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英国资讯 > 英国在西方统治多少年

英国在西方统治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5-09-18 05:58:26

① 英国有多久的历史

829-2011 1200年左右 英国这个国家的历史 不是大不列颠岛的历史 详情可以自己去看网络英国的介绍

829年威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

8世纪末遭丹麦人侵袭,1016年至1042年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

其后经英王短期统治,1066年诺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兰。

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 *** ,王权遭抑制。

1337年至1453年英法进行“百年战争”,英国先胜后败。

1536年威尔士与英格兰合并。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衰败。

英国于1920年设立北爱兰郡,并于1921年至1922年允许爱尔兰南部脱离其统治,成立独立国家。

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随着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到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

1973年1月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

历史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是四个国家。

后来英格兰和威尔士由联姻合并,再后来,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伊里莎白一世无后,便传位给她的外甥,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

后詹姆士的儿子查理被克伦威尔的革命军推翻,克伦威尔统治期间武力征服了爱尔兰。

1923年,英国国会决定将爱尔兰分为2部分,南部的23个郡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北部的4个郡作为北爱尔兰仍留在英国。

虽然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力减弱和经济不景,但保守党“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当选为首相后,便大力推行改革,倡议保守主义,成功削减福利开支和削弱工会的力量,令英国经济复苏和保持国际上的影响力,然而与玛格利特·撒切尔同党继任者梅杰首相任内英国经济又陷衰退。

其后工党托尼·布莱尔于1997年当选为首相后,提倡又被称为“第三种道路”的社会自由主义,令英国经济一直繁荣。

现在,英国不仅国家富强、在国际政治和外交舞台上依旧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经济表现胜过其他发达国家,也是失业率最低的西方国家之一。

英国是英联邦成员,并在1973年正式加入欧盟。

2010年5月11日,戴维·卡梅伦正式接替戈登·布朗,出任英国首相。

② 英国统治苏格兰300年,为何还是无法同化苏格兰

历史上,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以哈良德长城为界。苏格兰原为独立王国,在1707年5月1日和英格兰合并。苏格兰同意合并的原因是当时与法国和波罗的海国家之间的贸易萎缩,加之国内农业歉收和海外殖民失败,为了摆脱不利处境,与英格兰合作成为其必然选择,合并才能给苏格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不过到了现代,英国已经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了,经济实力也是大大下滑了。这就使得苏格兰的很多独立派人员,又开始吵着要分家了!

可见,想同化一种文化谈何容易!何况中华民族的文化的历史根基能轻易的就能被同化吗? 那些为西方文化的进入会带来民族文化灾难而担心的人,是不是过虑了

③ 为什么英国几乎侵略了全世界,很少国家仇视它

英国在近代历史上,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提升了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增强了综合国力,在世界都是处在领先的水平。

由于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经济水平与国内生产力都获得较快地发展,世界也由中世纪时候单一的个体逐渐联系为一个整体。英国就正在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借着世界紧密联系的背景开展了殖民统治。

当英国殖民统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时候,这些地方还没有成立国家,基本都是土着人聚集的地方。如澳大利亚这个国家都是土着人比较多,依靠打猎与采集东西为生。而且土着人生活在澳大利亚,由于还处在部落阶段,更加没有国家的概念,自然对英国也没什么厌恶之情,比较都没现代的“国家”理念。

虽然殖民侵略是比较讨厌,但是一方面也会被被殖民地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与技术,改变殖民地落后的文明状况。所以,对殖民侵略也要一分为二看待。

④ 大英帝国全盛时期是哪位君主持续了多少年

一八三七年,年仅十八岁的肯特郡主维多利亚登基为英国女王,直到她在一九○一年逝世。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六十多年当中,英国控制全球海权,主宰世界贸易,其广阔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日不落帝国”俨然“可以与世界抗衡”。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涌现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莎士比亚以来最杰出的文学家狄更斯,自由主义政策的先锋格莱斯顿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顿,可谓人才济济。

帕默斯顿这个名字中国人可能有些陌生,不过很多中国人都知道他的那句名言:“大英帝国既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帕默斯顿勋爵可以说是无人不晓。此公于一八三○年首次出任英国外交大臣,先后担任外相长达十六年之久;又在一八五五年和一八五九年两次出任英国首相,直到他于一八六五年去世。在这三十五年当中,维多利亚帝国的对外政策深受帕默斯顿的左右。其谋略之深远、手法之高妙、算度之精密,纵观几百年来世界外交史,除了中国大外交家周恩来,再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让中国人永世不忘的鸦片战争,正是当时担任外交大臣的帕默斯顿所发动的。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之际,着名导演谢晋拍摄的巨片>真实的记录了这段历史。正如这部传世之作片首的题词所言,“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一八三九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乃是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气概,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忠报国。不过,以林则徐的精明强干,只要他对海外的局势有起码的了解,就决不会选择一八三九年来查禁鸦片。林则徐的失败就在于他没有认识到,他真正的对手不是广州的那群鸦片贩子,而是远在伦敦的帕默斯顿。

历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混合体。英国步步东来直至用坚船利炮打破清朝的大门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但这场战争在一八三九年爆发却又有其偶然性。对西方缺乏最起码了解的大清王朝误打误撞的选择了一个最糟糕的时机。恰恰正是在一八三九年,帕默斯顿办成了一件在欧洲外交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他创建了一个国家。

法国东北部和荷兰南部沿海地区是一片无险可守的平原,任何控制了这里的敌对势力都会构成对英伦三岛的巨大压力。一八一五年,正是在这片平原上的滑铁卢,威灵顿公爵击败拿破仑,解除了有史以来对英国最大的威胁。自此之后,确保这片土地不落入任何欧洲大陆强权之手便一直是英国的目标。英国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维也纳和会把这片土地划归荷兰的结果是一八三○年革命爆发。一时间,法国、普鲁士、俄罗斯和奥地利各国军队云集,眼看一场大战就要到来。

刚刚出任外相的帕默斯顿清醒的认识到,要想确保这片平原不成为反英势力的跳板,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个国家不仅要独立,而且要中立,而她的中立必须得到欧洲的一致承认。经过整整九年坚持不懈的奔走斡旋连横合纵,在关键时刻几次动用英国主力舰队在英吉利海峡陈兵示威,帕默斯顿终于成为奇迹的创造者。一八三九年,英法普奥俄五大欧洲强国签署了承认比利时独立的公约,并庄严的宣誓公认比利时为永久中立国。未经比利时的请求,缔约国军队不得踏入比利时一步。

倘若林则徐禁烟是在一八三○年,全力周旋比利时事务的帕默斯顿就很可能无暇东顾,被集中在本土的英国舰队也根本抽不出兵力开赴远东。而一八三九年比利时公约刚刚签署,整个欧洲听到帕默斯顿勋爵的大名都在发抖。在讨论“广州事件”的内阁会议上,外交大臣用拳头锤着桌子咆哮道:“这不仅关系到英国商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女王陛下的尊严。”战争的决策就这么定下来了。

比利时公约对于俄奥两家关系不大,乐得做顺水人情;法德却都受到了这片缓冲带的限制;占了大便宜的只有英国一家。帕默斯顿的成功一举奠定了英国“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外交政策,大英帝国的国家利益变成了欧洲的“正义与公理”。一八七○年普法战争期间,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即援引这项公约要求交战双方不得侵犯比利时的中立,俨然是欧洲秩序维护者的派头。一九一四年英国对德宣战同样是援引比利时公约,劳合乔治在演说中公开斥责德国背信弃义入侵比利时是“不折不扣的恶棍”。相比美国当年在“上海公报”中全盘接受中国的条件,如今又拿着恶棍的帽子到处乱扣,不能不反衬出不列颠绅士“帝国的手腕”是何等的老辣!

倘若是以帕默斯顿一流的手法,海湾战争之后必然是在优势地位下和萨达姆签署和约,随即恢复和伊拉克的贸易;同时和沙特阿拉伯与科威特签署条约,从法律上确定美国驻军的权利;再抓住机会压以色列让步,按照当年美国自己制订的联合国决议实现以巴分治。如果以色列不放心,那可以正式签署美以共同防御条约,甚至安排以色列加入北约。现在回头看,那是和平解决以巴争端,从而使美国摆脱中东负担唯一的机会。倘若当年走出这三步棋,中东早就全成了美国的势力范围,何至于如今搞得如此被动!

维多利亚帝国的衰落

“帝国的手腕”再厉害,也必须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帕默斯顿敢于发动鸦片战争,还不是因为英国海军部告诉他:“只要英国一艘战舰,半个夏天就能消灭清朝的全部水师。”维多利亚帝国的统治地位在一八六五年帕默斯顿逝世之际达到了顶峰:“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仳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

把这些用词稍加改动,就可以立即用来形容美国人以当今世界主人自居的感受:欧洲各国是美国的小兄弟;俄国人是美国的手下败将;印度人给美国编写电脑程序;中国人给美国制造日用百货;被打趴下了的日本则是美国领导下的仆从国家;欧佩克进贡石油,台湾人求赐军火;联合国是美国的传声筒;北约是美国的御用打手;世界银行是美国的慈善机构;从格鲁吉亚到菲律宾,美国大兵正在充当保护人;从东亚到非洲,绿色的美元是财富的象征;至于山姆大叔不大方便出手的事情,自有土耳其以色列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无数小伙计鞍前马后......

现在的时光是美国的“维多利亚时期”,美国甚至比当年的维多利亚帝国更加强大。然而,当维多利亚女王在一九○一年逝世时,又有多少英国人能意识到大英帝国百年的全盛时期即将随她而去,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那两场可怕的战争?事实上,维多利亚帝国兴盛的缘由恰恰正是其必然衰落之所在。大国的兴衰又岂是人力可以强求的?

英格兰占据压倒优势的制造业、英格兰坚不可摧的海上优势和英格兰无与伦比的金融体系构成了维多利亚帝国兴盛的三大支柱。一八六○年的英国以全世界区区百分之二的人口,却生产了全球百分之五十三的钢铁和百分之五十的煤炭,消耗了世界一半的原棉,控制着三分之一的世界海运。大英帝国一年的能源消耗竟然是俄罗斯的一百五十五倍!经济学界估计,当时英国一国的工业在欧洲占约百分之六十,全世界约百分之四十五,可谓不折不扣的“世界工潮。

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英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给予了她海上霸权的地位。作为岛国,英国的安全不象欧洲大陆国家那样依赖强大的陆军。当拿破仑的大军所向披靡之际,近乎于疯狂的造舰运动使得皇家海军的实力比其主要对手的总和还远为强大。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参战之前俄国舰队的耀武扬威和英国参战之后俄国人在远程大炮轰击下的东躲西藏,在整个欧洲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权的垄断让英国人得以放手扩展自己的殖民地。大英帝国的“海外属地”在维多利亚时期以每年十万平方英里的速度增加。当英国第一枚邮票发行时,凡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都有维多利亚女王的肖像。

海权保护下的英伦三岛成了欧洲的安全天堂,发达的工商业和广阔的殖民地提供了理想的投资场所,议会又制订出一项项法律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十九世纪中叶起,伦敦的金融业进入空前的繁荣时期,英国成为制造业、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中心。可以看出,英国这三大优势相辅相成,组成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支撑着日不落帝国的太阳。

然而,太阳也有落山的时候。一八七三年的全球大萧条之后,大英帝国的三大支柱迅速动摇,其速度之快似乎也和英国不可一世的统治地位成正比。

在大萧条的冲击下,自由贸易体系全面崩溃。新兴的美国和德国筑起关税壁垒,严重打击了英国的出口;而美德企业却迅速的吸收最新的技术和管理而后来居上。一九一三年,英国的工业产值已经下降到全世界的百分之十三点六,落到了美德两国之后。在技术领域,英国也已优势不再。欧洲人最先发明的汽车却是在美国实现了大规模生产;以严谨认真着称的德国人则在化学工业上占据了领导地位。技术进步迅速扩展到了军事领域,空军和潜艇的投入战场对英格兰的海权构成致命打击。过去以长长的一支舰队维持英国的安全,犹如千钧系之于一发。现在,欧洲大陆上的强权既可以从空中威胁英伦三岛,也可以从水下攻击英国的海上生命线。英国人欧洲安全天堂的日子到头了。本土“绝对安全”和制造业优势地位的丧失不可避免的冲击到英国的金融体系,大批资金从欧洲流向北美。后起的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严重威胁了英国的殖民利益。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把大英帝国推进了危险的下坠螺旋。邱吉尔打赢了两场对德国的大战,却无法挽回英国跌落成一个不多不少的中等强国。

当年欧洲发明的汽车技术在地域广阔的美国得到全面发展,而今天美国推出的网络技术同样是在亚洲更有前途。用导弹防御维护本土的“绝对安全”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人们却已经发现美国人的假账原来比谁做得都大。这难道不和维多利亚时期的往事惊人的相似吗?难道不值得那些口头反美内心崇美的“爱国者”们深思吗?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了,可今天的香港又是属于谁的呢?谁笑到最后,谁才笑的最好。

传说当年吴王称霸大赏功臣,不料功劳最大的孙武却坚辞相国之任,固请还山。吴王请伍子胥力挽,孙子答曰:“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至。今四境无忧,王恃其强盛,骄乐必生。吾非欲自全,并欲全子。”即使是深谙春秋手法的帕默斯顿勋爵恐怕也悟不到这一层上。

西方文明解放人的欲望,并从中产生惊人的力量。于是人们便总是迷信力量的强大,以为强大就能带来永恒。可是从罗马到苏联,西方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强盛无比的帝国又有哪一个能传到千秋万载?有哪一个能逃避先上升后下坠的“马鞍型曲线”?不,他们不会明白这是为什么,他们不会明白林则徐为什么会写下他生平最得意的对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⑤ 英国有多少年的历史,西方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历史最长

英国的话,比较复杂
1284年成立的 Kingdom of England是最早的原型,当时只有英格兰
1535年控制了威尔士地区
1707年协议控制了苏格兰,建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1800年完全合并爱尔兰领土,建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这一年可以作为现代英国成立的时间)
1922年部分爱尔兰地区独立
如果从1800年算现代英国的话,是206年


埃及的文字记载比中国的要早很多,公元前3200多年在埃及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到现在5000多年了
中国的信史并不长,夏代的还在考证中,能明确有文字的只是商代,算上夏代公元前2183 年到现在也就4000来年,而且甲骨文出土的商代到现在就只有3千多年
夏、商、周大概是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这一段:

埃及处于古埃及,从第七王朝到第二十一王朝,文明主要集中在尼罗河下游,并且在公元前343年被波斯灭亡。当时文明程度很高,建造了金字塔、神庙等一系列建筑。

印度,在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是"哈拉巴文化",基本上是青铜社会,此后是雅利安人的天下,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到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这一段时间里面文化、经济、自然科学都相当发达

希腊历史比较晚,在公元前5、6世纪才比较发达,主要是城邦制,而在这之前的公元前1400年左右是克里特文明和麦锡尼文明,到前1200年多利亚人的入侵毁灭了麦锡尼文明。要到大约公元前700年才开始应用铁器等。

古罗马就更加晚了,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意大利半岛没有建立大规模政权,应用铜器。公元前8世纪左右罗马城建立,开始拥有文字,公元前6世纪,罗马的共和制建立(至于凯撒什么的要道公元前40几年,中国已经是西汉末年了)

两河文明的发源要比夏朝早,夏朝的时候是苏美尔人重新复兴,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后于前2006年被埃兰人和阿摩利人所灭。阿摩利人在前1894年建立起巴比伦城邦,到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逐渐强大,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到前1595年被赫梯所灭。
随后统治两河流域的国家是亚述帝国。到前7世纪,亚述帝国在亚述巴尼拔在位时国力达到鼎盛,进入铁器时代。到前605年被迦勒底人所灭。
迦勒底人于前626年在巴比伦建国,史称新巴比伦王国,修建了空中花园,到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

总的来说大家的文明程度都比较高,由于你说的夏商周这三代本身跨越了1800年左右,所以难以直接比较,从文化的悠久程度来说埃及和两河要比较早。
单从夏朝建立这一时间段来看,即公元前2100年左右来看,埃及是第六王朝、希腊、 罗马都还是野人、印度开始用青铜、两河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

阅读全文

与英国在西方统治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为什么不褪色 浏览:170
英国的飞机在哪里 浏览:799
印尼有多少外债 浏览:312
印度的it在哪里 浏览:165
越南人怎么去新加坡最省钱 浏览:677
美国现在为什么针对中国伊朗 浏览:222
英国王室为什么那么厉害 浏览:192
印尼火腿肠怎么煮 浏览:208
中国有哪些中国 浏览:526
印尼在什么时候才开始过冬天 浏览:330
印度根菜如何生长的 浏览:878
英国在西方统治多少年 浏览:86
中国哪个城市区域地理最好 浏览:954
印度洗发水多少卢比 浏览:815
中国共造多少剂新冠疫苗 浏览:758
不丹和印度差多少公里 浏览:281
英国土地面积在世界上的排名多少 浏览:10
印度怎么得的金牌 浏览:18
伊朗和非洲哪个富裕 浏览:966
印尼语相同的怎么说 浏览: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