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滩是什么意思
外滩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这一区域在1844年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了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起点。全长约1.5公里的外滩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临黄浦江,西则分布着旧上海金融和外贸机构的集中地。1943年起,外滩正式路名为中山东一路。自上海开端口以来,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等纷纷在此云集,外滩迅速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
1943年8月,随着上海公共租界的交还,外滩也结束了长达百年的租界时期,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历史的象征。1996年11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肯定了外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外滩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承载着上海的历史变迁和城市精神。这里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辉煌历程。从19世纪中叶的租界时期到后来的解放初期,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外滩始终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漫步在外滩,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交织在一起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晨曦初现还是夜幕降临,外滩总是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而那些矗立在江边的百年建筑,如和平饭店、汇丰银行大楼等,不仅记录着过去的故事,也预示着未来的希望。
外滩不仅是上海的象征,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从租界时期到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这里见证了无数历史瞬间和时代的变迁。外滩的历史不仅仅属于上海,也属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