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国人好相处吗
英国人给世界的印象似乎总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绅士形象,然而在和英国人加深接触后,你会发裤高现他们其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群。例如:英国人以保守着称于世,但英国未成年少女怀孕率竟然是世界最高的;英国人白天沉默内敛,可每当入夜,各地的英式酒吧间间爆满,充斥着欢声笑语……不和英国人交往一段时间,是很难发现他们掩藏在绅士外表下的真正性格特点的。另一方面,"英国人的民族性格"这一提法,本身也有以偏概全的问题。众所周知,英国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衡轿。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北爱尔兰人各有自己的传统和民族文化认同。从这个层面上讲,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同一的"英国性格";或者说,所谓的"英国性格",其实主要指的就是"英格兰性格"。不过,在整个英国范围内,不同民族的人群也表现出相当多的相似性,因此笔者采取简单化的做法,以英格兰的情况为主,结合苏格兰和威尔士,将英国人的性格总结为五点。这五点比较充分地概括了英国人性格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希望对广大计划赴英国深造的留学生有所帮助。
特点一咐纯肆:友善
许多外国人抱怨英国人冷漠无情,难以接近。显然,英国人不如美国人随和率真、不如法国人温情浪漫、不如意大利人热情奔放、也不如中国人体贴入微。英国人性格中的保守内敛,是和英国的岛国地理特点密不可分的。
但是,绝不能因此就认为英国人不友善。一方面,英国人注重隐私和个人空间。有一句英国谚语这样说:"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国人从不去打探别人的私事,不侵犯其他人的空间,不将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强加在别人身上。整个英国社会的构成基础,就是对个人的体谅和尊重。英国人并不随随便便乱交朋友,但一旦和他们成为朋友,就会得到他们的真心相待和忠诚友谊。另一方面,英国人对他们不认识的人也都表现得彬彬有礼,亲切友好。在生活节奏不太快的中小城镇里,走在外面,迎面过来的路人总会和你打招呼;在公车上和店铺里,不认识的人也会和你聊上几句。当然,谈话照例是从谈论天气开始的。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经常乘坐长途汽车到各地观光。每当长途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只要对面有长途客车开过,不论年龄大小,每位司机都无一例外地伸出手来做手势和对方打招呼。虽然仅仅是几秒钟时间,却让人倍感温馨。在英国,向公车上的人问路而得到全车人的指点,这样的经历是很多的。
英国人的友善还表现在他们热衷慈善事业的爱心上。英国各地
② 英国人素质高还是美国人素质高
如果只说英国人和美国人,表面上,英国人显得稍绅士一些,我接触的都显得有些高傲。美国人,平均水平来说,比较随性一点,但友好一些,但有些美国人会显得很没教养,尤其像南部一些偏的州,一些僻的乡村地方,尤其是黑人,而黑人在美国的比例还不容忽视(这没有种族歧视之意),美国人很假,很假很假,所以我个人观点,就我接触的人来说,表面上,英国人显得有素质,有修养些。
骨子里,美国人很激进,容易偏激,容易总结一个绝对的概念,不诚实,喜欢撒谎,英国人,骨子里也很自大,不愿意承认自己在没落或其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正在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事实,有种贵族优越感,所以我也想说英国人也显得更有素质一点
这些都是我个人接触的一些观点,可能比网上看别人的观点来得更真实一点,就我个人而言。
我接触过很多国家人的,真的想说,日本人,德国人还有其它欧洲国家的人是我见过的最为有修养和有素质的人,他们给人的感觉就真不是装作,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③ 准备去英国留学,求教怎么和英国人打交道如何迅速融入当地人圈子
许多中国人对英国人的印象停留在很严谨守时,古板不易变通上。但其实,如果你真正接触他们后,反而会发现他们中不少人十分礼貌友善、有分寸、有修养,并且很乐于助人。刚到英国的人可能会感到不适应英国口音、不理解英式幽默,这就需要双方多沟通,做到互相理解。
Cultural shock是难免的,不要为了躲避文化冲击就不去和英国人交流。但渡过这段起步期,很快就能够如鱼得水了。很多中国学生来到英国,会渐渐加入中国人的小团体,慢慢变得与世隔绝起来。其实可以多出去走走,加入学校一些社团活动,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许多英国年轻人都很乐于了解东方文化,学习另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并且十分勤奋!楼主可以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保持开明的心态,多多接触各国文化和各地域的文明,也算是留学的一部分。
此外,建议可以与英国本地人多聊聊天气的话题,他们几乎是全世界最热衷此类话题的人群了。一般情况下,英国人见面寒暄的开场白,十之八九是从天气开始谈起。最近的一项统计显示,平均每个英国人一生中要花6个月的时间谈论天气问题。其中有个规律,不管怎样,都表示同意对方的观点,这样对方才会觉得你和他有“共同点”,才能深聊下去。这是英国人在谈天气时约定俗成的交流方式,英国学者将这样的法则称为“赞同定律”。
——摘自《名校指南》留学生活专栏
④ 近代中国人为什么不格外痛恨英国
我感觉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英国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多种身份。不知您注意了没有,对中国人来说,英国是敌人,也是老师,而最终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从敌人的角度来说,中国人逐渐发现,跟日本、俄国比较起来,英国其实并不是最凶恶的,因为它追求的主要是商业利益,没有灭亡中国的明确目的和计划。并且,英国人守规则,发动战争之前一定宣战,战争中不过分地滥杀无辜,逼签条约之后基本能够恪守等。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英国堪称当之无愧。这个国家为人类做出了三大贡献:1、近代民主制度;2、资本主义经济模式;3、大机器生产方式。可以说英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曾经发挥的影响力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超越。中国跟英国打交道,吃了不少亏,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至今在有些领域已超越了老师,比如羽毛球等,当然,在有些方面尚有距离,比如足球。 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巧合的是,中国跟英国都在一个阵营中,如果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跑龙套的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一场硬仗,中国人民流血牺牲赢得了英国人的尊重,在东南亚,中英两国士兵终于携起手来,向共同的敌人开火。 考虑到英国的这三重身份,就难怪中国人心态复杂,一言难尽了。无论如何,跟英国打交道,中国不能说一无收获,至少能练练口语。奇怪的是,这种感受不仅中国人独有,想当年英国人打遍了全世界,把几十个国家沦为殖民地,现在已经独立的殖民地国家对当年的老东家似乎也不太仇恨。据说还组成了个英联邦,偶尔还开个派对,吉凶庆吊,走得还挺近乎。
⑤ 英国日本都侵略过中国,为什么中国人没有那么憎恨英国人
可能是老百姓的意识不大,不过英国带来的鸦片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太大了, 而日本侵略时间长,破坏性大。所以仇恨感比较深。没办法,我们现在弱,世界上敌人太多,要忍气吞声,不过回顾历史,我中华统一起来的历代王朝在世界上都是最最耀眼的。这个世界终究有一天是属于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