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明朝什麼時候滅越南

明朝什麼時候滅越南

發布時間:2022-05-28 13:21:48

① 安南屬明時期的明朝侵入越南

中國明朝之所以發動侵越戰爭,與越南內部斗爭有著密切關系。1400年,陳朝權臣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改國號為「大虞」。不久後自稱太上皇,由兒子胡漢蒼即皇帝位。由於前朝陳氏原是向明朝稱臣,世世受明冊封,憑著篡奪得國的胡氏為免惹起明朝猜疑,便於1403年農歷四月丁未遣使赴明,向剛起兵奪位的明成祖聲稱陳氏「宗嗣繼絕,支庶淪滅,無可紹承。臣,陳氏之甥,為眾所推」 ,欲藉此聲稱自己具有統治資格,要求明朝冊封。明成祖派楊渤到越南觀察後,當地陪臣耆老跟隨他向成祖上奏稱「眾人誠心推臣權理國事」 ,明廷一時再沒有懷疑的理由,便封胡漢蒼為「安南國王」。
1404年農歷八月乙亥,陳朝遺臣裴伯耆到明廷,控訴胡季犛父子「弒主篡位,屠害忠臣」,要求明朝出兵「擒滅此賊,盪除奸凶,復立陳氏子孫」 ;八月丁酉日,有一位自稱陳氏子孫,名叫陳天平的人(越南史籍寫作「陳添平」,《大越史記全書》稱他的身份本是「陳元輝家奴阮康」 ),從寮國入明,亦向明帝訴說胡氏篡位的經過,要求恢復陳氏統治。 其後,明成祖當著胡朝的來使面前,安排陳天平與他們會見,使一眾來使都錯愕下拜,甚至涕泣,適值裴伯耆在場,向來使責以大義,場面緊張。 明廷於是對越南政局多所干涉,派員查核實情,胡朝明白勢不得已,唯有承認責任,要求「迎歸天平」。
另外,明越兩國又因領土問題出現外交風波。1405年,廣西省思明土官及雲南省寧遠州土官向明廷控訴,轄境猛慢、祿州等地被越南所佔。為此,明廷於該年農歷二月,遣使責難胡朝,要求歸還祿州,胡朝便被迫將古樓等五十九村交給明朝政府。
胡朝雖然願意息事寧人,但兩國關系仍然緊張。其後,胡朝所派到明廷的使節,都遭扣留,不許回國。明廷又派員入越,查探山川道路險要之地,以為日後南征的准備。 另外,胡朝的南鄰占城,曾於1404年遣使入明,聲稱遭到胡氏「攻擾地方,殺掠人畜」,並進一步「請吏治之」, 這亦引起了明廷的注意。
不過,明成祖仍未敢輕言出兵。1405年年底,雲南將領沐晟建議出兵,卻遭明成祖反駁說:「爾又言欲發兵向安南。朕方以布恩信,懷遠人為務。胡奃雖擾我邊境,令已遣人詰問,若能攄誠順命,則亦當弘包荒之量。」 至於陳天平的處置,明廷則決定送歸越南,並要求越人「以君事之」,奉為國主。 越南方面,胡朝有感於對明關系緊張,亦積極防備,重編軍制,在多邦城(陳仲金說位於山西省先豐縣古法社)加強防守,於各個河海要處裝插木樁陷阱,整頓軍庫,招募人民有巧藝者入伍。但胡朝君臣對明主戰或主和,意見分歧甚大,有官員認為只好「從他(明朝)所好,以緩師可也」,左相國胡元澄則認為只決定於「民心之從違耳」,對明作戰並無十足把握。 1406年,明朝派鎮守廣西都督僉事黃中領五千士兵(《大越史記全書》稱領兵十萬),護送陳朝「前國王孫」陳天平回越南(《明實錄》把事件列在該年農歷三月丙午;《大越史記全書》則列入農歷四月八日)。當進入越南境內的支棱隘時,遇上胡軍截擊,明軍不敵,陳天平及部份士兵被俘。陳天平經胡朝審訊後,被「處凌遲罪」。明成祖得悉後大怒,便「決意興師」。
同年年中,明成祖派總兵官朱能、左副將軍沐晟、右副將軍張輔、左參將李彬、右參將陳旭等領兵 (《大越史記全書》稱共有八百萬人,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認為可能有誇大 ),分兵兩路,開進越南的白鶴江會師,一邊向越南腹地步步推進,一邊發出檄文向越人呼籲胡季犛父子的行為是「肆逞凶暴,虐於一國」,並列出胡氏「兩弒前安南國王以據其國」、「賊殺陳氏子孫宗族殆盡」、「淫刑峻法,暴殺無辜,重斂煩征,剝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稱明軍的到來是「吊爾民之困苦,復陳氏之宗祀」 ,以使民心動搖。果然,不少越人「厭胡氏苛政,罔有戰心」,有助明軍前進更為順利。農歷十二月丙申十一日,胡軍的主力退守多邦城,明軍亦看準該城位於河邊,有較大面積的沙灘可供搶灘,於是分兵進攻,成功以火銃擊退胡軍象兵。其後,明軍攻入越南的重要城市東都升龍,並大肆掠奪,「擄掠女子玉帛,會計糧儲,分官辦事,招集流民。為久居計,多閹割童男,及收各處銅錢,驛送金陵」。 1407年年初,明軍攻破升龍後,向胡朝的首都清化繼續前進,胡氏皇子胡元澄領軍退守黃江(在今越南河南省的一段紅河),與胡季犛、胡漢蒼會合。明將沐晟則進駐木凡江(在今越南河西省,與黃江相接)預備出擊。農歷二月,沐晟沿江兩岸擊敗胡元澄軍,追擊至悶海口(在今越南南定省),因軍中爆發疾疫,明軍移師到咸子關立塞備戰。農歷三月,胡軍集合水步大軍七萬,號稱二十一萬,與明軍爆發咸子關之戰。結果胡軍潰敗,大批兵士溺斃於該處河流,無數船隻及軍糧沉沒,胡氏父子敗逃,最終在農歷五月十一日在奇羅海口(在今越南河靜省奇英縣)被明軍俘獲,胡朝滅亡,領土被明朝佔領。據當時的統計,越南土地人口物產資料為:府州四十八、縣一百六十八、戶三百一十二萬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馬四百二十、牛三萬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此一統計數字,按《明實錄》記載的1408年農歷六月的計算,則是「安撫人民三百一十二萬有奇;獲蠻人二百八萬七千五百有奇,糧儲一千三百六十萬石,象、馬、牛共二十三萬五千九百餘只,船八千六百七十七艘,軍器二百五十三萬九千八百五十二件。」 )
胡朝亡後,明成祖在農歷六月癸未朔下詔,聲稱這次軍事行動是為了越南原本的陳氏王室著想,「期伐罪(指胡朝)以弔民,將興滅而繼絕」,並打算對「久染夷俗」的越人「設官兼治,教以中國禮法」,以達致「廣施一視之仁,永樂太平之治」。明廷又以陳朝子孫被胡氏殺戮殆盡,無可繼承,於是在越南設置「交趾都指揮使司」、「交趾等處承宣布政使司」、「交趾等處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將之直接管轄。

② 明朝攻打越南屬於統一戰爭還是侵略戰爭

1405年,由於越南方面的種種過分的行為,最終激怒了永樂皇帝朱棣。朱棣是馬上皇帝,喜歡用鋼刀解決問題,這也是他的一貫傳統。現在很多人神化他的五征漠北,但是仔細算來,他前三次出征是完全正確的。而後兩次的出征,就有一些沒事找事的味道。

③ 明朝哪一年滅亡

1644年,李自成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

明中期之後時常發生農民起事,崇禎時期朝政混亂與官員貪污昏庸;與後金的戰爭帶來大量遼餉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奪;以及因為小冰期氣候變冷,農業減產帶來全國性飢荒, 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負擔。1627年,陝西澄城飢民暴動,拉開明末民變的序幕。

隨後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事,最後發展成雄踞陝西、河南的李自成與先後佔領湖廣、四川的張獻忠 。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攻克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作為統一國家的歷史結束。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3)明朝什麼時候滅越南擴展閱讀:

明朝滅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文官集團勢力過大,皇權受到抑制。

嚴嵩死後,皇帝再也無法分化,控制。信奉理學,心學的文官們有著類似宗教似的狂熱,鄙視一切非科舉出身的人員,他們把持朝政,壓抑皇權,為了他們的信仰與教條不怕流血犧牲,其直接結果是皇帝也無可奈何。外加上只知空談的海瑞給他們樹立了楷模。

一旦皇權受到抑制,那麼國家制定的政策不是從全局考慮,而是從文官集團的利益考慮,也就是從資產階級的利益考慮,大明的文官集團正是明末江南資產階級的代表。

由於明太祖出身寒苦,深知民情,加上明朝初年經過戰亂後,百廢待興,所以太祖與民休養生息,其直接結果就是明朝賦稅一直很低(黃仁宇觀點),商業稅更低,所以明朝財政一直很困難。

二、張居正的賦稅改革。

張居正的賦稅改革使得明朝往商品經濟邁了一大步,但正是張居正的賦稅改革使得明末商品經濟過渡發展,從而導致明朝的滅亡。

在張居正的賦稅改革以前,農民收割完了糧食就可以交稅,但賦稅改革後就不行了,還要拿市場上去賣,換了錢再交稅。而收割糧食和賣糧食的季節都一樣,人們都賣糧食,糧商趁機壓價,等於農民又被盤剝一次,變相的加重了賦稅。

④ 明朝攻打越南,這是屬於統一戰爭還是算侵略戰爭

當然不是侵略戰爭了。而且不能說是攻打越南,越南的范圍比較大,應該是攻打安南。安南,是現在越南北部一帶,南部為占城國,從秦朝開始就屬於中國的領土,當時為「交趾郡」,東漢時叫做「交州」。「安南」一詞始於唐代,唐調露元年在此設立安南都護府。

安南是如何獨立的

五代十國時期,當時社會太混亂,這也為安南的獨立提供了便利。當時安南已逐步脫離中原,後來南漢高祖劉岩在930年的時候將安南收歸為領土。劉岩是個特別迷信的人。公元937年,安南發生兵變,越南本地貴族吳權叛亂自立為節度使。後來,劉岩讓兒子劉洪操領兵攻打安南,結果劉洪操陣亡。劉岩認為不祥,遂放棄了安南。939年,吳權自中國南漢政權而分裂(吳朝),這一地區正式獨立。

宋開寶元年(968年),丁部領統一了安南,自稱大勝明皇帝。北宋無力顧及他們,於是在開寶八年,冊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於是中原和安南開始形成宗藩關系,一直持續到明朝。

胡一元的大兒子胡元澄卻被受到重用,為明朝創造了不少的火器,一度官至尚書。

胡家父子在當地不得民心,張輔又帶領士兵到處宣傳胡一元的罪狀,所到之處也不擾民,獲得了安南百姓的好感。

陳天平已死,朱棣派人尋找陳家後人嗎,沒有尋到,當地百姓請求將安南劃入明朝。永樂五年六月,朱棣宣布將安南改為交趾郡,設三司,安南正式明朝版圖。

安南在明朝最南邊,皇帝在北方經營不善,多年下來,財力消耗不少。宣德五年,朱瞻基決定拋棄安南。

影響

安南的收復為此後鄭和下西洋提供了便利,方便鄭和以後出行東南亞,此舉彰顯了國力,讓更多國家分封派遣使者前來進貢,而有了安南的前車之鑒,各國國王都不敢對明朝不恭敬,所以對他們起到了震懾作用。

總結:為什麼不是侵略戰爭

1、朱棣下令攻打安南,只是來向胡家父子興師問罪,從未掠奪過什麼,所到之處,處處彰顯大國風范,從不欺負百姓,何來侵略一說。

2、興師問罪的目的達到之後,朱棣一直想幫陳家找到後代,卻沒找到,最後才讓安南成為了明朝的一個行政區,這也是許多安南百姓希望看到的。

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和平來之不易,作為後人一定莫要忘記。

中國什麼時候佔領過越南

越南在唐代以前一直是中國的領土,宋代獨立,明代一度恢復統治,但最終獨立,在清朝被冊封為越南國至今。

1、 前257年,蜀國末代王子蜀泮率領其族民,輾轉到達現在越南北部,建立甌雒國,並自稱為安陽王。
2、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的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越南北部和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歸屬於象郡管理。

3、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在秦朝末年的混亂時期,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在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裏,越南北部交趾地區雖然屢有反抗,但是大體上一直受到中國古代政權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和南漢)的直接管轄。

4、獨立

939年,吳權自中國五代南漢政權而獨立(吳朝),越南古老的心臟地帶——北部交趾地區告別了中國一千多年的統治,但是並未建立國號與使用年號。968年,丁部領(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國號大瞿越(丁朝),兩年後(970年)又自稱皇帝與使用年號太平,定都華閭(今寧平省寧平市),算是越南正式脫離中國而自主之始。後來接受中國宋朝太祖冊封為交趾郡王,中國古代皇帝正式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直接管理的中國本土。

5 越南的統一
1407年至1428年,中國明朝成祖(永樂皇帝)趁越南皇朝內亂之際,出兵佔領越南,並在升龍設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進行直接統治。1428年,黎利擊敗明朝軍隊,自立為帝建立後黎朝,於是明朝從越南撤兵,並承認越南獨立。1471年,滅占婆。1527年,後黎朝南北分裂,北部由莫登庸建立的莫朝控制。1592年,後黎朝復辟,北部由鄭氏家族控制,南部則由阮氏家族控制,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並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1771年,爆發西山三兄弟起義,先後滅阮、鄭,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

6、1802年,阮福映在法國支持下滅西山朝,建立阮朝,之後接受中國清朝嘉慶帝的更改冊封為「越南國王」,正式建立新國號為「越南」,這也是越南名稱的由來。

⑥ 安南屬明時期,明朝在越南的統治如何呢

明成祖在在安南建立了各種政策,像政治、經濟和文化政策,所以從實際上說是對文化的溝通和互聯以及經濟快速發展等做了一定的貢獻,大概率上來說安南屬於明時期的時候,明朝在越南的統治還是井井有條,管理十分到位的。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同化因素和官員的腐敗等問題,所以這也是導致明朝失敗的很重要因素。

雖然明朝有很多豐功偉業的大事,但是由於他們是佔領的安南,所有有一定的侵略色彩,很多政策都不能引起人們的贊同,於是百姓都怨聲載道,所以這些都不利於明朝地方的發展。另外,像一些官員貪污腐敗,為了自身謀取利益引起戰亂,引發各種反動勢力,所以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明朝在安南的管轄和治理很快就結束了,整體上看還是統治的很好的。

⑦ 明朝時期越南的歷史

安南的形勢在明朝初年風雲突變。在靖難之役的同時,越南陳氏王朝的國王被迫禪讓王位給了黎姓權臣。黎氏父子先後稱帝,大肆屠殺陳氏王族後裔。

明成祖朱棣時明朝兵力最強,在越南陳氏王朝出現內亂時南征獲勝,平定了整個交趾並設立郡縣,越南史書將此間稱為「亡國」期。

明成祖死後,仁、宣兩帝都無法鎮壓或安撫,明宣宗便同意封黎利為王,將明軍撤回。隨後越南的後黎朝建立。

1537年前後,安南政權再次發生內亂。越南人再次請求明朝出兵來平定內亂,嘉靖皇帝的大軍屯紮在鎮南關,准備攻入越南境內。

1539年,叛亂的莫氏政權君臣主動派人到鎮南關請降,將安南土地冊、戶籍冊獻給大明皇帝,願意將安南政權納入明朝版圖。

明朝將安南從屬國,降為屬地,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安南國三年一納供,名義上再次納入中國版圖,實際上仍然由越南國王直接統治,直到明朝滅亡。


(7)明朝什麼時候滅越南擴展閱讀:

明廷於1419年派遣監生唐義到交趾,向各州府縣學校頒賜《性理大全》、《五經大全》、《四書大全》等書籍,供學生研習。

1427年明軍撤出,安南復國,翌年建立黎朝。黎廷繼續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振興儒學,倡導以程朱之學為核心的理學思想,使之滲透到越南社會的各個方面,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明朝學者嚴從簡就曾寫到當時越南的儒學狀況:「其三綱五常及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之術,禮樂文章,一皆稍備」, 在華僑和華裔的倡導下,儒家思想在越南社會深入人心。

⑧ 越南在明朝時期也是附屬國,為何明朝沒有吞並越南

陳朝遺臣裴伯鈞和陳朝後裔陳天平千里迢迢來到成祖哭訴,希望明朝為他們主持公道。此外,負責雲南的賈母早就想對安南動手了。但是明朝成祖剛剛繼位,他決定以招撫為主,不打仗。胡家很尷尬,不得不承認自己篡奪了權力。然而,自那以後,胡超丟了面子,不斷入侵邊境。廣西和雲南的地方官員向朱迪抱怨安南佔領了他們的許多城市。下屬國占城曰:「擾亂地方,殺掠人畜,請官治之。」當時,明成祖還沒有拿定主意。他決定再給這些人一次機會。然而,當明軍護送陳天平回國時,遭到了胡王朝軍隊的突襲,陳天平去世了。朱迪勃然大怒,用「殘酷的懲罰、暴力殺害無辜、重稅和無休止的剝削」等20多項罪行從兩個方面對越南進行了攻擊。

⑨ 越南為啥一直擁立明朝為正統,明朝對越南實施哪些統治

越南一直擁護明朝的統治,這個結論顯然與歷史事實不符。越南在中國歷史上,有四次歸屬於中國中央王朝統治。但是越南人從未真正臣服和歸順,總是發起叛亂要求獨立。越南只希望以藩屬國身份服從中國中央帝國,而不是以省份,郡縣形式完全融入和歸化。而明朝統治越南時期只有短短二十餘年。在越南歷史書上稱這次征服和統治為第四次北屬時期。中國中央帝國用千年時間,試圖王化越南,從而實現統治。可是事與願違,四次統治皆宣告失敗。

大明通過戰爭征服全越南,也實施了各種各樣的統治政策和制度。基本上照搬了明朝本土行政制度和經濟制度,及軍事制度。對越南進行了二十年有效統治和管理。但是因為明朝並沒有平等視之,而是採取殖民手段,橫征暴斂,由此激化了矛盾,使越南不能真正被同化,被認同。結果是大明因為越南的叛亂焦頭爛額,疲以應對,最後只能撤出放棄了越南。

⑩ 明朝統治越南的資料

1407 年中國明朝出兵滅胡。在越南廣置府縣。越南又歸入中國統治。越南18世紀前,越南官方文字採用漢字及越南根據漢字創造的喃字。越南歷史記載一律採用漢字,越南以奉中國做宗主國為榮,尤其是公元1454年中國明朝皇帝正式冊封黎仁宗安南國王後,歷代新君執政,只有得到中國政府的冊封才能算是正統。作為中國的藩籬,越南統治者對中國稱安南國王,而對內則自稱大越皇帝。

與明朝什麼時候滅越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軍事新聞伊朗怎麼了 瀏覽:73
如何抵制印度的東西 瀏覽:339
印度用最多什麼手機 瀏覽:268
印度軍費怎麼分配 瀏覽:186
長江在哪裡流入越南 瀏覽:470
印度北部人口多少 瀏覽:216
印度買房子要交多少稅 瀏覽:830
中國政治的自信來源於哪裡 瀏覽:264
印尼虎為什麼有偏黃 瀏覽:91
越南語160厘米怎麼說 瀏覽:824
越南古巴市場怎麼樣 瀏覽:684
伊朗什麼工作最好 瀏覽:334
為什麼沒有隊願意和伊朗踢熱身賽 瀏覽:47
義大利楊樹適合種在哪裡 瀏覽:305
中國的刑法有哪些 瀏覽:713
中國哪裡有姓大氏 瀏覽:859
中國汽車在國外哪個國家有 瀏覽:645
義大利哪裡有雞精賣 瀏覽:206
伊朗人喜歡中國的什麼產品 瀏覽:147
英國的車險怎麼買 瀏覽:327