后装配及应用阶段(21世纪初),完成空间站的装配工作,达到允许6-7人长期在轨工作的能力。
7. 我国参与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定于2002年安装到国际空间站的桁架上。
8. 国际空间站的大小将是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5倍,工作寿命将达到10年-15年。
9. 建造国际空间站将使用美国航天飞机、俄罗斯“质子号”和“联盟号”运载火箭三种运载工具,宇航员需要进行43次太空飞行和144次太空行走才能完成建造。
10. 国际空间站不仅体积巨大,耗资惊人,科学家们还将在站上进行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实验,如药物、特殊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等的研制。
11. 国际空间站上还将安装一个巨大的反射器,用于节约地球上的能源。
12. 到2000年11月,国际空间站第二阶段工作基本完成,第一批宇航员已经开始在轨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