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在公共场合禁烟的国家有哪些
从爱尔兰、英国到挪威,从法国、德国到荷兰,公共场合全面禁烟绝非儿戏。不惜采用“视觉冲击疗法”,欧洲主要国家都掀起前所未有的禁烟风暴。英国禁烟:大锤砸核桃 世界卫生组织称,吸烟是当代瘟疫,可以引起肺癌、冠心病等25种疾病。英国科学家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吸烟可使人寿命平均缩短10年。 “禁烟歧视”理所当然 来到英国,发现英国人处处强调“政治正确”,遣词用字处处注意中性色彩,但对烟民的“歧视”似乎人人视为理所当然。 与英国人上餐馆吃饭时,假如邻座有人吸烟,同行的人往往连连皱眉兼侧目而视,毫不含蓄地表现出不快。夏天到爱丁堡旅行,没有预定火车座位,从车头一直走到车尾,无意中发现十几个车厢里,只有最后一节车厢是烟民的天地。满车厢烟雾弥漫,空气质量与其它车厢相比,真是禁烟的活教材。又如,可容三四百名乘客的波音客机里,留给烟民的座位也不过是可怜巴巴的几个。 《每日镜报》11月中旬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英国人广泛支持在公共场所禁烟。77%的被调查者支持在餐馆禁烟,58%希望在所有封闭式公共场所禁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76%的英国烟民竟也赞成在酒吧禁烟。 吸烟猛于虎。据英国政府的统计——如何统计出来则不得而知——吸烟每年花掉英国国家医疗保健系统15亿英镑,致死12万英国人,这个数目是因车祸、酗酒、吸毒、谋杀、自杀和感染艾滋病致死人数总和的5倍! 禁烟潮正在英国涌动。据英国卫生部的统计数字,在2003年至2004年间,英格兰地区有约20.5万烟民至少戒了4个星期烟,比上一年度增加了65%,可谓超大幅度攀升。 11月26日,伦敦与利物浦两大城市联袂向议会提交议案,要求在两市的所有工作场所、酒吧、俱乐部、商店和餐馆都展开禁烟行动。而伦敦市的禁烟法案是由代表伦敦33个市镇议会的伦敦政府协会提交的。 戒烟广告效果震撼 2002年初至2004年初,英国国民医疗保健系统、英国癌症研究会、英国心脏基金会等组织共同发起了一个为期两年的戒烟广告宣传运动。事后追踪调查报告表明,这种方式竟比社区医生亲自出面劝说管用得多,总计帮助了约100万人戒烟! 专家分析这些广告的成功因素时指出,一是采取了视觉震撼策略,如在海报上描绘香烟向人体动脉里滴嗒着烟油,表现吸烟对心血管的危害。据说这种视觉震撼,其威力比以前的戒烟广告增加4倍;二是劝人戒烟不仅只从吸烟者的健康着眼。有一个广告表现的是小孩子在呼出香烟烟雾,以此强调二手烟的危害。还有幅广告也很有趣,情节是给鲨鱼和其它凶猛的食肉动物取上“玫瑰”“苏茜”之类温顺的名字,难道它们的危险就因此减少了吗?同样,所谓过滤嘴香烟、低尼古丁香烟,不管如何美其名曰,它仍然是烟,危害本质不变。 禁烟法令的乐观主义 上网查询,记者发现英国要求禁烟的非政府组织还真不少,嗓门大,气势壮。相形之下,烟草公司和一些铁杆烟民组成的支持吸烟组织却软弱得多,只一味嘀嘀咕咕在“禁烟将剥夺一定数量的工作机会”和“使与烟草相关企业受到打击”这些方面做文章,对“吸烟危害健康”这点不敢驳上一个字。倒是声援烟民的组织“选择的自由”有点有趣:这个组织采取迂回战术——“没人蠢到会认为吸烟对你有什么好处,但政府如果就此出台禁烟法案,那好比是在用大锤砸核桃。” 真是杀鸡用牛刀吗?记者的观点是,总比什么刀都不用好。但牛刀也要慎用,不是随便一挥就能有效的。苏格兰、爱尔兰以及挪威的禁烟都进行了长期准备且分阶段进行。英国一直都十分强调要借鉴挪威经验,分阶段分步骤进行,这倒也符合英国人一贯不肯躁进的办事风格。 全面禁烟在英国还是很有希望成功的。一来,“不能妨害他人”是个从小学就被教导和熏陶的道德观念。在公共场所吸烟会导致他人被动吸烟。绝大多数烟民赞成在酒吧戒烟,这种观念应是一个重要因素。二来,饱暖思健康。进入后工业时代的英国,百姓生活相对安逸,当前的社会热门话题大都与健康有关。在这种大氛围下,戒烟相对让人容易接受。三来,理性主义占上风,尤其英国人抱着实证主义思维方式不知有几百年了。他们相信事实、科学和法律,在吸烟这个问题上,不会因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就相信自己百毒不侵。法国烟民“郁闷”三部曲 提价·警示·禁烟区 在法国,如果你是16岁以上的成人,走进烟草店买盒香烟不会遭到老板的拒绝。但你会发现,烟又涨价了。 许多法国人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提价了。随着国家烟草税提高,香烟的零售价不断上涨。总统希拉克早就说,为了控制烟草消费,使禁烟活动更加有效,就要不断增税。不但如此,他还建议在欧盟范围内都实行这一政策。 带着没地方说理的懊丧,你买到手一盒香烟。抽之前,你总要有意无意看一眼包装吧,给你“添堵”的事又来了:一盒香烟有三面有黑框,内中文字分别为:“吸烟严重损害你和周围人的健康”、“烟中含苯、亚硝胺、甲醛和氰化氢”、“焦油10毫克、尼古丁0.9毫克、一氧化碳10毫克”。 如果看过这些文字你依然有吸烟的欲望,点燃香烟之前别忘记四处看看,你是否在法定的禁烟区内。在法国,学校禁止吸烟,因为要保证“校园无烟”条例的落实;体育场禁烟,也禁止销售香烟,因为那是“有围墙、顶棚以及人群聚集的公众场所”;飞机内、大部分火车车厢、汽车里禁烟;一些餐馆、咖啡馆和旅店也禁烟。 总而言之,法国1991年颁布的“埃万法”规定:全面禁止香烟广告,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后,禁烟的地域不断扩大,措施一再严格。政策的“围追堵截”和经济上的“制裁”使法国烟民队伍日益缩小。 50年前,法国80%的男人吸烟。英国流行病学者多尔1951年发表了一篇《吸烟与肺癌》的论文,详细地列举了吸烟与肺癌的联系,给吸烟的人们敲响了警钟。此后几十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倡禁烟,宣传烟草的危害,限制烟草的出售。 据法国卫生部门调查,烟草中毒是危害法国公众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每年有6万人死于过量吸烟。为了保障人民健康,法国政府近几年从不鼓励吸烟引到禁止吸烟,使禁烟运动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 法国专家承认,在欧洲国家中,爱尔兰在禁烟路上跑得最快。法国跟跑的速度也不慢,已经明令禁止在公众场所和俱乐部吸烟,而且准备从明年起实行公众场所强制禁烟。不但国家机关和公众场所,越来越多的法国企业也绝对禁止在工作场所吸烟。巴黎市政府更是不愿意烟雾缭绕破坏旅游都市的美好形象,特意印制出“这里100%禁烟”的标志,供餐馆、咖啡馆招贴使用。 法国法律规定,如果有烟草商胆敢向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售或免费提供烟草产品,将被判处近4000欧元的罚款,屡犯者可能被判一年徒刑和7500欧元罚款。效果怎样?根据抽样调查,法国在3年中吸烟的大学生数量减少了10%,准备戒烟的学生谈到最大动机时,大部分解释都是“为了身体健康”。 “恐怖图片”吓阻小烟民 “一图胜千言”, 一张恐怖图片更胜过万语。由于烟盒上的文字警告越来越不能引起烟民注意,欧盟近来发起了史上最猛烈的戒烟运动——在烟盒印上肺癌、喉癌以及所有因这一不良习惯而导致疾病的患者照片,期待用视觉冲击力劝告烟民:放下手中的烟。 其实,欧盟走出这一步也是因为被逼无奈。2003年欧盟规定,所有烟草公司都必须在烟盒印上警告性广告语,如“吸烟导致死亡”、“吸烟引发肺癌”、“吸烟减少血液流通,导致不育”等。欧盟委员会公共卫生顾问约翰·贝尔说:“我们是因为没办法才不得不在烟盒印上最恐怖的照片。过去印警告语,可是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即便50岁以上的烟民已经大大减少,可是近年来却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许多孩子从10岁就开始吸烟了。” 近年来,欧洲烟民人数意外地大幅度增加。每年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为65万。欧盟每年花费在治疗与吸烟有关疾病方面的费用超过1000亿欧元。欧盟各国政府均认为,这一问题犹如传染病一样在欧洲蔓延。每年的死亡人数中有25%死于癌症,15%是直接因吸烟而死亡的。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欧盟决定将42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彩色图片与“吸烟导致过早死亡”或“吸烟导致痛苦的慢性死亡”等警告语一起印在烟盒上。贝尔指出,这一措施的目的,是要彻底打破烟草公司为烟民营造出来的、错误的“魔幻境界”,告诉他们吸烟的真正后果。
⑵ 全球有哪些禁烟国家
1、法国:为了执行严格的禁烟政策,法国部署了超过17万名“香烟警察”在公共场所巡逻,以确保法规的实施。这些执法人员包括警察、宪兵和军队巡逻兵,他们有权对在禁烟区域吸烟的人处以高达68欧元的罚款。对于未能遵守规定的公共场所,罚款则是双倍。
2、英国:在英国,违反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吸烟者可能会被罚款50英镑,而乱扔烟蒂的罚款则是80英镑。酒吧和俱乐部的经营者如果未在其场所内明确标示“禁烟”,可能会被罚款200至1000英镑。如果店主或雇主对吸烟者违反禁烟令视而不见,他们可能面临高达2500英镑的罚款。向未成年人售烟的零售商也可能被罚款高达2500英镑。
3、新加坡:自1970年实施禁烟政策以来,新加坡的禁烟区域不断扩大。2017年10月,新加坡规定在公共场所5米范围内禁止吸烟。政府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面禁烟,不设立任何吸烟区域。为了防止新型烟草产品在新加坡市场立足,卫生部门禁止了电子雪茄、电子香烟和口服烟草等产品的进口。2018年6月1日,新加坡政府进一步扩大了公共场所的禁烟区域,并提高了法定吸烟年龄。从2019年1月1日起,法定吸烟年龄提升至19岁,2020年1月1日提升至20岁,2021年1月1日进一步提升至21岁。
4、美国:在美国,超过7000个政府机关已经实施全面禁烟政策。各州政府有自己的控烟法规,纽约市自2003年3月30日起实施了严格的禁烟令,通过增加烟草税和对每包香烟征税来限制吸烟。除了少数获得许可的酒吧和俱乐部,大部分餐馆和酒吧等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
5、菲律宾:2017年5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签署了行政命令,禁止在全国室内外公共场所吸烟。这项行政令规定,所有公共场所,无论室内室外,均不得吸烟,违者可能面临最高四个月的监禁和5000比索的罚款。此外,禁烟令还适用于所有公共交通工具。虽然可以在某些公共场所设立“吸烟区”,但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如距离入口10米以上、安装通风设备且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并且吸烟区与禁烟区之间需要有缓冲区。公众还可以收集证据向卫生部举报违法吸烟者。
⑶ 求各国关于吸烟的政策,要详细。
部分国家禁言政策:
泰国:
根据泰国自然资源和环境部发布的海滩禁烟令,从2018年2月1日起,泰国禁止在15个府的24个海滩吸烟,以整治海滩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包括着名海滩度假胜地华欣、芭堤雅、苏梅岛、攀牙、普吉、甲米等地区。根据规定,违者将面临最高10万泰铢的罚款或不超过一年的监禁,或两者并罚。
菲律宾、新加坡:
2017年5月,杜特尔特签署行政命令,在全国室内外公共场所禁烟。这项行政令规定,无论室内室外,凡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违者将被处以最高4个月的监禁及5000比索(1比索约合0.12元人民币)的罚金。
此外,禁烟令同样适用于各类公共交通工具。部分公共场所内可以设置“吸烟区”,但必须遵守距离出入口10米以上、安装通风设备以及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此外,吸烟区与禁烟区之间必须有缓冲区。民众还可以收集证据向卫生部检举违法吸烟者。
(3)英国为什么不吸烟了扩展阅读
其他国家禁烟政策
葡萄牙于2008年通过并实施一项禁烟法令,除一些酒店、酒吧指定的吸烟区外,其他所有带屋顶和四面墙的室内场所都禁止吸烟。该法令主要针对的是封闭场所,对于开放的公共场所涉及不多。
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欧盟28个成员国中有17个已经实施全面禁烟措施,其中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的禁烟措施最为严苛,几乎所有的封闭场所、公共交通和工作场所都禁止吸烟。到目前为止,在欧盟成员国中,只有在斯洛伐克的酒吧内可以吸烟,其他国家都明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