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投资移民到英国,需要投资多少钱
投资移民英国至少需要200万英镑以作投资(大约1760万人民币)
英国投资移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贷款融资,需要支付17万英镑的投资贷款利息,不可退还,这种方式对申请者有一定的要求,要求个人或配偶至少拥有200万英镑的净资产或者流动资金;二是全额投资,投资100万英镑,5年后归还,赚取利息。
英国相关部门对投资移民设立有三种类型门槛,分别为200万英镑、500万英镑和1000万英镑。投资移民英国至少需要200万英镑以作投资,如果需要投资移民英国,那么需要投资一定的金额用来购买英国的国债来获得居留在英国的身份。申请人投资的金额与获得绿卡的速度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投资金额越多获得绿卡的时间越快。申请人可选择投资200万英镑并在五年后申请永久居留权,或者投资500 万英镑在 3 年后申请永久居留权,或 投资1000 万英镑在2年后申请永久居留 ,资金到期后将会无息返还。投资移民除此之外还需要花费一些其他的费用例如申请费,如果在没有一定语言基础的情况下或需要一定的翻译费用等,这需要申请人提前了解投资移民的流程并根据自己实际资金情况进行准备。
投资移民是一个十分f创业移民对申请者没有语言学历的要求,各行各业人士均可申请。对于投资者来说,英国是世界上税收最低的国家,亲商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是英国成为投资地的重要基础。 这充分体现了英国为所有想在英国投资的高净值人士提供的良好发展环境。英国是投资商业环境英国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居住地。因其大国的身份,良好的教育环境, 惬意轻松的生活氛围,牛津剑桥等高等学府浓厚的学术气息都深深的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顷眯。
⑵ 曾经的华人第一首富,举家搬迁加拿大,资产能买下半个英国,现状如何了
提到首富,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两马一王,那曾经的华人第一首富,如今怎么样了?从2008年,经济危机开始,李嘉诚就开始陆续在中国甩卖资产,主要是以商业地产为主。2014年开始,李嘉诚就大量的出售了香港和内地的资产,之后,转战欧洲投资,由于动作频频,外界都在说李嘉诚赚了钱就要跑了,因从内地撤资,让李嘉诚备受争议,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李嘉诚离场之时,是中国楼市最疯狂的时候,不仅如此,李嘉诚还从中国套现1700亿。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嘉诚是香港富豪,其实早在1983年,李嘉诚已经获得加拿大国籍了,之后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也都拿到了加拿大国籍,李嘉诚带着两个儿子改国籍,或许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海外投资吧,毕竟,李嘉诚还是个商人,在商人眼中,利益是最大的,李嘉诚每走的一步,或许都是为了事业更好的发展吧!如今这个91岁的老人,每分钟都稳赚1.6万人民币,一分钟赚的钱比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都多的人。
⑶ 李泽钜抄底英国
撤资香港的传言
85岁高龄的李嘉诚,刚过了龙年本命年后,李氏家族却出乎意料地选择撤离——出走内地与香港,投资英国。
李嘉诚去年明确了自己两个儿子的财产分配计划后,大儿子李泽钜作为长和系的实际掌控者,拥有2900亿港元身家一跃成为华人新首富,并开始从幕后走向幕前。李泽钜近日抄底欧洲,吸引诸多眼球——他大刀阔斧地收购英国电网、供水网络两大业务和天然气供应商WWU,英国媒体惊呼,称李泽钜“几乎买下了英国”。
在过去几个月中,包括计划中项目,李泽钜家族从减持香港嘉湖银座商场,到出售香港百佳超级市场、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及广州西城都荟广场等,如果全部完成,可套现400多亿港元。
一时间,李家“(大)陆港撤资”的话题引起轩然大波。仅2013年上半年,李泽钜在欧洲就完成4宗并购,共耗资人民币196亿元。到目前为止,李氏家族约半数的公司资产已转移至欧洲,3年累计海外并购额高达1445亿港元。李氏家族的万亿商业帝国似乎正撤离他深耕的这片土地,转而西进。
这在香港人看来并不奇怪——过去的十多年间,舆论对于李家撤资的质疑从未平息,几乎成了每年长和系记者会的必答题。超有耐心的李老先生则永远不厌其烦地表明:不会撤资。
但不信的人总是比信的多。长和系的最新动作,被解读为李嘉诚看空内地楼市,要借此撤出在内地的投资,转战欧洲。此外,亦有香港业内人士分析,一贯不喜欢投机政治的李嘉诚,坚持自己在商言商、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路线。
目前,整个欧洲陷入债务危机泥潭,资产价格处于历史最低位,而李泽钜,恰好抓住了这一软肋作为其全球化运筹的重要策略:先切入英国打开一个缺口,再覆盖欧洲大陆,逐渐实现把控。
无法摆脱的影子
就在9月5日,正当新鸿基217亿元拿下中国上海徐家汇中心地块,创下上海土地总价的新高时,李家的长江实业,却悄然准备卖掉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
与父亲一脉相承,李泽钜对风险极度谨慎,李嘉诚有句经典言论是“用90%的时间考虑失败”。与此同时,他也是跨越周期的投资高手,采取多元化的稳健策略,低买高卖。随着“长和系”近两年来大手笔投资欧洲,近期又在内地频繁抛物业套现,无不体现了李嘉诚“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路。
抄底英国的主帅
“李泽钜抛售内地、香港部分资产,是李家加大海外投资的关键一步。”香港知名投资人李启明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同和黄的2013年半年报一样。海外业务无疑成为和黄收益总额占比最高的市场,而从近年来李泽钜购买海外资产,也可以看出李家逐渐把一些事业重心转向欧洲。
半年报显示,和黄的6大主营业务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及酒店、零售、基建、能源、电信在欧洲收益总额占比最高,达到43%,其中英国占到16%,其次加拿大和香港的收益总额占比同样为15%,中国的收益总额仅占11%。
虽然无意撤退,但李泽钜投资重心西移却是十分明显。公开披露的2010年以来长和系在中国内地以外完成的10笔收购中,绝大部分集中在欧洲地区,其中又以英国最受李泽钜青睐。
“华人新首富加速抄底欧洲”的消息,让李泽钜成了新闻焦点——这位华人新首富最近斥资77。53亿港元收购了WWU,他将控制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欧债危机后,扩张速度更是加快,投资范围涉及电网、水务、能源和电讯等。
香港的投行人士评价称,从某种程度而言,李泽钜已经主宰了英国的经济与民生。美国退出QE3,欧美经济逐步复苏,这个时候地产界从亚太市场退出,抄底欧美是明智之举。
郭子威也承认这一点,“相比之下,投资海外的资金要小于国内,且国内竞争十分激烈,而国外还没这么充分。而从未来的投资回报率看,欧洲的机会更多。”他很肯定的一点是,中国GDP增长至少会保持在7%以上,还是有投资价值的地方,因此不会撤出去。
李氏家族投资英国,觊觎欧洲大陆,并非偶然。这不仅与李氏家族发迹于英殖民地的历史及制度背景有关系,也与其同英国政商界密切的非同小可的人脉关系有关。早在撒切尔夫人时代,李家就与英国政府建立了很深的交情。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葬礼的宾客名单中,李嘉诚是极少数几位受邀华人之一。
“商人永远只会看重投资的回报率。”中国银盛财富管理首席策略师郭家耀对此并不感到意外,香港盈利增长缓慢受制于过度竞争,人工和租金成本飙升等多重因素。欧洲经济低迷,资产价格处于历史低位,李家已逐渐将投资重心西移。
从和黄的收购标的来看,李泽钜在欧洲的投资谨慎且精明。李泽钜收购资产大多都运转正常,且都是市场中的领头羊,有着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尽管李嘉诚、李泽钜和长和系高管一直从生意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收购,但公众还是将它解读成“撤退”。这些担心都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表露无遗,2010年时,和黄欧洲业务只占有和黄集团盈利比重的19%,到了2012年,这一数据已经上升到了34%。
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李嘉诚的财富缩水了1000亿,1996年大盗张子强绑架长子李泽钜,持枪入室勒索走十亿,这都没能动摇李超人对香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