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英国大学食堂简单午餐都吃些什么
英国学生餐厅午餐选择多样,无固定套餐。顾客可以自由挑选,比如三明治、苹果、果汁等,各自计价。学校通常提供免费的水果与面包,主食类则需额外支付,价格相对外面普通餐厅更为亲民,一顿午餐大约在5-10欧元之间。
英国大学食堂午餐选择丰富,顾客可以自行搭配,如三明治、水果和饮料等,全部按单计价。多数学校提供免费的水果与面包,仅需支付肉类等主食部分,整体价格低于一般餐厅,一顿午餐大约花费在5-10欧元左右。
英国大学食堂午餐选择多样,顾客可以自由组合,包括三明治、水果、饮料等,各自计价。学校通常提供免费的水果与面包,主食部分则需额外付费,价格相对低廉,一顿午餐通常在5-10欧元之间。
英国大学食堂午餐选项丰富,顾客可以自由选择,如三明治、水果、饮料等,各自计价。学校通常提供免费的水果与面包,主食部分需额外支付,价格较为亲民,一顿午餐大约在5-10欧元左右。
英国学生餐厅午餐选择多样,无固定套餐。顾客可以自由挑选,包括三明治、水果、饮料等,各自计价。学校通常提供免费的水果与面包,主食部分需额外支付,价格相对较低,一顿午餐通常在5-10欧元之间。
❷ 英国大学食堂,可能是世界上脑洞最大的食堂!
食堂——每个人学生生涯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都曾一边抱怨菜太难吃、食堂阿姨手太抖(从容不迫地抖掉大半勺菜),一边又幻想“明天的菜一定会比较好吃”,矛盾而挣扎地填饱肚子。
我所在的大学位于伦敦,食堂只供应午餐,1点到2点之间, 人均3.5英磅,相当于35元人民币。 35块钱在国内能吃上一顿不错的简餐了,黑椒牛扒意粉,芝士海鲜焗饭什么的。但用3.5磅在伦敦如果能吃饱,就是个奇迹了。
当然,我们食堂绝不会允许奇迹随便发生,所以我从来没在食堂吃饱过。可食堂的神奇之处在于, 它总能把低饱腹感与高热量完美结合,导致我们明明每天都饿着肚子,体重却蹭蹭飞涨 (宝宝心里苦)。
但是食堂还是有存在价值的,毕竟在英国学生的食物阶级链中,它并非垫底:
我校食堂有两个窗口,1号窗口会换菜式,每天三种套餐。掌勺师傅十分勤劳,主菜很少重复;2号窗口固定卖些沙拉、披萨、烤薯仔什么的。而在黑暗料理遍地的腐国, 我们学校食堂的水平发挥也算稳定,还偶有惊喜。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几乎不做英国菜。
(下文将不会罗列每道菜的名字,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这些隐藏在世界各个犄角旮旯的料理究竟叫什么)
周一 • 黎巴嫩料理怎么吃?
这是一道黎巴嫩料理。底下是一张口味偏甜的饼,上面堆了烤鸡肉、不知名菜叶、不明品种米、腌咸菜、沙拉酱和番茄酱。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得见, 我经常处于一种“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东西”的状态。 但这有助于我以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态度接受所有“掌勺师傅认为能吃”的食物。
英国使我真正见识到了“多样性”——人种、语言、文化......连最日常的米饭都有很多品种。盘子里这种米甜津津的,形状和口感类似炒过的小米。它也可以做成咖喱味,一般见于中东料理。我最初很讶异于食堂卧虎藏龙,掌勺师傅竟然连黎巴嫩菜都会做,后来才发现这菜DIY度极高,谁都能在家里整出一盘来。
其实面对着这一大盘食物,我的心里是很迷茫的,因为不知道怎么吃。 是跟披萨一样直接用刀叉,还是效仿煎饼果子,把它卷起来? 可作为一名来自世界第一美食大国的学生,我的自尊不允许自己显露出对食物的无知。于是我假装不动声色,以肉眼几不可见的幅度转动脑袋,想看看身边的人是如何操作的。谁知左边那桌在用刀叉,而右边那桌正卷着吃......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的买饭队伍从窗口排到了食堂大门。这现象在我们食堂十分反常,说明它一定广受欢迎,口味极佳。的确, 这道料理除了凉飕飕、鸡肉有些干、咸菜差点没把我齁死之外,一切都很好 (这真的是褒义)。
周二 • 下雨天,通心粉和薯仔更配吗?
这算是白汁通心粉吧?看起来朴素,吃起来也就是中规中矩的西餐,但如果懂得享受平凡的乐趣,还是可以从浓郁的酱汁里获得满足感的(申明:满足感≠饱腹感)。
薯条是标配。不管主菜是什么,配菜都是薯条,如果没有薯条,那就是烤薯仔、煮薯仔或者薯仔泥。 英国人对薯仔的爱已经满得要溢出来了 ,超市里的蔬菜区会专门开辟出一列专柜卖各式薯仔:大薯仔、中薯仔、小薯仔;袋装薯仔、散装薯仔......然而他们空有对薯仔的一腔热血,却不知怎么发挥它的美味,我为怀才不遇的薯仔感到惋惜。
周三 • 两小时必饿料理
不管是方便面还是炸鸡薯条,都是我的心头好,那股没营养又廉价的味道令人着迷。但食堂的炸鸡都是凉的,口感跟嚼干柴一样,没有酱汁的话简直难以吞咽。 这道菜就是典型的“两小时必饿”料理,吃过两小时后肚子就开始叫,跟闹钟一样准时。
周四 • 这猪真野
酱汁里有猪肉块、紫色大豆、胡萝卜,细看还有许多令人食欲陡降的白色絮状物。拿到这盘菜时我认真地犹豫过,不然倒掉算了。但抱着“来都来了”的中式心态,我还是决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尝尝它能有多难吃。
米饭是很典型的印度米。印度米是什么概念呢?就是 形如一盘散沙,嚼起来丝毫没有米饭应有的黏度。 不管加了多少水,用了哪一款电饭锅,都有一种在吃夹生米的感觉。
猪肉块不仅硬,还很腥,肯定没有用葱姜料酒泡过,散发着野兽的气味。如果说普通的猪肉来自圈养的、粉嫩乖巧、慵懒丰腴的猪身上,那么 这道菜里的猪肉就让我想起在深山老林里横冲直撞、嘶鸣嚎叫的长毛野猪,粗糙而野蛮。
酱汁纯粹是为了让米饭不那么难以下咽而存在的,跟矿泉水的功能差不多,没什么味道。我实在看不出那些絮状物是什么,眼一闭心一横也就吃了。这和在国内吃烧烤是同一个心态,管它老鼠肉还是地沟油呢。只不过 烧烤的美味足以让我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大无畏,但这道菜却令我领悟了什么叫“痴心错付”。
周五 • 一颗身中剧毒的肉丸
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道料理感到疑惑,我和你们一样疑惑。别的配料都认得,但对于那颗球状物,我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它并非单纯的肉丸,而是发灰、外壳坚硬,里面穿插着像燕麦一样的白色片状物,还夹杂了小米似的黄色颗粒,如果硬要拿肉丸来做类比,我很想喊一句:
“医生!这颗肉丸中毒啦!!!”
坐我对面的英国同学敏锐地察觉到我在回避这颗身中剧毒的肉丸,于是不断怂恿我尝尝。我一再向他确认:“真的好吃吗”,他都目光坚定地对我保证。盛情之下我真的豁出去咬了一口, 顿时满嘴都是工业机器的味道,那种铁锈味,仿佛刚舔了一口家里的水管。 口感不像是肉糜,而像是谷物,咸的。
同学看到我扭曲的面部表情,也咬了一口,马上露出很尴尬的样子。于是我们无声地吃完了剩下的饭。
脑洞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于我而言,英国大学食堂的目标远不止为学生果腹。它脱离了一切低级趣味,正在向追求新鲜感与刺激性的康庄大道上绝尘而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