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被英国殖民200年,为何却不痛恨英国得到的好处太大
印度是一个有着290万平方公里土地,13亿人口的地区性大国。然而印度近代史就是屈辱史,在清朝干隆年间,印度就沦为了英国殖民地。一个物产丰富, 历史 悠久的可以媲美中国的地区,为什么轻易就成了英国殖民地? 历史 总是没有那么简单,让我们逐一分析。
大英帝国的掌上明珠:英属印度
17世纪的英国在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同时,还进行了积极的殖民扩张。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北美殖民地),非洲大陆以及澳大利亚都先后成为英国殖民地,还有南亚。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印度地区。印度殖民地被称为维多利亚女王皇冠上的“最璀璨的明珠”,甚至女王要跑到印度加冕为“印度女皇”。
但1.6亿人口的印度被千万人口的英国殖民的过程实在过于简单,米叔认为:印度之所以被轻松殖民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没有大一统传统
印度在古代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国唐朝时称呼印度地区为身毒,天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印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哈拉帕文化是南亚最早的文明,诞生于现在的巴基斯坦,之后就因为雅利安人的入侵灭亡。公元前6世纪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河流域 ,之后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又征服印度河平原。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基本统一了南亚次大陆,但很快这里又被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入侵,被匈奴人吊打的大月氏人还在这里建立了贵霜帝国。到了7世纪穆斯林远征印度,造成了现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地区的伊斯兰化。突厥化的蒙古人又建立了莫卧儿帝国统治南亚次大陆。总结下来就是, 2000年来,印度就是一部一直被侵略从未被超越的 历史 。
这和中国比差远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概括了中国 历史 的真谛: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一统天下奠定了中国日后2000年的政治格局,所有有作为的君主都要把统一天下当作第一要务,因此,中国 历史 上统一一直是主题。而对印度人来说,谁统治是无所谓的。所以,马克思就痛骂印度:印度人根本就没有 历史 。 所以说,古代印度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第二、民族众多,矛盾尖锐不能形成合力
印度被称为种族博物馆, 你所不了解的印度民族:黑皮肤的是白种人,黄皮肤的也是印度人 因为白种人、黑种人,混血人种,黄种人都有,又分为一百多个民族,语言体系更是庞杂繁多,连个统一的语言都不存在。
印度斯坦占印度总人口的46.3%,是印度第一民族,但比例又不占压倒性数量,泰卢固族、孟加拉族、马拉地族、古吉拉特族等族人口也不少,不像中国,汉族占到90%以上,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凝聚力是有好处的。而各民族宗教信仰差别巨大,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印度国内民族矛盾尖锐,在英国入侵时,被英国人逐一击破。就好比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矛盾,印度教认为牛是神不吃牛肉,而伊斯兰人吃牛肉,这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生活矛盾,经常大打出手。
第三、种姓制度导致印度人逆来顺受,不喜欢抵抗
历来各国是很痛恨别国入侵的,但印度人倒是既来之则安之,逆来顺受。印度教起到有很大的作用。印度教不仅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种姓制度还规定: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
此外,告诉大家个秘密,佛教就是从印度教中吸收的教义。佛教的转世说法和印度教的转世是不谋而合的。印度人一生中的修行,决定了他的灵魂下次转世重生时,究竟是成为更高等或更低等的人,还是变成一头兽,或甚至一只昆虫。因此,对于印度人来说,信奉印度教比什么事情都重要,被殖民或者自由是无所谓的,这就可以解释:几千年来为什么印度这么容易被入侵的现象。
英国顺利入侵印度,是英国人的幸运,也是印度人的幸运。大英帝国借助印度庞大的人力和资源优势成为世界霸主,还顺带侵略下清朝时期的中国,而一盘散沙的印度在英国统治下知道了国家和民族意识,重构了国家体制和疆域,算是因祸得福。英国殖民印度大陆200多年,反倒让印度成为一个国家,可谓是得了好处。所以印度人一点也不痛恨英国入侵,反而当成恩赐,万分感谢。
2. 面对英国的殖民侵略为何印度被打败臣服成为英国殖民地
印度对于成为英国人的殖民地并不是没有进行过抵抗,像受法国支持的孟加拉公,但是在英国人入侵之前印度本来就是一盘散沙,还因为其他历史原因导致了整个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四点原因:印度基层百姓受种姓制度长时间的影响,印度存在很大的宗教纷争以及民族纷争和种姓制度的矛盾,而英国人通过对这些矛盾的合理利用导致了他们统治的稳固,从而完成完全殖民。
3. 为何英国能轻易殖民整个印度 却不敢这么对中国
在古代,东方一直是欧洲人向往的地方,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西方人眼中最富庶的地方。大航海时代来临以后,欧洲开始了疯狂的对外侵略,马可波罗口中遍地黄金的东方自然就成了首选,英国侵略者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看上了印度和中国这两个老牌古国。
而中国就完全不同了,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从秦始皇开始就是你推翻我,我推翻你,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4. 为什么英国要殖民印度目的是什么
main reason:
more treature, larger market for th english procts
more materials with low price
5. 为什么印度会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而中国则成为两半社会
一、南亚次大陆的分裂状态给殖民创造了机会。
十八、十九世纪的印度处于分裂状态,莫卧尔王朝正在衰落,即便是在莫卧尔王朝最鼎盛的时期,也没能统一印度,当然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王朝统一过现在印度的疆域,尤其是中南部,印度也一直没有一个占主体地位的民族。分裂状态为西方殖民者提供了机会,葡萄牙、英国、法国相继在印度南部建立殖民地,而毫无触及强大的莫卧尔王朝的利益,可以毫无夸张的说,没有英国殖民者就没有统一的印度,印度的统一来自于殖民者。
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之下,经过清代几位帝王的励精图治,进入十八世纪,清王朝的疆域空前辽阔,虽然从嘉庆帝开始清王朝实际上在走下坡路,但是清王朝在全国建立并维持了中央集权制的政治体制,保证了国土的统一,欧洲人曾经数度企图在中国建立殖民地,早在十七世纪,西班牙人、荷兰就曾相继占领台湾,俄国人侵入黑龙江,但都被中国政府驱逐,这使得欧洲殖民者始终不敢对中国有多少妄想,直到鸦片战争。可以说强大的中央政权的存在迟滞了欧洲殖民者侵略的步伐。
二、印度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更容易受到新崛起的欧洲的影响。
欧洲人很早就知道了印度的位置,早在古希腊时代,亚历山大就曾经入侵过印度,历史上与欧洲相临的波斯也曾多次侵入印度,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南亚次大陆与阿拉伯的疆土相临,印度通过阿拉伯中间商与欧洲保持着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上的联系。进入奥斯曼帝国时代,奥斯曼土耳其截断了印度与欧洲的贸易。与此同时欧洲的航海家开始了大航海时代,通往印度的新航线被发现,印度与欧洲第一次实现了直接联系,欧洲殖民者通过坚船利炮相继在印度建立新的殖民地。经过一番较量,英国最终战胜了其它欧洲殖民者独占了印度(少数地区除外)。
虽然中国历史上通过多条丝绸之路与欧洲保持着经贸文化的交流,但双方远隔万里,交流非常不便。欧洲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马可波罗游记》让欧洲开拓了眼界,并引导不少欧洲传教士与商人来到中国,但是双方的交流仍然非常有限。直到十六七世纪,随着新航线的开辟和亚洲殖民地的建立,欧洲人与中国的交流才变得顺畅,欧洲也才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
三、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建立有着复杂的成因。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虽然列强不断侵扰,但同时中国的内部也在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欧洲列强初来乍到,地位不巩固,而且多方竞争给中国留下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近代革命运动,从农民起义到革命起义,清王朝在内忧外患中耗尽了自己的阳寿,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印度如何沦为英国殖民地的
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并非偶然,而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结果。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在1498年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开启了欧洲人对印度的探索。然而,达·伽马的狂暴行为并未使葡萄牙最终控制印度,这与葡萄牙的国力和其对待印度人的态度有关。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家也相继介入印度事务,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崛起,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授予的东印度公司特许状,显示出这些欧洲国家的野心和实力。最终,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和战略,逐渐在印度取得优势,并最终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区。
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分为两个阶段:英属印度由东印度公司直接管理,印度土邦则由公司间接统治。英国人制定了一套统治体系,对印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英国的统治带来了现代化的教育、法律和经济体系,但同时也剥夺了印度的传统权力结构,导致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的积累。最终,1857年的大起义爆发,标志着印度人民对英国统治的反抗达到了高潮。
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将印度的领土管理权从东印度公司转移至英国政府手中,这标志着印度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女王亲自兼任印度的女皇,印度的统治权完全合法化转移至英国议会。这一过程不仅改变了印度的政治版图,也深刻地影响了印度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7. 历史上,英国为什么要在印度建立殖民地
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垄断香料贸易:
印度成为财政税收来源:
作为进一步殖民扩张的基地:
综上所述,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地主要是为了垄断香料贸易、获取财政税收以及作为进一步殖民扩张的基地。这些原因共同推动了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的建立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