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圆明园的宝物被抢走了多少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借以管中窥豹。
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
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
(1)英国人抢了多少东西扩展阅读: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来到了圆明园,一场浩劫开始了。10月7日,英法联军共7000多人开始了对圆明园的疯狂洗劫。
7日一早,法军司令孟托邦将军进入圆明园,他们一行人观赏了“华丽得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一个连着一个的宫室”。
“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我无法用几句话向您描绘如此壮观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稀瑰宝使我眼花缭乱。”(孟托邦10月8日给朗东元帅的信)
“难以计数的壮丽豪华建筑一座连着一座,绵延16公里之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皇帝夏宫。园内有很多寺塔,里面供奉着各种各样金的、银的和铜的巨大神像。
比如,仅一尊青铜大佛就高约23米,而其余的一切也都如此。花园湖泊,星罗棋布;一座座白色大理石建筑物以琉璃瓦盖顶,五颜六色,熠熠生辉,里面有数世纪来堆藏着的各种奇珍异宝。
除了这些,还有绝妙的田园风光。阁下对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也许仅有个概念而已。” (孟托邦给陆军部大臣的信)
10月7日中午时分,英军到达圆明园,格兰特和额尔金与孟托邦会合了。
英、法军队的最高长官进驻圆明园后,作出决定,战利品“由两支军队”对半瓜分。他们任命了一个混合委员会,由双方各出一名上校和两名军官来组成。
法方是杜潘上校、福斯特和科尔斯上尉,英方由弗利上校负责。战利品委员会的任务是“挑选出最好的物品送给法国皇帝陛下和英国女王陛下”,同时把那些最珍贵的物品保管起来,以后由联军双方平分。
但据杜潘所说,许多贵重物品当时已经不翼而飞。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国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
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英法联军入园后,实在无法抵挡财物诱惑,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法国步兵首先进人圆明园,“法军各级军官、文职人员以及士兵,全在放肆劫掠”。法国士兵在几个太监的指引下,发现一处藏宝物的地方,可能是皇帝的私人金库。
它位于圆明园第二个庭院最里头,属于后宫部分。孟托邦也很快赶到那里,他经过一个小矮门,到了一个覆盖着泥土和青苔、像地窖似的地方。法军士兵当着各位委员的面打开了地窖。
里面的金锭、银锭总价值约合80万法郎。地窖中还有不少珠宝盒,装着礼仪用的项串(朝珠),这是因为皇帝有向大臣赐朝珠的习惯。孟托邦不认识朝珠,他认为那只是些玻璃珠子。
杜潘告诉他,那都是用玉石、琥珀和珊瑚做的。孟托邦说,战利品委员会的人送给他三条这样的项串,带给他的夫人和女儿,作为“远征纪念”。
后来他请人用那些珠子为欧仁妮皇后制作了一串念珠,是“念玫瑰经用的念珠”。一个英军士兵亲眼目睹了在整个法军营帐内满堆着很多装潢异常华丽的各色钟表,在士兵的帐篷周围,到处都是绸缎和刺绣品。
英军也不甘落后,格兰特立即下令,让每支军队的一半军官在第二天上午到圆明园抢掠,其余的一半则在下午去。
据参与和目击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械斗。
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
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一处厢房里面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
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
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掠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约2米多,一座高不足2米)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他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联军除了大肆抢掠之外,他们毁坏的珍宝更不计其数。在放满绸缎服装的房子里,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乱糟糟的深没膝盖。士兵们为获取家具上边的宝石,手拿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
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为了取乐,狂笑着向大烛台开枪射击。许多法国士兵手持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毁。10月9日,法国军队撤出圆明园时,这座秀丽的园林,已被毁坏得一片狼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圆明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圆明园大劫难
② 公元1579年英国人抢了西班牙人80磅黄金、26吨白银、13箱银币和大量珍珠宝石请问是不是小数目
③ 英国人德雷克抢了多少金银财宝
英国海盗德雷克抢了西班牙多少财富
最佳答案
1572年,德雷克召集了一批人乘坐小船偷偷横渡大西洋,躲进了巴拿马地峡,像当年的探险家一样,横穿了美洲大陆,第一次见到了浩瀚的太平洋,在南美丛林里他们蹲守了近一个月后,抢劫了运送黄金的骡队,又抢下了几艘西班牙大帆船,成功的返回了英国成为了英雄,这次行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获得黄金,更重要的是德雷克证明了西班牙人并不是不可侵犯的,他受到女王的召见,并很快成为了女王的亲信。
158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处死了亲西班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西班牙对英宣战,积怨已久的两国终于拔剑相向,但当时,英国海军还非常弱小,仅有三十四艘战舰,根本无力与西葡联盟作战,危机时刻,德雷克带领着25只海盗船赶到了。沿着西班牙的海岸,德雷克开始“外科手术式的清洗”在加的斯港外他击沉了36艘西班牙补给舰,接着又冲进加的斯港击沉了33艘西班牙船只,5月15日,德雷克舰队突袭里斯本附近的舶锚地,在混乱中千百艘船只相撞沉没,损失无以估量。接着,他又攻占了圣维森特角要塞,扼住了地中海的咽喉,在回国的路上,他又打劫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私人运宝船,抢到了价值11万镑的财富。由于这一系列的行动,战争至少延后了一年,从而为英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④ 英国在圆明园抢了多少东西
圆明园可抢的东西实在太多。据一个英军目击者称,在整个法军营帐内满堆着很多装潢异常华丽的各色钟表,在士兵的帐篷周围,到处都是绸缎和刺绣品。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国二等带兵官,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借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饱,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
⑤ 英国从印度掠夺了多少财富
而英国人在印度吃干榨尽的同时,英国也在进行着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能成功,技术上只是其中一个要素,而最关键的是资本,资本从何而来?从印度掠夺来的财富占到了很大一部分。而且印度人口众多,又为英国人的工业品提供了巨大的销售市场。
如此下来,英国人的工业革命最终完成,从此确立了其世界老大的地位。而1840年之后,船坚炮利的英国人又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想把中国变为第二印度。虽然中国没有成为第二印度,但是也被英国这个吸血鬼一直吸了一百多年的精血。
当时人称中国为散橡橘东亚病夫,印度为南亚奴隶,而靠着压榨这两个国家起来的列强们却衣着光鲜的品头论足,真是十足的无耻与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