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人炸沉了英国人的高升号,最后为啥是清政府赔款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借口不断增兵朝鲜半岛,制造事端。而清政府为了制衡日本,阻止战争爆发,雇佣英国商船高升号运送1116名淮军精锐、大批军火弹药以及价值8800万美元的饷银前往朝鲜牙山。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浪速号巡洋舰在丰岛附近海面伏击了高升号商船,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这就是“高升号事件”。
1894年8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听证会上,英国全盘接受了日本无责任的观点;11月10日,英国官方最终裁定,高升号为交战国执行交战任务,日本军队有权扣留或击沉它,日本在此事件中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赔偿责任改由清政府承担。
“高升号事件”中,清政府在有道理和初期舆论优势的情况下,被日本人翻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清朝进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但骨子里还是闭关锁国那一套,对于欧洲列强的政治规则缺乏了解,不明白道理是站在胜利者一边的。在听到日本击沉英国商船后,清政府高层想着的都是英国会介入战争,自身没有全力投入对日作战,不但外交失利,还输掉了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亏大了。
Ⅱ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为什么用高升号商船运兵呢
1894年7月,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即将开打,考虑到驻牙山清军力量过于单薄,清政府决定向其增派2600人。
李鸿章为什么会轻敌呢?主要因为他一直认为日军决不会先开第一枪,而他也不愿意打第一枪,内心里存在着太多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