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国要求五口通商反映了怎样的侵略方式
用枪炮打开落后还落后国家的国门,通商是为了经济侵略,打开中国市场,令他们的商品得以倾销,而且中国当时是亚洲第一大国(也就是最佳的倾销商品对象)。这种方式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巨大的同时会慢慢侵蚀到政治形态。
② 《五口通商章程》中英国获得了哪些权利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1943年,《南京条约》签订的第二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领事裁判权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了侵略者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恶例,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是指一国的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称“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
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是指租界,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条约规定的口岸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或经商”的一定区域。它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经济侵略的据点。后来他们又取得了对租界的“管理权”,“租界”便成了“国中之国”。
③ 简单介绍 五口通商章程 和 虎门条约 的内容和作用
一、《五口通商章程》
1、该章程共15款,主要内容有:
(1)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为何种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破坏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司法主权。
(2)通商口岸准许停泊一般英国“官船”。(3)议定海关税率相当于值百抽五,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中国司法主权开始丧失。中国海关开始失去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
2、作用:破坏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司法主权,中国海关开始失去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权益,给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二、《虎门条约》
1、内容:
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后来英国据此加以典解,于1845年在上海强迫清政府划定“租界”,各国相继效法,纷纷在通商口岸建立侵略据点。
税则:规定绝大部分货物的价格和缴纳关税的金额,税率大约百分之五。
领事裁判权:规定“倘遇有(中英两国人)交涉词讼,……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2、作用:
这使得中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中国丧失了下列重要权利:
关税自主权。双方将海关税则以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清朝政府也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
对英人的司法审判权。条约规定,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这就将在华英人完全置于中国法律体系之外,置于中国司法审判权之外了。
片面最惠国待遇。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也就是说,英人可以享有今后清朝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
英舰进泊通商口岸。条约规定“凡通商五港口,必有英国官船一只在彼湾泊,以便将货船上水手严行约束,该管事官(即英国领事)亦即借以约束英商及属国商人。”
(3)英国五口通商怎么样扩展阅读
从此,在“约束”侨民的幌子下,各通商口岸成为英舰自由往来的码头,在此后的中外战争中,各通商口岸成为清朝无法设防的城市。此外,条约对中国的引水权、海关验货权等多有破坏,而条约中关于英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规定,后又被英方曲解为设置“租界”的法律依据。清政府越来越沦为外国列强侵略的工具。
④ 英国人鸦片战争后选择五口通商的原因
1 这五个城市都是沿海城市,但又不像舟山是岛城,利于交通,这是最基本的.
2 这五个城市都是自古以来的中国重要港口,尤其是广州,是五口通商之前清政府唯一指定港口,具有一定的港口设施和商业群众基础。且人口众多,利于进行商业宣传。
3 这五个城市都在中国南方,不像天津一样,位置过于靠近国都而显得特别敏感,这样使清政府和清朝国民容易接受,从而使停战谈判显得较为顺利,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利益。
要特别申明的一点常识:清朝近代化之前,人们思想照现在看来十分古怪。在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诸条款中,最可以让国民接受的是“治外法权”,因为洋夷在当时被认为没有教化,不可理喻。最难让人接受的则是“五口通商”,因为天朝要和外国人接触,有失国家体面!所以第三点您要特别注意,诸如渤海附近和山东半岛附近这么靠近北京的港口,清政府很舍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