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国历史上为什么会在法国有大片领土
那些领土既不是打下来的,更不是殖民地,而是源于当时欧洲的社会制度.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建立英国历史上的诺曼底王朝。诺曼底王朝的英王(当时还只是英格兰王)既是英国的君主,也是法国诺曼底公国的领
诺曼底王朝之后的金雀花王朝的君主,他们的祖先原来也是法国的贵族,本身在法国就有领地。 像金雀花王朝的第一位英王亨利二世,他的父亲是安茹伯爵,母亲是英格兰王的女儿,所以他从父亲那继承了法国的安茹,从母亲那继承了诺曼底。 后来他同阿基坦的领主埃利诺结婚,又得到了阿基坦作为嫁妆。 所以他不仅是英格兰国王,还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安茹伯爵、阿基坦公爵,这使他实际上成为法国最大的领主。 所以也造成了他和法国国王的宿怨。
从诺曼底王朝开始,到金雀花王朝,一直到百年战争,英王和法王之间一直互相对抗。 因为英王在法国有大量领地,而这严重影响到法王在法国本土的统治利益。
其实类似英国在法国有大片领地的事情在当时的欧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当时的欧洲不像中国是中央集权的统一王国,而是封建领主各自为政。 当时欧洲各国的贵族领主,经常跨国联姻,而在当时的欧洲,男女都享有继承权。 所以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两个不同国家的贵族,都在本国有领地,他们结婚后,他们的子女就有可能同时继承他们两个在各自国家的领地。 所以当时的很多贵族的头衔包含了几个国家内的领地的领主。
当时如果一个贵族去世后无嗣,就会出现旁系亲属和近亲亲属争夺继承权的事情。 像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就是因为法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英王爱德华三世声称自己是查理四世的外甥,也拥有继承法国王位的权利。 但法国的贵族们为避免英国干预法国内政而拥戴瓦鲁瓦家族的菲利浦六世继承王位,遭致爱德华强烈的不满,出兵进攻法国,由此引发了百年战争。
❷ 英国被法国联合统治是怎么回事
1066年9月28日,诺曼第公爵威廉传檄全法兰克个封建诸侯招募远征军,另一方面上书罗马教宗亚历山大二世控告哈罗德违背白骨誓约,教宗亚历山大二世裁定威廉胜诉宣布英王哈罗德二世为教敌,威廉在军事、外交布局完成,就率领6万大军乘坐一千多艘战舰横渡英吉利海峡,于9月27日在佩文西登陆。但哈罗德二世才刚率领英军于斯坦福桥战役中击败哈拉尔三世带领的挪威维京人入侵,随后接到威廉在英格兰海岸登陆,立刻急行军南下防御诺曼第大军。10月14日双方交战于黑斯廷斯 (Hastings)西北方6.1哩的森勒克山丘 (Senlac Hill)。但连日交战行军而疲惫不堪的二万英军不敌诺曼第六万大军,英军多位将领奋战而死。英国盎格鲁-撒克逊王室末代国王哈罗德二世及其两位弟弟也战死沙场,史称黑斯廷斯战役。威廉稍事整顿之后,带领大军北上进入伦敦城,在1066年的圣诞节于西敏寺加冕为王是为‘征服者威廉一世’。
英国再次融入欧洲大陆,在政治上依附法国,经济上虽然独立,但与低地国家(今荷兰、比利时)的贸易量逐年递增——这是后来英国复兴、觊觎法国领土,并引发英法百年战争的主要因素。
名义上诺曼底公爵是法兰克人国王的封臣,由于身兼英格兰国王,使得诺曼国王的实力大过法兰克人的国王。而且,英格兰既非法兰克人国王的省,也不是诺曼底的省份。
正因为政治上依附法国,英国才与法国一起参与了十字军东征。之后,兼任阿基坦公爵的英格兰国王一直问鼎法兰西王位,这也成为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❸ 二战期间,英国伦敦是如何成为“法国首都”的
巴黎作为法国首都已有千年历史,这座历史名城早已成为了法国的象征。但法兰西民族也是多灾多难的,在血雨腥风的二战时期,法国不但沦亡,巴黎也丧于敌手。
而英吉利海峡彼端的伦敦,则变成了“法国首都”。
虽然“自由法国”和后来的临时政府一直将巴黎定为首都,但伦敦作为二战期间的临时首都,对法国的重振旗鼓也功不可没。伦敦既为戴高乐和他的政府提供了庇护,也象征着反法西斯盟友英国的坚强支持与合作,更是法国抵抗运动的起点。没有伦敦,就没有后来法国的复兴。
法国在二战中的历史,既是一部令人扼腕的沦陷史,又是一部百折不挠的解放史。而“法国首都”在伦敦的那段历史,虽然只有短短四年,但谱写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联合起来反法西斯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