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何英国在二战后几乎放弃了所有海外殖民地
因为二战发生以后,英国的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陷入了衰退,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再对这些殖民地控制下去了,而且当时各地的民族意识渐渐开始加强,每个地方的独立浪潮也是一波一波的,英国如果不让他们独立的话,最后拖垮的也是自己国家的经济,所以英国这么做也是没办法了。
B. 英国为什么逐渐放弃殖民地
英国放弃殖民地的原因:
一、英属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英国在殖民地的疯狂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0世纪初,世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英国殖民者受到了殖民地人民的激烈抗争,英国的殖民统治日趋瓦解。
二、经济危机的影响
1947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克莱门特·艾德礼的工党政府放弃继续维护英国作为世界一流强国,接受美国的崛起。英国也必须处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扭曲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解决。无力继续经营殖民统治。
三、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英国实力
在1940年纳粹德国进攻英国本土时虽然英军奋力抵抗将德军击退,但德国空军之后持续不断的轰炸伦敦等英国主要城市也给英国经济造成不小的打击,纳粹德国在1940年至1945年间占领了英国皇家属地海峡群岛。
至1945年德国投降前英国的战争物资基本全部依赖加拿大和美国,造成二战结束后英国经济对美依赖度增加。世界大战造成英国国力衰退,各自治领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决策权,1942年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柯廷(John Curtin)史无前例地下令将驻扎在英属缅甸的澳大利亚士兵调回参加保卫澳大利亚的战斗。
四、二战后世界去殖民化运动兴起
在加勒比、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而英国几乎从未试图抵制这股浪潮。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这是印度国大党长达40年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英国从此失去在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但是印度的独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代价的,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互相的内斗,但也因此导致印巴关系长期紧张。印度独立后世界范围内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国开始瓦解。
1948年缅甸也获得独立,并选择不加入英联邦;之后又有斯里兰卡(1948年)和马来亚(1957年)的独立。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以色列建国。还有众多原英国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
(2)英国为什么放弃了殖民地扩展阅读
现今英国的发展状况
英国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政府大量减少了国有资产,并减缓了社会福利计划的发展。十八世纪时英国本地产小麦开始不敌北美廉价小麦,放弃大量种植小麦,大量从美洲进口粮产,逐渐转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劳动人口能够满足大约60%的食品需要。
英国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饮料、烟草、轻纺、造纸、印刷、出版、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
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英制造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萎缩,80年代和90年代初两次经济衰退加剧了这一态势。英制造业中纺织业最不景气,但电子和光学设备、人造纤维和化工产品,特别是制药行业仍保持雄厚实力。
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零售、旅游和商业服务等,是英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2014年8月,英国服务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2012年英服务贸易总额3058.5亿英镑,约合4863亿美元。
截至2014年8月英国旅游业收入居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从业人员约270万,占就业人口的9.1%。2012年来英游客达3108万人次,收入达186亿英镑,约合295亿美元。
C. 英国现在还有殖民地吗为什么很多以前英国的殖民地都能独立了
英国现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殖民地,但拥有一些海外领地。这些海外领地作为英联邦的一部分存在,不再被称为殖民地。英国现存的海外领地包括安圭拉、百慕大、开曼群岛、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尔京群岛、直布罗陀、蒙特塞拉特、皮特凯恩群岛、圣赫勒拿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等。这些领地大多位于遥远的海岛,面积相对较小,但地理位置重要,有的还是旅游胜地或金融中心。
至于为什么很多以前英国的殖民地都能独立,原因有多方面:
* 二战的影响:二战期间,英国国力严重削弱,尤其是其海军力量受损,使得英国难以维持对广大殖民地的有效控制。同时,美国等国的崛起进一步削弱了英国的国际地位,使得英国在战后难以阻止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随着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殖民地人民开始要求自治和独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和压迫加剧了这种反抗情绪,使得独立运动愈演愈烈。
* 国际形势的变化:二战后,随着民族自决原则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许多国家开始支持殖民地的独立运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也为殖民地争取独立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 英国的策略调整:面对殖民地的独立浪潮,英国也进行了策略调整。一方面,英国承认了一些自治领的独立地位,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另一方面,对于其他殖民地,英国则采取了逐步撤退的策略,最终放弃了直接统治。
综上所述,英国殖民地的独立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英国不得不调整其殖民政策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
D. 英国为什么放弃了对所有殖民地的统治
英国为放弃对所有殖民地的统治,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是整个国际大环境的趋势使然。在和平年代,有联合国安理会这样的组织,就不会容许侵略的发生。任何国家只要是被侵占的,都可以申请独立,脱离殖民地的统治。所以英国不敢逆着这种趋势来,只好放手。
第二点是英国已经在殖民地上捞到了足够的好处,所以即便心有不甘,也会退出。这就是所谓的见好就收,否则可能吃进去的东西还需要吐出来。
E. 二战后,英国作为战胜国,为何还会丢掉那么多的殖民地
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号称日不落,就是因为殖民地众多,到处都有米字旗,24小时中都有米字旗悬挂在太阳底下,因为占得先机,19世纪成为领土最多的国家,但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殖民地开始摆脱宗主国的控制。
英国之所以丧失这么的土地,就是因为后来科技无法跟上,武力继续维护自己的地位,新型大国的力量摧毁冲散了日不落,最后一句话,二战后,殖民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无法回到曾经,殖民地脱离英国是迟早的事情,在世界日益紧密的联系下,英国的岛国文化核心也没办法包容这么大的帝国。
总结
歪史"认为,英国本土缺乏大陆文化,作为岛国的英国在海洋时代可以傲视群雄,但是陆地势力再平衡之后,英国本身的能量是没办法维护他的,大航海时代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被后来重新平衡的陆地秩序冲散,这时候英国没有调整思路,自然没办法维护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