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竞选英国首相有没有年龄限制最年轻的首相多大
英国议会选举定于当地时间6日拉开帷幕,将选举产生由650名议员组成的议会下院。
英国法律规定,英国大选采取最多票当选的选区选举制度。组成下院的650名议员分别从全国650个选区选举产生,赢得所在选区最多选票的候选人将代表该选区进入英国议会下院。在下院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由女王任命为首相并负责组阁。首相和下院议员的任期同为5年。首相有权在任期内提请女王解散议会下院,举行大选。因此,首相一般会在任期届满前一年左右选择有利时机宣布提前举行大选。
根据英国法律,英国、英联邦国家和爱尔兰共和国凡年满18周岁并在英国选区居住的公民,经过选举登记即可成为选民。居住在海外但离开英国未满20年的英国公民也拥有投票资格。上院议员及在监狱服刑的囚犯和被判选举舞弊的人5年内被禁止投票。被判强制入住精神病院的人也不准投票。英女王和王室成员可以投票,但他们通常不会参加。
英国法律规定,年满21岁的英国公民、爱尔兰共和国公民以及英联邦国家公民均有资格参加竞选。每名候选人必须获得至少10名注册选举人的正式提名支持,并缴纳500英镑的选举保证金。如果候选人在选举后获得5%的基本选票,保证金将退还给候选人。
英国女王会在大选结果公布后主持新一届议会的开幕式,并宣布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
❷ 英国首相是选举产生的吗
首先,英国的首相是由选举产生的。英国采用君主立宪制,首相由在下议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赢得选举的政党领袖会被国王或女王召见,邀请他组建政府并担任首相。
英国的下议院选举是通过普选进行的。所有年满18周岁的英国及爱尔兰公民,只要不在法律上失去选举权,并居住在指定的选区内,都可以投票。选民需要在选区登记,并在选举名册上列出。
下议院由659名议员组成,他们分别代表整个英国划分的659个选区。每个选区大约有五万名选民,选举产生的议员即为下议院成员。根据2000年的相关法案,选举委员会负责监督选区划分和选民登记等事务。
选区划分和选民登记会定期审核和调整,以确保每个选区的选民人数大致相等,每个选民都有平等的投票权。英国下议院的选举原则是“一人一票”,即简单多数票当选制度,获得最多选票的候选人当选。
在下议院选举期间,各政党会在全国各选区竞选议席。政党地方组织负责挑选候选人,并在竞选期间宣传本党政策和攻击对手。竞选活动包括与选民互动、举办集会、使用宣传车和媒体广告等方式。
选举结束后,多数党领袖会被国王或女王召见,邀请他成为首相并组建内阁。在野党则成为反对党,并组建“影子内阁”。
❸ 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是什么意思需要选举吗
英国议会最长每隔五年改选下议院所有议席,全国被划分为650个左右的选区,每个选区选出一位下议员,这位下议员可以来自任何党派甚至是无党派。最后看选举结束以后,在650个议席中哪个政党所获得的议席最多,这个党就叫多数党,党首经君主授权组阁以后,成为首相。当多数党所占议席没有超过一半时,就要与其他政党联合组阁,这时叫悬峙国会。
❹ 英国首相选举和任期有什么规定吗~~为什么英国首相的任期有的都10几年啊
英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其政体采行内阁制,即由国会多数党组阁,其政府首脑为首相(在君主立宪国家)或总理(共和国)。政府首脑这个职位本身没有限期,只要该政党保持多数地位(连续赢得大选)以及此人连续被本党推为首相人选。大选每五年举行一次。但在五年任期之内的任何时候,首相都可以召集大选。
❺ 英国首相是怎么产生的
简单说首先是下议院选举,包括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主要政党在内的英国各政党将会在整个英国各选区逐一争夺每一个议席,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
详细的就有点麻烦了,我粘一下吧,看不看都行
英国选举制度
下议院议员是通过普选产生的。凡英国公民以及爱尔兰共和国公民(其公民为选举目的时不视为外国人),年满18周岁或自选举登记公布日起12个月内将满18岁者,在没有法定的丧失选取权的情况下,并且居住在规定选举登记的选区内(根据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2000),均可以参加下议院的选举投票。投票人要参加议会选举必须在所在选区(a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进行登记,并列名在选举登记(electoral register)之中。
那么,下议院选举制度的基础又是什么样呢?整个英国被分为659个选区(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每个选区的选民人数约为五万名,每一个选区都要选出一名代表成为下议院中的议员(MP)。所以,下议院一共由659名成员组成。根据最新的《2000政治党派、选举及全民投票法案》(Political Parties,Elections and Referenms Act 2000),规定原来由几个边界委员会(Boundary Commission)共同履行的职权现通归选举委员会执行(Electoral Commission),再由选举委员会根据《政治党派、选举及全民投票法案》建立四个边界委员会,在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各有一个。每个边界委员会由2到4名成员组成,只有选举委员会的委员或副委员才有资格担任其成员。选举委员会直接对英国议会负责,而并非对任何政府部门负责的独立机构,其最明显的功能是在大选中的规划角色:包括各选区候选人的登记功能,以及全民投票和政府行政区域划定等有关选举的重大事宜。
选举委员会将定期对每一个选区的选民进行核查,并对选区进行调整。比如说,某一个选区的选民人数增多就可能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选区,而某一个选区的选民人数减少,则可能需要废弃这个选区或将其并入其他的选区。选举委员会对选区的划分以及选民登记等事项的决议,一般来讲都会得到英国各政党的认可。对选举委员会决定的诉讼在历史上来说也鲜有成功的案例。如案例:R v Boundary Commission for England,ex parte Foot [1993] QB 600。
英国下议院选举的原则是每一个选区都有数目相等的选民,每一个选民都有平等的选举权,用一句话概括来讲就是:“一人,一票,一价”(one man,one vote,one value)。选举的方法是 “简单多数票当选”(first-past-the-post),即每一个选民只能投一票给一个候选人,在这个选区内获得最多数票的候选人当选为本选区的下议院议员。
选举委员会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包括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主要政党在内的英国各政党将会在整个英国各选区逐一争夺每一个议席。各政党的地方组织首先负责挑选本党在659个选区的候选人。候选人一旦确定下来,各政党就要展开激烈的竞选活动,核心是宣传自己的候选人和攻击竞选对手。竞选中,候选人会不断走访选民,发表演说。各政党还将以政治集会、设宣传车以及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告宣传等形式,扩大本党的影响,替本党候选人拉选票。在英国选举中,政党的影响度非常重要,候选人如果没有政党的帮助,通常根本不可能获胜。选民一般不看重候选人,反而更看重他(她)所代表的政党的总体表现。竞选一般仅持续3—4周,时间虽短,却很激烈。议会选举结束后,国王(或女王)召见多数党领袖,邀请他出任首相并着手组阁。照例,内阁名单早已拟好,议会表决通过后,新政府即告成立。最大的在野党依法成为正式的反对党,组成“影子内阁”。
❻ 英国的首相选举流程
英国首相是不直接选举的,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执政联盟的首领自动成为首相人选,人选经国王/女王任命后正式成为首相。
英国大选的基本制度是简单多数选举制,即根据一党所占有的议员数量。如果一党拥有绝对多数的议员,则此党将组成下届政府,该党党魁则成为首相。如果没有任何党派拥有绝对多数席位,则合计拥有绝对多数席位的两个或多个政党将组成联合政府,基本上其中最大党党魁将成为首相,也可能是单独一党成立政府,并通过与其他党派非正式的联盟和协议而得以延续。
按照惯例,议会大选后,即由英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首相从本党议员中提出阁员名单 ,请英王任命。大臣分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参加内阁的阁员大臣只是政府中的部分大臣,阁员人数由首相确定,组成人数经常变动。
参加内阁的除首相外,通常有外交、国防 、财政、内政等重要部门的大臣,不担负某一具体部门首长的大法官、枢密院院长、掌玺大臣,主管地区事务的苏格兰事务大臣、威尔士事务大臣、北爱尔兰事务大臣。内阁会议之前,首相有时就重要政策方针先召集少数亲近大臣开会讨论,称小内阁或内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