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国前防空洞变身成为“地下农场”是真的吗
伦敦南部克拉彭地下的废弃二战防空洞几年前重获新生,它被改造成世界首个地下农场“地下生长”,用于种植香草、沙拉菜以及各种蔬菜,以满足伦敦日益增长的餐馆供应与家庭所需。
“二战”结束后,该避难所曾被作为纪念馆向群众短期开放过,也曾被政府用来安顿过移民,但事后,便无人问津。所以,此次开放让很多经常在克拉彭广场上走动的当地居民都感到很意外。
据英国报道,近日,英国伦敦交通局和交通博物馆联合向群众开放克拉彭广场地下防空避难所,该避难所规模浩大,可同时容纳8000人。
② 租地农场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租地农场最早出现在英国。在封建制度瓦解的过程中,租地农场主逐渐出现。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各异,租地农场主的产生条件和在农业中的地位也各不相同。英国是租地农场主最早产生且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习惯上会把那些租入土地但不雇佣工人或只雇用少量短工从事个体经营的租地农民,也称作租地农场主。他们的经济实力通常较弱,在竞争中往往被资本主义大农场主所排斥。
租地农场主是指那些拥有少量土地或没有土地,主要通过租入农场、雇佣农业工人进行耕作,并根据契约规定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的农业资本家。租地农场主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是他们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分得的一部分。因此,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共同分割剩余价值,共同剥削雇佣工人。
租地农场主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个国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不同,这影响了租地农场主的产生条件和他们在农业中的地位。英国是最早出现租地农场主的国家,也是其最典型的例子。在14世纪下半叶,原本身为农奴的管理者逐渐成为租地农民。他们使用土地所有者提供的土地、种子、牲畜和农具,虽然地位与自耕农相似,但已经开始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租地农民逐渐发展成为分成农或半租地农场主。他们自己筹集一部分资本,与土地所有者按契约规定的比例分配全部产品。随后,真正的租地农场主,即那些专门依靠雇佣工人的农场主出现了。
到了16世纪末,英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级。到了19世纪末,租佃农场经营制度已经在英国占据主导地位。1895年,在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农场总面积达到2470万英亩,其中78.2%的面积由经营规模在100至500英亩以及500英亩以上的农场主管理。同年,在英国(包括苏格兰),超过28.6万个农场中,有大约55%以上的农场雇佣了农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